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2019三季報深度分析,成長股盈利改善,但有“隱憂”

● 盈利“圓弧底”確認,明年弱回升有“三個牽引力”

A股剔除金融的三季報利潤增速微升至-2.8%(中報-3.2%)。從時間週期/社融週期/庫存週期/廣譜利率傳導週期來看,2020年將進入新一輪的盈利弱回升週期,“牽引力”主要有:(1)基建投資回暖+地產竣工回升;(2)行業龍頭景氣改善;(3)“調結構”新經濟領域(5G/消費)利潤貢獻上升。

A股2019三季報深度分析,成長股盈利改善,但有“隱憂”


● ROE繼續回落,但毛利率+週轉率有支撐

受杜邦三因素同時回落拖累,A股剔除金融三季報ROE繼續下行到7.37%(中報7.59%)。不過,產出缺口擴大將支撐毛利率,供給側改革會託底週轉率,在“三角債”問題緩和之前,ROE繼續下行的空間有限。

A股2019三季報深度分析,成長股盈利改善,但有“隱憂”


● 現金流還在惡化,“籌資難”仍是主因

三季度信用環境中性偏寬鬆,但企業籌資環境仍在惡化,籌資現金流拖累淨現金流佔比再創新低。“減稅降費”繼續改善經營現金流,但效果邊際弱化。產能週期下行階段,投資佔用的現金流進一步回落。

A股2019三季報深度分析,成長股盈利改善,但有“隱憂”

● 龍頭“牽引”能否對沖民企“困局”?

龍頭“牽引”:現金流充裕+經營擴張+投資高位+“三角債”緩和;民企“困局”:資金鍊緊繃+經營收縮+投資回落+“三角債”惡化。龍頭公司對於A股基本面的影響力顯著大於民企,隨著龍頭公司“牽引力”逐步增強,A股的基本面也將邊際改善,尤其是龍頭比例較高且基本面優於整體/民企的細分行業:通信/非銀/汽車/家電/有色/建築。

● 成長股:盈利改善,但有“隱憂”

中小、創業板三季報的收入增速/利潤增速/ROE(TTM)都有所改善,但仍有“隱憂”:(1)創業板內生增速具有明顯的“後周期”屬性,在A股盈利回升初期,創業板內生增速反而面臨回落風險;(2)創業板三季度外延併購規模回落,外延增速回升全全靠低基數,可持續性不佳。

● 行業比較:消費豬通脹+竣工鏈、週期補庫存先驅、服務轉型新動力

1.“豬通脹”及擴散效應,對必需消費鏈條業績形成支撐(農業、食品、超市);2.地產竣工數據實現同比增速向上改善,竣工後周期可選(家電、傢俱、家裝);3. A 股整體庫存同比低位,部分行業率先自左側開啟“主動補庫存”週期(玻璃、工業金屬、電源設備、橡膠);4.TMT 板塊龍頭優勢進一步分化,基金增配結構性高景氣(半導體、電子製造、互聯網傳媒);5. 金融是流砥柱,服務業是經濟轉型新動力(旅遊、物流、券商)。

● 核心假設風險:

宏觀經濟下行壓力超預期、盈利環境發生超預期波動,海外不確定性風險增加

本文旨在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喜歡本文的記得關注收藏走一波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