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信“金九銀十”是一種病,得治

2019年的“金九銀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讓人糾結。低價“神盤”集中入市、區域競品你爭我奪;開發商很慌、購房者很懵;有資格的特忙、沒資格的跺腳、沒錢沒資格的只能“乾瞪眼”——這個市場節奏,真的真的真的很難帶!!!

對於成都樓市剛剛過去的兩個月,銳理君獨家整理了11個關鍵數據——看完你會發現,所謂的“金九銀十”無非也就那樣,但今年的“金九銀十”又好像真的不太一樣。

悄悄說一句:迷信“金九銀十”是一種病,得治。

聲明:本文數據均指備案數據,認購率僅含正式開盤去化,統計日期為9月1日-10月31日,僅供參考,不作官方發佈。

看新增

數據一:163張預售證

據統計,“金九銀十”期間,大成都共發放了163張預售證,共計47507套房源,環比7月-8月(新增20664套房源),漲幅129.9%。其中,9月達到了供應高潮,共有24451套住宅集中入市。“金九”推貨的節奏還是沒變。

迷信“金九銀十”是一種病,得治

數據二:近郊供應占比36.5%

統計發現,近郊是供應主力,共取證71張,出貨17344套;遠郊供應第二,取證52張,出貨15482套;主城也不示弱,取證29張,新增房源9415套(需要注意的是青羊區沒有上新);天府新區取證11張,出貨5266套。

迷信“金九銀十”是一種病,得治

迷信“金九銀十”是一種病,得治

2019年9月-10月各區域預售情況

數據三:主城連發8證

“金九銀十”期間,上演了多出同一區域項目同天拿證的“戲碼”。比較典型的有:10月22日,主城區連發8證;10月21日,天府新區的2大“神盤”同時取證;10月15日,供應緊缺的高新區一天內連發3證......這或許是市場釋放的一種新信號,為了讓房票分流,從而提高中籤率,避免再次出現“超X萬人搖號”“中籤率不到1%”的情況。

數據四:14880元/㎡

這兩個月,拿證項目的預售均價為14880元/㎡。其中均價低於10000元/㎡的項目有53個,大多位於遠郊;均價高於20000元/㎡的項目有28個,最高均價33034元/㎡。分區域來看,武侯區拿證項目的預售單價最高,為28851元/㎡,主要是新入市或推貨的均是中糧瑞府、首開金茂府、當代璞譽、龍湖天宸原著、金科博翠府等高端高價項目。

迷信“金九銀十”是一種病,得治

數據五:“神盤”10餘個

這兩個月取得預售證的項目中,常有“神盤”出沒。這裡的“神盤”簡而言之,是拿地早、土地成本低、性價比高的項目,其中不乏如川發天府上城、天投東鑫苑、中鐵奧維爾、青秀未遮山、華潤悅璽、仁恆濱河灣、中鐵騎士府邸等,他們也毫無懸念地深受市場追捧。

迷信“金九銀十”是一種病,得治

(“金九銀十”期間典型“神盤”項目相關信息)

當然,也有很多雖然是高價地項目,但由於市場關注度高,本身就自帶流量,如龍湖梵城、同森錦逸、首開金茂府、金科博翠府、中糧瑞府,他們的單價都在2萬+水平,龍湖梵城和同森錦逸也是首次取證。

看成交

數據六:成交面積同比降13.1%

新增雖說還是保持了“金九銀十”的傳統,不斷有產品推向市場,但成交就不那麼友好了。統計期間內,大成都的成交面積為313.96萬㎡,同比下降13.1%,環比下降12.1%。下面的圖表很有意思,“金九銀十”從“王者”變“青銅”早已有先例,最近四年在此階段的銷售面積逐年都在走低,甚至2019年這兩個月的銷售面積環比還低於7月-8月。

所謂的傳統旺季,更多已是行業的一場自我狂歡。

迷信“金九銀十”是一種病,得治

迷信“金九銀十”是一種病,得治

數據七:11934元/㎡

這兩個月,大成都商品住宅的成交均價約為11934元/㎡。因為有多個高價地項目面市助推,主城區的成交均價約為20095元/㎡,天府新區的成交均價約為16536元/㎡,近郊的成交均價約為12419元/㎡,遠郊的成交均價約為7967元/㎡。

迷信“金九銀十”是一種病,得治

數據八:開盤80次

在銳理君可統計的範圍內,9月-10月,共有80次開盤,其中有20個項目為首批次面市。分區域來看,主城區共開盤15次,成交房源2306套;天府新區共開盤6次,成交房源1733套;近郊共開盤31次,成交房源5982套;遠郊共開盤28次,成交房源3356套。

迷信“金九銀十”是一種病,得治

迷信“金九銀十”是一種病,得治

(2019年9月-10月各區域項目開盤情況)

數據九:平均認購率62.7%

“金九銀十”期間,開盤項目的平均認購率為62.7%,相比前幾個月,認購率小幅上漲。其中主城區的平均認購率為67.3%,近郊的平均認購率為54.1%,遠郊的平均認購率為66%,天府新區的平均認購率為79.5%。

推盤的項目中,共有19個項目認購率達100%,多位於主城、天府新區和近郊,但也有10個項目認購率不足15%,大部分項目是由於單價相對區域均價或周邊二手房價格沒有優勢。

迷信“金九銀十”是一種病,得治

(部分認購率達100%的典型項目情況 )

數據十:單盤2萬人搖號

值得一提的是,在認購率達100%的項目中,位於郫都區的中鐵奧維爾堪稱“神盤”中的“神盤”,2019年的首次推貨吸引了2萬餘人參與搖號,這也是今年成都首次出現搖號人數超2萬,普通中籤率僅1.8%。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該項目的清水均價約6300元/㎡,與周邊二手房剪刀差在2000-4000元/㎡,戶型面積段在86-89㎡,是市場目前少有的戶型面積均低於100㎡的樓盤。單價低,總價低,市場不搶購簡直沒道理。

數據十一:30%項目有優惠

數據顯示,“金九銀十”期間共有24個項目有優惠釋放,佔比約30%,多集中在遠郊;主城區的當代璞譽、中國鐵建西派浣花等高端項目也有優惠;天府新區有優惠的樓盤,如萬科公園都會、中海錦江城,均價都在1.8萬+。值得一提的是,認購率達100%的項目,均沒有提供優惠。

看走勢

1、“金九銀十”期間,開發商的推盤節奏明顯加快,面對年度銷售指標和回款壓力,搶這波市場完全是正常操作,11月的動作只會增強。據不完全統計,11月預計有超50個樓盤取證,其中不乏SM錦悅、北大資源紫境府、中德麓雲等曾經的流量盤。

2、從成交結果來看,銷售同比、環比均有所下降,有人稱“金九銀十”已變成“銅九鐵十”就是這個道理。2019年的“金九銀十”,作為樓市新週期的新起點,完全合乎邏輯,曾經的熱銷輝煌紀錄,已經不值得“迷信”。

3、“神盤”成了今年“金九銀十”的代名詞,高性價比是主導因素。這部分樓盤揹負的“鴨梨”其實比較大,多方原因促使他們情願或者不情願地推向市場。你懂的!

4、多說一個數據,2017年-2019年成交(招拍掛)的住宅類地塊中,樓面價低於6000元/㎡的土地,整個中心城區共有77宗,截至目前還有近一半沒有呈現出項目。更大的壓力,在誰身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