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幅畫代表了 90 年代的中國美術


這幅畫代表了 90 年代的中國美術

90 年代,選一幅最能代表中國當代藝術的作品,那麼答案無疑將是張曉剛的《大家庭》了。

可以說,這幅畫基本上把從 1949 年以來,到文革結束這個階段中,大多數中國人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狀態,用最簡潔且充滿詩意的的方式,表達了出來。作品一經問世,便迅速獲得了國內和國際市場的認可。

這幅畫代表了 90 年代的中國美術


《大家庭》系列作品的藝術特點,其實很簡單。主體構成是一個三口之家,彼此之間用一根線條連接起來。同時,每個人的臉上還都有一塊光斑。

事實上,張曉剛在最初的創作中,光斑畫得是十分立體的。只是後來不斷的平面化和簡單化,這才有了我們看到的效果。

這幅畫代表了 90 年代的中國美術


顏色方面,最初的《大家庭》系列,畫面整體給人一種霧濛濛的感覺,這種效果其實是借鑑了中國民間“擦筆畫”的手法。具體就是用炭精粉在畫面上一層一層的塗抹,達到暈染的效果。生活中,這種手法經常在給老人畫遺像中使用。

到了後期,張曉剛才開始在畫面中,增加一些鮮亮的色彩。於是,這種平面化和高純化的效果,也就越來越接近國際社會的審美趣味。

這幅畫代表了 90 年代的中國美術


當然,這些藝術特點都只是畫的表象,而它之所以如此重要,還是因為這幅畫所包含的時代寓意。概括起來包括 16 個字,那就是:呆若木雞、千人一面、血脈相連、代代相傳。

我們可以看到,畫面中的人物是憂鬱的、沉默的,他們彼此隱藏自己內心,卻又代代傳承,給人很強的壓抑感。但同時,陽光又照在每個人的臉上,似乎又帶來一些希望,這就引起了很多瞭解中國真相的人的共鳴。

這幅畫代表了 90 年代的中國美術


正如張曉剛所說,他們實際上是同一個人,又是整個時代所有人的影子。他們憂鬱、壓抑、迷茫。他們既是個體的人物,又是中國缺乏個性的整個群體。他們被置於一個特殊的、個人服從於集體、個性被完全抹殺的背景下。

我們能夠感受到傷痕正在流淌,感受到中國式家庭的歷史性創傷,這些作品紀念著那個時代的關於家庭的記憶。


關注“臥看天下事”品繪畫精彩紛呈,後期將進行原創,敬請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