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得出 穩得住 能脫貧 快融入 山陽“五比五促”確保貧困群眾得實惠

搬得出 穩得住 能脫貧 快融入 山陽“五比五促”確保貧困群眾得實惠

搬得出 穩得住 能脫貧 快融入 山陽“五比五促”確保貧困群眾得實惠

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自脫貧攻堅“三比一提升”行動開展以來,商洛市山陽縣精銳出戰、精準施策、虛心借鑑、積極探索易地扶貧搬遷戶的脫貧路徑,確保貧困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脫貧、快融入。
  比責任落實促入住。該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實際入住幹部“六包”責任機制,包抓縣級領導比督促鎮(街道)推進責任、鎮(街道)比主體責任、幫扶單位比組織協調責任、包村領導比主抓責任、“第一書記”和各村(社區)兩委會負責人比搬遷和宅基地騰退責任、各包扶幹部比入住、快融入責任。行動開展以來,對易地扶貧搬遷入住率分別達95%、90%以上和舊宅基地騰退、危房改造和入住工作排名處於第一、二梯隊的鎮(街道),分別給予10萬元、5萬元獎勵,並對進度緩慢、排名靠後的鎮(街道)全縣通報批評、大會檢討,倒逼各級等不得、慢不得。
  比技能培訓促就業。該縣組建技能培訓工作隊,對全縣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每月開展精細化培訓就業創業服務,使每個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掌握1至2門就業技能,並建立和完善有勞動力家庭“一戶一人”以上穩定就業長效機制,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脫貧、逐步能致富。截至目前全縣開展各類技能培訓106期5316人,59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同步配建服裝加工等社區工廠102個,吸納3573名群眾就地就近就業。


  比產業發展促增收。該縣持續深化“三帶三創”產業扶貧模式,堅持每個產業至少有一個龍頭企業帶動,推動“藥菌果畜”全產業鏈發展、三次產業深度融合,相繼建成了一批龍頭企業和產業基地,“山陽核桃”“山陽茶葉”“山陽硒耳”等山地農產品牌持續打響,把全縣具備發展產業能力的2.79萬戶貧困人口鑲嵌在產業鏈上,確保扶貧搬遷戶均有1項中長期增收產業。
  比民風建設促轉型。該縣深入推進“三講三評三創”新民風建設,規範運營239個“愛心超市”,有效激發貧困群眾自主脫貧的內生動力。積極引導群眾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適應新社區新生活,由農民向市民轉變,推動農村家庭由農民家庭向城鎮家庭升級轉型。截至目前,編排小品、相聲等文藝節目巡迴鎮村演出110場次。
  比特色服務促融入。堅持因地制宜,該縣緊盯社區周邊後續產業就業措施落實,切實解決群眾就業、就學、就醫等實際問題,按照“就近入學”原則,保證讓搬遷戶子女“來一個、接收一個、安排一個”,為群眾營造良好生活環境,增強群眾的主人翁意識和融入感。
  通過“五比五促”精準措施,該縣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持續推進搬遷群眾後續發展,提升搬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努力將安置點建成幸福家園。孟星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