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 在 代 縣

喝 在 代 縣

老代縣人每天的早晚兩頓飯是以喝為主,喝也的確是老代縣人重要的生活習慣。他們依仗著本地小雜糧品種繁多的獨特優勢,把本該幹吃的食物做成了各色各樣的稀飯,翻花調樣地喝,有滋有味地喝,酣暢淋漓地喝。

代縣人喝的飯食十分豐富,粗分起來,可歸納為兩大類。第一類是稀粥類。因代縣屬高寒地區,耐旱的穀子是這裡的主要作物,小米稀飯自然也就成了各家的家常便飯了。然而,不甘心單調的代縣人會把普通的小米稀飯熬出好多花樣來供家人食用。在水中只撒少量小米熬成的飯代縣人不叫稀飯,叫米湯,因為米湯清得可照見人影兒,因此人們也稱之為“照影兒米湯”。據傳,清米湯既可解毒清火,又有補血之功效,因此也就成了坐月子女人和鋤田漢們的專用飲料。在水中多加一些小米並熬成粥狀,代縣人稱為稀粥。因為這種稀粥不加任何輔料,也不上色,因此俗稱“白稀粥”。上乘的白稀粥熬好後濃度不稠也不稀、米粒不緊也不炸,而是米粒均勻地分佈在由米油和米內膜分解後形成的稠粘湯裡,聞起來香氣撲鼻,喝起來滑潤爽口,直至現在仍是代縣人最常喝的稀食。以小米為主,在小米中摻和適量的黃米熬成的稀飯叫“兩米稀飯”。因黃米粘度高,小米香味濃,熬好了的兩米稀飯便具備了兩種米共同的特點:既有適口的粘稠度,又有誘人的清香味,因此也是白稀粥中的上品;在白稀粥的基礎上再加進適量綠豆,熬好後便是清火敗暑的綠豆稀粥;在熬兩米稀粥時再加進適量豇豆,就會熬成顏色發紅的“紅稀粥”;在“紅稀粥”的基礎上再加進適量的小豆、紅蓮豆、黃豆或玉米粒等,熬成後就是名副其實的八寶粥了。因白稀粥有營養豐富的豆類加入其中,熬出來的各種豆類稀粥自然是既香甜適口,又滋胃養人,是養育代縣人最好的飯食。

喝 在 代 縣

代縣人不僅在熬稀飯時加豆類,而且還會在熬稀粥時加進一些瓜菜,使平常的白稀粥更具特色:在白稀粥中加嫩西葫蘆塊兒,就成了夏季清爽敗火的“西葫稀粥”;在白稀粥中加老窩瓜條,就熬成了“窩瓜稀粥”。上乘的窩瓜稀粥既有小米的清香,又摻入老窩瓜的甜汁,喝一口清香四溢,咽一口沁人心脾。連民間的兒歌都這樣唱:“十稜瓣窩瓜熬稀粥,喝得楞小子直拍肚”。在紅稀粥中加入適量的紅薯塊,就是“紅薯稀粥”。紅薯甜而膩的特性與紅稀粥粘而香的味道結合在一起,喝上幾碗既解渴又耐飢;在稀粥中既加紅薯又加老窩瓜,就成了“紅薯窩瓜稀粥”,熬好的稀粥既有窩瓜稀粥的純甜,又有紅薯稀粥的膩香,越發招人歡喜。

代縣人常喝的另一類稀飯也是在小米稀粥的基礎上加工出來的,但與稀粥不同的是熬出來的稀粥已沒有了稀粥的純甜和純香,而是在稀粥中加入了菜絲、土豆、麵食和各種調料。這種稀飯代縣人不把它歸在粥類裡,也不叫粥,而是叫飯。常喝的飯有兩種,以鹹味為主的叫“擱和飯”,以酸味為主的叫“粉漿飯”。

擱和飯是在白稀粥快要熬成的時候,加入白蘿蔔絲、土豆塊、嫩白菜葉等菜類,並一起煮熟後,再在飯中勾少許莜麵糊熬製而成的。擱和飯必須有白蘿蔔絲和莜麵加入,飯中有了白蘿蔔絲和莜麵的味道,才算是正宗的擱和飯。熬好後的擱和飯還要根據喝飯人的喜好進行最後的加工。如果喝飯的人愛喝清淡的,就只在熬好的飯中擱少許鹽,撒一撮新鮮香菜,攪和起來即可食用。如果喝飯的人愛喝味重的,則要在熬好的飯中除了擱鹽、擱花椒粉、擱味精等調料外,還要熗油。通常用來給擱和飯熗的油有兩種,一種是當地特產的胡麻油,愛吃素的人就用它熗上蔥花或香茉花,使擱和飯充滿了陣陣清香的味道。另一種油是農家戶戶都不缺的羊尾巴油。過去,代縣的農家都有養羊的習慣,一家多則養十幾只,少則也要養三四隻,每到小雪節氣,各家便會宰殺幾隻,供一冬天食用。殺的羊多了,羊尾巴自然也就多,這就給愛吃羊腥味的老代縣人提供了絕好的油脂,熗羊尾巴油也就成了不少老代縣人做擱和飯時最喜歡的葷腥味。熗羊尾巴油時,最常同熗的是幹芫荽,幹芫荽用羊尾巴油一熗,就會產生一種特殊的香味,就會使擱和飯的味道更加香美。熬製好並熗了油的擱和飯,熱氣騰騰,油香四溢,一碗下肚,腦門冒汗,渾身舒坦,是老代縣人在天涼後最愛喝的飯食。

粉漿飯是以粉漿為主料,再加小米、土豆塊、菜絲等一起熬製而成的。過去,代縣民間有好多做粉條的作坊,發酵後的粉漿就成了老代縣人熬製粉漿飯最主要的原料。老百姓啥時想喝粉漿飯了,就會早早起來,挑上桶,到粉坊裡買兩桶粉漿回來,倒進鍋裡,再加適量的水,用火燒開了,撒一些小米、土豆塊和菜絲在裡面。等熬熟後,也像做擱和飯那樣,勾一些雜麵糊,熗一勺胡麻油或羊油,一鍋香美的粉漿飯就做成了。在農村,有些人家還要在飯裡煮一些玉米麵疙瘩或莜麵疙瘩,或下幾根豆麵條,使家人在喝粉漿飯時又有喝的又有吃的,喝一肚子既解渴又耐飢。地道的粉漿飯舀起來稠稀適中,喝起來酸中有香,喝上一頓久久難忘。有一段專給粉漿飯編的民謠曾長期在代縣流傳,叫:“粉漿飯,泡圪蛋,大人娃娃都喜歡,大碗小碗都舀上,一氣就喝他兩大碗!”直至現在仍有人在繼續傳唱,可見代縣人對粉漿飯的痴迷程度。

除了粥類和飯類喝食外,代縣還流行著另外幾種風味獨特的喝食。一種是“羊肉白稀粥”。在熬好了的白稀粥中汆進少量拌好調料的羊肉餡,再把粥燒開了,就熬製成了一種風味獨特的肉稀粥,喝一碗,既解渴,又營養。按常規說法,白稀粥代表著標準的中原農耕飲食文化,羊肉則代表著典型的草原畜牧飲食文化,本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種飲食文化,在代縣,清香甜美的小米稀飯偏偏跟又葷又羶的羊肉混在一起來熬,一起來吃,可見北方草原文化對代縣衝擊之深遠,兩種文化在代縣糅合之緊密。可以說,只有在代縣這個兩種文化衝突異常頻繁、異常激烈的地域,才能做出這樣獨特的飯食,也只有長期經受兩種文化衝突和揉和的代縣人才能喝下這樣獨特的飯食!

還有一種極具邊塞特色的喝食,就是代縣人最愛喝的“羊雜割湯”。羊雜割湯是把羊的內臟以及羊頭肉、羊血切碎了,攪拌在一起,配上花椒、辣椒等調料,加水熬製而成的。為了消除羊內臟特有的羶氣,代縣人往往把蘿蔔條和白菜條下進去一起熬。這樣熬成的羊雜割湯既有羊下水的濃香,又有蘿蔔白菜的清淡,十分適合關里人的口味。羊雜割湯是冬季最佳的禦寒食品。在北風凜冽、嚴寒逼人的冬天,喝一碗熱呼呼的羊雜割湯,立刻會渾身燥熱,體內充滿無限的活力。

除此以外,代縣人常喝的飯食還有很多,如普通百姓常喝的面拌湯、莜麵糊、玉米糊等,講究人家喝的雞蛋湯、紫菜湯、銀耳湯、腥湯、油茶之類,可以說,代縣人日常喝食的花樣非常多,營養豐富。

代縣屬氣候乾燥的塞上高原,每年從初秋開始到次年的夏至,朔北的大風整整侵擾代縣九個多月。在這大半年的時間裡,狂勁的北風直把代縣颳得灰塵播土,把人吹得皮裂唇乾。在這樣乾燥的環境裡生活,人們每天必須要補充大量的水分才能正常生存。這樣,早晚兩頓飯以喝食為主,就成為代縣人必然的選擇。早上,喝幾碗香噴噴的白稀粥,無論進城趕路還是上地幹活,保證一上午口不渴舌不焦;晚上,喝一肚子味道鮮美的擱和飯,一頭睡在熱乎乎的土炕上,保證夏不上火冬不受涼,穩穩睡到大天亮。炎夏,當滿嗓子冒煙的人咕咚咕咚地喝一碗照影兒米湯,立刻會渾身舒坦、酷暑盡消;在冰天雪地的季節,一家人圍坐在熱炕頭上,一人捧一碗滾熱燙嘴的粉漿飯,稀哩嘩啦地狂喝一氣後,嚴冬會遠遠離他們而去……

代縣的老百姓以喝為主,直喝得酣暢淋漓。代縣的斯文人也不例外,他們以喝養命,但喝得別有情趣。從民國年間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代縣的教師都以小米當奉薪,於是,小米稀粥便成了這些斯文人一年四季的家常飯。久而久之,人們竟把稀粥視為教書人的代名詞,都稱教書人為“喝稀粥的”或“稀粥行”。直至現在有不少教師在自報職業時仍戲稱自己是稀粥行的。從南到北,以飯名命名的斯文行業在全國恐怕獨此一家!

營養豐富的代縣喝食,直把尋常百姓喝得身強體壯,養育出無數的邊塞勇士;也直把代縣的文人墨客喝得腦聰目明,歷朝歷代佳作迭出。試想,外地人嘗過幾頓代縣經典的喝食後,他們肯定會對代縣喝食充滿留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