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超強颱風形成,“夏浪”已達16級,24號颱風即也在南海生成

又一個超強颱風形成,“夏浪”已達16級,24號颱風即也在南海生成

▲超強颱風“夏浪”、南海熱帶低壓以及關島南側低緯上空的熱帶雲團。

時間進入到11月,我國自北向南已逐漸入冬,但在海上,熱帶系統近期卻再度熱鬧起來。最先起勢的是23號颱風“夏浪”,“夏浪”的前身是熱帶擾動99W於2日晚上加強為熱帶低壓,6小時後它便在距離關島以東大概1200公里的海面上加強成為颱風“夏浪”。

又一個超強颱風形成,“夏浪”已達16級,24號颱風即也在南海生成

▲11月5日06時,中央氣象臺發佈的颱風“夏浪”未來5天移動路徑預報圖。

“夏浪”的移動路徑很大程度將取決於冷空氣東移的速度,從昨天白天開始,“夏浪”逐漸減速,這預示著冷空氣前沿已經逼近“夏浪”並將逼迫“夏浪”逐漸轉向。減速時期的“夏浪”強度也迎來了爆發期,昨天早晨“夏浪”還是一個30米/秒的強熱帶風暴,到了今天(11月5日)上午它已成為一個52米/秒的超強颱風(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6級)。

又一個超強颱風形成,“夏浪”已達16級,24號颱風即也在南海生成

▲衛星監測到的22號強颱風“夏浪”雲圖動畫。

又一個超強颱風形成,“夏浪”已達16級,24號颱風即也在南海生成

▲葵花-8號衛星監測到的超強颱風“夏浪”近景。

超強颱風“夏浪”將於明天上午徹底完成轉向,在它徹底轉向完成前後,它的強度會繼續增強。不過正如前天文章中提到的,“夏浪”是一個無公害的颱風,它在距離關島東北1000公里的海面上完成轉向後會加速向東北方向,並最終在海上減弱變性為溫帶氣旋。

又一個超強颱風形成,“夏浪”已達16級,24號颱風即也在南海生成

▲JTWC發佈的“夏浪”未來5天移動路徑概率圖。

而就在“夏浪”生成前夕,熱帶擾動90W也在菲律賓附近悄然形成。90W是形成於季風槽內,只不過初冬的季風不同於夏季風,主導風向已經由西南轉為東北。90W進入南海後在東北季風和越赤道氣流共同影響下進入徘徊少動階段,強度也緩慢增強。

又一個超強颱風形成,“夏浪”已達16級,24號颱風即也在南海生成

▲11月5日06時,中央氣象臺發佈的南海熱帶低壓路徑圖。

昨天夜裡,日本東京颱風中心和我國中央氣象臺已先後將90W升格為熱帶低壓。11月5日08時,南海熱帶低壓中心位於北緯13.9°,東經115.0°(距離海南省三沙市(西沙永興島)東南方向約435公里),中心附近最大風速15米/秒(熱帶低壓級)。

又一個超強颱風形成,“夏浪”已達16級,24號颱風即也在南海生成

▲5日08時,風雲-4號衛星監測到的南海熱帶低壓。

按中央氣象臺最新預計,南海熱帶低壓將在1天內加強成為今年第24號颱風“娜基莉”。對於這個即將在南海生成的“娜基莉”來說,它本身的強度不會太強,目前預計它的巔峰強度在強熱帶風暴(風力11級)或者颱風級的下限(風力12級)左右,但是華南特別是海南的朋友需要知道的是它將在南海中南部海域上空持續徘徊近一個星期。

又一個超強颱風形成,“夏浪”已達16級,24號颱風即也在南海生成

▲11月4日20時,GFS預測的未來7天地面風場和氣壓場演變動畫。

雖然未來“娜基莉”整體雲系不會北上,但由於它將長時間盤踞在南海中南部海域,將在接下來一個星期內對海域內的航運、漁業等行業帶來不小的麻煩。此外,“娜基莉”北側環流與冷空氣節後也將給海南島東部和南部地區帶來一定的風雨影響。

另外,除了“夏浪”和即將在南海生成的24號颱風“娜基莉”,關島南部活躍著一大片熱帶雲團。最新超級計算機模型計算顯示,這個熱帶雲團未來也有加強並在關島附近形成為颱風颱風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