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寧夏兩項經驗做法受到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揚

喜訊來了!

近日,寧夏受到國務院辦公廳

通報表揚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

11月1日

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通報

對全國第六次大督查發現的

32項典型經驗做法給予表揚

其中

寧夏兩項典型經驗做法獲通報表揚

厲害了!寧夏兩項經驗做法受到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揚



記者從寧東基地管委會獲悉,11月1日,國務院辦公廳對國務院第六次大督查發現的32項地方典型經驗做法予以通報表揚。

厲害了!寧夏兩項經驗做法受到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揚

  國務院督查組在對16個省(區、市)開展實地督查中,除發現一些地方存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問題外,也發現有關地方在減稅降費、穩定和擴大就業、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合理擴大有效投資等方面主動作為、精準發力,在實踐中創造和形成了一批好的經驗做法,其中包括寧夏回族自治區深入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激發投資活力、寧夏回族自治區寧東能源化工基地聚焦重點降成本促進實體經濟發展。這是繼2016年、2018年後,寧東基地典型經驗第三次獲得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揚。(寧夏日報記者 賈莉)

此次通報表揚的典型經驗做法共32項,涉及實地督查的16個省(區、市)。

——在減稅降費方面,內蒙古自治區推行i稅服務平臺便捷服務納稅人;海南省構建減稅降費風險統籌應對體系強化風險防控;雲南省多措並舉有效降低企業用電成本;寧夏回族自治區寧東能源化工基地聚焦重點降成本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在穩定和擴大就業方面

,天津市打造職業教育高水平聚集園區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山西省運城市實施“鳳還巢”計劃服務在外務工創業人員;山東省推出“組合拳”夯實就業基礎。

——在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方面,遼寧省推進不動產交易登記一體化改革利民利企;江西省打造“贛服通”平臺實現政務服務事項“掌上辦”;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推進“互聯網+不動產登記”改革構建智能服務新體系;貴州省統籌“一雲一網一平臺”建設提升“一網通辦”效能;甘肅省蘭州市推行“四辦四清單”制度提升服務水平。

——在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方面,山東省青島藍色硅谷核心區打造開放創新合作平臺提升科技支撐能力;重慶市探索知識價值信用貸款改革打開科技型企業輕資產融資之門;四川省探索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打通科技與經濟結合通道。

——在合理擴大有效投資方面,天津市加強財政開源節流保障重點項目實施;吉林省吉林市發展“冰雪經濟”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安徽省以“四送一服”雙千工程為抓手破解企業發展難題;重慶市對接“項目池”與“資金池”創新政府投資對接平衡機制。

通報強調,各地區、各部門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學習借鑑典型經驗做法,認真履職盡責,強化責任擔當,抓深抓實抓細抓好各項工作,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確保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文件原文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對國務院第六次大督查發現的典型經驗做法給予表揚的通報

國辦發〔2019〕4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為進一步推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和《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目標任務的貫徹落實,國務院部署開展了第六次大督查。從督查情況看,各有關地區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求真務實、攻堅克難,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加大“六穩”工作力度,各項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在對16個省(區、市)開展實地督查中,除發現一些地方存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問題外,也發現有關地方在減稅降費、穩定和擴大就業、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合理擴大有效投資等方面主動作為、精準發力,在實踐中創造和形成了一批好的經驗做法。


為表揚先進,宣傳典型,進一步激發和調動各地區、各部門銳意進取、改革創新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推動形成善於破解難題、勇於幹事創業的良好局面,經國務院同意,對天津市加強財政開源節流保障重點項目實施、四川省探索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打通科技與經濟結合通道等32項地方典型經驗做法予以通報表揚。希望受到表揚的地方牢記使命,珍惜榮譽,發揚成績,奮力拼搏,再創佳績。
各地區、各部門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學習借鑑典型經驗做法,認真履職盡責,強化責任擔當,抓深抓實抓細抓好各項工作,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確保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附件:國務院第六次大督查發現的典型經驗做法(共32項)

國務院辦公廳
2019年11月1日

附件

國務院第六次大督查發現的典型經驗做法

(共32項)

1. 天津市加強財政開源節流保障重點項目實施。

2. 天津市打造職業教育高水平聚集園區助力經濟社會發展。

3. 山西省以政務信息化改革為突破口優化營商環境。

4. 山西省運城市實施“鳳還巢”計劃服務在外務工創業人員。

5. 內蒙古自治區推行i稅服務平臺便捷服務納稅人。

6. 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強化債券全流程管理有效支撐項目建設。

7. 遼寧省積極發展“飛地經濟”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

8. 遼寧省推進不動產交易登記一體化改革利民利企。

9. 吉林省吉林市發展“冰雪經濟”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10. 吉林省四平市推行政務服務無差別全科受理改革提高審批效率。

11. 安徽省以“四送一服”雙千工程為抓手破解企業發展難題。

12. 安徽省亳州市搭建企業聯辦服務平臺實現企業快速開辦。

13. 江西省打造“贛服通”平臺實現政務服務事項“掌上辦”。

14. 江西省撫州市推行非稅收入收繳電子一體化管理改革提升服務效能。

15. 山東省推出“組合拳”夯實就業基礎。

16. 山東省青島藍色硅谷核心區打造開放創新合作平臺提升科技支撐能力。

17. 廣西壯族自治區建設“桂建通”平臺探索破解農民工工資拖欠難題。

18.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推進“互聯網+不動產登記”改革構建智能服務新體系。

19. 海南省建設進出島人流、物流、資金流監管系統服務自由貿易港建設。

20. 海南省構建減稅降費風險統籌應對體系強化風險防控。

21. 重慶市對接“項目池”與“資金池”創新政府投資對接平衡機制。

22. 重慶市探索知識價值信用貸款改革打開科技型企業輕資產融資之門。

23. 四川省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打造五大應用場景培育發展新動能。

24. 四川省探索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打通科技與經濟結合通道。

25. 貴州省硬化預算約束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26. 貴州省統籌“一雲一網一平臺”建設提升“一網通辦”效能。

27. 雲南省多措並舉有效降低企業用電成本。

28. 雲南省昆明市創新公共資源交易監管機制營造公平守信市場環境。

29. 甘肅省運用電子健康卡探索打通就醫“最後一公里”。

30. 甘肅省蘭州市推行“四辦四清單”制度提升服務水平。

31. 寧夏回族自治區深入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激發投資活力。

32. 寧夏回族自治區寧東能源化工基地聚焦重點降成本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綜合寧夏政府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