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文山州彝族有著怎樣的歷史淵源?

彝族是文山州人口較多的民族,也是族內分支最多的民族。

——倮支系。文山州內八縣均有彝族倮支系,自稱阿塞、羅羅布、所都、洗期麻、改斯潑、戈布、花族。他稱倮族、白倮倮、黑倮倮、花倮倮。其中白、黑倮倮為土著。

白倮倮,自稱所都、羅羅布、洗期麻、改斯潑。據天啟《滇志》卷三十、《清職貢圖》卷七、《廣南府志》卷三、民國《麻栗坡地誌資料.民族種類》和《馬關縣誌》記載,開化(即文山)地方有白倮倮,“服尚青蘭”,“種山而食”,“為滇南舊有之種族”,“有的從外地遷徙而至”。

黑倮倮,自稱諾蘇潑、倮倮潑。以丘北、硯山、文山縣居多。據明萬曆《雲南通志》卷三、乾隆《開化府志》卷九、民國《丘北縣誌.人種表》和馬關、麻栗坡、廣南等縣誌資料記載,文山地方“有黑彝、夷、羅羅五種雜居,“居茅舍”,“穿青衣,釘銀泡數匝,食為雜糧,葬以火化”,“有夷語,土著”,有“自稱祖先是遷來的”。

花倮倮(含羅武、魯屋、聶素),主要分佈在富寧、廣南、麻栗坡、西疇、馬關、硯山一帶。據乾隆《開化府志》卷九、《麻栗坡地誌資料》記載,“聶素,居永平裡(今八寨),服食器用與倮羅相同”,“其類女服青衣裙,有繡紋,男女均不剃髮,男人穿花褲,種山而食之”。

漢倮羅。元明清時期文山地方和有漢倮羅,《麻栗坡地誌資料》載“漢倮羅,其類我郡甚少,惟上五里多,專種山而食包穀,其女服飾與漢人無異,只不纏足,不知文教……”。現今文山攀枝花還有自稱聶斯,他稱漢倮倮的彝族。

——僕支系。先秦以來,境內除富寧外均有分佈,為土著居民之一。其他民族以其內部生活及服飾的差異而稱為黑僕拉、白僕拉、花僕拉。黑僕拉自稱阿扎,白僕拉自稱作科,花僕拉自稱阿(下加人字)。民國《馬關縣誌》載“僕剌,滇南原有蠻族也,無地不有”。《華陽國志.南中志》載“古興郡(今文山)建興三年(225)置。屬縣十一,戶四萬,多鳩、僚、僕”。

——撒尼支系。自稱撒尼潑,主要分佈在丘北境內,民國《丘北縣誌》載“冠服尚青蘭,居山喜豬”。

——啊武支系。自稱阿武,他稱孟武、阿吾、孟烏、孟族。乾隆《開化府志》卷九、《丘北縣誌.人種》載:“自謂孟獲之後”,“冠服同漢族”。

——格僕支系。自稱葛潑、阿靈潑。他稱葛倮羅、阿度、阿嘎。系清代由廣西流入州境,《丘北縣誌.人種》載:“穿麻布,一生耕牧為業”。

——阿細支系。。乾隆《開化府志》卷九載:“耕種之餘,牧羊為業,世居郡之樂農裡(文山樂龍)”。主要分佈於文、硯、丘等縣,與撒尼在服飾、風俗等方面有相近之處,也有與撒尼同祖的說法。

——臘魯僕支系。當地人稱“香堂”、“水田”,分佈於廣南南屏等鄉鎮。乾隆《開化府志》卷九載:“多居邊地,自為耕織……父母兄弟只喪,吹角跳舞,宰牛以祭,無孝服,以木編床,發屍火之”。

乾隆《開化府志》載,府轄1046個村寨中,有彝族居住的617個,其中聚居489個,雜居128個。《丘北縣誌》載:民國十二年(1923)彝族人口16000餘人其中黑彝萬餘人。1954年全州彝族人口116528人,1964年149546人,1978年210561人,1993年287245人,1995年增至296633人,佔全州總人口的9.6%,居全州少數民族人口第三位。1988年在文山、硯山、丘北三縣建14個彝族鄉,文山5個(東山、追慄街、柳井、秉烈、壩心),硯山4個(盤龍、幹河、維末、阿舍),丘北5個(捨得、八道哨、膩腳、樹皮、新店)。1995年群落集中、人口較多的是硯山縣76375人,文山縣68366人,丘北66654人。

晉代,彝族社會形成了政治權力和私有財產的父子繼承關係。南北朝至唐,相繼出現奴隸社會初期的貴族,以宗法血源為基礎的政治制度——鬼主制度分居各地,各部落盤踞一方。南詔時期,大部分形式上隸屬南詔。北宋鎮壓儂智高起義,彝族勢力興盛起來,不進入了封建領主統治。元明時期採用唐宋政策加固土司制度,任命萬戶、千戶、百戶長官。康熙四年(1665)鎮壓18土司反清後,籍此廢除各土司,於康熙六年(1667)設開化府,委派流官管轄。新中國成立後,經過減租退押、清匪反霸、土地改革、互助組、初級社、高級社、人民公社和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等變革。由於居住環境和歷史原因,血親家族關係還明顯存在,有自己的墓地和族長(由有威望的男子擔任),處理家族事務。隨著社會發展,族長的作用日益縮小。村寨有共同的宗教活動,婚喪嫁娶,同寨人互相幫助。

夷帥、南詔時期,境內彝民多種旱地作物。銅鋤、銅犁、銅斧等生產工具的傳入,農牧業有一定發展。宋朝時值廣西橫山“易馬市場”興起,雲南客商經文山把馬賣到廣西,購回中原“諸奇巧之物”,使中原文化和技術促進了經濟發展。元朝對彝民多加殺戮,經內彝族形成分散、封閉的聚落群體,生產力發展緩慢。明朝銳意開發雲南,彝民迎明反元,受到封賜,加上大量“軍墾”、“民屯”,帶入先進農具和技術,促進了農業發展,出現了“八寨青布”、“六詔菸葉”,有一部分人進入城鎮,從事手工業和商業。清朝初期,文山彝族聯合滇南彝族反清,清廷派吳三桂鎮壓,又一次破壞了生產力,彝族被迫向山區轉移。新中國建立後,山區的彝族以種玉米、水稻、蕎、麥為主,輔以全體作物;壩區以水稻、早稻、玉米為主,輔以花生、辣椒等經濟作物。農村經濟體制改革以來,一些地方的彝族群眾在政府的指導下,調整產業結構,除保證糧油種植外,以辣椒、烤煙為主,其他地方則抓釀酒、種菜、養豬、牛、羊和魚,有的搞專業,闖市場,從而增加經濟收入,生活水平不斷得到提高。在貧困山區,大多數彝族群眾還是靠養牛、豬、羊、雞和農具、竹木器具加工,或種植水果、乾果等以貼補家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