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價狂轟濫炸,但這些房,買了就掉坑

今天這篇文章,我想通過最近發生的3大重要現象,給大家在買房、投資路上,提幾點實質性建議。



1

第一大現象:上市名企紛紛掀起“退房”潮。



上週,又一知名企業正式官宣,將徹底退出房地產。



廈門鎢業,中國最大的鎢產品生產商,近日公告宣佈將專注核心業務,轉讓旗下廈門滕王閣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所有股權;並且,此後不再從事與房地產開發經營相關的業務。



廈門滕王閣房地產,成立於1996年2月,至今已經發展了23年,稱得上是福建本土的老牌房企了。



不只是廈門鎢業,近期已經明確宣佈或有意向剝離房地產業務的大型企業,非常多:

今年6月,深康佳A急於轉型,把房地產業務打包賣給了華僑城;

7月,紫金礦業宣佈,徹底退出房地產業務。並表示未來不會從事與房地產開發經營相關的業務,且承諾下屬各子公司未來不會從事與房地產開發經營相關的業務。

同樣7月,萬澤股份也宣佈,公司及合併報表範圍內子公司的房地產業務已清理完畢,未來將不再從事房地產業務,不再新增房地產業務投入。

9月,中國重汽集團,要掛牌出讓旗下房地產公司100%股權,砍掉全部房地產業務;

緊接著,中國航天建設集團,先後兩次降價擬拋售旗下陝西航天房地產股權及債權,退出房地產;

……



和房地產領域劃清界限,大型上市公司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如此堅決與急切。



什麼原因?



其實歸根結底,關鍵原因只有兩個:一是虧損,二是嚴重影響融資。



首先,虧損很容易理解,這些上市公司主營業務並不是房地產,同時在房地產領域運營能力一般,利潤一般、業績一般,有些甚至接連虧損。



諸如開頭提到的廈門鎢業,近兩年房地產業務持續虧損,三季度虧損額達2852.78 萬元。



其次,影響融資,必須清理。



今年,央行一再加強房地產金融監管,嚴控資金流入房地產,但凡跟房地產業務沾點邊的,想要通過證券市場再融資都會十分困難,甚至連審核都通不過。



諸如此類,上市公司急切甩開房地產業務,接下來會有更多。



2

第二大現象:中小房企迎來了破產高峰。



這幾天,樓市最熱的一條新聞就是“408家房企宣佈破產”,甚至還登上了微博熱搜榜。



昨天上午,打開人民法院網站,檢索房地產破產文書,又有10份新的破產文書出現,包括廣州市民生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山東浩然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廣東南油海鷹房地產公司等。



降價/特價狂轟濫炸,但這些房,買了就掉坑



截至11月3日上午,今年已經宣佈破產的房地產公司增加到了418家。地區分佈來看,以廣東、浙江、江蘇分佈最多,而且這些破產房企大多都是三四線城市的本土開發商。



什麼概念?



這個數字意味著,全國平均每天都有約2家房企宣佈破產。



更可怕的是,四百多家破產房企背後,還有大量中小房企正在生死線上拼命掙扎,瀕臨倒閉。



諸如剛剛,廣州房企“頤和地產”資金鍊斷裂,再爆危機:



由於流動性惡化,本該在8月、9月回售付息的兩隻私募債,至今未能償付,總餘額達10.64億元,已構成實質違約。



這是頤和地產歷史上首次債券違約。



不同的是,頤和地產並不是一家小房企,而是國內小有名氣的百強房企。1999年旗下項目廣州·花都頤和山莊一戰成名,隨後在華南、華北、華東、西北區域遍地開花,有多個經典項目。



可以預見的是,百強房企尚能走到這種地步,其他成千上萬的、槓桿比率高企不下的中小房企,絕對好不到哪兒去。



3

第三個現象:流拍越來越多,地價扛不住了。



和驟降的氣溫一樣,在這場樓市寒冬中,冷的最快、最徹底的,土地市場首當其衝。



下半年以來,全國土地市場全面啞火,涼意甚濃。



以剛剛過去的10月份為例,十一之後各地土拍迅速啟動,但和上半年高溢價率頻出的火爆場景相反,如今土拍卻明顯降溫,底價成交已成主流,不少城市甚至頻繁出現流拍。



諸如南京,10月10日一口氣掛出8宗優質地塊,5宗都是底價成交,這在一貫搶地熱的南京是很少見的。



除此之外,蘇州、無錫、寧波、鄭州等熱門二線城市,底價成交地塊都非常多。



三四線土地市場更慘,頻遭流拍,無人問津。



今年上半年,市場小陽春短暫出現,很多三四線城市信心膨脹的不得了,紛紛在地王盛宴中大肆狂歡。



但下半年以來,畫風驟然突變,不僅土拍遇冷,就連優質地塊也頻遭流拍。



以南陽為例,三個月來多次流拍率高達60%。

7月底掛地6宗,有4宗流拍;

8月又流拍2宗;

9月中旬,連掛13宗地,6宗流拍1宗終止;

10月中,一口氣怒拍19宗地,未見絲毫好轉,12宗全部流拍;

類似高頻次流拍,在貴州、河南、河北、新疆、山東、江西等三四線小城,越發嚴重。



4

2019年最後兩個月,我們大概率會看到:

會有大量上市國企,直接拋售房地產業務,要易主了。

中小房企資金鍊瀕危的,斷臂拋售項目的會迅猛增加;破產數量,也會迅猛增加;

大量三四線城市,土地流拍、地價猛降會越來越多。

大牌房企過分追求快週轉的,要降價促銷,快速圈錢了。

這些現象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這一系列現象背後,確實有不少好機會,但也有大量深坑正在華麗包裝,等你入坑:



比如,主城周邊,遠郊區域大降價了,“投資窪地”來了,買還是不買?

流通性太差太差,堅決別碰!



比如,三四線新區,地價降了,房價降了,佔了便宜啊,買還是不買?

沒有任何投資價值,堅決別碰!



比如,文旅大盤,融資艱難,週期太長,賣的又慢,多造概念、多降價,誘你入坑,買還是不買?

樓建好就不錯了,配套遙遙無期,堅決別碰!



比如,一些本土小房企的小盤,蝸速推進,停工、開工、停工、開工……,但價格特低啊,買還是不買?

它在破產邊緣,你的房就在爛尾邊緣,堅決別碰!

記住:



這個冬天,是房企們最難熬的冬天;



是買房、投資機會最多的冬天;



但,也是坑最多的冬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