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福安千年古村大留,竟流傳有這麼多故事……

烽火狼煙古戰場,福安古道補遺篇

福安開發區境內的大留村,位於白馬河畔,賽江西岸,是一個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文化積澱深厚的千年古村。

據史料載,唐鹹通五年(公元864年),張姓先人從福州烏石山遷徙至金山後坡之處,聚族於此,繁衍生息。為緬懷遠祖漢代名臣張良拜封留侯,顧名思義取“大留”二字作為村名,以此銘記先祖的功德。此後相繼又有阮、孫、徐、林等姓族人遷此定居。

在宋代時期,大留村的發展就已達到鼎盛高峰,就此一朝(北、南二宋)考取功名進士及第者就達10多人,代表人物以張、阮族人尤為突出,為宋代福安境內最為興盛的村落之一。

大留村的繁榮有諸多因素形成,其中不乏與地處村西邊一條古官道有十分密切的關係。此官道建於何時,年代不詳,宋代時就已存在。往北,穿村而過,過嶺尾宮、填裡、後太……等地,是古時通往縣城、京城方向的必經之路。往南,則順山越嶺、拾級而上,山岙處俄見古塔、煙墩(古烽火臺遺址)、涼亭,而後順嶺而下,過倪下、山下、洋中、湄洋……往省城及東南沿海地區,是一條很重要的交通要道。

在交通、信息不發達的古代,此條古官道無疑給大留的先人們提供了經商、從政、求學、考試等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因此也成就大留曾經輝煌的歷史。

關於此條古官道還留下許多歷史名人的足跡和故事。據《福安縣誌》,對照大留張氏族譜,記載著一個塵封八百多年前關於宋室風雨飄搖,少帝南逃,文天祥勤王至此在大留村留下千古絕唱的故事:

文天祥(公元1236-1283年),名雲孫,字天祥,後換天祥為名,改字履善,寶祐四年(公元1256年)狀元及第再改字宋瑞,因住過文山,而號文山,南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安縣)人。

宋恭帝德佑元年(公元1275年),元兵大舉進攻東下,攻城掠地,文於家鄉起兵抗元。次年,臨安被圍,文以右丞相兼樞密使奉命前往敵營議和,因談判未果反而被拘,歷經磨難得以逃脫,轉戰於贛、閩、嶺等地。臨安淪陷,恭帝與謝太后被俘。國舅楊亮節帶著二位小王子(益王趙昰,廣王趙昺)沿途經長溪古道倉皇向南而逃。不久剛滿七歲的趙昰在福州登基做皇帝,史稱宋端宗。宋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文天祥在開府南劍州(今福建南平市)集勤王之師一路揮師南下駐軍曾坂、百壁巖等處(今福安市甘棠鎮觀裡一帶,據說曾經在百辟巖有過戰役),路過長溪大留村(今福安開發區大留村)時,過訪同榜進士張全居處(張全,字伯恭,宋寶佑四年登丙辰科文天祥榜進士),見其祖父張觀(字達之,號自山,宋乾道年間進士)詩詞遺蹟感慨之,並作《長溪道中和張自山韻》詩二首。

其一

潮聲連地吼,江雨帶天流。

宮殿扃春仗,衣冠鎖月遊。

傷心今北府,遺恨古東洲。

王氣如川至,龍興海上州。

其二

夜靜吳歌咽,春深蜀血流。

向來蘇武節,今日子長遊。

海角云為岸,江心石作舟。

丈夫意何壯,底用泣神州。

文天祥在大留逗留期間,還曾順道到過溪柄柏柱洋榕頭村,瞻仰南宋一代義士鄭虎臣(時因誅殺南宋誤國奸相賈似道而聞名於世)的故居與祠堂,並寫下一副千古名聯:

作正氣人都為名教肩任

到成仁處總緣大義認真

張觀,字達之,號自山,宋長溪縣大留村(今福安開發區大留村)人,生於宋高宗紹興年間。明《福安縣誌》(人物誌)記載:“字達之,入太學。隆興中,金虜渝盟,侵擾淮甸,觀率太學生七十二人上書,請斬湯思退、王望之、尹穡,竄其黨洪适、晃光武,而用陳伯、胡銓等,以濟大計,其言切直。後舉進士,新城令”。

據大留村張氏族譜記載:張觀於宋乾道五年登黃定榜進士。為抵禦金兵南下,不辭勞苦,率領士民築淮甸新城,隨即被任為新城令。後告老回鄉之際,偶遊長溪縣接官亭,遇景題詩:

一山迎石照,百水納江流。

騷客登樓賦,漁翁泛棹遊。

雲霞橫遠岫,波浪起芳洲。

風雨乍然至,魚龍鬧北州。

大留村牌樓門:

原来福安千年古村大留,竟流传有这么多故事……
原来福安千年古村大留,竟流传有这么多故事……

大留張氏雍正年間族譜手抄本:

原来福安千年古村大留,竟流传有这么多故事……

大留村西側原長溪古道經此而過,路口處原有宋代石獅一尊,上世紀九十年代被盜,後村人新置石獅於此:

原来福安千年古村大留,竟流传有这么多故事……

大留村郊秋色:

原来福安千年古村大留,竟流传有这么多故事……

大留古官道下丹橋慕春園:

原来福安千年古村大留,竟流传有这么多故事……

大留巨龍工業區與東山村:

原来福安千年古村大留,竟流传有这么多故事……

大留古官嶺:

原来福安千年古村大留,竟流传有这么多故事……
原来福安千年古村大留,竟流传有这么多故事……原来福安千年古村大留,竟流传有这么多故事……
原来福安千年古村大留,竟流传有这么多故事……原来福安千年古村大留,竟流传有这么多故事……
原来福安千年古村大留,竟流传有这么多故事……原来福安千年古村大留,竟流传有这么多故事……

倪下古石塔,建於北宋神宗熙寧六年,塔高6米,10層,9個空格:

原来福安千年古村大留,竟流传有这么多故事……原来福安千年古村大留,竟流传有这么多故事……
原来福安千年古村大留,竟流传有这么多故事……原来福安千年古村大留,竟流传有这么多故事……
原来福安千年古村大留,竟流传有这么多故事……

古煙墩(峰火臺遺址):

原来福安千年古村大留,竟流传有这么多故事……

倪下古涼亭:

原来福安千年古村大留,竟流传有这么多故事……原来福安千年古村大留,竟流传有这么多故事……
原来福安千年古村大留,竟流传有这么多故事……原来福安千年古村大留,竟流传有这么多故事……
原来福安千年古村大留,竟流传有这么多故事……

百辟巖在觀裡村西側山蠻之中,巖白色:

原来福安千年古村大留,竟流传有这么多故事……

《廣輿記》載:“巖在福安,宋小帝航海入閩,集勤王之師於此”。福安縣誌載:

百辟巖懷古

[明]吳聰

宋室淪亡過此鄉, 巖棲百辟泣斜陽。

至今人指耕鋤處, 風雨瀟瀟古戰場。

百辟巖

[清]李枝青

百辟巖高插海青,益王南幸記曾經。

夏家一旅圖恢復,漢代千官剩典型。

舟裡有人談格致,寰中無地寄朝廷。

衣冠宮殿傷心處,龍去空江雁滿汀。

清乾隆三十七年,南塘貢生林開極為紀念文天祥勤王之事募建的百辟亭:

原来福安千年古村大留,竟流传有这么多故事……
原来福安千年古村大留,竟流传有这么多故事……

長溪歷史待挖掘,福安文化補遺篇!

原来福安千年古村大留,竟流传有这么多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