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希望加入中國國籍,苦求了兩百多年,這個族群才獲得成功

在西藏和尼泊爾的邊境上,生活著一群達曼人。

達曼人的穿著打扮都和藏民一樣,所信仰的宗教和語言也與藏民無異。唯一能區分他們的是他們都有著藍眼高鼻,一看就有白人血統。

一直希望加入中國國籍,苦求了兩百多年,這個族群才獲得成功

(達曼人後裔)

那麼,達曼人是怎麼出現在西藏的呢?

“達曼”在藏語中是“騎兵”的意思。

據達曼人回憶,他們的先祖是尼泊爾中部廓爾喀人。

早在1769年,能徵善射的廓爾喀人在征服了尼泊爾後,便建立了沙阿王朝。

廓爾喀人在征服尼泊爾後又不斷地向四周擴張,經過南征北戰,沙阿王朝的領土一度是如今尼泊爾的3倍之多。

常戰常勝,讓廓爾喀騎兵的野心不斷膨脹。在乾隆五十七年,他們向西藏發動了進攻,不光佔領了部分藏區,還在扎什倫布寺大肆搶掠。

班禪和喇嘛不得不向清廷求援,乾隆於是派大將福康安率大軍平叛。

在福康安的指揮下,清軍很快就打敗了廓爾喀騎兵。不僅收復了西藏,還一直驅兵攻到了沙阿王朝王城陽布城下,直到他們的國王向清朝臣服才罷戰。

在清軍的步步緊逼下,有一支廓爾喀騎兵在混亂中與隊伍失散了,由於他們只能憑原始的方法辨認方向,結果他們幾乎將西藏轉了一個圈,卻始終沒能找到回去的路。無奈之下,他們只能就地生活,這就是後來的達曼人的先祖。

一直希望加入中國國籍,苦求了兩百多年,這個族群才獲得成功

(廓爾喀騎兵)

達曼人中的男性主要靠手藝生活,比如打鐵或者做木匠。而女性則只能做苦力和打雜。

由於他們沒有國籍,也沒有土地和房屋,他們的生活習慣也和藏民有區別。他們長年流浪在中印和中尼邊境,有“東方吉普賽人”的稱號。

這種居無定所的生活,讓達曼人特別渴望能有歸屬。

起初他們很想回到尼泊爾。可是尼泊爾經過多年的變遷,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尼泊爾官方看來,達曼人的先祖一直滯留邊境,就是背棄祖國。說嚴重點就是政治問題,他們對此遲遲不能釋懷,所以拒絕接納達曼人。

而中國在解放後,出於各種考慮,也沒能認可他們。

無奈中的達曼人,只能繼續過著居無定所的生活。當然,他們大部分時間都留在靠近尼泊爾邊境的吉隆縣的吉隆鎮。

直到2001年,日喀則地區的官員,來到吉隆縣視察走訪。通過走訪他吃驚地發現,這裡所住的達曼人,不僅沒有國籍和戶口,就連房子和房子裡的傢俱都和他們無關。

官員上報後,引起了西藏自治區政府的高度重視。

一直希望加入中國國籍,苦求了兩百多年,這個族群才獲得成功

(加入中國國籍的達曼人)

​2003年,國務院下發了同意達曼人加入中國國籍的文件。

長期和藏民雜居的達曼人,因為有了國籍,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們不光和藏民一樣享受到了醫療、扶貧、教育、住房等公共服務,還能作為中國公民選舉投票並被選為人大代表。

除此外,政府還給他們修建了房屋,配置了藏式農具,接通了自來水和電,使他們的生活得到了較好的改善。

為了幫助達曼人開闢致富之路,吉隆縣的幹部長期駐守在村裡,帶領達曼人種植經濟作物,開辦企業等。

除此外,為了解決村裡的就業問題,縣勞動局也多次給他們創造就業機會。

在國家的關心下,達曼人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不僅有屋可居,有糧可吃,還有田可種。

更讓他們高興的是,他們的孩子不用再像他們一樣,靠打鐵或者做木匠謀生,而是享有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權利,並且還能經過高考上大學。

2017年,達曼人達瓦多吉通過努力,考上了武漢理工大學,這個消息讓達曼人歡喜異常,他們相信,他們的孩子將和達瓦多吉一樣,都會得到更多學習的機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另外,達曼人群居的吉隆小鎮上,也慢慢開起了超市和飯店等,甚至還有開發商在鎮子上建起了商品房。

成為中國公民後,達曼人眼看著生活的鉅變,常常感慨的說,他們這是解放了。他們還將國旗插在自家的房頂上。每當有人看著他們的藍眼高鼻,質疑他們的國籍時,他們總是自豪而肯定地回答:我是中國人!

(參考史料:《達曼人新生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