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寧鄉這位“一等功臣”冒生命之險救下戰車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1月4日訊(全媒體記者 聶映榮)不久前,第72集團軍某旅四級軍士長譚斌榮立一等功,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對他進行了重點報道。和平年代裡,什麼事蹟能榮立一等功?今日,向長沙晚報記者回憶那驚險一幕時說:“當時想到過後果,但軍人的職責不容退卻。”

了不起!宁乡这位“一等功臣”冒生命之险救下战车

頂著巨浪及毒煙救下戰車,登陸後昏迷

不久前,譚斌和戰友們參加了一場海上聯合登陸作戰演習,他擔負著裝備海上救援任務。對講機裡突然傳來緊急情況:“兩棲戰車在距岸約12公里處失去動力,拖救失敗……”

由於海上風浪大,救援困難,3次拖救均未成功,戰車內滲水越來越多,車體傾斜,吃水線持續升高,戰車像一葉扁舟在海浪中時隱時現,隨時都可能沉入海底。

演習激戰正酣,這輛造價上千萬的戰車遇此險情,但在風浪巨大且車艙進水的狀況下去救援,極有可能遭遇生死之險。“下海救車,讓我上!”譚斌雖然清楚風險之大,也知道以前曾出過類似險情,但他仍主動請纓,做出放手一搏的決定。

“訓練這麼多年,這確實是我在演練中碰到過最大的一次風浪。”當時,譚斌縱身躍入海中,拉著繩索在驚濤駭浪中游向戰車,試了5次才登上去。趁著一個浪頭剛過,他打開副駕駛艙門跳了進去。

密閉的艙內,腿下是積水,耳旁是警報聲,此前駕駛員留下的嘔吐物異味及發動機艙漏過來的濃煙嗆得他涕淚橫流。譚斌急而不慌,立即加強密封,檢查控制系統,打開排水泵排水。他仔細檢查發現,戰車是因離合器故障失去動力,隨後又通過切換駕駛模式、升高擋浪板等方式讓戰車重新向前開去。

正午時分,密閉的車艙內不僅溫度持續上升,有毒煙霧也越來越濃,且車身在波浪間劇烈起伏,加之譚斌當天從凌晨3時就開始執行任務,惡劣環境下的連續高強度奮戰讓他數次嘔吐,呼吸困難,接近虛脫。

演習就是打仗,即使身體逼近極限,譚斌也未選擇就近登陸,而是按照演習預定的路線換擋、加速,抵灘登陸,成功停靠到“隱蔽陣地”。至此,他已在車艙內駕駛了兩個多小時。戰車停穩,艙門卻遲遲未開,戰友趕去才發現,譚斌整個人趴在方向盤上,已經昏迷不醒。事後,救護組緊急將其送往戰地醫院搶救。

了不起!宁乡这位“一等功臣”冒生命之险救下战车

哥哥找人打聽,才知他遭遇並非“小事”

“我們是過了好一陣才知道他發生了這樣的事。”譚斌的母親唐元華說,譚斌的兒子才出生10多天,一直待在部隊的譚斌還未當面見過兒子。之前,譚斌每天都會和妻子聯繫,當天卻一直聯繫不上,次日凌晨時分,譚斌甦醒過來,其妻子才知道他“碰上了點事”。但具體是什麼事,家人都不清楚。

第二天早上7時許,唐元華接到譚斌用別人手機發來的報平安信息:“碰上了點小事,身體沒大問題。”後來,譚斌的哥哥找戰友打聽,家人才知道他碰上的不是“小事”。唐元華淚流不止,哽咽得說不出話來。

在治療5天后,醫生本建議譚斌繼續在醫院觀察一個月,但他卻拒絕了,而是特意向部隊領導請假,急著回了一趟長沙,“大難不死,突然好想盡快回家陪陪父母妻兒,看看自己還沒見過面的兒子。”

後來,第72集團軍舉行授功大會,為譚斌授予一等功軍功章。10月11日,部隊官兵及寧鄉市人武部等單位領導,來到寧鄉市壩塘鎮溈烏村的譚斌家中,為其家庭送去喜報和寫著“一等功臣之家”的立功牌匾。鄉親們敲鑼打鼓,在村頭路口迎接慶祝。

“感謝黨和政府、部隊把兒子培養得這麼優秀。”在家門口等候的譚斌父母難掩激動的心情,唐元華再次流下淚來,“崽在部隊裡爭了氣,我們一方面為他感到驕傲,另一方面真的心疼他。”

了不起!宁乡这位“一等功臣”冒生命之险救下战车

農家伢子,從小就吃得苦、霸得蠻

31歲的譚斌參軍10多年,入了黨、提了職,以勇氣衝入險境、以堅持控制險情,這與寧鄉伢子吃得苦、霸得蠻的性格密不可分。

“他和他哥哥從小就吃得苦、霸得蠻。”唐元華說,譚斌兄弟倆小的時候,家裡經濟條件比較差,種了10多畝水田,但唐元華患有哮喘,丈夫患有腰椎盤突出,夫妻倆都不能長時間乾重活。懂事的譚斌及哥哥在七八歲就幫忙下田扮禾、插秧。

在部隊裡這麼多年,譚斌只有在剛開始高強度訓練的兩年裡跟母親說過一次“部隊裡有蠻辛苦”,母親跟他說:“世上的事,別人能做成的,你就能做成,一個男子漢要有這樣的勇氣。”

後來,譚斌每次打電話回來都只報喜不報憂,每年好不容易休假回來一次,也總是幫父親幹挖地等體力活。其父親譚建軍說,有一次他看到譚斌的戰友寫的材料,才知道譚斌在幾年前的一次訓練中手受過傷,譚斌此前卻從未跟父母提起過。

譚斌已回到部隊,其父母語氣中仍透著對兒子身體的擔憂,但他們對兒子的支持卻異常堅定,“我們全家會繼續支持兒子在部隊再接再厲,再立新功,不辜負黨和部隊的培養!”

了不起!宁乡这位“一等功臣”冒生命之险救下战车

對話

演習之前寫過遺書

記者:是什麼原因促使你參軍的?

譚斌:小時候,學校組織我們到劉少奇故居、何叔衡故居參觀,瞭解這些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故事,我深受感觸,心裡藏下了一個軍人夢,這是一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當時家裡比較困難,兩兄弟讀書怕父母負擔不起,我參軍入伍也能為家裡減輕負擔。後來,我哥哥也參軍入伍了。

記者:在做決定前想過危險嗎?

譚斌:這次的海浪是我訓練這麼多年碰上過最大的一次,戰車又進水了,去搶救前我能預想到危險程度。當時想過身體不太好的父母、還在坐月子的老婆、還沒見過面的兒子。演習就如同戰爭,我們其實在演習前是寫過遺書的,搶救戰車本來就是我的任務,軍人的職責不容退卻。

了不起!宁乡这位“一等功臣”冒生命之险救下战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