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則故事,講述貪婪人生,遠離貪婪,適可而止,知足者常樂

​故事一:5毛和1元哪個更多

有一個小孩兒,大家都說他傻。因為如果有人給他5毛和1元兩個硬幣讓他從中挑選一個歸自己所有,他總是選擇5毛,而不要1元。大家也經常拿5毛和1元逗他以此取樂。一個從外地來的陌生人,知道這件事不相信,於是就拿出兩個硬幣,一個5毛和一個1元的,結果小孩真的就挑選了5毛的硬幣。陌生人很是納悶就追問小孩。在陌生人是外地人又死纏爛打情況下,小孩終於說出了秘密,如果我選擇1元硬幣,下次就沒有人會再跟我玩這個遊戲了。這就是小孩的聰明之處。

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卻抱有著不拿白不拿,不吃白不吃的他貪婪。殊不知這種貪婪在損害他人利益的同時,也消耗著他人對自己的好感。人際關係一次性用完,做生意一次賺足,自以為的聰明實際確是在切斷自己的路。10個5毛和1個1元究竟孰少孰多,自然不言而喻。慾望的永不滿足不停地誘惑著人們追求物慾的最高享受,然而過度地追逐利益往往會使人迷失生活的方向,因此,凡事適可而止,才能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方向。

四則故事,講述貪婪人生,遠離貪婪,適可而止,知足者常樂

故事二:家裡的盤子太小裝不下大魚

幾個人在湖邊垂釣,幾名遊客在周圍圍觀,只見一名垂釣者魚竿一揚,釣上來一條足足有一尺多長的大魚,魚落在岸上後用力掙扎。垂釣者用腳踩著大魚的身子,卸下魚嘴裡的釣鉤,順手把魚丟進湖裡。周圍人一頓唏噓,這麼大的魚還不滿足,可見垂釣者的雄心之大。在眾人的唏噓之際,垂釣者釣竿一揚又是一條一尺多長的魚,垂釣者仍舊重複上面的動作,再次把魚丟進湖裡。

第三次垂釣者的釣鉤再次揚起,釣鉤上掛著一條几寸長的小魚。眾人以為再次扔到湖裡時,垂釣者卻小心翼翼地將魚放入魚簍中。眾人不解就問垂釣者為何舍大而取小。垂釣者笑笑說,我家最大盤子也不過一尺長,太大的魚釣回去盤子也裝不下。在經濟發達的今天,像釣魚者這樣舍大取小的人是越來越少,反而是舍小取大的人越來越多。 俗話說,貪心圖發財,短命多禍災。心地善良、胸襟開闊等良好的品性,才是健康長壽之本。貪圖小便宜,終究是要吃大虧的。

四則故事,講述貪婪人生,遠離貪婪,適可而止,知足者常樂

故事三:捨得捨得只有舍才有得

法國人從莫斯科撤走後,一個商人和一個農民到街上尋找財物,很快他們發現了一堆未被燒焦的羊毛,兩個人各分一半背在自己的背上。歸途中他們又發現了一些布匹,商人將羊毛扔掉選擇比較好的布匹背在身上。農民把剩餘的布匹全部撿起來放在自己的身上。走了不遠他們又找到一些銀器,商人又把布匹扔掉,拿著銀器繼續上路,農民卻因為身上的物品太多,只得作罷。

途中突然下起大雨,農民身上的羊毛和布匹遇到雨水後沉重不堪,朗朗蹌蹌摔倒在泥濘當中。而商人身上只有為數不多的銀器,很輕鬆地回到家中。後來商人賣掉銀器,生活再次富足起來,農民卻因為雨水生了一場大病。大千世界誘惑萬千,該放就放,生活才能更快樂。

四則故事,講述貪婪人生,遠離貪婪,適可而止,知足者常樂

故事四:一隻會說話的鳥兒

一個獵人捕獲了一隻會說話的鳥兒,鳥兒說:”我是個預言家,放了我,我給你三條忠告。“先告訴我,我才放了你,我發誓”獵人回答道。鳥兒說:“第一條忠告,做事後不要懊悔。第二條忠告,別人給你講的事,如果你認為不可能就不要相信。第三條忠告,當你爬不上去時就別費力去爬。三條忠告說完了,你該放了我吧。”獵人如約而至放了鳥兒。

鳥兒飛到一顆大樹上,開始嘲笑獵人愚蠢,告訴獵人自己嘴裡有一顆大珍珠,正是因為這個珍珠鳥兒才這麼聰明,愚蠢的獵人卻放走了自己。獵人聽後非常懊悔,開始爬樹想再次捉住這隻鳥兒,在他爬到一半時掉了下去摔斷了腿。鳥兒再次嘲笑獵人,“笨蛋,我剛才給你的忠告都忘了,懊悔放了我,接著卻相信一個鳥嘴裡有大珍珠,最後還要爬樹,哈哈哈。”說完鳥兒就飛走了。

四則故事,講述貪婪人生,遠離貪婪,適可而止,知足者常樂

貪婪是一種頑疾,人們極易成為它的奴隸。人因貪婪常常會犯傻,什麼蠢事也會幹出來。變得越來越貪婪。人的慾念無止境,當得到不少時,仍指望得到更多。一個貪求厚利、永不知足的人,等於是在愚弄自己。貪婪是一切罪惡之源。貪婪能令人忘卻一切,甚至自己的人格。貪婪令人喪失理智,做出愚昧不堪的行為。所以任何時候要有自己的主見和辨別是非的能力,不要被假現象所迷惑。 遠離貪婪,適可而止,知足者常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