BBC 新版《文明》紀錄片,文明間是如何交流與互滲的?

BBC 新版《文明》紀錄片,文明間是如何交流與互滲的?

《文明 II:交流與互滲》

BBC 新版《文明》纪录片,文明间是如何交流与互渗的?

內容簡介

《文明 II》一書脫胎於戴維·奧盧索加應英國廣播公司邀約撰寫的紀錄片 Civilisations 第六集和第八集的內容。這個紀錄片項目著重挑戰了之前文化界對“單一的西方文明”(the civilisation)的推崇,將視野擴大到了世界上更多的國家及其輝煌燦爛的文化遺產。

奧盧索加將目光投向了 15 世紀“地理大發現”時代之後,西方文明與世界其他地區文明相遇時在文化領域發生的衝突和交融。之前,人們對這段歷史所做的敘事經常流於簡單化,而奧盧索加用豐沛的史料和雄辯的論述告訴我們,故事遠非如此簡單。在兩個乃至多個文明交會之時,發生了各種各樣無法被歸入這些宏大敘事的奇妙反應,其後果經常是每個文明都從中得到了一點新的東西。在這個全球化時代,所有文明都需要處理外來的異質元素帶來的威脅和機遇,同時也都在不斷吸納他者,也不斷被他者改變著。

戴維·奧盧索加為英國著名歷史學家、公共知識分子,主要研究方向是軍事史、種族史和奴隸史。曾與 BBC 合作推出多部紀錄片作品,在《衛報》設有專欄。代表作為《黑人與英國人:一部被遺忘的歷史》(

Black and British: A Forgotten History)。

譯者簡介

郭帆,英語系學士,藝術學碩士。現從事跨文化美學、人類學研究與相關紀錄片製作工作。

書籍摘錄

前言

隨著羅馬在公元 5 世紀的傾覆,歐洲迎來了一段相對隔絕的新時期。羅馬這個宏大的跨大陸帝國所特有的流動性開始減退,昔日羅馬軍團穿行的歐洲道路上,亂石間雜草叢生。隨後在公元 7 世紀,伊斯蘭教的興起又為基督教世界劃下了東南邊界。再後來,隨著阿拉伯勢力在北非滲透,並征服了埃及和西邊的柏柏爾王國,歐洲北部更加陷入包圍之中。薩法維王朝對摩洛哥的征服,為後來在 18 世紀初對伊比利亞半島的進犯,以及伊斯蘭教安達盧斯王國的形成,建立了重要陣地。

七個世紀之後,奧斯曼帝國在 1453 年對君士坦丁堡的征服—對基督教會中東正教這一支的災難性打擊—預示著伊斯蘭教向歐洲東南邊陲的巴爾幹半島的推進。正是在這個時候,即 15 世紀中葉,基督教歐洲開始打破它將近千年的封閉狀態。一系列

航海技術的進步,十字軍東征精神的延續,以及對財富和貿易的熱望,都激勵著歐洲探險者們打破歐洲和地中海的桎梏。君士坦丁堡的陷落,重燃了伊斯蘭世界與基督教世界之間的敵意。但這一次交鋒的結果,非但沒有加重孤立的傾向,反而增進了歐洲的鬥志,開發海路,拓展新市場,結交可能成為有利貿易伙伴的新民族—他們中的一些,或許還能爭取過來,在基督教世界與伊斯蘭各國的對抗中扮演盟友的角色。

我們往往只會從歐洲人的視角來看這個“大發現”時代。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揚帆走遍世界的是歐洲人,留下最完整敘述的往往也是歐洲人。在15 世紀末期到 18 世紀早期的那段時間裡,真正的文明故事,就是一部接觸和互動的歷史。正是在這個時期,世界各地的各種文化第一次遇見彼此。當歐洲人到達新世界時,之前甚至都不知曉對方存在的社會,忽然發生了接觸,而這種接觸,在墨西哥和印加王國的案例中,被證明是致命的。但是,雖然 15 世紀、 16 世紀和 17 世紀毋庸置疑是個充滿衝突和掠奪的時期,而且對美洲中南部來說,更是個大災難的時代,然而在其他大多數地方,大多數情況下,無論歐洲人內心有多渴望這樣做,他們都沒有能力征服那些地區或實施殖民。發生在美洲的席捲式的征服,只是一種例外而非常態。非洲和亞洲的王國或帝國中就沒有發生過墨西哥那樣的慘劇。

大發現時代首先是一個貿易和拓寬視野的年代。讓它和之前的時代如此迥異的一部分原因,是歐洲人對大洋彼岸新文化和新社會的高漲熱情,以及購買新產品的可能性。自公元 1300 年以來,亞洲的香料就開始順著傳說中的“香料之路”或者由意大利商船運來,湧入地中海地區,極大地改變了歐洲人的口味。到了大發現時代,更具異域風情也更受歡迎的商品,也從更加陌生而遙遠的地域跋涉而來,使得越來越多的歐洲人民可以享用到它們。這個時期的藝術,記錄了這些新奢侈品如何逐步進入那些富有者和躊躇滿志者的生活,同時它也記錄了發現新的大陸,並接觸過去未知的民族,是如何激發他們的想象的。這些商品和貿易帶來的新財富,令日常生活變得豐富而活力大增。它們成為現代生活的象徵,那些新奇的商品最終也從精巧的奢侈品,變成了中產生活的標誌物。

15 世紀、 16 世紀和 17 世紀的藝術作品,也在視覺上記錄了我們可以稱之為第一波“全球化時代”的那種興奮和活力。藝術常常反映出不同文明是如何互相看待並彼此影響的。然而,全球化過程留下的印記卻常常被忽略或抹去。當我們想到 17 世紀荷蘭黃金時代的藝術,或者 17 世紀 40 年代到 19 世紀 50 年代之間,日本在漫長的鎖國時期中的藝術傑作,我們都會很自然地認為這些作品就是完全荷蘭的,或者純粹日本的。在展示出精美畫面的同時,這些作品首先傳達給觀賞者的,是在某段特定的時期裡,一個社會的內在本質。

同樣,在印度莫臥兒王朝最後的日子裡,在英國的“公司治理”還僅限於東岸貿易工廠的範圍內的時候,或者更泛一些,當我們想到非洲的藝術,我們往往覺得它應該是“純粹”非洲的:體現了非洲人的內在精神和活力的精華。然而實際上,許多非洲的藝術,儘管在本質上反映的還是創造了它的非洲社會,但是被稱作“貝寧青銅器”的作品,以及其他藝術品卻也顯示出非洲對外界的關注,以及它幾個世紀以來與外界貿易交流的痕跡。類似的呈現在其他地域也有發生,因為,在荷蘭黃金時代的畫作中,或者日本德川幕府時代的版畫中,以及印度後莫臥兒時代的所謂“公司畫”中,都隱藏著其他文化的藝術元素和文化 DNA,這一點,我們將在本書的第一部分“第一次接觸”中展開。

到了 18 世紀最後的幾十年,這段初次接觸和藝術借鑑的時期,漸漸開始被一個新的帝國時代所取代。啟蒙運動中理性主義催生出的新的自信,讓歐洲人開始認為自己的文化是一種更優越的文化。工業革命之後,歐洲在工業技術上領先了亞洲、非洲和其他民族一大步。到了 19 世紀歐洲的帝國時期,整個時代被進步的熱望所包圍,當時的畫家們也努力嘗試去理解那些巨大的革命性變化—工廠的興起、快速的城市化以及對其他民族的壓迫。在第二部分“進步的狂熱”中,我們將走近後工業時代的現代化進程,去觀察藝術創新,以及畫家們對時代的反應。

BBC 新版《文明》纪录片,文明间是如何交流与互渗的?

1 第一次接觸(節選)

維多利亞時代的懷疑

1897 年 9 月,維多利亞女王(Queen Victoria)即位 60 週年的慶典上,大英博物館展出了幾百件象牙和黃銅雕片。與雕像和銅片一同展出的,還有儀式頭像和動物塑像,都十分精巧,以富銅的合金鑄成。這些藝術品被陳列在平時舉辦公眾演講的大廳裡。雖然只是一次臨時的佈置安排,這次展出卻大受歡迎,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它讓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民眾終於有機會接觸到當時報紙媒體大肆渲染的那種古老而一度繁盛的文明。銅片和雕塑刻畫的面孔是這種文明裡的國王與王后,圍繞在他們身邊的,則是眾多士兵、商人、獵人的形象,以及一種複雜異教信仰的象徵符號。

對於19 世紀晚期受過教育、深諳古典藝術傳統的歐洲民眾來說,類似這樣的古代塑像和浮雕——體現了高度發達的鍛造技術的藝術成果——是一個真正文明的標誌。但是讓前來參觀的公眾,以及從全國各地被派到大英博物館採訪的記者們大為困惑的是,這些令人歎為觀止的藝術品,居然出自一個非洲文明。 19 世紀後期,幾乎所有歐洲人都認為,非洲人無論在文化品位還是技術水平上,都不足以製造並欣賞這種藝術。

這些被稱作“貝寧青銅”的藝術品—雖然實際上是黃銅製品—是作為戰利品被運達倫敦的。 8 個月之前,一支 1200 人的英國軍隊入侵了埃多人的家鄉,古老的西非貝寧王國。英國軍隊圍困,繼而洗劫了王國的首都貝寧城。英國人宣稱這次進攻是為了給之前在遠征中遭受伏擊喪命的英國士兵復仇,事實上這只是個藉口。襲擊貝寧城背後的動機,是隨著倫敦不斷擴大對英國尼日爾海岸保護國(今天尼日利亞的部分領土)的控制,英國漸漸產生的意圖掌握棕櫚油以及其他貨物貿易的野心。貝寧城淪陷後,主要由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組成的遠征軍洗劫了王宮。之後,王宮、其他公共建築以及大量民宅都被毀於一場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被點燃的大火之中,同時被燒燬的還有貝寧城昔日宏偉的一段段城牆。貝寧奧巴歐文冉翁(Oba Ovonramwen)也被廢黜逮捕。他的先輩們正是貝寧青銅器上的主角。

在這張拍攝於英國戰艦甲板上的照片裡,這位奧巴目光堅定,神情凜然不可侵犯,卻受困於沉重的鐐銬,後者依稀可見束縛著他尊貴的腳踝。英國殖民當局將歐文冉翁送上了法庭,指控他要為先前英國遠征士兵的戰死負責。雖然他最終被洗脫了這個罪名(這讓英國殖民者頗為難堪),但歐文冉翁仍然像其他在所謂“瓜分非洲”的過程中反抗歐洲勢力的非洲首領們一樣被流放了。

歐文冉翁奧巴的廢黜與英軍對貝寧王國的襲擊一類事件,在 19 世紀下半葉實屬常事。數不清的非洲城邦,由於首領抵抗歐洲軍隊的侵吞,而遭受了類似的襲擊,這種襲擊在當時被稱為“懲罰性徵討”(punitive expedition)。而 1897 年貝寧征討的與眾不同之處,既不在於英軍對待埃多人的暴力程度,也不在於古老首府被破壞得多麼徹底,而是因為這次征戰將西非的一些最偉大的文化瑰寶,偶然地送到了歐洲人手中,也正是因此,貝寧征戰才在英國自帝國時代起數不清的“小規模戰事”中“脫穎而出”,被銘記至今。隨後的劫掠行為並非瘋狂而毫無條理的肆意搶奪,而是有計劃、成系統地進行的。這些皇宮內的寶藏花費數日才被轉移完畢。儀式頭像被從 30 多個供奉著列位先王的神龕裡搬走,數以千計的黃銅雕片被從牆上、屋頂上揭下。總計約有 4000 件青銅器以及幾百件象牙與牙雕藝術品,大多被堆在已成廢墟的皇宮庭院內。照片記錄了英國官員站在這些掠奪品之間擺出的種種姿勢,他們在往來書信中將其戲稱為“貝寧珍奇”(Benin curio)。站在戰利品前,雙手抱胸,表情凝滯,他們眼神中的傲慢絲毫不遜於歐文冉翁奧巴。

之後,打包好的雕片、塑像和象牙製品,就由幾千名受僱於英國人的本地挑夫頂在頭上,送往港口。於是凝結了埃多人幾個世紀文明的工藝成果在碼頭上被裝入船艙,運往英國。為了支付軍事行動的花銷,這些青銅器將在倫敦拍賣,售給全歐洲的收藏家與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組織的那場臨時展覽只是為了在這場“殖民地貨品大甩賣”之前,讓大家最後看看這些物品。所以,那年秋天向公眾展出的物件並不是大英博物館的資產,而僅僅是向英國海軍部借用的,因為海軍部在這些藝術品到達之初就掌握了它們的所有權。而英國軍官們在“懲罰性徵討”中私人虜獲的其他銅器和象牙製品,則被當作他們的個人所得,不在拍賣之列。

題圖為紀錄片《文明》(2018)劇照,來自:豆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