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人物是突然消失了?

小姐姐講史


第一個人物,一語驚醒夢中人的老樵夫。
<strong>

公元前301年,齊、韓、魏三國聯軍入侵楚國。雙方軍隊在沘水(bǐ)兩岸紮營,楚軍憑河死守。聯軍因為不知道河水的深淺,一直無法渡河,戰爭相持了有六個多月。兩軍僵持時,據說聯軍中有人聽到山上傳來一個樵夫看笑話般的吟唱,趕緊去請教。老樵夫很爽快地告訴他們,凡是沒有楚軍守衛的地方水就非常深,要是有楚軍守衛的地方水一定非常淺。一語道出天機,一言攻破天險。醒悟過來的聯軍,趨著夜色強攻,楚軍遭受重創。這次戰役因雙方都在河邊的沙灘上紮營列陣,史稱其為“垂沙之戰”。

第二個人物,化解齊國內部危機的採珠人。

<strong>

大擺火牛陣的田單,因功高蓋主,引起了以齊襄王為首的一些人的不舒服。一天,齊襄王在宮內自言自語的時候,無意間說出了心裡話:“田單無所不用其極的收買人心,目的就是要圖謀他的王位,不早一點防範,恐怕就要來不及了。”

話說出口後,他就後悔了,這時的歷史記載出現的差異,有的說是在宮中,他身邊當時有一個侍從,人稱採珠人,他擔心採珠人是田單安插在自己身邊的心腹;有的說是在野外,看到山下有個人在串珠,就把他叫過來問聽到他的說話沒?採珠人出奇大膽的回答他,什麼都聽到了。

齊襄王試探性的又問採珠人,既然你什麼都聽到了,你認為我應該怎麼做?採珠人告訴齊襄王,要順水推舟化解困難,一方面,要大張旗鼓的嘉獎田單,讓人們認為田單做好事,那是因為齊王教導的好,他是在替齊王做好事;另一方面,大張旗鼓的懲處那些進讒中傷的人,證明齊王與田單的和睦,人們就會將對田單的感恩戴德轉移到齊王身上。

齊襄王不僅聽從的建議,還將表彰和賑濟工作向前推進了一步。《戰國策》載,齊國百姓都說:

“田單之愛人,乃王之教澤也!”

第三個人物,片言竟使被俘趙王歸的廝養人。<strong>

公元前209年,秦末農民起義軍將領武臣自立為趙王后,拒絕接受陳勝節制,開始與當時的燕軍爭地盤。

喜劇性的是這個趙王武臣在外出時,竟然被燕軍俘獲。燕軍想拿他脅迫趙軍割讓土地,趙軍拒絕,官方正式談判陷入了僵局。

這時候,趙軍中的一個廝養卒跑到燕將那裡,給他分析了一通趙軍內部形勢,說:“被你們抓住的這個趙王根本不值錢,他被抓後最高興的是張耳、陳餘,他們倆才是趙軍中真正的老大。他們倆人早都想稱王了,只是因為時機不成熟。現在趙地已經降服,他們明著好像是想要回趙王,實際是想借你們的手殺了趙王后能自立為王,然後再打著給趙王復仇的旗號來攻燕,燕國很快就會滅亡了。”

燕將信服,於是釋放了趙王武臣。

第四個人物老子<strong>

老子是中國春秋時期的思想家和哲學家,著有《道德經》一書,被認為是三清尊神之一太上老君的第十八個化身。據說老子在函谷關創作完道德經之後,就騎著一青牛出關,從此人們不知老子去向,而老子的去向也最終成謎。有趣的是老子騎坐的“青牛”也成了道教文化中的一個著名的意象,青牛後來成了神仙道士的坐騎了。到後來,“青牛”也成了老子的代名詞了,老子又被稱為“青牛師”、“青牛翁”等。

第五個人物嫦娥<strong>

嫦娥,是上古時期三皇五帝之一帝嚳(天帝帝俊)的女兒、后羿(大羿)之妻,其美貌非凡,本稱姮娥 ,因西漢時為避漢文帝劉恆的忌諱而改稱嫦娥,又作常娥。據說嫦娥與后羿開創了一夫一妻制的先河,後人為了紀念他們,演繹出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但是後來嫦娥卻神秘的失蹤了,在神話故事中,嫦娥是飛到了月球上,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在戰爭中不幸犧牲了,而最終她去哪了,至今是一個謎團!

第六個人徐福<strong>
在秦始皇時期,徐福率領著三千童男童女從山東沿海出發開始東渡,為秦始皇尋找長生不老藥,傳說他遍及韓國南部和日本,成為了歷史上中日韓文化交流的一段佳話!而徐福出海之後,再也沒有回到中國。有人說他去到一個氣候溫暖,人民友善的地方自立為王;也有人說徐福死於大海之中,但是時至今日,依舊是一個未解之謎!
第七個人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

他是明朝的第二位皇帝,朱允炆于靖難之役後下落不明,有人說他自焚而死,也有人說他出家為僧,還說紅崖天書就是他寫的。但是朱棣在即位後,就下令搜尋朱允炆,這是歷史事實。所以朱允炆的真正下落,至今仍是一個未揭開的歷史之謎。

第八個人鬼谷子

原來的名字是王詡,,稱自己為鬼谷子。據說鬼谷子是老子的徒弟。在老子決定離開山谷之前,他傳授了自己的技能,並要求他研究它。為了不辜負師父老子的期望,鬼谷子躲在山裡練習,最終成為教育數百名學者的精通人物。


史料未及VL


1938年2月,老紅軍軍團長、115師參謀長周昆攜鉅款失蹤,至今下落成迷。



周昆,湖南平江人,是個老革命,1927年就跟毛主席參加了湘贛邊界秋收起義。

1930年8月,紅一軍團和紅三軍團會師後,組成了第一方面軍。其中第一軍團下轄5個軍,分別是3、4、12、20、22軍,此時周昆擔任過紅四軍第11師師長,後升任軍長。

1932年底,紅一方面軍整編,周昆擔任紅八軍團軍團長。長征前夕周昆升任紅一方面軍參謀長。紅軍到陝北後,周昆出任紅軍學校校長。

1937年4月,參加秋收起義的第1軍第1師和毛主席一起合影,其中有張宗遜、譚希林、羅榮桓、賴傳珠、周昆等人。

毛主席感慨說:當年一個師,如今尚存數十人。從這句話可見紅軍時期多不容易,而周昆也是經過千錘百煉的老革命了。

抗日戰爭爆發後,工農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下轄三個師。其中周昆擔任115師參謀長,師長是林彪。

115師在取得平型關大捷後,師部和343旅南下到呂梁開闢根據地。就在此時,發生了一件震驚全軍的事——115師參謀長周昆失蹤了。

關於周昆失蹤有兩種說法:一、據115師作戰科長王秉璋講,周昆到第2戰區司令部開會時,閻錫山發放給115師6萬元軍費。

會議結束後,周昆將一個大信封交給警衛員,並交代說是重要文件,讓警衛員回去以後馬上交給王秉璋。

可當王秉璋打開一看,根本沒有文件,只有3萬元錢。而此後周昆再也沒回來,於是就傳言周昆攜3萬鉅款逃跑了。

據《彭德懷全傳》記載,彭德懷在臨汾碰到從南京開完參謀長會議回來的周昆。

周昆在彙報完工作後,發牢騷說:人家參謀長坐小車、住洋樓,吃香的喝辣的,而他自己每個月只有三塊錢,還說打鬼子也要過日子。

彭德懷很生氣,大罵他腐化墮落,周昆接著說:“孔祥熙給了三萬銀洋,叫我帶回做慰勞費,說115師保衛了他的家鄉,人家可大方!……”

彭總聽了周昆夸人家大方,頓時大怒,拍起桌子痛罵了周昆一頓。周昆走後就失蹤了。

這兩種說法雖然3萬元錢的來歷不同,但周昆攜3萬元失蹤是事實。由於周昆下落一直成迷,所以我只能說說個人的推斷。

按第一種說法,周昆既然選擇攜款潛逃,常規做法應該是6萬元一起拿走,因為如果事情敗露,3萬和6萬的後果是一樣的。


所以按這個思路我懷疑是周昆將錢是分開攜帶,但沒想到的是,他去辦其他事時,錢財外露被謀財害命。

按第二種說法,周昆是捱罵後一怒之下,攜款潛逃,但細想一下也有不合理的地方。

他是久經考慮的革命者,雖然思想有點動搖,但如果有這想法,必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那他就沒必要和彭總說錢的離開,大可以直接一走了之,不必兜這個圈子。

其次,他身處高位,又頗得領導信任,按男人的思維角度考慮,放棄權力而選擇金錢,可能性不是太高。

而且後來他再也沒出現過,如果真的那麼愛財,他大可以投靠其他兩方,相信按他的級別,他要的別人都能給。所以按兩種說法,我的結論都是被人謀財害命了。



花木童說史


歷史上突然消失的人物很多,但消失得毫無蹤跡、音訊,甚至活不見人,死不見屍的著名人物還是很少的。

錢壯飛

中國共產黨早期著名的特工錢壯飛可以說對中國革命建有“再世之功”,如果不是他打入敵人內部(國民黨中央組織部調查科)任國民黨特務頭子徐恩增的機要秘書。

1931年,國民黨在漢口抓獲中共高級領導人顧順章,顧立即叛變,民國黨立馬要對整個上海的中國地下組織進行抓捕和清繳,而中共對此情報毫無知曉。

當上海的加急電報發到武漢的時候,接收電報的正是徐恩增的機要秘書錢壯飛,錢當機立斷拆看電文,知道了顧叛變的消息,立刻向上海的中國領導人發出緊急預警,中共在周恩來的緊急指揮下,全部撤離,這其中包括了中國絕大多數重要的領導人。

錢壯飛在發出預警後,第二天就逃離了武漢,後途徑上海進入了蘇區,並擔任紅一方面軍保衛局長、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總參謀部第二局副局長等,在紅軍長征時期,1935年遵義會議上,錢壯飛被任命為紅軍總政治部副秘書長

錢壯飛在長征路經黔西縣(今貴州省內)第七區(現屬金沙縣),為偵察南渡烏江路線隻身進入黔西縣沙土區長壩鄉梯子巖一帶附近的叢林,隨即失蹤。

錢壯飛的失蹤之謎直到現在都沒有完全解開,也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有的說是因為敵機轟炸,錢壯飛被炸下山崖,掉入江中;也有說法是錢壯飛在偵查路線途中遇到了土匪,被土匪殺害後,拋屍別處;還有說法是遇到了鄉保武裝,因財起意,被殺害埋屍。

錢壯飛的中共歷史上著名的“龍潭三傑”之一,他的失蹤是中共重大的損失!錢壯飛烈士永垂不朽。

周昆

周昆曾經是中國紅軍的高級將領,他有多麼高級呢?跟隨毛主席秋收起義,是林彪的參謀長,聶榮臻元帥的前任,他消失的時候任著名的115師的參謀長!

1938年,改編後的八路軍115師參謀長周昆前往總部開會,開會完畢,周昆領取了115師的軍餉6萬元軍餉,在回師部途中,周昆命令警衛員攜帶3萬元軍餉先趕回師部,自己帶著剩下的3萬元要辦事情,隨後再回師部。

警衛員帶著軍餉回了師部後,而周昆卻從此消失,猶如人間蒸發,再也沒有出現過,這樁奇案到現在為止都沒有一個合理的解釋和說法。

有的說是因為周昆受不了八路軍的艱苦生活,嚮往國民黨的花天酒地而改變了立場,當了逃兵;也有的說法是周昆在回師部途中遭遇了土匪,錢財被劫,人卻被殺。


周昆到底是當了逃兵,還是當了烈士,到現在都成了謎團,但我個人覺得當逃兵的可能性比較小,長征都走過來了,現在是八路軍的高級將領了,不至於做出逃跑的舉動,關鍵是後來了無音訊,這幾乎是不可能的,畢竟3萬元在當時是個巨大的數字,有了這筆錢,無論他走到哪裡都會引起注意。

朱允炆

建文帝朱允炆的消失從來都是津津樂道的話題,簡單的說就是燕王朱棣打著“靖難”的旗號,把建文帝趕下了帝位,但是朱棣打進南京城後,皇宮一把大火,建文帝朱允炆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從了歷史上著名的懸案。

朱允炆的失蹤後世有很多的說法,有說當和尚的,有說逃避至貴州的,還有說隱居杭州的,最新的說法朱允炆死後葬在重慶的,各種說法多了去了。至於這些說法的源頭和目的,只有一個:旅遊開發,品牌附會。

皇位被篡,皇帝逃亡,這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話題,如果能把他與當地的景觀扯在一起,那就賺大發了,現代的人這麼想,也帶著這種主觀意識去考證。


這些都不是真實的,很多都是強行附會上去,如果真有那些龍鳳雕刻於墓地建築之上,大家覺得明朝的官員都是傻的嗎,就算朱允炆死了,也會被挖出來給皇帝交差的,明成祖朱棣就找了他十幾年,那個年代相隔朱允炆失蹤時間很短,朱棣發全國之力,盡官府之利都沒有找到朱允炆,幾百年後的世人都能把朱允炆的骨頭找到,到底是朱棣太傻了,還是後人太聰明呢?

歷史上這些失蹤消失的著名人物都是悠悠長河裡的一粒沙,但是他們來過,有些被人銘記,有些被人遺忘,留給後世之人的除了唏噓,還有很多的感嘆和敬意。

<strong>


沉墨I方之城


在中國歷史上說不清突然消失的人物中比較有名的有:騙錢第一人徐福、騎青牛的老子、財神范蠡、沉魚西施、貴妃楊玉環、建文帝朱允炆、闖王李自成等,都是比較出名的,這些人在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之後,就消失在了歷史舞臺上。

另外單獨說一個人物,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

張良有多牛逼,他和韓信、蕭何並稱為漢初三傑。韓信被譽為兵聖,而張良則被譽為謀聖。他敢在秦始皇登基後刺殺他,幹荊軻幹過的事。博浪沙一擊,差點要了秦始皇的命。沒能成功還可以全身而退。

幫助布衣的劉邦成就了帝業

  • 主張南線進入關中,保證軍事上的順利和人員的最小傷亡,比項羽搶先進入關中,獲得輿論高點、百姓人心和重要機密。


  • 鴻門宴殺機重重,張良提前佈局,謹慎靈活確保了劉邦的安全。

  •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一舉平定三秦奪取關中寶地,下邑之謀幫助劉邦在垓下擊敗項羽。

劉邦稱帝后,他深感“飛鳥盡,良弓藏”。便不再參與任何政事。

在劉邦想換太子,請來商山四皓,劉邦就打消念頭。

之後的他自請辭官,摒棄人間萬事,專心修道養精,崇信黃老之學,想要輕身成仙。

後來有人發現過並打開過張良的陵墓,卻看到裡面只有一塊石頭,卻不知道張良去哪裡了。

劉邦曾評價張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外,子房功業”。張良的無所欲幫助他在劉邦誅殺功臣的浪潮中存活了下來。


不務齋


歷史上有哪些人物是突然消失了?我來說說我知道的吧!

歷史上第一位劫機成功者丹·庫珀!

1971年11月24日,一名叫丹·庫珀的男子搭乘上俄羅斯飛往西雅圖的飛機沒多久後,給了當班飛機空姐一張紙條,上面大膽的寫著他“我攜帶了炸彈,坐到我身邊來。”


空姐以為庫珀在跟她開玩笑,於是坐到了他旁邊發現庫珀身上真的帶了炸彈。為了保證飛機上剩客的安全,空姐聯繫了機長跟庫珀談判,而談判結果是庫珀要求給他20萬美元贖金跟四個降落傘。(兩個背式主降落傘兩個胸式安全降落傘)

得到談判結果後,機長聯繫了美國聯邦調查局,而為了乘客安全,當時的美國聯邦調查局答應了庫珀的要求。但是他們卻將這些贖金做了些暗標記,便於以後破案!

按照庫珀的要求,被劫持的飛機降落在了西雅圖機場。庫珀如願拿到錢和降落傘後,放走了飛機上被劫持的乘客,留下了機組人員作人質,將飛機加滿油後又起飛了。

只到這時人們都還不知道庫珀要幹什麼?當飛機在高空中飛了一段時間後,庫珀跟機長說把飛機速度降低並降低飛機高度,在這一切都做好後,庫珀把飛機上所有的乘務人員都趕到駕駛艙,自己帶上錢背好降落傘跳下丁飛機,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庫珀這一跳,從此消失在了人們的視野中,期間雖然發現了部分當年的贖金,和部分線索,但是直到今日,卻使終沒找到庫珀的身影!


唐古看今


關於這個,大家可能聽過不少了,比如騎牛拿綠卡的老子、出差不忘小姨子的民營企業家黃鶴、街罵武則天的駱賓王、拿了風投不分紅的徐福,傳說中的呼蘭刀客、走向太陽的徐彪,我去找水的彭加木,出門右轉的儲安平等等……

但是,還有一些歷史人物,他消失到連你都沒有意識到他是神秘消失的。

比如司馬遷

太史公是中國著史第一人,把別人的生活寫得十分詳細,連項羽跟戚姬的私密分別都瞭解的一清二楚,但是他本人的結局卻是一個謎。

太史公是陝西韓城人,小康之家,父親就是寫史的,據其父親說,他們家從周朝起就是寫史的。司馬遷小時候放羊,年輕時遊歷天下,為以後的寫史積累了大量的實地考驗經驗。

後面,司馬遷入朝為官,因為替李陵說了兩句公道話,就此下獄,最後交了錢,死刑變成腐刑。

從這時起,司馬遷就下定決心專心寫史。

而他留在人間的最後記錄是他宮刑的五年後,當時他的朋友任安牽扯進太子逆謀,被判處死刑。任安寫信給司馬遷,讓司馬遷跟漢武帝求個情。

司馬遷回了一封信,裡面講了自己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也就是我老司馬也不過如此,這世間不公平的事太多了,你的事估計也是救不過來了。

這個信沒交到任安手裡,任安就被處死了,而司馬遷就此消失在歷史當中,史書沒有記載任何有關他結局的事。

而我們也沒有意識到司馬遷其實是悄無聲息的消失在歷史中,他給無數人寫了結局,但他的結局卻無人書寫。

後面,班固雖然在漢書中有司馬遷傳,但也沒有交待司馬遷的結局,做為一個著名人物,實在是一個反常的事情。

這是為什麼呢?司馬遷到底去了哪?

有的人認為,司馬遷是老死,或者病死,只是因為漢書通例,王侯以下,非誅死者不著卒年。

但也有學者認為,司馬遷對自己受腐刑很有怨言,那個給任安的信,裡面就是充滿了埋怨,所以被漢武帝關到獄中害死了。

這也是有一些證據的,比如司馬遷在受宮刑之後,官其實是越做越大的,最後做到了中書令,所以任安才會寫信向他求救。但是,那時候的漢武帝已經接近瘋狂狀態,是一位瘋王,連自己的皇后太子都敢殺,所以伴君如伴虎。而司馬遷偏偏是一個著史者,他也沒有本朝人不寫本朝史的史家潛規則,寫了很多漢朝的事情,在這其中,也不太避諱,不好的事情也敢寫。

這樣一來,難免會得罪老劉家。

他的《史記》寫出後,馬上就成為了禁書,只有極少數人才能看到,而其中的一部分更是犯了大忌,比如《史記》中的《孝武本紀》就是寫漢武帝的,原本叫《今上本紀》,漢武帝看了之後,大怒而削之,刪減了大部分的內容,今天我們看到的有關漢武帝的記錄,有不少都是後人增補或者修改的,那自然不如司馬遷寫的更真實。

因為寫了很多皇家的秘聞,司馬遷想獨善其身也就不容易了,這也是任安向他求救,他卻大倒苦水,說起自己的悲慘經歷的原因,因為他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了。

而他寫的這封信如果被漢武帝看到,自然是一個實證,對皇帝有怨言,跟任安有關聯。再加司馬遷所寫的內容,又碰上了老年漢武帝,司馬遷的結局可想而知了。

所以,司馬遷被下獄賜死,應該是大概率事件,且導火索就是《報任安書》,而司馬遷之死的原因,大概是被漢武帝給隱瞞了起來,無人敢說罷了。

可嘆,司馬遷這位寫盡他人的史學大師,自己的歷史卻無人給出完整的答案。

另外,現在流行的《史記》是被刪減過的,而真正的史記,司馬遷自己說,他做了很多備份,藏於名山,只是現在還沒有發現。親們要是發現了,記得上交國家。

其實除了人,還有很多神秘失蹤的民族。

曾經統治地球,現在卻消失的四大民族

在地球的歷史上,有很多曾經盛極一時的民族卻消失了。

1.蘇美爾人

蘇美爾人是兩河流域的居民,他們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其文明可以追溯到六千年前,他們發明了人類最早的象形文字 :楔形文字。也會使用青銅,發明了灌溉技術,會觀察星星。在兩河流域,他們一共興建了十三座城市。每一個城市都自己的神,有自己的神廟。

而在公元兩千年後,蘇美爾人受到了外來的挑戰。因為蘇美爾是一個城邦國,各城邦之間相互獨立,面對外敵,並沒有形成合力,反而內鬥不斷,最終,阿摩利人漢穆拉比大帝建立了巴比倫王國,隨即攻陷了蘇美人的都城拉爾薩城。蘇美爾人就此消失在歷史當中。

2.赫梯人

赫梯人是生活在土耳其北部的一個民族,是第一代戰鬥民族,驍勇善戰。善於製作青器武器跟鐵質武器,還會駕馭戰車。在公元前十四世紀,赫梯人就已經掌握了鐵器技術。中國人掌握鐵器的時代大概是春秋時期,晚了八百年。

除了鐵器先進,他們竟然還掌握了細菌戰,懂得將染病的綿羊驅入敵方的城池。是地球上第一個發動細菌戰的民族。

而他們的管理機制很像後面實許了法家的秦國。所有的成年男子都要服兵役,其土地通過參加的戰爭而獲得。可以說,赫梯是地球上第一個軍事化的國家。

在這樣的全民皆兵舉措下,赫梯帝國無往不利,在前1595年時,他們奪下了巴比倫城,並將之毀滅。最終,赫梯帝國成為近東地區的第一大國。

在公元前1274年,赫悌帝國還擊敗了遠征的埃及軍隊,逼迫埃及簽定和約,此時的赫梯帝國達到了鼎點。但隨即開始走向下滑。

沒有外患的赫梯帝國陷入了內亂,而跟埃及的多年交戰也透支了國力跟民力。最終,海上民族:弗裡吉亞人、腓尼基人開始圍攻赫梯帝國,赫梯大敗,最後只能退到敘利亞地區,殘掉的赫梯帝國又活了四百年,最終被亞述帝國消失。

地球第一個戰鬥民族就此消失。

3.埃蘭人

埃蘭人是伊朗高原的土著,埃蘭文明也是伊朗高原的第一個文明,早在蘇美爾時代就有記載,當時的蘇美爾人進攻埃蘭,將埃蘭的武器當成戰利品運走。此後,埃蘭一直臣服於兩河流域的霸主,直到公元前23世紀才開始獨立,並且能夠反擊兩河流域。

伊朗高原跟兩河流域算是第一個死掐的CP,兩者之間相互掠奪,勝者為王,敗者為奴。在公元前12世紀,埃蘭人取得了重大勝利,他們攻破了巴比倫人,把漢謨拉比法典石柱搶回了國。

但最終,埃蘭人被赫梯帝國的徒弟亞述帝國攻滅,從而從歷史上除名。

4.瑪雅人

瑪雅人屬印第安人,是美洲唯一有文字記錄的民族,也是世界上唯一產生於熱帶而非大河的古代文明 。他們在美洲大陸留下了巨大的石頭建築以及金字塔,他們掌握了日月星辰的運行規律。

而跟上面的文明是被外來者攻滅的不同,瑪雅人的消失是一個歷史之謎,在公元九世紀時,瑪雅人突然放棄了他們辛苦建造的城市,消失於無形之中,遺留下的城市也被密林所隱藏,直到近代才被人發現。

瑪雅人去了哪?為什麼捨棄自己的城邦不要?

現在的研究發明,乾旱是原因之一,在一千多年前,瑪雅人生活的地區突然出現了持續百年的乾旱區,可想而知,為了解決乾旱,瑪雅人做出了很多嘗試,包括修建蓄水池以及殺人祭祀等方法,但最終都沒能等到雨的降臨。

無奈之下,瑪雅人只好放棄自己的家園,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而消失的,還有國家。

在過去的一百年,就有三個在歷史上雄起過的帝國消失了。

奧匈帝國

西方八大列強之一。1900年,打進北京的列強中就有他們的身影。

當然,那個時候的奧匈帝國基本已經不成了,說是到北京打醬油也不為過。

但在歷史上,這個帝國很強大,國土面積大,僅次於俄羅斯跟奧斯曼帝國,人口也多,工業也發達,尤其是軍火業很發達。

那為什麼這個帝國崩盤了呢?

其實這是歐洲的普遍性問題,一開始是法國崛起,拿破崙把他收拾了一下。到了後面,德意志帝國崛起,而且其鐵血首相俾斯麥在建立德意志帝國時,有意識把原本的股東奧地利排除了。奧匈帝國失去了跟德意志帝國聯合成一個大國的機會。

另外,意大利這個原本也屬奧匈帝國管的地盤,也自己玩了。

到了後面,又開始鬧革命潮,那奧匈帝國基本就快崩盤了。

為什麼呢?

因為奧匈帝國本來就是一個大拼盤。國內有十二個民族,而且每個民族戰鬥力都很強。又沒有絕對主體民族,德意志和匈牙利是最多的,但也只有三分之一。帝國軍隊的一個班裡面,都可能有各種語言。

那一鬧事,大家乾脆就單過了。

到了1908年,奧匈帝國還吞併原本文化也不同的波黑,最終導致薩拉熱窩事件從而引發一戰。

一戰後,奧匈帝國對地區的控制力瓦解。各地區按文化民族基本全部獨立,分出了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塞爾維亞、黑山、克羅地亞共和國等等一大波的國家。奧匈帝國,這個歐洲列強就不復存在了。

這個國家對歐洲文化的影響原本很深,但從這個帝國分出來的,包括德國意大利,都不提它的歷史,搞得它在歐洲史上的存在感很低。

奧斯曼帝國


這個帝國也相當強大,極盛的時期,橫跨亞歐非三大洲,亞歐非結合部的地盤,基本就是這個帝國的。

在這個帝國裡,也有相當多的民族,文化交融在一起。這種情況,那一定是需要一個強大的中央政府才能夠融合到一起的。那奧斯曼帝國也是在一戰被肢解的。

一戰稍弱了奧斯曼帝國的統治力,當然,奧斯曼原本的統治力就極弱,很多地盤基本上是完全自治了。只是一戰使這個局面變成了現實。

而奧斯曼帝國幸運的是,他們還有一個土耳其能夠繼承其主體。

一戰結束後,籤的巴黎和會中,有一部分稱為色佛爾條約,根據這個條約,大部分的地盤都要分出去。

土耳其的軍人就開始不幹了,他們搞了一個土耳其獨立戰爭,反抗瓜分,最終是把侵入國內的法國、希臘等國的軍隊驅逐了出去。


奧匈沒反抗,最後就沒有了主體,土耳其打了一仗,奇蹟般的贏了,就保有了主體。當然,還要是割地方的,最後簽了一個《洛桑條約》。

根據這個條約,土耳其放棄了一些領土,比如阿拉伯地區的領土。但保住了現在土耳其的領域。因為這個,土耳其的軍人凱末爾成為土耳其國父。土耳其又有軍人政治的特色,軍事政變很常見。


而在《洛桑條約》裡,我們還可以看,希臘跟土耳其在愛琴海上的劃分很有意思,海全部是希臘的,土耳其基本上只有海灘了。

這個東西,是條約規定的,雙方暗地都不太滿意,希臘說,按色佛爾條約,陸上也是我的。而土耳其當然還想有點海島可以玩一玩。

德意志帝國

這個帝國也是很強大的,由普魯士王國統一德意志全境而來。當然,前面說了,沒有帶奧地利玩。

他的建國,就是通過擊敗法國,打贏普法戰爭而獲得的,建國之後,長期的目標就是跟法國爭奪霸權。 曾經是歐洲一哥,力壓法國英國。

在一戰後,他們輸了,德意志帝國就崩盤了。

地方也縮了不少。

法國從德國拿走了不少地盤。比如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

因為太苛刻,所以很多人預言德國肯定還要鬧事,二戰果然鬧事了。


美英聯手,又把惹事的德國給打下去,二戰結束,德國當然要付出代價。

現在德國只有35.65萬平方公里,不如挪威、日本。相比一戰前,只有一半。但德國依然是世界強國。比奧地利跟土耳其,那不是一個層次了。

可見,這個世界變得有多快。

歡迎大家關注我的號,一起打開腦洞看歷史


腦洞歷史觀


我想到了“空中百合花”莉莉婭。

本來我想在回答中配一張她的照片的,但在網上找不到,只好不配了。

莉莉婭是前蘇聯的女戰鬥機飛行員,一共擊落過12架敵機。按照規矩,擊落5架敵機就可以稱為王牌飛行員,她擊落了12架,是名副其實的雙料超級王牌飛行員。

熟悉蘇聯的人都知道,每擊落一架敵機,就在機身上噴一顆實心紅五角星。但莉莉婭很特別,她喜歡百合花,所以,它擊落一架敵機就在機身上畫上一朵百合花,也正因為這樣,她獲得了“空中百合花”的美譽。

除了喜愛百合花,莉莉婭還有個特點,她擊落敵機回到機場時,都在機場上空來個橫滾通場,這是她的招牌動作。地勤人員一見到她的飛機做出橫滾通場就知道,我們的“空中百合花”又擊落敵機了。

德軍對這個“空中百合花”又氣又怕。因為她曾經將德軍的一名超級王牌飛行員擊落了。當時那飛行員跳傘被俘,他提出要見一見擊落他的對手。當莉莉婭來到他面前的時候,他根本不相信,以為蘇聯人在汙辱他。但莉莉婭比劃著將擊落他的經過說出來時,他相信了。因為莉莉婭描述的經過和當時的空戰經過一模一樣,如果不是親身經歷,是描述不出來的。他對莉莉婭說,雖然我們是為不同的國家服務,但作為同行,我對你出色的飛行技術表示欽佩。

隨著她飛機上的百合花越來越多,德軍對她也越來越氣。他們一邊提醒同伴,小心空中百合花來了,一邊又想恨不得將她除之而後快。有一次她升空作戰,十架德軍梅塞思密特BF109戰鬥機一塊朝她圍攻了上來。她擊落了兩架敵機,自己的戰機也被擊傷。她在迫降的時候也受了傷。

在養傷期間,她的戀人,也是一名王牌飛行員(叫什麼名字我忘記了)在與德軍作戰中犧牲。養好傷後,她重新回到部隊。每次遇上敵機,她都會通過無線電和德軍飛行員打招呼:“德國鬼子們,我莉莉婭來了!”此後她是越戰越勇,德軍飛行員也越來越怕她。在1944年的一次空戰中,她遭遇了十多架敵機的圍攻。在擊落了三架敵機後,她的戰機也中彈起火,她開著受傷的戰機在戰場迫降。後來,人們找到了她的戰機,但她卻像在人間消失了一樣,生不見人死不見屍。她的戰友,她的機師,還有蘇聯政府數次尋找她的下落,查過當年空戰的相關人員,都不知道她去哪了。這朵空中百合花就這樣失蹤了。

直到35年後,人們在戰場附近的一個山洞裡發現了一副穿著二戰蘇軍飛行員的殘骸,根據遺留下來的文件資料,終於確認,她就是失蹤了的莉莉婭。

根據她遺骸的位置,以及她戰機墜毀地方,人們大致推測了整個事情的經過:莉莉婭開著受傷的戰機迫降後,自己也負了傷。由於那是敵佔區,為了躲過敵軍的搜索,她逃進了附近的一個山洞。由於這個山洞很隱蔽,周圍長滿了雜草和灌木叢,人們在搜尋時沒有發現她。而受傷的莉莉婭就在山洞裡死去了。35年後,當地進行了大開發,人們砍伐樹木和清理野草,意外的發現了這個山洞,繼而才找到這個失蹤的“空中百合花”。


血染戰旗紅


如果林彪和聶榮臻在戰爭年代突然消失會不會令人大跌眼鏡,沒有後來的元帥光輝和縱橫捭闔得讓人多遺憾,然而歷史上有一個與他們兩級別一樣的紅軍高級將領真正莫名其妙的消失在人海中,他就是115師參謀長周昆

周昆是湖南平江人,最早曾經追隨毛主席參加秋收起義,資歷較老,是上井岡山的老紅軍。此後在紅軍中參加了建立蘇區,反圍剿以及長征等歷史,一直成功到達陝北,職務也從基層的連長升到紅一方面軍的參謀長,是林彪的搭檔。

對於當時的周昆,雖然不是黨的最高層,但也是黨和軍隊的重要高級幹部,是中央軍委23個委員之一,按照正常劇情發展,活到建國後是沒有太大懸念,而且1955年授勳當不了元帥至少也是大將級別,然而就是在這個時間點上,他突然消失在所有人的視線裡,再也沒有出現。

1938年,紅軍已經改編為八路軍,周昆擔任115師的參謀長,負責管理後勤用度。2月份,周昆前往八路軍總部開會,同時提取了6萬元軍餉,在回115師的路上,他讓警衛員帶3萬先回部隊,自己留下3萬並謊稱還有其他事情要辦,等辦完再回部隊,就這樣離開了自己的隊伍。

作為逃兵,在嚴酷戰爭年代是要軍法處置,而周昆作為黨的高級將領在完全沒有政治軍事威脅的情況下突然出逃,尚屬首例,令所有人都感到意外,至於他的出逃原因和去向也一直是一個謎團。

後人綜合當時他的行蹤推測認為,周昆之前去武漢參加會議,親眼目睹了國民黨軍隊的奢靡和腐敗,可能是多次經歷了生死的考驗後,再自己對比下國民黨的生活,產生的落差讓他的革命意志產生了動搖,而且從武漢回來之後就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在八路軍總部對著朱德、彭德懷等高級將領直言不諱的表達出來,對目前的境遇有所抱怨,因此被彭德懷訓斥。

可能是經歷過多次政治鬥爭洗禮的周昆在上級面前暴露了自身對革命意志的動搖,擔心對自己不利,因此在返回部隊途中離開。

周昆的出走讓115師師長林彪深受打擊,不久後他也因為閻錫山部隊的誤傷而離開了部隊,兩個重要的將領的先後離隊,對115師抗戰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至於後來周昆去了哪裡,有說是他回到了平江來家,也有傳聞出了國,還有說是中途被害了,當然他並沒有去投靠國民黨和日本人,但是他的下落也成了未解之謎!


柔玄


說到歷史中突然消失的人物,我第一個想到了80年代消失於羅布泊的彭加木。

在1980年的時候,作為我們國內著名植物學家的彭加木率隊進入了羅布泊進行考察。

這次考察並不是彭加木對羅布泊的第一次考察,在這次考察之前,彭加木曾經兩次與人考察過羅布泊。

在他的第一次考察中,他除了採集到不少稀缺的標本之外,他還得出了一個意外的結論。

那就是懷疑羅布泊裡面可能存在著重水礦,所謂的重水,就是製造核武器的重要原材料。

這個結論對於彭加木來說是非常驚喜的,不過因為羅布泊實在太過於遼闊了,所以即便那時他費心尋找了一番,也沒能找到重水礦的蹤跡。

彭加木失蹤

在那次之後,彭加木後面又兩次對羅布泊進行了考察,而在他第三次對羅布泊進行考察的時候,他失蹤了。

彭加木失蹤的時間非常巧合,在他失蹤之前,他所率領的考察隊經歷到了缺汽油、缺水的尷尬處境。

在面臨著這個難題的時候,他的隊友們向他提出了讓軍事基地用飛機運送物資救援他們的請求。

最開始的時候,彭加木是不答應隊友們請求的,因為如果讓軍事基地用飛機幫忙運送物資的話,那飛機所需要用到的油費必然極其高昂,對於彭加木這樣傳統而節約的科學家來說,很難做出這樣的決定。

不過可能是經受不住隊友們的相勸,他後來還是決定向軍事基地發出了求援。

彭加木是在1980年6月16號當天向軍隊發出求援的,而軍隊對他們回應的時間是第二天上午的9:00,說是讓他們把座標發過去,很快就會派遣飛機前往他們的所在地給他們運送汽油和水。

而就在第二天中午1:00的時候,彭加木的隊友們卻發現彭佳木突然消失了。

彭加木消失後,他只留下了一張紙條,說是自己要前往東邊去尋找水井,標註的時間是第二天的上午10:30。


對彭加木的尋找

在發現彭佳木失蹤後,隊友們對他進行了一番尋找。

尋找無果後,隊友只能把彭加木失蹤的信息上報給了國家,讓國家對失蹤的彭加木進行搜尋。

國家對於彭加木失蹤的事情非常重視,在幾個月的時間中,一共派遣大部隊對羅布泊進行了四次大規模的搜尋。

在最後一次搜尋的時候,甚至出動了上千多人對彭加木失蹤地附近進行地毯式的搜尋。

不過無論搜救隊伍再如何努力地想尋找彭加木的蹤跡,都未能找尋得到彭加木身影的任何蛛絲馬跡。

於是在費心費力尋找了幾個月的時間後,國家只能無奈停止了對彭加木的搜尋。

彭加木失蹤的疑點

關於彭加木的失蹤信息,我覺得有個地方是非常可疑的。

那就是明明他6月16號的時候就已經痛下決心選擇了向軍隊發出求援信息,第二天9:00的時候又接收到了軍隊同意派飛機救援的信息。

這個時候他只需要靜靜地在營房中等待救援物資的到來就行了,為什麼在收到軍隊回應的消息一個小時後,卻突然產生了要獨自一個人去尋找水井的想法呢?


有人說,彭加木是為了儘量幫國家節省一些資源,才在當時突然決定去尋找水井的。

但是我覺得這種說法根本無法解釋彭加木去尋找水井的行為。

畢竟彭加木是一個成年人,還是一個心智非常成熟的大科學家,不可能跟小孩子那樣不會考慮事情的周全。

在知道軍隊肯定會送來物資的前提下,我覺得他必然不會做出獨自一人、悄無聲息去尋找水源的行為。

在這種情況下,彭加木的失蹤只有兩個可能。

第一個可能就是他真的想去尋找什麼東西,要尋找的這個東西只能他自己一個人去秘密尋找,在第二個可能中,他並不是在去尋找水井的過程中失蹤的,而是因為某些原因被迫失蹤後,被人偽造字跡留下了那張去尋找水井的紙條。


孤客生


古有明朝建文帝,今有南大碎屍案的兇手。

看到這個話題,我就不約而同的想起來兩個人。一個是明朱元璋的孫子朱允炆,一個就是南大碎屍案。歷史上有哪些人物是突然消失的?請聽小雪娓娓道來。

朱允炆靖難之役之後,突然失蹤,朱棣為此找了朱允炆足足21年

要說起古代的未解之謎,那明朝能說的就非常的多,比如建文帝朱允炆。

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孫子,在朱允炆父親朱標死了以後,朱元璋就把皇帝的位置給了朱允炆,說起這位皇帝,還是要豎起大拇指的。在朱元璋時期,他封了很多的藩王,朱允炆上位以後第一件事就是削藩。

但是,勢單力薄的朱允炆怎麼能夠削藩成功呢,後來,他在從政上也有很多建樹,史稱“建文新政”,給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

靖難之戰役,朱棣攻入北京城,朱允炆乘亂逃出宮去,流浪各地。

關於朱允炆的去向一直是個謎,有人說,是朱棣故意放的朱允炆,但是這一說法並不站得住腳,也有人說,他從地宮中逃出昇天。

後來,據說,鄭成功七下西洋,也是為了能夠找到關於朱允炆的下路。

至今,朱允炆活不見人,死不見屍。也許,隨著考古的發展,這個歷史之謎也會隨著解開。

南京大學,1996年發生了一起全國震驚的刑事案件,兇手就像人間蒸發一樣,20多年來,兇手活不見人,死不見屍,真相未明,屍骨未寒

1996年1月19日,位於南京大學的大一女子刁愛青,屍體被人們從垃圾堆中發現。

可惡的是,兇手把刁愛青的屍體,切成了2000多塊,並蒸熟。後來,因為各種原因,兇手至今未被繩之以法。好在公安部把此案列為一級刑案作為偵辦對象。

兇手是什麼人,為何就像人間消失一樣,活不見人,死不見屍:

  • 屠戶

  • 醫生

  • 軍人

  • 宗教組織

  • 社會組織

小雪列了以上五個可能性,從兇手的作案手法上推斷,兇手極有可能是以上三種情況。

今年是2019年,案發於1996年,事件已經發生了23年,在這麼多年裡,受害者的家人無不終日以淚洗面,孩子被殺,兇手至今逍遙法外。

公理昭彰,報應不爽!雖然兇手至今沒有落網,但是,總有一天,會被制裁。

歷史上有很多人,突然失蹤。建文帝朱允炆、南大碎屍案的兇手,真相究竟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文/小小雪說歷史,本文原創,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喜歡的點點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