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lababy毀不掉《奇遇人生2》

Angelababy毀不掉《奇遇人生2》

趙琦導演顯然低估了流量明星的破壞力。

《奇遇人生》第二季,節目組請到了當世的頂級流量明星Angelababy(楊穎),直接將這檔高口碑慢綜藝由第一季的8.9分拉低到6.8分。翻開評論區,滿屏是上文中的負面聲音。

選擇這樣一個“畫風不對”的藝人作為第二季開篇,一來我佩服節目組的勇氣,二來也將節目組推向了風口浪尖,迎來這檔節目兩季以來最大的口碑危機。

Angelababy毀不掉《奇遇人生2》

“我之前不認識Angelababy,因為節目邀請她才去蒐集(資料),我發現大都是負面的文章。我在想,如果全部都是負面的說明是有問題的,我總在反想問題,為什麼大家都這麼說?難道她一無是處?她面臨這樣的壓力是什麼?我們周邊的人對我們都有否定的時刻,那個時候對於我們意味著什麼呢?把這樣的內容袒露出來是不是可以呈現真實一面?這個人把自己的真實一面呈現出來,對自己有所反省了?我們是不是給她一個客觀的角度?”

不得不說,趙琦邀請Angelababy的想法是很專業的,他遵循的是他一貫擅長的紀錄電影拍攝思維。“一位負面新聞纏身的藝人”被選擇為紀錄片主角,趙琦對於這件事的“實驗性”是相當興奮的。

趙導想要知道“為什麼大家都這麼說她”,他認為“把她的內心袒露出來可以呈現真實”,並呼籲大家“給她一個客觀的角度”。

但從結果來看,這個節目中的Anglebaby或許更真實了。但“不包容”的觀眾似乎並不打算給AB一個“客觀評判的機會”

Angelababy毀不掉《奇遇人生2》


2018年,《奇遇人生》闖入大眾視野,“紀錄片+真人秀”的混合影像形式征服了一大票觀眾。既融入了紀錄片的真實與深度,又延展了綜藝的多重可能性。

Angelababy毀不掉《奇遇人生2》

節目全程“無臺本”,攝影機任由“意外事件”與明星們的真情實感相撞,體驗多元文化,反觀內心世界,顯露出與大部分市面上綜藝不同的極致真實和“慢綜藝”特質,收穫現象級口碑。

有網友評論,“國內真的很少有這麼安靜高級的綜藝,沒有生硬突兀的大道理,空鏡沒有無病呻吟的字幕和旁白,大多數時間都只是向遠方凝視著地球上的陽光、草木、雲霧和生命……”

Angelababy毀不掉《奇遇人生2》

《奇遇人生》第一季劇照

好的口碑源於一個好的節目定位。

《奇遇人生》第一季的海報文案用的是這麼一句話,“用探索世界的方式探索自己”

節目的核心主題是“環境與人”,追問的是人與自然該如何相處這種終極哲學話題,立意很高。在浮躁喧囂的世界裡敢做這麼不討好的綜藝,節目組太硬核。

到了第二季,節目組力求新的內容突破。在立意上做了主題升級,加大“人”的比重,主題由“環境與人”進階到“人與人”的社會關係。

最直觀的做法是,一來邀請更“多元化”的明星嘉賓,二來大大加重素人嘉賓的表現空間,星素平行的故事線引領觀眾用有別於以往的角度觀察世界。

Angelababy毀不掉《奇遇人生2》

素人敘事比重加強

而製作團隊全部沿用了第一季。

總導演繼續由趙琦擔綱,這位同時獲得艾美獎、伊文思獎、金馬獎、聖丹斯大獎和亞太電影大獎的紀錄電影導演有著全組最豐富的拍片經驗。

Angelababy毀不掉《奇遇人生2》

翻開趙琦過往的作品履歷,不管電影還是短片,所有作品評分都在8分以上

Angelababy毀不掉《奇遇人生2》

第一季的攝影師孫少光繼續掌鏡,每一幀截下來都能做屏保的畫面皆出自這位國內知名紀錄片攝影師之手。

Angelababy毀不掉《奇遇人生2》

製片人、出品人兼主持人依舊是阿雅。

Angelababy毀不掉《奇遇人生2》

那麼,與第一季同樣的製作團隊,同樣的節目形式,第二季就毀在一個Angelababy手裡了?

這第一集,Angelababy要和阿雅一起,追隨來自河南南陽的72歲騎行老人徐玉坤的腳步,每天騎行80公里,從美國去加拿大。

Angelababy毀不掉《奇遇人生2》

72歲騎行老人徐玉坤

然而,AB一天都沒有堅持下來,就以身體處於生理期為由屢次放棄騎行。阿雅為了遷就AB,也不再做第一季的女強人。

數十年如一日將騎行視為生命的徐老則完全相反。眼看著兩位明星的情況,徐老毅然決然獨自上路,“一直前進”是他70多年人生一直堅守的信條。

於是,整期節目都陷入與意外“奇遇”的尷尬場面:

大部分時間,AB和阿雅不是在自行車上,而是到處借汽車,追趕徐老。

在住宿方面,當徐老建議他們體驗下路邊扎帳篷過夜時,AB在下車時小聲地脫口而出“我不想住這”,藉著居然還嘲諷了一句,“原來這是個野外求生節目啊”。在這一刻,著名女星Angelababy已經卸下平日裡所有的偽裝

Angelababy毀不掉《奇遇人生2》

大部分人看到AB在節目中的這些不堪表現,彷彿把對她的偏見又加固了一遍,開始肆意嘲諷她。尤其是《奇遇人生》第一季的粉絲,他們認為,請AB嚴重拖垮了整個節目的調性和質量。

這樣的輿論反應想必出乎了趙琦的意料。他原本希望把《奇遇人生》當作一個觀點容器,讓大家對“多元化”的嘉賓發表多樣的觀點,客觀討論。誰料,輿論再次一邊倒地成了“AB吐槽大會”。

的確,AB使得這檔節目充斥著無時無刻像背書式的臺詞,幾分鐘樹立一個正面人設的口號和與口號嚴重不匹配的行為,充分暴露出她思想空洞的短板

Angelababy毀不掉《奇遇人生2》

但是,換一個角度看,AB的出現讓《奇遇人生》第一次襯托出一個藝人全套虛偽的佯裝,為節目貢獻了與過往不同的觀點和內容

不是說輸出正向的觀點表達來引起多共鳴和深思才是這個節目唯一的價值,不被認同的觀點、膚淺的觀點輸出也許更有意思。沒有標準答案,兩個世界的參與者互相映襯也是一種表達,也是一種發聲。

Angelababy毀不掉《奇遇人生2》

不是《奇遇人生》變了,Angelababy一個人也毀不掉一檔節目,只是集體的無意識太強大,世人的偏見太過深,深到模糊了冷靜下來看世界的眼睛。

這不?第二期節目,《奇遇人生》又迴歸到粉絲們喜歡的那種節目調性,嘉賓也 “順眼”了許多

Angelababy毀不掉《奇遇人生2》

第二期嘉賓——馮紹峰

“歡迎來到麥田圈之國。”站在別墅門口的莫妮卡,用這樣一句話迎接了阿雅和馮紹峰。她是專注研究“麥田怪圈”十幾年的學者,給這期的節目蒙上了一層神秘學色彩。

Angelababy毀不掉《奇遇人生2》

在綜藝中加入這樣的神秘事件實在少見,節目在很多時候有點秒變BBC紀錄片

的質感。

在看節目之前,筆者耳聞過“麥田怪圈”,但一直以為它的形成原因沒有定論。看過節目才知道,原來目前大多數麥田圈都是人為的,他們以“麥田製作藝術家”的身份自居。

而整期節目,阿雅和馮紹峰最終的任務就是要DIY一個麥田怪圈。他們先是從莫妮卡那裡瞭解相關知識,再通過她聯繫麥田製作團隊和允許他們製作的當地農場主,己方合力來製作麥田圈。

Angelababy毀不掉《奇遇人生2》

節目組DIY的麥田怪圈

《奇遇人生》雖然不是科學知識類綜藝,也沒有深度探究“麥田怪圈”形成的原因,但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一定的科學普及作用

而節目在中段發生的一件事讓我們意識到本季節目真正的改變在哪裡。

在起初,開會討論麥田怪圈樣貌時,馮紹峰建議用剛出生的兒子的小名“想想”的漢字作為圖案。

Angelababy毀不掉《奇遇人生2》

但隨著這件事的一步步推進,馮紹峰越來越質疑動用大批人力完成自己“自私”願望的意義,他向節目組來了場“朴樹式的抱怨”,很真實。

Angelababy毀不掉《奇遇人生2》

馮紹峰被莫妮卡對麥田十年如一日的熱愛深深打動,他說,“我覺得為她做一個,以她的名義而不是以我兒子的名義命名,會更有意義。”後半段,節目的真正主角不再是明星嘉賓,而是莫妮卡。

在直升飛機上,三人第一次欣賞自己做出的怪圈時,阿雅和馮紹峰也揭曉秘密,這是送給莫妮卡的禮物,莫妮卡大為驚喜,眼泛熱淚,哽咽地擁抱了他們。

Angelababy毀不掉《奇遇人生2》

莫妮卡

觀眾習慣性地把關注焦點放在明星身上,甚至以窺探他們的私人生活為樂,但第二季的節目組想告訴大家,這些素人嘉賓也可以是主角

,他們身上發生的故事也可以是傳奇,也值得被大家瞭解。

事實上,大家第一期都在罵AB,卻忽略了第一期的真正主角其實是徐玉坤,他70多歲仍醉心騎行到全世界,他身上的生活態度、人生哲學和信念感是節目最大的寶藏。

Angelababy毀不掉《奇遇人生2》

而他與AB分屬兩個世界人的價值觀對照,這種“實驗性”

給節目帶來了更多的可看性。

無論是素人嘉賓的引入,還是科幻神秘學色彩的添補,都是《奇遇人生2》保持第一季節目質量基礎上很有新意的錦上添花

別再把焦點放在對熱點的追逐,對流量明星千篇一律的討伐之上,網上無聊的娛樂罵戰已經夠多了,那並不是這檔節目的真正意義所在

在第二季中,強烈的情感共鳴與人文關懷仍被一以貫之,觀點與思維的碰撞也並未缺席。未來,還有5段奇遇(5期節目)等著大家,讓我們拭目以待

Angelababy毀不掉《奇遇人生2》

Angelababy毀不掉《奇遇人生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