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04年來七大地震:印尼23萬人遇難!

盤點2004年來七大地震:印尼23萬人遇難!

2004年12月26日,一場9.1級地震引發了印度洋海嘯,導致約23萬人喪命。這張照片是由印度尼西亞空軍在12月29日拍攝的,最接近震中的米拉務鎮已經成為一片廢墟。這裡距離震中只有60公里,官方預計至少有1萬小鎮居民遇難,這一數字相當於小鎮總人口的四分之一。

盤點2004年來七大地震:印尼23萬人遇難!

2005年3月28日,一場8.6級地震在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北部爆發,約1300人遇難。這張照片拍攝的是蘇門答臘島壓齊鎮的米拉務鎮。這座西部沿海城鎮遭受到的地震災害最為嚴重。

盤點2004年來七大地震:印尼23萬人遇難!

2007年9月12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附近爆發一場8.5級地震,至少有25人在災難中喪命。一位男子站在自己被地震毀壞的房屋前,這座名為Lais的小村距離明古魯市大約有50公里距離

盤點2004年來七大地震:印尼23萬人遇難!

2008年5月12日,5·12汶川地震嚴重破壞地區超過10萬平方千米,其中,極重災區共10個縣(市),較重災區共41個縣(市),一般災區共186個縣(市)。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時,5·12汶川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破壞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後傷亡最嚴重的一次地震。

2010年2月27日,一場8.8級地震在智利爆發,此次地震引發了海嘯並導致524人遇難。這張照片是大地震和海嘯爆發結束一週後拍攝的,眾多房屋都在災難中遭受到嚴重破壞。

2011年3月11日,一場9.0級地震在日本東北部沿海爆發,地震引發的海嘯導致超過1.8萬人遇難。這兩張衛星圖片展現了巖沼市在地震和海嘯災難前後的對比狀況。(左為災難前)

盤點2004年來七大地震:印尼23萬人遇難!

2012年4月11日,一場8.6級地震在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海域爆發,地震災難讓周邊十幾個國家發出了海嘯警報。照片中是一位男子從Lok Kruet海岸的地震和海嘯探測器前走過。

盤點2004年來七大地震:印尼23萬人遇難!

地震知識小科普

地球上的地震有強有弱.用來衡量地震強度大小的尺子有兩把,一把叫地震震級;另一把叫地震烈度。

舉個例子來說,地震震級好象不同瓦數的日光燈,瓦數越高能量越大,震級越高。烈度好象屋子裡受光亮的程度,對同一盞日光燈來說,距離日光燈的遠近不同,各處受光的照射也不同,所以各地的烈度也不一樣。

地震震級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種度量.每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它是根據地震時釋放能量的多少來劃分的,震級可以通過地震儀器的記錄計算出來,震級越高,釋放的能量也越多.我國使用的的震級標準是國際通用震級標準,叫“里氏震級”。

各國和各地區的地震分級標準不盡相同。

◢一般將小於1級的地震稱為超微震

◢大於、等於1級,小於3級的稱為弱震或微震

◢大於、等於3級,小於4.5級的稱為有感地震

◢大於、等於4.5級,小於6級的稱為中強震

◢大於、等於6級,小於7級的稱為強震

◢大於、等於7級的稱為大地震

◢8級以及8級以上的稱為巨大地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