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與邪教在傳播方式上的區別

基督教是一個重視傳福音的宗教,基督徒都有一個大使命,就是“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或譯:給他們施洗,歸於父、子、聖靈的名)。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邪教為了發展人員,擴大組織,也會利用基督教愛傳福音的特點,或明或暗大肆進行傳教,而且大多從正統教會開始,迷惑拉攏信仰並不穩固的教會信徒。

邪教傳教的主要方式,會借用基督教的一些方法,如佈道、做見證等等,更會冒用基督教術語,如傳福音、救靈魂、認罪、得救等等。不少邪教利用世界末日即將來臨的蠱惑,教唆信徒荒廢學業、不事工作、離家出走,組成專業的福音隊,打著傳福音的旗號,走村串戶,為農民醫病趕鬼,秘密傳教。有的給予經費補貼,讓信徒覺得精神上和生活上都有幫助,甘心受其擺佈。如門徒會要求信徒入會後每月至少帶10人入會。他們稱“現在要多傳福音,傳得越多,級別越高,對神的貢獻越大,所得的福分就越多,今後得到的生命糧也就越多。到時候別人沒吃的,我們餓不死”,並通過“親串親”、“友聯友”、“鄰傳鄰”、“一傳十”、“十傳百”等各種方式千方百計拉人入會。

基督教相信神蹟奇事,而且《聖經》的確記載了許多神蹟奇事。但是,正統基督教並不刻意追求神蹟,因為它不是《聖經》的全部,亦不是基督教信仰的全部。所以,正統基督教不會過度追求神蹟,更不過度宣講神蹟,教會真正所要宣講的乃是基督的道和十字架的愛,正如《聖經》所言:“猶太人是要神蹟,希利尼人是求智慧;我們卻是傳釘十字架的基督。在猶太人為絆腳石,在外邦人為愚拙,但在那蒙召的,無論是猶太人、希利尼人,基督總為上帝的能力,上帝的智慧。” 但邪教在傳教中,最為常見和突出的是盜用基督教的神蹟奇事、禱告醫治,向傳播對象傳授病得醫治之類的“見證”,吸引人加入他們的組織。

門徒會《閃光的靈程》記載了季三保行走水面的一個神蹟:

“三贖在呂渠河打柴,河對岸柴較多,他想過了對岸去打,河面上結有一層薄冰。他就走了過去,可是沒走多遠,就沒冰了,對岸有人高喊:‘落水啦!落水啦!’三贖眼閉著邊走邊禱告說:‘哈利路亞,撒但退後!’如平地一樣走了過去,打好柴又走了回來,幾十丈寬的大河,幾十米深的水,沒有神蹟的人豈能走過?”

門徒會在有的地方叫做“二兩糧教”,是因為依據聖經中的兩段記載:一段是舊約中的《列王紀上》,其中記載了以利亞用“一把面、一點油”度過三個荒年;一段是新約中的《約翰福音》,其中記載了耶穌用“五個餅、兩條魚”使五千人吃飽,季三保杜撰出一個相似的神蹟:一次他家裡斷炊,於是專心禱告,“忽然看見一個光柱直插到板櫃裡,光中的麥子如水一般往櫃裡直流,眼看櫃裡的麥子滿了要往外流,三贖大聲說‘夠了!夠了!’一時光柱沒有了,麥子裝了滿滿的一櫃”,此後他就靠這個板櫃過日子。

類似的神蹟奇事還有很多。門徒會特別強調禱告治病,宣稱,“天國是個大醫院,許多病人都來看,耶穌當醫生,他有高手段,治病趕鬼不要錢”;“有病不吃藥、禱告病就好”;““禱告能使瞎子見光明,瘸子走路,死人復活”。禱告時要看到白光,才表示神來到他們中間,否則便沒有神的同在。於是,他們總是上氣不接下氣地一直喊下去,直到手發熱或臉發熱,或後背發熱時才算是與神的靈相通了。靈通後,想要什麼,就求什麼。為了達到“見證”的效果,門徒會專門編印一本名為《見證彙編》的不定期刊物,標榜“‘見證’是‘動力’、‘標杆’,……充分運用聖靈見證這把寶劍剝開我們的前程美景,闢開我們的靈程道路,促使並引導我們的工作健康前行。”

有的邪教利用民間宗教形式,夾雜恐嚇,例如在人家門楣上抹鱔魚血或院子投放癩蛤蟆,隨後出來告訴主人這是凶兆,信教才能逢凶化吉;有的用珠光筆在雞蛋、鴿子蛋上寫字,然後放到菜地裡,等農民刨地挖出來,騙他說是天意讓他信教;有的用薑黃在白紙上寫上字或圖案,然後放到偷偷加了鹼的水盆裡,待顯出字或圖案,說是“神”顯靈。還有的看相算命、裝神弄鬼,進行傳教。

另外,邪教組織也常利用基督教提倡的“愛心”引誘人。他們瞄準的對象是一些忠厚老實、生活困難、疾病纏身、失意落魄、生意賠本或對社會不滿的人。他們往往會給人們一些小恩小惠,讓你感到他很有愛心。門徒會把傳教分為“靈工”和“善工”。“善工”就是所謂的慈善工作,例如,對貧困農民實行“兩季一春”的賑濟制度,即每年夏季解決換季問題,冬季解決冬棉問題,春季2 至4 月重點解決吃糧問題,使人們感到“主的溫暖,神的關懷”。但是,這種所謂“善工”並非出自愛心,因為他們帶有很強的功利性,純粹以是否加入門徒會為條件。

轉自:薄荷茶社

基督教与邪教在传播方式上的区别
基督教与邪教在传播方式上的区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