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奮鬥的“賽道”刷新紀錄,這些有模有樣的“運動員”為青春添彩

一場運動會,三天直播,“刷新”多項紀錄,第二屆《超新星全運會》不僅讓觀眾看到了超新星運動員“生而為贏”的姿態,還詮釋出青春奮鬥力的新內涵。


作者:葉晨瑋


“大家好,您現在收看的是第二屆超新星全運會的直播,我們現在是在上海的東方體育中心,身後就是本屆超新星全運會的比賽現場……”

伴隨著職業體育賽事解說員柯凡的一番介紹,一場別開生面的運動會正式拉開序幕。在隨後的開幕式中,許海峰、郎平、鄧亞萍、張娟娟、吳敏霞、鄒凱等奧運冠軍先後為“超新星運動員”寄語,在中國首枚奧運金牌獲得者許海峰的發令槍響聲中,“生而為贏”的競技氛圍旋即被點燃。

在奮鬥的“賽道”刷新紀錄,這些有模有樣的“運動員”為青春添彩


11月3日,由騰訊視頻、騰訊體育聯合出品和打造的第二屆《超新星全運會》第三個比賽日正式結束。經過3天角逐,跑步、射箭、跳高、游泳、電競、武術、藝術體操等項目紛紛決出了冠軍,東部賽區最終以7金4銀7銅的成績獲得了第二屆《超新星全運會》大區總冠軍。

2018年,第一屆《超新星全運會》的播出曾引起各界的關注,其打破了領域的藩籬,讓體育、文娛自然地結合在一起。經過第一屆的探索,《超新星全運會》“新賽季”再次鳴鑼。在“魔王挑戰賽”、團隊賽道等設定下,以體育競技為核心的第二屆《超新星全運會》的比拼元素更為有趣和多元。

在奮鬥的“賽道”刷新紀錄,這些有模有樣的“運動員”為青春添彩


有模有樣的“新星運動員”


在所有單項比賽全部結束並宣佈總獎牌榜成績之後,第二屆《超新星全運會》組委會呈現了一場閉幕儀式。

主題曲《生而為贏》的再次響起,不由令人想起了2天前——開幕式上,就有一段視頻引領觀眾回顧了中國體育的發展、中國體育健兒的奮鬥歷程,並藉由6位奧運冠軍之口傳遞了“生而為贏”這一內核。中國體育健兒所展現的拼搏精神曾一次次鼓舞著大眾,《超新星全運會》試圖用自己的方式來表現如何從榜樣力量中汲取養分。


在奮鬥的“賽道”刷新紀錄,這些有模有樣的“運動員”為青春添彩



雖然都是非專業運動員,但參與節目的“新星”也是有模有樣。男子射箭冠軍李昀銳、男子50米短跑冠軍王志文、男子50米游泳冠軍紀凌塵、女子50米游泳冠軍火箭少女101-Sunnee、男子150米短跑冠軍張峰、女子跳高冠軍胡林希等人的奪冠成績都打破了賽會紀錄;在新增項目男子武術中奪冠的張峰,其一招一式也讓武術教練餘志豪十分認可。這種刷新紀錄中體現的進取精神也使得運動會的體育屬性愈發明顯。

在直播過程中,主持人張紹剛和一些選手數次提及今年射箭項目有半數的運動員是自己帶著弓箭“有備而來”,在第一比賽日的男子射箭預選賽上,進決賽的“門檻”大大提升,木子洋也取得了3箭10環的成績;第三比賽日的電競項目決賽,對照職業賽事選擇BO3賽制,也就是常說的“三局兩勝”,將運動員的實力充分發揮,經過3局“鏖戰”,中部賽區代表隊“讓一爭二”戰勝南部賽區代表隊獲得冠軍,在賽後媒體中心採訪中王者榮耀KPL職業教練Gemini就表示運動員們的“水平超過預期,都有往職業選手發展的潛力”。

在奮鬥的“賽道”刷新紀錄,這些有模有樣的“運動員”為青春添彩


從專業教練們諸多肯定的評價中,或許能看出《超新星全運會》的意圖——雖不是職業水準,但也要體現出專業素養。組委會力求向專業直播賽事看齊,並設立直播解說間,各個單項都邀請了職業解說員或該項目的職業運動員作為解說嘉賓。同時賽會也設置了媒體採訪中心,邀請三十多家媒體到場,在每個項目結束之後,邀請參賽運動員進行互動採訪,第一時間分享賽事感受。


刷新與翻盤,給運動會更多可能


第二屆《超新星全運會》有一大特色與創新,即以東部、西部、南部、北部、中部、海外6大賽區為競賽單位,增設武術、男/女混合150米接力、男/女混合4*50米游泳、男/女混合射箭、男/女混合拔河、電競王者榮耀等項目。

以家鄉歸屬感為引,調動嘉賓的比賽情緒,在直播中,觀眾也看到了他們精誠合作的姿態。在第二比賽日舉行的男女混合游泳4*50米接力項目決賽中,東部賽區代表隊在落後的情況下,最終後來居上、“逆襲反超”,隨後,成員間互相鼓勁,比賽結束後等待同伴共同慶祝、共同接受採訪、攜手領獎的畫面也呈現出團隊精神的力量;第三比賽日的男子4*150米接力團體決賽中,西部賽區的最後一棒張顏齊同樣上演了“彎道超車”的“好戲”……這同時也是競技體育的魅力,無論在泳池中,還是在跑道上,比賽一刻未結束,都不能決定孰勝孰負

,這種魅力也時刻激勵著運動員不輕言放棄。


在奮鬥的“賽道”刷新紀錄,這些有模有樣的“運動員”為青春添彩

除了團體項目,第二屆《超新星全運會》還設置了眾多有趣的環節。

比如在資格賽中,設置“魔王挑戰賽”環節以鼓勵大家勇於挑戰,在單項中如能超過上屆冠軍的奪冠成績,可直接晉級到直播階段的比賽。李昀銳在“魔王挑戰賽”中便以1.62米的成績,刷新去年男子跳高冠軍馬伯騫1.60米的紀錄,決賽中,他更是以1.80米的成績大幅刷新紀錄,拿下賽事“首金”。

挑戰的不止旁人,也有自己。去年男子50米、150米短跑雙料冠軍王志文,在資格賽時,放棄150米短跑守擂選擇報名參加男子跳高項目,挖掘釋放自己的其他潛能;在擅長的50米短跑領域,他也以6秒47的成績打破了自己創造的紀錄,成功衛冕。運動場上的“劍拔弩張”,有時更是促進自身進步的動力,紀凌塵就在男子游泳項目奪冠後坦言,是亞軍李汶翰的優異表現激勵了自己從而打破紀錄奪冠。

在奮鬥的“賽道”刷新紀錄,這些有模有樣的“運動員”為青春添彩


在直播過程中,幾位教練員也時常被解說員問起訓練過程中嘉賓們的表現,“努力”“不叫苦”成為他們口中的高頻詞,賽事總教練鄧亞萍更是表示,在運動員們身上看到了年輕人們的“血性”。這也是《超新星全運會》在打造有趣的運動會之外帶來的現實意義——作為非專業運動員,他們從職業運動員身上學習並深受競技精神的感染;作為超新星,他們又可以發揮正向、積極、健康的形象,將這種感染力再散播予觀眾

不僅如此,在第二屆《超新星全運會》中,組委會還聯合鄧亞萍、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微博運動、微公益、微博綜藝開啟了“ 超新星線上馬拉松”活動,將每日運動步數轉化成善款捐贈2間鄉村體育室,號召運動員將點滴愛心匯聚,助力鄉村體育事業的發展。第三比賽日中,組委會也完成了這次公益活動的授勳儀式,鄧亞萍在捐贈儀式上為本次活動前三名火箭少女101吳宣儀、R1SE周震南和R1SE姚琛頒發證書。

在奮鬥的“賽道”刷新紀錄,這些有模有樣的“運動員”為青春添彩


正如第二屆《超新星全運會》總教練鄧亞萍對運動員們所說的那樣:“少年強則中國強。新時代中國年輕一代的強,既包括思想品德、學習能力,也包括體魄強壯、體育精神。體育精神不只存在於職業賽場上、電視轉播中,而且也在我們身邊的每一場比賽中、每一個為了‘贏’拼盡全力的普通的你我身上。”不在於能否登上領獎臺,而在於是否在每次“比賽”中拼盡全力,這是體育帶給每個人的能量,或許也是《超新星全運會》正在傳遞的能量。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