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珍珠”掉皮了?當心可能是貝珠

古往今來,人們從不缺少對珍珠的喜愛,不論是“露似真珠月似弓”,還是“大珠小珠落玉盤”,珍珠一直以來都是美好、圓滿、高貴的象徵。在歷史上,珍珠也常常受到上流社會的青睞,中國孝端皇后的

“九龍九鳳”冠,以及戴安娜王妃的“珍珠淚”王冠,都用到了大量珍珠。

你的“珍珠”掉皮了?當心可能是貝珠

孝端皇后

“九龍九鳳”冠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戴安娜王妃

“珍珠淚”王冠

你的“珍珠”掉皮了?當心可能是貝珠

然而,珍珠的魅力卻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減弱,現代的人們對珍珠更是喜愛有加,英國戴安娜王妃就曾說道“女人如果只能擁有一件珠寶,必是珍珠。”所以收藏珍珠成了許多人的愛好,但是,有一些人卻發現,他們的“珍珠”買回家不久,表面就被刮花了,甚至還有“掉皮”的現象,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你的“珍珠”掉皮了?當心可能是貝珠

貝珠內部像是塑料,外觀卻和珍珠很像

實際上,會“掉皮”的“珍珠”根本不是真正的珍珠,而是珍珠的模仿者——貝珠。貝珠,是一種珍珠的仿製品,它的製作工藝有兩種,一種是用貝殼粉擠壓滾制而成,另一種是用天然的海水貝殼打磨拋光而成。貝珠有銀白色、孔雀綠、孔雀藍、烏黑等多種顏色,看起來和珍珠極為相似。

你的“珍珠”掉皮了?當心可能是貝珠

各種顏色的貝珠(左)和珍珠(右)

雖然貝珠和珠寶圈很火的“明星”撞了臉,但是貝珠並不是珠寶。對沒錯,不!是!珠!寶!貝珠只能說是一種工藝品,它還是無法撼動珍珠的地位的。

但是二者如此相似,到底要怎麼區分珍珠和貝珠呢?下面寶石君就給大家提供四個鑑別的維度供大家參考:

形狀與大小

你的“珍珠”掉皮了?當心可能是貝珠

天然珍珠的形狀

由於天然的珍珠呈不同程度的圓形或不規則形,因此一串項鍊中的珍珠大小、顏色、形狀很少完全一致,每一顆珍珠都會有細微的偏差。而貝珠因為是人工製作,比天然珍珠更容易成型,所以當你仔細觀察一串貝珠項鍊時,你會發現每一顆貝珠的圓度特別好,而且大小都會非常一致。(強迫症患者注意一下)

顏色和光澤

你的“珍珠”掉皮了?當心可能是貝珠

珍珠的色澤

貝珠的色澤

你的“珍珠”掉皮了?當心可能是貝珠

貝珠的顏色一般都是仿各類珍珠中最頂級的顏色比如純白、孔雀綠、深金等,顏色非常豔麗。再加上貝珠的顏色是浮於表面的,所以貝珠的色澤會不太自然,比較呆板。它的光澤也是呈平行的條紋狀。而天然珍珠的顏色會比較透亮,

帶有金屬光澤等伴色。並且珍珠的光澤是從內部發出的,仔細觀察它的光澤是有層次的,有時還會有環紋。

密度

你的“珍珠”掉皮了?當心可能是貝珠

圖為天然珍珠

因為貝珠的密度要小於珍珠,所以同樣大小的貝珠與珍珠相比,貝珠的重量要比珍珠輕許多。並且這種重量差異是非常明顯的,用手掂一掂,就可以感受到區別。

表面特徵

你的“珍珠”掉皮了?當心可能是貝珠

天然珍珠的瑕疵等級

貝珠為人工製作,因此外觀瑕疵度比較少。而天然的珍多多少少都會有一點瑕疵。並且貝珠的顏色是電鍍而成的,因此貝珠表面非常不耐磨,容易被劃花,甚至還可能會掉皮,失去原有的光澤。而珍珠是由珍珠質包裹而成的,表裡如一,不會“掉面子”的。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摘於:GI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