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將帶動10家百億印刷廠?三家大佬營收有望破百億

京東將帶動10家百億印刷廠?三家大佬營收有望破百億

前幾天,三好同學參加了一個按需印刷方面的論壇,討論的重點是按需印刷在圖書出版中的應用。

從出版社代表的發言看,出版業對按需印刷的接受度相對前些年有了很大的提高。

有的出版社今年前9個月按需印刷的圖書,就達到近8000種次;有的出版社7年累計下來,按需印刷的圖書總量達到數億元碼洋。

就已有實踐看,按需印刷不僅能夠生產單色圖書,在彩色圖書生產中也開始得到認可與應用。有出版社甚至表示,將嘗試用按需印刷生產對圖片質量要求更高的攝影類圖書。而且,按需印刷對出版社降低庫存、提高週轉率,確實產生了比較顯著的效果。

在歷時半天的論壇中,有一位嘉賓來自京東,他的發言令三好同學印象尤為深刻。

據介紹,京東目前正在與有關方面合作,大力推進一個圖書按需印刷項目。

舉足輕重的電商巨頭,為什麼會對按需印刷感興趣?原來,京東的圖書板塊也深受庫存之苦。

這位嘉賓說:京東圖書板塊的倉庫目前已處於超負荷運行狀態,使用率達到110%。即便如此,還有很多出版社在抱怨:京東為什麼不讓發貨?

如何破解不斷加大的庫存壓力?京東想到的是按需印刷,勾畫的藍圖還很超前。即一方面從出版社獲取版權授權和電子文件,另一方面與按需印刷企業合作,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先銷售、後生產、零庫存”的運作模式。

真正讓三好同學聽後難忘的是,這位嘉賓表示:京東圖書希望通過這個項目賦能合作伙伴,帶動10家左右印刷廠跨越百億規模。

根據他引用的資料,目前全球有多家千億規模的印刷企業,國內卻還沒有一家能突破百億。

當然了,正像很多老闆都知道的那樣:到2018年,咱們已經有了本土第一家“百億”量級的印刷大佬。它就是:年度營收高達121.66億元的合興包裝。

不過,這並不是重點。真正的問題是——





京東能不能帶動印刷廠衝關百億?



在三好同學看來,如果只是依靠京東圖書板塊一己之力,要帶動印刷廠跨越“百億”門檻,難度還是蠻大的。


道理很簡單。京東圖書板塊主打的是圖書零售,而這是一個規模相對有限的小市場。

根據圖書市場監測機構北京開卷公司發佈的數據:2018年,國內圖書零售市場總銷售碼洋是894億元。其中,實體書店銷售碼洋為321億元,佔比35.91%;網上書店銷售碼洋為573億元,佔比64.09%。

這裡所說的“碼洋”,一般可以理解為圖書的定價乘以銷售冊數。注意:是“定價”,不是實際銷售價格。假如一本書定價100元,在京東上按五折賣了10本,京東實際收到的只有500元,銷售碼洋卻是1000元。

假如圖書印製成本在碼洋(定價)中的平均佔比為15%,2018年國內走零售渠道的圖書,對印刷業營業收入貢獻的上限也就134億元多一點。

為什麼說是“上限”?因為這134億個億,首先是含稅的,其次還包括了紙張。而不少出版社是自行採購紙張,印刷廠能收到的只有加工費。

即使這134個億都能給到印刷廠,網上書店銷售部分的貢獻也就86個億。再按照京東、噹噹、天貓三分天下的網上書店市場格局,京東能夠影響的圖書印刷業務大體也就30個億左右。

這裡面還要排除採用傳統印刷方式生產的長版書,按需印刷的業務量要達到10個億,怕也還需要一點時間。

這麼一算,圖書按需印刷本質上還是一個規模相對有限的長尾市場。即使未來走零售的圖書大半轉為按需印刷,潛在市場總量也就幾十個億。

所以,單憑圖書板塊一己之力,京東要帶動10家左右印刷廠跨越百億規模,難度不是一般大。即使加上印刷廠現有業務,也難度係數極高。

因為目前國內最大的書刊印刷廠,一年營收也就十來個億。

至於主打按需印刷的虎彩,2018年出版板塊的營收為1.97億元,今年上半年達到1.24億元,同比增長61.27%。增速不低,但更現實的目標或許是如何儘快突破5億、10億關口,而不是一下子瞄準百億。

當然了,京東有關人士的這番表態,或許只是想表達一下堅定的決心,沒有什麼人會像三好同學這樣較真地來算賬。

話又說回來,京東是一個大平臺。除了正在推進的按需印刷項目,京東體系對印刷品還有大量其他需求。比如:紙箱、塑料袋、宣傳單、展示架等等。

這些需求加起來,一年說不準能有二三十個億,帶動印刷廠跨越百億大關還是很難,拉動一兩家印刷廠破10億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





國內頂尖印刷企業是怎樣變大的



儘管帶動10家左右印刷廠衝關百億,可能只是京東圖書按需印刷項目的美好願望。國內印刷廠越來越大,百億量級的企業將會越來越多,卻是舉目可見的行業現實。

繼2018年營收首破百億後,合興包裝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82.51億元,儘管比去年同期下滑9.69%,全年再破百億沒有懸念。

另一家圈內大佬裕同,2018年實現營收85.78億元,今年前三季度達到63.46億元,同比增長16.35%。如果延續這一增速,全年營收將會是99.81億元。只要稍微加把勁,完全有希望衝關百億。

印鐵製罐企業奧瑞金,前三季度實現營收64.55億元,同比增長3.29%。按照這一增速,全年預計將達到近85億元。

同時,奧瑞金在9月底完成了對美國波爾4家中國工廠的收購。這4家工廠2017年實現營收超30億元,今年最後3個月並表後,可為奧瑞金帶來的營收增量預計在10億元左右。

所以,奧瑞金即使今年成不了百億企業,明年衝關基本沒有懸念。

各位老闆可以想想:遠了不說,往後倒退六七年,被問到國內印刷圈何時能有百億企業,多數人的感覺是不是都遙遙無期?

沒想到,印刷圈的百億時代這麼快就來了,而且是3家大佬接連衝關。

圈內有名的百強榜榜首變遷,從一個側面見證了國內頂尖印刷企業是怎樣一年年變大的。儘管每個年度的榜首,未必就是當時國內最大的印刷企業。

自2003年首次發榜到2019年,百強榜共產生過6家榜首企業。其中,當納利中國7次佔據榜首,霸榜次數最多;其次是裕同、勁嘉,均為3次。此外,上海紫江兩次佔據榜首,合興、上海印鈔廠則均為一次。

百強榜排行的依據是各個企業上年度的產品銷售收入。

2003年,榜單首度發佈。佔據榜首的是上海印鈔廠,2002年營收為8.52億元。

自2004年開始,榜單將印鈔廠、郵票廠等具有壟斷資源的企業排除在外。

勁嘉由此開始連續三年霸榜,產品銷售收入由2003年的16.05億元,提升至2005年的27.76億元。

2007年,勁嘉從榜單上消失,榜首讓位於上海紫江,後者2006年的產品銷售收入為20.23億元。紫江另外一次佔據榜首是2009年,上年度產品銷售收入為24.05億元。

在紫江兩度霸榜之間的2008年,榜首屬於當納利中國,2007年產品銷售收入為26.27億元。

歷年百強榜榜首情況(單位:億元)

京東將帶動10家百億印刷廠?三家大佬營收有望破百億

自2010年開始,當納利中國連續6次佔據榜首,產品銷售收入由2009年的26.22億元,一路提升至2014年的45.71億元。

隨後,裕同迎來高光時刻:連續三年霸榜,產品銷售收入由2015年的42.90億元,提升至2017年的69.48億元。

最終,在2019年的榜單上,合興一舉突破百億大關,憑藉上年度112.14億元的產品銷售收入強勢登頂,逆襲成為我國本土第一家百億量級的印刷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百強榜上合興的產品銷售收入數據與上市公司財報中的營收數據並不一致,前者比後者少了近10個億。

從百強榜榜首的變遷看,過去17年,圈內頂尖企業輪番接力,連續突破了10億、20億、30億、40億、50億、60億等整數關口,並且從突破20億開始在每個量級上停留的時間越來越短,直到自60多億一舉跨越百億大關。

國內頂尖印刷企業,就是這樣層層推進,在過去十幾年間快速變大的。各位老闆,在你埋頭苦幹的時候,是否聽到了大佬們急促向前的腳步聲?





國內印刷企業增長的天花板有多高



按財報數據,百強新晉榜首合興,2018年營收為121.66億元。

這樣的體量有多驚人?當年,咱們的印刷總產值為1.27萬億元,大體也就相當於100多個合興。

這麼一說,是不是立馬感覺合興還是蠻厲害的?

不過,以國際印刷巨頭為參照,合興100多個億的營收,不到1%的國內市場佔有率,好像又沒有那麼提氣了,最起碼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以美國當納利、日本凸版和大日本印刷為例,它們的營收並沒有傳說中的超千億,近年來也沒有入圍過世界500強,但絕對規模和在本國印刷市場的佔有率的確比中國老大高不少。

新近財年,當納利的營收合人民幣約450億元,日本凸版、大日本印刷的營收合人民幣均超過800億元。

所以,換一個角度說:印刷業產值規模與美國差距不大,遙遙領先於日本的中國市場,能否產生可與國際巨頭比肩的超級印刷企業?

或者說,國內印刷企業規模增長的天花板在哪裡?

首先,可以確信的是:合興達到的121.66億元,肯定不是國內印刷企業規模的上限。

其次,未來三五年內,國內印刷企業大幅突破現有“天花板”,比如衝破百億區間,超過200億元,難度也相當大。

之所以這麼說,不是國內印刷市場沒有足夠的拓展空間。而是在經過連續的突破之後,國內頂尖印刷企業正在進入一個平臺期。

過去十幾年,大型印刷企業的崛起,大多仰仗於下游行業的快速增長。

比如,裕同賴以起家的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消費電子行業,奧瑞金賴以起家的灌裝飲料行業,勁嘉賴以起家的菸草行業等等。

問題是,隨著中國經濟的減速調整,眾多與印刷相關的下游行業增長漸趨乏力。簡單的需求推動型增長模式,對印刷企業來說越來越不現實。

加上既有領域優質客戶資源大多已經瓜分殆盡,像合興、裕同、奧瑞金等已經超過或逼近百億大關的頂尖企業要繼續突破,有兩種選擇:要麼整合、要麼跨界。

從近年來的動作看,合興、奧瑞金主要靠的是在既有產品範圍內的資源整合,裕同更傾向於增加覆蓋的下游行業範圍,跨界佈局消費電子包裝外的其他印刷細分市場。

如果各個企業只是堅守自己固有的優勢產品和業務領域,很多都已經逼近了規模的上限。

比如,在煙包印刷領域,勁嘉、東風的銷售規模基本在30億元左右;在書刊印刷領域,似乎還沒有企業能突破20億元大關;在軟包裝印刷領域,國內最大企業年營收大體在三四十億元的區間。

即使在快速整合的印鐵製罐市場,奧瑞金在突破百億大關後,想進一步突破規模上限的天花板也不容易。因為國內印鐵製罐市場的總規模,大體也就500億元左右,市場集中度已然很高。

相對而言,合興立足的瓦楞紙箱市場,突破的空間會更大一些。因為瓦楞紙箱產品相對標準化,且潛在市場空間足夠大,整合起來更容易一些。根據有關數據,國內瓦楞紙箱市場的總規模高達三四千億元。

在瓦楞紙箱市場,最終出現年營收兩三百億的企業,是有可能的。只不過,需要的時間怕是會很長。原因很簡單,即使是相對容易的整合,對企業資金、資源和管理能力的要求也是相當高的。

目前,哪些細分市場頂尖企業規模的天花板,還有明顯提升空間?三好同學覺得,商業印刷應該算是一個。

在合版印刷技術的推動下,商業印刷企業的天花板,已經從原來的億元上下,快速提升到10億元以上,未來完全有希望進一步突破20億元,甚至達到跟高水平。

如果說國內印刷企業要在規模上向國際巨頭看齊,僅有國內市場的整合怕是不夠,還需要在國際化方面進行更多的嘗試。就像當納利、日本凸版、大日本印刷等已經做到的那樣。

今天主要探討的是印刷企業規模增長的天花板有多高。其實,對多數老闆來說,企業並非越大越好,因為做大需要資源,也需要機緣。多數時候,能實現自己的“小目標”就不錯。

就說到這裡。最後,還是祝各位老闆好運吧!

中國國際彩盒展專家委員會專家

京東將帶動10家百億印刷廠?三家大佬營收有望破百億

劉積英

劉積英先生,筆名王三好,長期從事印刷包裝專業媒體工作,具有近20年從業經驗,曾擔任《印刷技術》雜誌副主編、《印刷經理人》雜誌主編、《印刷工業》雜誌社總經理兼總編輯、《出版商務週報》總編輯、印刷工業出版社副社長兼副總編,及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副秘書長。

現任《中國印刷》雜誌社社長,微信自媒體“印刷企業家”創辦人兼主要撰稿人。對印刷包裝行業的發展現狀有深入思考,擅長行業數據及上市公司、新三板掛牌企業財務數據分析,對印刷包裝電商及其他新型商業模式有一定思考,可為紙箱企業提供戰略層面的諮詢、顧問服務。

擅長領域

➤印刷包裝企業(含紙箱企業)企業戰略分析、診斷、規劃,印刷包裝行業、企業分析報告、可行性報告及專題研究報告撰寫。

可為紙箱企業提供一對一的戰略諮詢、顧問服務,項目可行性研究及專題研究報告服務。

本公眾號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 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公眾號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及應用建議。本公眾號是一個個人學習交流的平臺,平臺上部分文章為轉載,並不用於商業目的,如有涉及侵權等,請及時告知我們,我們會盡快處理。本公眾號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