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應該怎麼樣做才能夠超越華為成為中國智能手機上的老大?

林萌很香


筆者覺得小米想超越華為很難!


根據小米的半年財報,上半年總收入人民幣957.1億,同比增長20.2%;淨利潤為人民幣57.2億元,同比增長49.8%。作為對比,華為上半年營收4013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3.2%,淨利潤率8.7%;畢竟華為作為目前全球最大的通信運營商上,華為在體量上還是佔據優勢的。

再次迴歸到手機上,小米在智能手機上半年業務收入達到人民幣590億元,同比增長9.8%,而小米手機在全球出貨量達到了6000萬臺,目前位列全球第四名。在手機上,華為上半年智能手機出貨達到1.18億部,同比增加24%。換句話說,小米上半年的手機出貨量差不多是華為的一半,差距還是有的。

這其實都說明小米、華為都不單單是一個手機廠商,而是一個有著很多產品的國產品牌。就拿小米來說,感覺現在小米電視賣的比手機還要好。而華為,作為一個以代理思科交換機起家的廠商,一方面是離不開國家的支持;另一方面則是對技術的精益求精!就比如自研SoC,小米和華為差的不是一個等級,更何況華為在通訊技術上的佈局也是小米所望塵莫及的!


總之,小米和華為其實完全走的不同的道路!小米想超越華為,不單單是要依靠產業鏈達成極致性價比,還要在技術創新上有所突破!


方方數碼說


小米的格局有華為那麼 大嗎?戰略的 前瞻性有華為那麼明智嗎?高科技技術的研究,創造性有華為那麼投入嗎?雖然小米也是高科技產品下的品牌公司,可是很多東西和機遇是任何方法都改變不了的。小米在中國甚至是全世界都是有名的手機制造商,口卑,科學技術的投入也不小。但是相比華為在這十年之內還是趕不上了。華為研製芯片的海思分公司,佔有世界最多比的5G專利,還有華為的鴻蒙系統等等。都是華為早些年就開始研究的科研成果,在中國甚至世界上沒有一家科技公司能在這麼短時間成功登上世界之嶺。可見華為對未來 科學技術走向的眼光是多麼明智。

小米的手機總體上還是不錯的,要趕上華為我們當然高興!只是道路任重道遠,必須要有十二分的精神,投入比華為還要多的資金,技術力量,人才。才有可能有的一比!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華為的任正非只佔公司1.4%的利潤,又不是上市公司。小米的雷軍做得到嗎?這就是企業文化的力量,勝負分明,沒有可比性。所謂得人心者得天下,在華為這裡就是得人心者深得人心。



東方紅635


華為的芯片就是個笑話!懂得自然懂,不懂得說啥也是白費,永遠也叫不醒裝睡的人!獨立的系統並不難,難得是生態,三星幾年前就想擺脫安卓,可悲的是大眾並不認同,只能放棄!華為很可能成功,並不是有多優秀,而是營銷做得好,水軍足夠強悍,僅此而已!


專懟菊花偽軍


少耍猴,多睡覺,自有在夢中超華為的時候。一個已經定型的企業,戰略、管理、產品都不如人,只有死了重來才有機會戰勝對手;某米從上到下一群忽悠,靠什麼“生死看淡不服就幹”“are you ok”之類的來吸引眼球,可見其企業文化是什麼水平,高管是個什麼格局,更沒有機會超越對手。



葫蘆213


《當你讀懂他時,他已經一騎絕塵》

老外看懂了小米,中國人自己還沒明白,小米未來有多強大!

近日,美國《財富》雜誌發佈最新的2019未來50強榜單顯示,共有16家中國公司上榜。

據中國新聞網報道,其中,寧德時代排名第四,在中國企業中位列第一;其次是小米、攜程國際、阿里巴巴,騰訊控股,分列第七、第八、第十一、第十二位。此外,恆瑞醫藥、海天調味、網易、中國鐵塔、順豐控股、京東方、永輝超市、五糧液、貴州茅臺、龍湖集團、融創中國等也上榜。

以下是50強榜單:

1.Workday

2.Square

3.ServiceNow

4.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Spotify

6.Atlassian

7.小米

8.攜程國際

9.Salesforce

10.Vertex Pharmaceuticals

11.阿里巴巴集團

12.騰訊控股有限公司

13.推特(Twitter)

14.江蘇恆瑞醫藥

15.佛山市海天調味食品

16.Live Nation Entertainment

17.賽靈思(Xilinx)

18.Alphabet

19.網易

20.達索系統(Dassault Systèmes)

21.Intuit

22.中國鐵塔

23.Intuitive Surgical

24.PayPal

25.Adobe

26.英偉達(Nvidia)

27.歐特克(Autodesk)

28.Illumina

29.愛德華生命科學 (Edwards Lifesciences)

30.Transurban

31.亞馬遜(iconAmazon.com)

32.順豐控股

33.Expedia

34.京東方科技集團

35.永輝超市

36.Fortive

37.宜賓五糧液

38.Paychex

39.貴州茅臺

40.樂天株式會社(Rakuten)

41.Alexion Pharmaceuticals

42.VMware

43.Visa

44.繽客(Booking Holdings)

45.龍湖地產

46.埃森哲(Accenture)

47.CDW

48.特斯拉(Tesla)

49.Facebook

小米中國排名第二,世界排名第七。小米出乎預料,但又在意料之中。

未來具有王者風範的大牛,大投行們,普羅大眾的投資者們不投小米,你投誰?

其實,小米並不是僅僅做手機的。手機只是他眾多產品中的一個類別而已。

他是為人類提供眾多方面最具性價比的優質產品服務商;

他是一個軟硬兼施的集大成者;

他是中國優質新國貨的引路者、代表者;

這也應該是創始人他們的理想抱負。

看懂了的人理解,看不懂的人,需要很多年後才會理解。

一小米短短不到十年時光,實現近二千億營業額,跨入世界五百強,成長性毋庸置疑。

二核心人物,學霸加專業程序員加智商情商營銷家等等,另,眼光獨到的天使投資者,勤奮的勞模,怎能不成事。

三跨界的物聯網軟硬兼施已基本成型,這個生態鏈,不次於阿里巴巴,騰訊。

四海外的拓展勢如破竹,人口大國基本都佔有重要一席。

五小米絕不僅僅是一個手機公司,必須清醒的認識這一點,他是軟硬兼施的集大成者,假以時日,勝過騰訊,亞馬遜等等只靠軟件來拉住消費者的公司。

雷軍追尋的未來:小米是蘋果加騰訊。這是何等的抱負。短短的八年時間,從無到有,創造了近2000億營業額,這在世界工業史上都是奇蹟。志存高遠,腳踏實地,雷軍胸懷,豈止星辰大海。他和他的兄弟們雖然有這樣那樣的缺點,這樣那樣的不足,但,我以為,他們抱著此生不白來一趟,成功不必在我,功力必不唐捐的信念,滿懷赤子之心,胸懷天下 ,腳踩堅實的土壤,實業報國,不屈不撓,屢敗屢戰,勇猛精進,他們終將會走向勝利的彼岸。他們是中堅力量,中國的脊樑。縱觀世界歷史,如果堅信這個世紀的未來是在東方,那麼他們中的不少人必將熠熠生輝,甚至將載入史冊。


天下無聰


我是中國人,只用國產手機!不要被蘋果、三星的水軍們的吹捧忽悠和欺騙了,當今什麼都可以偽造。三星手機要爆炸,指紋識別還不靠譜。蘋果手機存在30個致命缺陷:1、不支持通話錄音;2、信號極差(基帶英特爾劣質);3、價格虛高;4、電池小,待機時間短;5、雖然現在有18所謂快充,但充電速度慢;6、關機後鬧鐘不響 不信可測 7、雙層主板發熱大,遊戲發熱,發熱翻車;8、配件昂貴,不支持第三方更換;9、不支持滾動截圖;10、傳輸文件麻煩,封閉系統;11、相對上代取消了3d touch功能,相對上代簡配、12、5G遙遙無期,13、偽雙卡雙待,副卡不支持4G;14、外觀淪落醜化15 max228克,半斤重磚頭16 720p垃圾屏幕,都沒上1080p,字體稍大,顯示就是模糊,不信可測 17 後置三攝全網最醜18全網最大劉海全網最醜19 全網最大最粗邊框 20最不安全手機被點名批評 21低溫還關機,室外冬天低溫部分不能用 第22點配件與電池價格是國產手機幾倍 第23點標配5v1A充電器,沒有18瓦充電器需要另外花243大洋購買,還需要花100多買專用數據線, 第24點 iphone11沒有采用type c接口,為自家lighting接口,非常不方便 第25點 無3.5毫米耳機孔 第26點不支持存儲卡擴展 第27點不支持紅外遙控 28 不支持無線反向充電。29.不支持屏下指紋 30,app收費嚴重超標,部分app費用不僅要錢,會員費用是安卓兩三倍。是中國人的不服來辯!!!漢奸免談!

拒絕病果。看到有中國人公開舔病果,心裡就不舒服。美國公開抵制中國,中國人團結起來抵制美國就這麼難?想想也能理解,抗日戰爭時期,每一場戰鬥,消滅的偽軍總是比日本人多!

最近老有人說A13比990強很多,無論是cpu還是gpu,你們看到的跑分是這樣沒有錯,但真正懂芯片的才知道,990比A13其實強的不是一丁半點,庫克自己心知肚明,沒有兩年時間是趕不上華為了,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990由103億晶體管組成,比A13的85億晶體管面積反而小百分之二十五,相對功耗比A13要低一半左右,但因為集成了世界上最強大的AI芯片和5G芯片,所以功耗有所增大,而A13卻不同,85億晶體管全部堆了cpu和gpu這樣的成熟技術誰都能做的料,華為就算想再堆料來拼CPU和GPU,堆個150億晶體管,可臺積電現在的工藝水平也不允許呀。

所以很多人只看到跑分,卻看不見創新的技術含量,不信你讓蘋果芯片也集成個這麼強的AI和5G芯片試試,等他兩年恐怕不一定能有這水平。

也許很多人崇洋慣了,習慣捧洋貨,看不到自己國家的進步。

再就是蘋果手機在功能方面跟華為手機比,就好比一個站在井裡,一個是有容乃大的萬千世界,想想一直用蘋果手機的用戶都可憐,還要每天替蘋果手機辯護各種缺點。

華為手機今年的新品用了3個小時都沒能講完自己的創新,儘管後面餘承東還儘量加快了語速,蘋果發佈會基本上都在講A13了,因為除了芯片還能拿得出手,其它都不能比呀,我不知道是什麼讓你們這麼有底氣去捧這樣一部蘋果手機?

謹以此文告誡那些發文捧蘋果手機的洋奴們,老百姓沒那麼懂手機,不要老來帶節奏了,你們大多數也是中國人,也替你們的祖先和後代留點顏面積點德吧!


鑫1


"怎麼樣做″?小米只有單單做智能手機並且獨立自主地研發出獨有的相關科技,才能超越華為、成為老大。

昨晚看到中國半導體聯盟和南方都市報分別發佈的同一消息,小米又向安凱微電子(廣州)做了投資,後者是一家為物聯網智能硬件提供核心芯片的芯片設計企業,認為小米"似乎″還要做智能手機芯片,並提到雷軍在今年8月26日稱,在過去兩年裡,小米投資了12家智能製造和半導體芯片產業,在過去的兩個月已經有3家在科創板上市。

投資就是投資,不是自研科技,在核心科技研發上走這條路不合適。

小米年齡小小,已經是世界500強公司之一,是有超越華為、成為智能手機老大機會的,儘管必須努力幾十年,比如再過23年,那時,現今32歲的華為已是55歲大齡,任正非肯定已退休,雷軍才73歲,比現在的任正非還年輕,儘管跟餘承東一樣年紀。

雷軍,也親口說過要做全球手機第一名。

小米若想超越、當頭,應當大量投入、自主研發,以改變依賴於人的形象,從而建立高端手機系列,與中低端有機結合、實行全端出擊,以改變單一依靠性價比的形象,並且,不懟任何友商,以改變不專注做自己的形象。

這3個形象全改變了,就是全新的小米,在中國百名最受讚賞公司中將排名靠前,並保持穩中有進,口碑日隆。剛剛,小米已經在今年的該排名榜上跌出了前十。

除了以上的3個改變,最有效也最斷然、最決絕的辦法就是專注於做智能手機,即單單致力於做成智能手機的高科技企業,專業性的,獨做、死磕智能手機業務,專心致志、矢志不渝,成為營收和利潤的唯一來源,並把利潤做大,不再同時又替外企打工。

如此,則有望成為智能手機相關專利、核心專利的擁有者,實現與友商互授互換。

為了讓智能手機成為唯一的業務,必須長期不再做智能家居等其它業務,不再被詬病為雜貨鋪或低端化的生態鏈、多元化。

也需改變到處搞投資的打法,投資得來的技術不單是小米自家的,不是小米自主和可控的關鍵核心技術,只出資不出人嘛。

單純投資,連聯合研發都不算,過去小米加入的松果電子才是,因此,把澎湃S1芯片說成是自研的才不算離譜。

長期不做非智能手機業務,不是短期、暫時的權宜之計,至少23年,這是專心做專業性智能手機以佔據老大位置的現實和未來需要,更是固有之義、應有標誌,分心、分力、分財、分人地多域涉足、多線出擊,以小米當前和可預期將來的實力將不堪承受,直接的結果便是什麼都不突出、優異,產品只能停留在中低端、性價比,紅米手機日漸銷售低迷,做高端小米手機的宏願將幾成紙上談兵,連O、V都超越不了,何況華為。

小米,沒自研出多少技術,也沒掙來多少錢,到處撒小錢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年紀才9歲,幼小,500強只是因為營收,卻又不是主要為智能手機的營收,還被認為手機僅僅是小米模式前端的1個支撐點而已,只是小米集團的業務之一,更多的是依靠物聯網技術lot平臺的搭建,才成就了最年輕小米的世界五百強。如果一直這麼樣做,手機怎麼可能超越華為、成為老大?!

只有在由於專心而做成了專業專一地做智能手機的高科技企業時,才有了超越華為手機進而成為智能手機老大的可能。一步一步來為宜,硬件為先,其它的往後排,形成一元化業務格局,符合小米的實際。

等到成為了老大時再做非智能手機業務也不遲,而且是正當時,小米那時的科技積澱深厚、技術高新領先、產品口碑上佳、市場佔有廣大,並且經濟實力雄厚,團隊規模和實力也已經更上層樓,其它業務再開展起來,就是基於高起點了,高開、高走順理成章、水到渠成。

只不過,我說專業地做、唯一地做智能手機,小米不可能這樣做。


肇俊武


為什麼非要黑小米或是黑華為,兩者都是民族品牌,都是中國的企業。我兩個都支持,希望他們並駕齊驅、共同發展、笑傲全球,這才是我們作為中國人應有的觀念。有窩裡鬥觀念的人,永遠也長不大,只有中國企業、中國人攜手團結,才能創造輝煌,才能無敵於天下。奉勸大家不要再黑華為或是黑小米了。


用戶829874592746


目前看很難,小米目前和華為漸行漸遠,而且我認為2019年以來,小米本身的心態發生了嚴重的誤差,所以想要超越華為,真是很難

小米如果想要超越對手,就要承認和對手差距


承認自身的不足是超越對手的前提。我們可以看看華為是怎麼超越小米的。小米在2012和2013年風生水起時,華為剛剛從定製手機的思路轉換為互聯網手機的思路,那時小米無疑在手機設計和思路上都是領先華為的。


華為手機在最初階段無疑是在向小米學習的。我記得那時華為餘承東在微博上公開承認小米的領先,要向小米學習先進的理念,那時的雷軍也欣然回應了。所以在小米意氣風發時,華為是向小米學習的

但是華為是崇尚技術的企業,小米的設計風格和思路固然給了華為很大的啟示,但是華為終端為了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最終選擇了向小米的老師蘋果手機學習,向三星學習。這才有了後來的麒麟系列芯片等黑科技。


可以說,不斷的像強者學習就是華為超強者的依據,要學習對手就得先承認和對手的差距。如果小米依然想追上華為,那就得先承認和華為在技術上的差距,再針對這些差距迎頭趕上。

很多差距是靠營銷噱頭補不回來的,而現在的小米高管聚焦靠微博打嘴仗,我覺得看不到趕上的希望。當然,如果小米實際上內地裡在咬緊牙關追趕和華為的技術差距,那麼恭喜小米,超越可期


其次,如果小米要超越華為,就要重視技術


技術永遠是科技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技不如人的企業,很有可能說倒就倒,例如曾經的手機霸主NOKIA手機。做組裝企業一時爽,長久以來是沒有前途的,畢竟你能組裝,別人也可以

舉個例子,小米和華為的筆記本,很容易在時尚筆記本領域就超越了聯想這個老牌筆記本大廠。所以,靠組裝來超越,是不可能的。這點小米做的非常不好,研發投入很少,ODM率達到75%,遠不如隔壁的OPPO和VIVO


OPPO和VIVO雖然沒有核心的芯片,但是在手機某些領域的積累可以說排在了世界前列,比如攝像頭、快充技術或者屏下指紋技術。過去人人都說OV是山寨起家,但是人家現在實實在在在研究一些技術,很多技術都是OV首先商用,市場也證明了這點

反觀小米,有一句話說的挺好,所有黑科技都不是小米先用,小米的套路是友商使用新技術就是友商不成熟,技術成熟了自己再使用新技術就是極致性價比。這是一個很壞的思路,這樣固然手機便宜,不過也失去了科技產品領先科技的意義,得不償失


所以,小米如果想超越華為,其次就要一定要重視研發,重視技術,敢於使用新技術。我們可以看到,世界領先的手機大廠,都是由自己的技術的,要麼是芯片、要麼是系統。華為即使不提麒麟芯片,手機本身由很多其他芯片也都是自研的

最後,小米要求想超越華為,必須要停止現在這種營銷模式


自2019年以來,小米的營銷都是走的微博營銷,小米高管紛紛開啟懟人模式,這種模式毫無疑問起到了蹭熱點的效果,也增加了品牌的曝光度,但是確是非常差的主意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物極必反。在新產品發佈時和友商做個對比無可厚非,如果把這個作為一個日常活動就很容易招致反感。畢竟處心積慮在想著怎麼打擊友商,又如何能聚焦自己的技術呢?最好的營銷不是懟來懟去,自己的產品科技領先才是最好的手段


結論

我非常喜歡小米為發燒而生這句話,希望小米可以真正走回技術路線,不要只在微博上為熱點而生


IT老菜鳥


當我們作為第三者去客觀看待這個問題的時候,其實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屆的答案。就這個時間點來說,小米想要迅速超越華為是很困難的。

如果小米真要相當老大,三件事是必須的。

第一:調整產品結構。

和華為不一樣,小米為了增長銷量、拓展市場推出了很多個系列產品,這些產品基本面向了所有的潛在用戶。然而,這些系列產品很多都死掉了。反觀華為,在當初不及小米的時候推出P系列和mate系列,始終堅定這兩條產品線。如今市場地位突增,用nova系列吸引女性群體,這是小米需要借鑑的地方。小米當下最應該做的就是調整產品結構,用不同的定位去發展潛在用戶群體。



第二:拜託性價比束縛,做優質旗艦手機。

小米的今天可以說成也性價比、財也性價比。性價比奠定了小米的市場地位,讓很多預算不充足的人用上了旗艦芯,這一點上小米是成功的。同樣,性價比也成了如今小米產品溢價的絆腳石。對於大多數人來講,小米只有性價比。當預算提升到足以購買蘋果、三星、華為的高端機時,很多人不會再去考慮小米。衝擊高端、擺脫性價比束縛是小米需要做的第二件事。



第三:加大研發投入,做擁抱市場的品牌。

除了性價比以外,外界對小米的普遍認識就是組裝廠。雖然OPPO等廠商同樣面臨著這樣的尷尬,但和小米相比OPPO、VIVO畢竟是更加成熟的老牌廠商。小米以模仿蘋果的模式起家,但一味地模仿並不能把品牌帶入制高點。在中國市場的大環境下,華為這樣的自主型企業更受青睞。小米需要做的就是長遠考慮、成為中國手機界的第二個華為,這樣小米才有可能在整體上對華為實現反超。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小米想要超越華為,五年之內是不現實的。能穩住市場地位、緩慢的向前逼近已經是十分可貴的事情。想要成為第二個華為,小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