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徒弟,烏龍院裡的老方丈,91高齡仙逝,一生經歷是傳奇

去年上映了一部讓人啼笑皆非的爛片《新烏龍院之笑鬧江湖》,雖然說這部片子本身的質量並不能吸引觀眾,但它背後所揹負的一代人的情懷,卻還是拉著不少人強撐著耐心,看完了這場鬧劇。

童年記憶裡許多經典的演員都再次出現,但其中那個嚴肅但是又可愛的老方丈卻再也不會出現了。我們熟悉那個喜歡拿牙刷刷自己鬍子的可愛方丈,但對於背後的扮演者李名煬這個人卻無比陌生。

魯迅的徒弟,烏龍院裡的老方丈,91高齡仙逝,一生經歷是傳奇

1917,李名煬出生在湖南一個貧困家庭,父親早早去世,家中無法供應他吃穿用度,他靠著吃教會的救濟糧活了下來。

因為身處環境中西方人較多,耳濡目染之下,他掌握了一口流利的英語,同時在當地的免費學堂裡認識了不少字。

之後他更是憑藉自己的聰慧獲得了當地學堂的獎學金,他拿著自己人生中的第一筆錢來到了上海,真正從家鄉走入了外面的世界。

來到上海後,他與一名有著濃密鬍子的男人成為了鄰居,男人後來辦了一個青年木刻班,李名煬加入進去成為了他的學生,兩個人有了一段師生緣分。

這個男人不是別人,正是之後名噪文壇的魯迅。

魯迅的徒弟,烏龍院裡的老方丈,91高齡仙逝,一生經歷是傳奇

他和魯迅的師生關係雖然不長,但是他卻受其影響頗為深遠,之後他也走上了一段教書育人的歷程,當時他體格健壯,英語流利,被上海聖約翰大學聘請去體育系主任。

這段時間應該是他最快活的時光了,他曾經騎著摩托車在校園裡馳騁,也曾經有過動心的女子,但無奈當時中國混亂,他這份快樂也並沒有持續多久。

很快上海也變得不太平起來,學校的同事給了他一張去往香港的船票,讓他自行去尋找出路,就這樣他從上海輾轉來到了香港,轉過了人生的一個節點。

初到香港的他開始做公仔為生,一時之間頗有名氣,收入頗豐,但很快外國玩具傳入香港,李名煬所做的公仔不再受人們喜愛,他所創立的公司也漸漸破產。

一下子從小有名氣的富翁跌回剛來香港的窮光蛋,李名煬並沒有自暴自棄,反而淡然處之。

之後他坐在沙發上笑起來的樣子被一名攝影師捕捉到,上了雜誌,人們都被他笑容裡的和善和溫和打動。

魯迅的徒弟,烏龍院裡的老方丈,91高齡仙逝,一生經歷是傳奇

當時紅極一時的女星蕭芳芳看到這張照片後,從他身上看出了小人物的光彩,點名要求這位老人出演自己的電影《八彩林亞珍》。就這樣,從來都沒有進過電影院的李名煬開始走上了電影之路。

但令人驚訝的是這個曾經的體育老師竟然是一個極為優秀,表演非常細膩的天才演員。之後他出演了很多經典,雖然不擔任主角但是他卻把別人那裡套路化的配角演活了。

他憑藉在《誘僧》被提名香港金像獎最佳男配角,但他卻拒絕去現場觀看典禮,這份獎在他眼裡並沒有什麼含金量,也不是他所追求的,他演電影的唯一原因便是喜歡。

魯迅的徒弟,烏龍院裡的老方丈,91高齡仙逝,一生經歷是傳奇

他一生未婚,父親的早亡和艱難的童年,讓他對婚姻充滿恐懼。他是一個基督徒,卻從來不去做禮拜,只是把節省下來的錢拿去買糖果奶粉,送到難民營裡,教孩子說英文。

在《新烏龍院》結尾的時候,李名煬所扮演的老和尚對著遠去的師弟感慨,自己等不到下一個十五年,誰能想到一語成讖,老先生在這部電影上映第14個年頭撒手人寰,其實結束了自己九十一年的人生。

沒能等到十幾年後的再次重聚,這也許就是生命和時間的意義吧,他在這個世界上走過一遭,留下了許多輝煌,更留下了許多遺憾。

有人說他的一生是一段被遺忘的歷史,我覺得不然,沒有人會忽視他作為一個配角的光芒和色彩,只要那些電影存在一天,他便被我們銘記一天。

參考文獻:

[1]程乃珊,《上海先生》,2008,文匯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