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雲南好網民」韓曉笛:愛國愛家 筆耕不輟的滇池衛士

雲南網訊(記者 何甜)簫寒本名韓曉笛,1955年出生於昆明,作為一名地道的老昆明人,他時刻關注著家鄉建設和百姓生活的點滴,不僅熱心公益,還一直為滇池治理奔波,直到2019年3月去世。

多年來,他筆耕不輟,通過寫作抒發愛國愛家情懷。2008年,蕭寒在雲南本土論壇彩龍社區註冊成為一名網民,從此,他的一言一行都在踐行著中國好網民的價值規範。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簫寒的“好網民”故事。

敢擔當、負責任的平民之星

2010年,簫寒在彩龍社區發表了《彩龍需要草根的聲音》一帖,簫寒認為,百姓的帖子絕不僅僅是雞毛蒜皮的小事,相關部門應重視網友在論壇上提出的問題,加強政民互動。

隨著簫寒的提議,彩龍社區裡《你家有孩子被強制取消中考資格嗎?》《看看我們的滇池路成這個樣子了》等網民的帖子都得到了相關部門的及時回帖,不少問題還得到了妥善解決。

簫寒關注家鄉建設和百姓生活的點滴,他撰寫的《人民路!半邊挖溝埋管,半邊堵著不讓人走?》《五華城管:莫把步行街管成“不行街”》《如安街燈瞎了幾個月無人修理》等貼文言詞犀利,直擊問題,相關部門積極響應,並迅速整改。

簫寒還是彩龍社區昆滇發展和昆滇往事兩個版塊的版主,並連續九年獲得彩龍社區優秀版主榮譽稱號。十多年來,他頻繁地將昆明本地的大小事見諸於論壇,引發網友熱議,經常得到政府部門的關注和回應。

有網友稱簫寒是“平民之星”,簫寒的犀利,讓“草根”參與探討昆明城市規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以“草根”智慧為昆明發展諫言獻策。

守護滇池 熱心公益的“江河衛士”

除了寫作,簫寒更是將文字間的家國情懷轉化為了實際的行動,守護他深愛著的城市——昆明。

2009年,簫寒曾到東川白泥溝和路南蓑衣村抗旱,並捐贈送水;2013年,他給麥場村幫老人拍照送溫暖;昆明每一年的海鷗宣傳保護,他一次不落地參加;看到網友組織了給富民東村中學捐書的活動,他大晚上找出一堆書要捐;彩龍社區有一位92歲高齡的網友“徐老”,兩人志同道合,簫寒連年不斷地看望他……

除了熱心各類公益活動,簫寒一直在為滇池治理奔波。“我從小就生長在昆明,小時候經常到滇池邊游泳、寫生、拍照,滇池留給了我太多美好的回憶。”接受新聞採訪時簫寒曾說。

簫寒是一名普通的企業職工,出於對滇池的深厚感情,他總想著能為滇池做點什麼。正是在這樣的念頭驅使下,簫寒與benmy、老山羊、左筆走等幾位彩龍網友自發組成了一支滇池巡河隊,開始了“走馬觀水·關注滇池”的行動,巡河隊幾乎每個月都要巡查入滇河道。

滇池北岸是蕭寒和網友們“走馬觀水”的常顧之地,每年,他們都會在這一水域取一瓶水樣,觀測水質。在節假日,巡河隊會沿滇池考察幾圈,並對流入滇池的35條河道分段考察。簫寒在帖文《我與彩龍的故事》中回憶:“環湖公路那時尚未全線貫通,巡河隊靠步行走完了每一條河。”

“滇池治理不單單是幾個部門的事,需要人人都參與進來,滇池治理也需要發揮民間的力量。”簫寒曾說。

據不完全統計,從2008年開始,簫寒在彩龍社區發表了百餘篇關於滇池治理的帖子,字數達10餘萬字。其中,《滇池東岸烏龍村附近呈貢縣滇池漁政管理站圍牆邊的滇池裡有很多垃圾》《為了滇池治理不妨執著到底》《六甲寶象河垃圾死角曝光》等為滇池治理“挑刺”的帖子,引發了極大關注。這些“挑刺”的帖子也引起了政府相關部門重視,帖子中所反映的一些問題得到了妥善解決。

2011年,簫寒做客新浪《微訪談》,與全國網友共同討論昆明“母親湖”滇池的治理與保護。

年復一年的付出與堅守,簫寒對保衛滇池作出的貢獻得到了社會的認可。2014年,他入選全國“江河衛士”;2015年,他獲得昆明市滇池保護治理促進會、昆明市滇管局授予的“守護滇池”稱號。

筆耕不輟 網絡正能量的傳播者

多年來,簫寒筆耕不輟,通過寫作抒發愛國愛家情懷。

簫寒創作的《老昆明方言手記》系列,在“第四屆滇雲網絡文學大賽”中獲佳作獎。有網友評價他的文章:“字裡行間總帶著一股濃重的‘滇味’,有那個年代的影子,會勾起回憶。”“他對昆明的熱愛,都融進了他的文章裡。”

在2018年舉辦的“我與改革開放共成長”徵文活動裡,簫寒撰寫的《告別肉票》被許多網友點贊,獲得比賽三等獎,文章同時被《雲南中共黨史研究》雜誌收錄。

簫寒是地道的老昆明人,對於老昆明的文化傳承,更是當仁不讓。

他撰寫的《網絡時代如何發展普及花燈與滇劇》一文中,給讀者普及了改革開放以來,雲南花燈滇劇的發展情況。《老昆明的古路燈》《鳳山茶東山水》《天生橋畔江隆寺》《尋覓鬧市中的烏龍河》等一篇篇美文,生動展現了老昆明文化、掌故、地理,這些文章被昆明日報、都市時報、春城晚報等刊用。

簫寒是這個時代的“好網民”,是網絡精神文明建設的榜樣,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浸透著網絡精神文明的內涵,帶動更多的網友走上爭做好網民之路。

相關閱讀:

【2019雲南好網民】楊應樹:在影視創作路上初心不改一如既往

【2019年雲南好網民】楊董清:深入貧困山區 用鏡頭定格團圓

【2019雲南好網民】和倩如:直播扶貧 讓大山裡的好貨變“網紅”

「2019云南好网民」韩晓笛:爱国爱家 笔耕不辍的滇池卫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