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極相思》:江頭疏雨輕煙,寒食落花天

今天要說的是一首傷春詞,清明寒食,是春季的一個重要節日。首先,我們再來科普一下寒食節,清明節的前一兩天為寒食節,那天禁菸火,只吃冷食,在後來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等活動。寒食節起源於春秋時期,據史料記載,晉國公子重耳為躲避禍亂流亡他國十九年之久,大臣介子推一直追隨他左右。後來重耳勵精圖治,終於成為了晉文公,介子推卻不貪戀權力,毅然選擇歸隱山林。晉文公為了逼迫他出山相見,就下令放火燒山,介子推堅決不出山,最後被火燒死。晉文公感念介子推的志氣,為他修廟立碑,並下令在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

陸游《極相思》:江頭疏雨輕煙,寒食落花天

關於寒食節的詩詞,我們之前就說過很多了,比如蘇軾的《望江南 超然臺作》:“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蘇軾著名的《寒食帖》也是關於寒食的。今天要說的是陸游有關寒食節的一首詞《極相思》。

江頭疏雨輕煙,寒食落花天。翻紅墜素,殘霞暗錦,一段悽然。

惆悵東君堪恨處,也不念、冷落樽前。那堪更看,漫空相趁,柳絮榆錢。

在寒食這一天, 江上煙雨迷濛,一片陰沉昏暗,百花凋殘,落紅滿眼。百花飄零墜落,晚霞也逐漸暗淡了下來,失去了光彩,這樣的場景讓人感到悽然。

殘破的春天景象,讓人感到惆悵,司春之神,讓春天離去,實在可恨。樽中酒滿,百花卻凋零,司春之神完全不顧念這樣的場景,人們是否承受得住。柳絮、榆錢在漫空中相互追逐,這樣的場景,更讓人不忍心觀看了。

陸游《極相思》:江頭疏雨輕煙,寒食落花天

詞上片首兩句就為我們點明路時令天氣“江頭疏雨輕煙,寒食落花天”,寒食與清明相差一兩天,因為都是雨紛紛,陰雨疏疏,輕煙迷濛。也正是在風雨之中,百花才會凋零,落紅滿眼。“翻紅墜素,殘霞暗錦”,這是對“落花天”的具體刻畫,“紅”是指紅色,“素”是指白色,指代的是五彩繽紛的百花。“翻”、“墜”是形容百花凋零時上下翻動、旋轉搖曳的情形。“霞”指晚霞,殘餘的晚霞,也逐漸變暗,失去光彩。夕陽西下,陸游看到百花凋零,一片破敗的景象,讓他感覺到悽然。

上片寫殘春景象,下片寫傷春的情緒。“東君”指掌管春天的神仙,司春之神讓春天離去,留下一片破敗的殘春景象,實在讓人感到惆悵。對花飲酒,人生一大快意之事,可如今空有樽前美酒,百花卻已凋零,實在令人感到悲哀。可東君卻執意讓春天離去,完全不顧念人們的感受,不理會人們是不是能承受這一份痛苦。這幾句,表達了對春神的怨恨,也抒發了傷春的心情。

陸游《極相思》:江頭疏雨輕煙,寒食落花天

最後“那堪更看,漫空相趁,柳絮榆錢”,柳絮和榆錢都是春末夏初之物,他們的出現,說明春天就要離去。陸游看到百花凋零,心情本就悽然了,此時又看到柳絮和榆錢在漫空中相互追逐,更讓他不忍觀看。

這首詞抒發傷春意緒,風格不似陸游以往充滿愛國熱情的詩詞,但藝術性也是很高,景因情生,情因景發,情景交融和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