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機性價比的護城河還有多穩,和華為相比缺少什麼,能趕上嗎

在國內智能手機廠商中,華為手機和小米手機的關注人數是比較多的,一個是國內手機界科研創新的代表,另外一個是AloT戰略的先行者,可從近兩年的情況來看,小米手機的銷量以及口碑,都是出現了下滑。

小米手機性價比的護城河還有多穩,和華為相比缺少什麼,能趕上嗎

反而華為手機在這幾年是處於崛起的地位,有網友就不明白了,怎麼基本同時間起步的它們,會有這麼大的差距?具體原因是如何,我們來仔細分析一下。首先是兩者成立的時間不同。

華為是1987年成立的,通信設備起家的,加上在海奮鬥多年,是積累了不少的經驗。尤其是在國外遇到的情況,讓華為明白只有掌握了核心技術,才不會受制於人,也才有了堅持研發的理念。

小米手機性價比的護城河還有多穩,和華為相比缺少什麼,能趕上嗎

而小米的話,算是一個年輕的公司。2010年3月3日成立的,到現在也就不到10年的時間,加上主要的戰場是在國內,國外的話雖有涉足,可是並沒有遇到和華為相似的情況。

在科研創新方面,小米的表現並不是那麼的好,而這個因素也是遺留在它們的基因中。華為和小米差不多是同時進入智能手機領域的,到現在我們看看,不管是手機銷量還是口碑,華為是更勝一籌的。

小米手機性價比的護城河還有多穩,和華為相比缺少什麼,能趕上嗎

其中我們更應該看到華為的前瞻戰略思維,從一個做通信起家的企業,突然要入局智能手機領域,看起來覺得不可思議。暗中更是在研發備胎計劃,為的就是受到威脅的時候,可以直接頂上。

今年發生的很多事情,是證明了這個備胎計劃是完全有必要的。同時也提醒了我們國內的手機廠商,沒有核心技術,再好的銷量都是白搭。加上華為自己堅持研發麒麟芯片,併成功運用到手機上。

這些事情不是說做就能做到的,是經歷了血的教訓以後才知道,這個是必須做的。至於小米能不能跟上或者是超越華為,以目前的情況來看,難度是很大的。就連現在的OPPO、VIVO的研發投入都高於小米。

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比如VIVO NEX 3首發的瀑布屏。小米的AloT優勢也慢慢的在被侵蝕,主要表現是榮耀的出現,以及華為的1+8+N生態戰略。因此對小米來說,它要走的路還很長。

性價比的護城河也不是那麼的牢固,你們覺得小米明年會開始後進勃發嗎,會看好它的發展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