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少勝多是命中註定?為何北伐軍10萬人能將70萬北洋軍打得慘敗?

靜夜史


北伐戰爭是中國現代史上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件,廣州國民政府的北伐軍擊敗了北洋軍閥,從此結束了北洋軍閥對中國的統治。北伐軍10萬人能將70萬北洋軍打得慘敗,主要是因為北洋軍閥之間並不團結,此時正處於嚴重分裂狀態,在戰場上北伐軍始終處於優勢。

在1926年7月9日誓師北伐時,北伐軍兵力不過10萬。此時北洋軍閥三個主要集團張作霖有30萬大軍,吳佩孚有20萬大軍,孫傳芳有20萬大軍,總兵力有70萬之多。如果再加上山西閻錫山的10萬大軍,西北馮玉祥的20萬大軍,還有依附吳佩孚的劉鎮華10萬鎮嵩軍,那麼北洋軍閥的總兵力就更多了。然而此時的北洋軍閥正處以嚴重分裂狀態,彼此之間缺乏合作。

在北伐戰爭開始時,北方的北洋集團正在進行一次規模最大的混戰:張作霖、吳佩孚和閻錫山的60萬聯軍,正在向馮玉祥的20萬國民軍發起進攻。這次戰爭規模巨大,雙方損失慘重,在馮玉祥被擊敗時,聯軍損失超過了5萬,特別是吳佩孚,其嫡系主力3個師損失過半。

等到北方戰爭結束時,北伐軍已經奪取了湖南,殺進湖北。而且孫傳芳因為對於吳佩孚聯奉反馮的主張不滿,因此按兵不動,拒絕救援。等到吳佩孚率領援軍從南口趕回武漢時,北伐軍已經攻克戰略要地汀泗橋,錯失了戰機。吳佩孚連續受挫,不得不放棄湖北,撤到河南。

因此在北伐戰爭第一階段,10萬北伐軍對付的不過是吳佩孚的部分軍事力量。

等到控制蘇浙閩皖贛五省的孫傳芳加入戰爭時,此時北伐軍已經大量收編了吳佩孚的敗軍,實力大增,在兵力上超過了孫傳芳。而此時張作霖卻急於趁人之危南下,奪取河南,無心對付北伐軍。吳佩孚遭到北伐軍重創以後,無力對抗,不得不下野。

孫傳芳只能靠自己和北伐軍戰鬥,在北伐戰爭的第二階段,北伐軍也是佔有優勢兵力。

當張作霖騰出手來要對付北伐軍時,這個時候孫傳芳也已經被北伐軍殺的大敗,撤到長江以北。而馮玉祥的國民軍經過整頓以後,在五原誓師,也加入了北伐軍行列。這個時候雖然孫傳芳決定依附張作霖,但是北伐軍的總兵力還是反超了張作霖的北洋系聯軍。

在這種情況下,牆頭草閻錫山也迅速調轉槍口,從聯奉反馮轉而支持北伐軍,北伐軍又多了一個盟友

。所以在北伐戰爭第三階段,北伐軍的實力還是佔了絕對優勢。

所以在北伐戰爭的前兩個階段,由於北洋軍閥之間不能團結,北伐軍始終只需要對付部分北洋軍,一直佔據兵力優勢。而等到北洋軍閥開始嘗試聯合時,北伐軍的實力已經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北洋軍閥已經無法抵抗了。


不沉的經遠


北伐戰爭是分階段進行的,不是說10萬北伐軍兵出兩廣,上陣就跟70萬北洋軍直接一波硬鋼,打垮了北洋軍。不是這樣的。



說到北伐戰爭,就一定要先說一個人,這個人就是馮玉祥。

1926年4月,由於馮玉祥地盤擴張太快,犯了眾怒,因而張作霖、吳佩孚、閻錫山、張宗昌組成“討赤聯軍”,共同對付他。

當時,馮玉祥有20萬國民軍,二張和吳閻四人的兵力加起來有五六十萬之眾,所以這場大戰的結果,自然是以馮玉祥慘敗,“討赤聯軍”大勝而告終。

好,那麼這件事跟北伐戰爭有什麼關係呢?

關係很大!

因為,吳佩孚作為“討赤聯軍”的發起者,他調集了兩湖所有的精銳北上,這給了北伐軍趁虛而入的一個大好機遇。(吳佩孚和馮玉祥的矛盾可以去看第二次直奉戰爭,這裡限於篇幅就不作贅述了)

1926年7月,即吳佩孚與馮玉祥在北京南口大戰期間,國民政府在廣東誓師北伐。北伐軍的先鋒——桂系的“鋼七軍”一馬當先,首先殺入了湖南。

湖南是吳佩孚的地盤,前面說了,吳佩孚的精銳全部調去北方跟馮玉祥死磕了。所以當李宗仁、白崇禧率第七軍進入湖南後,這一戰簡直就是“老鷹抓小雞”,如狼似虎的桂軍不費吹灰之力就滅了吳佩孚部署在湖南的四個雜牌師。


吳佩孚丟了湖南,他自然要回去救。可是當他回師武漢時卻發現,整個湖南全丟了,他的20萬大軍直接被殲滅了七八萬,僅剩10萬人而已。而北伐軍則在湖南當地擴軍,僅國民黨員就吸納了差不多20~30萬人,雙方的實力發生了倒轉。

此前,吳佩孚實力強於北伐軍(這也是吳佩孚為什麼敢放著北伐軍不管,親自帶著精銳打馮玉祥的原因)。而現在,北伐軍實力要略強於他。

實力不如人,吳佩孚該怎麼辦?他自然是要求援的了。

1926年8月,吳佩孚求援於張作霖,可張作霖不願意幫他。之後,吳佩孚又求援於同為直系的孫傳芳,並對他曉之以理,拿“唇亡齒寒”的道理告訴他:我完了,你就是北伐軍的下一盤菜。

可惜孫傳芳也不鳥吳佩孚,坐山觀虎鬥。結果吳佩孚就被北伐軍一通暴揍,而且還是被北伐軍最能打的兩支部隊——桂系的鋼七軍和粵系的鐵四軍攜手聯揍。

後來,吳佩孚兵敗如山倒,20萬大軍被殲滅了90%,地盤也僅剩湖北省會武昌一城。吳佩孚見大勢已去,便率殘部逃到河南,準備找河南督軍靳雲鶚借兵反撲。

結果,同為直系的靳雲鶚拒不出兵。並且他不出兵也就算了,他反而還把吳佩孚的殘部給黑吃黑了,趕走了吳佩孚這個光桿司令。

至此,吳佩孚這一路北洋軍被全殲。他從被打到被殲滅,只有短短三個月時間。而縱觀他的失敗可以看出,與其說他是被北伐軍打敗的,倒不如說他是“蠢”死的。



吳佩孚被滅後,下一個就輪到五省聯軍總司令孫傳芳了。

1926年9月,湖北戰局已定,第四軍繼續圍困武昌,第七軍由鄂入贛,會同譚延闓的第二軍,朱培德的第三軍,程潛的第六軍,對孫傳芳部展開了攻擊。

其後,歷經箬溪、德安、王家鋪、九仙嶺四場血戰,北伐軍擊破孫傳芳在江西的10餘萬主力部隊,控制了江西全省。

說到這裡,替孫傳芳說幾句話。其實,孫傳芳的嫡系部隊比吳佩孚的嫡系部隊要能打一點。北伐軍在拿下江西的過程中,僅第七軍就死傷了約四千人,而第七軍總共也就兩萬人,死傷數字將近五分之一。

不過,孫傳芳也就是嫡系厲害一點,他的二三線部隊實力很弱,對他的忠誠度也不高。

比如,北伐軍攻打浙江、福建時,兩省的地方部隊都是望風而降,幾乎沒有什麼像樣的戰鬥,就把兩個省拱手送給了北伐軍。

孫傳芳連丟三省,無力再戰,只得親自去北京求見張作霖,從張作霖手上借兵。張作霖此時清醒了很多,於是便讓張宗昌隨孫傳芳一起南下,迎戰北伐軍。

然而,張宗昌的直魯聯軍太爛了,別說是打不過北伐軍了,就連工人階級都打不贏。被上海工人糾察隊打的屁滾尿流,倉惶逃回了山東。

孫傳芳的部隊見張宗昌跑了,就也跟著一起往江北撤,八萬殘部就這麼逃到了徐州。打算伺機反攻。



等了兩個多月後,機會來了。由於關於清黨的態度不同,武漢和南京發生了分歧,兩地政府遂發生了分裂,史稱“寧漢分裂”。

寧漢鬧掰之後,桂系在暗地裡倒蔣,逼迫蔣介石下了臺。而蔣下臺前,南京方面又和武漢達成了和解,又掀起了“清黨”運動。

在當時那幾個月的時間裡面,整個南方國統區是一團糟,國共之間打,國民黨之間各派系也在打。孫傳芳和張作霖瞅準時間,就發動了反撲行動。

不過,這一反撲行動很快就被白崇禧指揮部隊壓了下去,史稱“龍潭大捷”。孫傳芳的十萬大軍被全部消滅。

孫傳芳被消滅的前後那段時間,一直在山西隱忍不發的閻錫山瞅準了機會,他在1927年6月6日於太原誓師,並在誓師大會上拿出了一份孫中山先生的手書,聲稱——這是當年孫先生給他的任命書,讓他“蟄伏於北方,伺機而動”。

現在時機來了,他要加入國民革命軍,配合北伐軍一起行動。

而在閻錫山加入國民黨九個月前,馮玉祥早早就加入了國民黨,20萬國民聯軍也改掛青天白日旗,成為了北伐軍。

由於馮玉祥和閻錫山的加入,這使得北伐軍和北洋軍的實力對比徹底發生了倒轉。

此時的北伐軍有三個方面軍(後來桂系單列,變成四個方面軍),總計約70萬人。而北洋軍隨著吳佩孚和孫傳芳被消滅,也就僅剩張作霖和張宗昌的40萬人馬了。

70萬打40萬,這不是吊著打麼?



1928年1月,蔣介石復出,隨即蔣桂就達成和解,不計前嫌,共同對付張作霖。

當年4月,蔣桂閻馮四派達成共識,集中70萬大軍對張作霖展開圍攻。

大戰開始後,半個月時間不到,張宗昌的部隊即被消滅。又過了一個月,張作霖部署在河北的奉軍也被擊潰。

到了1928年6月,奉系兵敗如山倒,張作霖只得退出關內,撤往奉天。在撤軍途中,張作霖被炸死。

北伐軍聽說張作霖死後,就在攻至山海關下後,停止了進攻,與奉系展開談判(白崇禧和楊宇霆談判)。北伐戰爭至此結束。

綜上所述,北伐戰爭其實分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揍吳佩孚,北伐軍至始至終都有兵力優勢,全程吊打吳佩孚。

第二階段是揍孫傳芳,北伐軍前期的兵力弱於孫傳芳,但由於孫傳芳孤立無援,且內部四分五裂。當他的精銳被消滅後,北伐軍與他的實力便發生了逆轉。

第三階段是馮玉祥和閻錫山的加入。這兩位合計約30~40萬人馬,他們的加入,使得北伐軍在兵力上徹底超過了北洋軍。

第四階段是蔣桂閻馮合力攻打張作霖,可謂是全程吊打。

所以說,北伐戰爭並不是想象中的十萬人馬對抗七十萬大軍。雙方真實的實力對比沒有數據上展示的那麼懸殊。雖然北伐軍在早期的實力確實相對弱了一點,但經過攻城略地之後的擴軍,兵力已經翻了幾番,早就不是區區十萬人馬了。


另外,即便不談兵力,北伐軍的綜合素質也是碾壓北洋軍的。

首先,北伐軍是一支有蘇聯顧問培訓,有信仰的軍隊,而北洋軍只是當兵吃糧的僱傭軍隊,雙方在打硬仗時的忍耐力和承受力,是完全不能比的。

其次,北伐軍的裝備水平要好於北洋軍。按照當時蘇聯顧問的統計:北伐軍十萬人,裝備了九百多支機關槍,基本上都是蘇聯提供的先進裝備。而北洋軍高達七十萬人,卻只有一千多支機槍。這很明顯,雙方的火力配置完全不在一個級別。

第三,北伐軍的精銳,第一、第四、第七軍的協同程度非常高(其餘幾個軍一般),經常能擰成一股繩揍北洋軍,而北洋軍不僅是分散在各地,無法集中兵力會戰,並且相互之間還經常不救,被北伐軍逐個擊破。這就好比說,北伐軍是一個拳頭,而北洋軍是五根手指頭。手指頭戳人,是戳不疼人的,但一拳頭過去,是很疼的,是能把對方手指頭打骨折的。


Mer86


說什麼以少勝多那都是吹的!當時的北伐軍是實打實的十萬人戰鬥部隊,而北洋軍的70萬大軍裡面水分太大,實際戰鬥部隊根本就沒有那麼多。這一點就好比李雲龍跟他岳父在爭論的淮海戰役,我軍60萬是實打實的60萬,後勤則補給則全部交給了那80多萬的農民工,假如把後勤人數統計進去那就是140萬人了。

其次,北洋軍閥總共分了三個派系,這給了北伐國軍各個擊破的機會。當時的北洋軍閥總共是分為直系,皖系以及奉系,這三大軍閥各自佔住一個地盤,這使得他們彼此之間是陷入各自為戰的狀況。所以北伐軍兵少卻可以取得局部兵力優勢。

第三,北洋軍閥內部也有戰爭,比如直系與奉系軍閥接連就爆發了好幾場戰爭,這使得他們不僅沒有團結起來對抗北伐軍,反而是還得分兵防守,這反而給了北伐軍漁翁得利的機會。

第四點,北洋軍閥自己太大意了,在國民軍北伐以前,北洋軍閥都沒有把國民軍放在眼裡,他們仗著武器裝備精良士兵訓練有素,把國民軍當成是小嘍囉兵。這種情況一直到北伐軍先後擊敗直皖兩系軍閥以後才引起了重視,奉系軍閥張作霖更是直接派兵馳援,這也直接導致了北伐受阻。


優己


北伐時,國民革命軍只有何應欽擔任軍長的第一軍、譚延闓的第二軍、朱培德的第三軍、李濟琛的第四軍、李福林的第五軍、程潛的第六軍、李宗仁的第七軍和唐生智的第八軍,總共只有八個軍,兵力約10萬人。

此時,由黃埔軍校校長常凱申擔任北伐軍總司令,廖仲愷為黨代表,李濟深為參謀總長,鄧演達為政治部主任等,是個年富力強的革命領導班子。

面對敵強我弱的局面,就連北伐軍的高層都不信這麼快就贏得了這場戰役,最終結果確實大大出乎國人的預料,赫赫有名的北洋軍閥吳佩孚、孫傳芳等,都對北伐軍凌歷的攻勢毫無辦法,竟然成為了北伐軍的俘虜。

號稱“東北王”的張作霖,第二次直奉戰爭時打進北京,就任北洋軍政府陸海軍大元帥,代表中華民國行使統治權,成為國家最高統治者,最終,也失去了抵抗意志,奉系軍隊一路敗退往北,回到了自己的老巢東北,北伐軍則一路打到了山海關。

北伐軍,之所以能夠取得以少勝多的戰績,首先,顯然武器裝備的優勢,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對比一下北洋軍,還在使用一些落後的武器,在熱武器的時代,居然還有一部分士兵在使用砍刀等冷兵器。

當時,蘇聯無償援助了南方的北伐軍6萬把7.62毫米的莫辛·納甘5發栓動步槍,是蘇俄軍隊的制式步槍,以射程遠射擊精高而著稱,國人稱其為“水連珠”,比北洋軍閥裝備的老套筒、漢陽造等老舊步槍性能要先進。

蘇聯還提供了60餘門70毫米口徑的野炮、數百門迫擊炮以及數目不詳的炮彈,數百挺輕重機槍,包括步機槍子彈6000萬發;其他包括馬刀、手榴彈,甚至還有火焰噴射器和10架飛機,令北伐軍的武器領先於北洋軍閥各部隊。

其次,北伐軍集中力量進攻,各個擊破分散的北洋軍,儘管各路北洋軍閥加起來有70餘萬人,但卻是派系林立,各自分散,各有各的地盤,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張昌宗等,都靜觀其變,不但形不成合力,反而互有內耗。

而北伐軍雖然兵力相對北洋軍閥並不佔優勢,但在戰鬥中卻能集中優勢兵力,勁往一塊使,採用擒賊先擒王的戰術,先將吳佩孚擊敗,再生擒孫傳芳;張作霖才意識到危險的來臨,選擇整頓軍隊抵抗北伐軍,但為時已晚,奉軍只能回姥姥家;處於觀望狀態的張昌宗,卻被奉系軍閥所抓,讓人唏噓不已,北伐軍終將北洋軍閥的部隊各個擊破。

此外,國共之間的精誠合作,在其周邊匯聚了一大批年輕有理想、有抱負、不怕犧牲的革命有志青年,在全國造就了大革命的形勢,是北伐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有力保證,也是北閥取得勝利的關鍵因素。

最後,北閥軍的戰略方針正確,得到了國內民眾的支持和擁護,包括共產國際的大力支持,出錢出槍炮甚至派出軍事顧問參與了北伐戰爭,都是北伐取得勝利原因。


國平軍史


顯赫一時的北洋系

在近代歷史上,北洋系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因為在晚清,北洋新軍被視為大清國最為精銳的武裝之一。辛亥革命期間,手握北洋軍指揮權的袁世凱,成為南京方面和大清朝廷拉攏的對象。袁世凱也深知這一點,於是待價而沽,利用南北雙方的矛盾,一方面逼迫宣統帝退位,另一方面則從南京方面獲得了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職務。


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集團發生分裂。但即便這樣,北洋軍閥集團所操縱的政權,也依舊延續到了20世紀20年代中期,直到民國十七年(西曆1928年)年底,張學良宣佈東北易幟以後,北洋軍閥集團才徹底成為歷史。

而北洋軍閥集團的覆滅和瓦解,和北伐戰爭息息相關。北伐戰爭時期,北伐軍只有十萬軍隊,但是卻能消滅擁有七十萬軍隊的北洋集團,這其中,原因何在?

個人感覺,原因如下:

北洋軍閥集團並不統一

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集團內部,北洋軍閥和西南軍閥之間,其他軍閥之間,發生了一系列戰爭。軍閥之間只有利益,並無團結可言,不斷的內耗,消耗了北洋軍閥的實力。起初,北洋集團分裂為皖系軍閥、奉系軍閥和直係軍閥三部分,北伐戰爭期間,皖系軍閥早已不復存在,而直係軍閥,也分裂成吳佩孚集團和孫傳芳集團。


這種情況,導致雖然北洋軍號稱有七十萬軍隊,但並不是一個整體,甚至連鬆散的合力都無法形成。因此,北伐軍在攻打孫傳芳的時候,其他軍閥處於作壁上觀甚至幸災樂禍的狀態。這種情況,為北伐戰爭的勝利,客觀上起了積極作用。

政權屬性不同

當然,起到決定性因素的,還有政權屬性不同。歷代北洋軍閥政府,不論是段祺瑞做元首還是張作霖做元首,北洋軍閥政府所具備的軍閥政府屬性,始終沒有變化。這是一種具備落後屬性的政府。而北伐軍所附屬的廣東革命政府,在一定性質上,具有資產階級革命的進步屬性,在政權建設以及軍隊建設上,不論是行政效率還是軍隊管理,都要領先於北洋軍閥政府。


以先進力量對付落後力量,以新興征伐腐朽,因此,北伐軍可以勢如破竹,相繼打敗孫傳芳、吳佩孚等軍閥,並迫使張作霖放棄北京,逃回東北。


藤樹先生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很簡單,一群僱傭軍和一群有信仰者的人作戰,結果是必然的。

《教父2》裡面,教父邁克爾在古巴,看到一個革命者在眾多古巴軍警包圍下,保住一個政府軍軍官自爆,同歸於盡。

邁克爾對猶太教父海門羅斯說(海門羅斯忽悠他在古巴為巴蒂斯塔政權投資):政府軍拿工資,但卡斯特羅的革命軍不拿工資,所以我覺得革命軍會贏。

道理也是一樣,北伐軍的骨幹是黃埔學生。

這些人是當時社會的精英,最低文化程度是初中畢業。

那個年代教育水平差,初中畢業就相當於今天的大專生,毛主席的師範嚴格來說是中專性質,也就是初中。在當時,毛的學歷已經不低,算是知識分子了。

同時,當年沒有義務教育,能夠上學到初中畢業的,通常是家裡還算小康的。

這些人有錢有學歷有本事,如果在社會上混口飯吃當然太容易了。

然而,這些有志青年,明知道當兵九死一生,卻毅然南下加入黃埔軍校,是為了什麼?

當時當兵的都是窮人,比如北洋軍閥士兵那樣活不下去,走投無路,只能當兵用命換點餬口錢,都是迫不得已。

然而,黃埔軍校不但是自願參軍,門檻還比較高,要經過多次篩選。

比如胡宗南等人因身高不高,開始就被拒絕淘汰。

而且,當時根本沒有人把黃埔軍校當回事,認為他們都是一群胡搞一通的門外漢。

當時黃埔生實際控制的地盤,就是黃埔小島而已,連吃飯都困難。

控制廣州的軍閥曾經笑罵孫中山:你搞得什麼鳥軍校?我派一個營去,能繳了你們幾千人的槍。

為啥黃埔生反其道而執行?

因為黃埔軍校遵從三民主義信念,要求不惜代價復興中國,復興中華民族,統一全國,建設中國。

就是這種強烈的民族主義信念和報國救國的熱情,才讓這些年輕的知識分子義無反顧,寧可拋頭顱灑熱血,就是為了國家民族。

在具體的作戰中,黃埔系軍人前仆後繼,不畏懼死亡,敢於打硬仗。

相反,北洋軍閥部隊裝備好,兵力多,但官兵都是混飯吃,類似於今天小區保安,誰都不願意去拼命。因為命是最寶貴的,有命才能賺錢,沒命什麼都沒了。

所以,以往軍閥混戰中,曾經有軍閥兩個團在夜間遭遇,他們激烈對射,一個晚上發射了幾萬發子彈。

第二天一看,竟然只有幾個人傷亡,大部分還是自己人開槍誤傷。

為啥?

都是混飯吃的,誰敢真的拼命近戰、夜戰,都是立即躲開遠遠的,朝著敵人可能方向甚至天上胡亂射擊,對上面有個交代就行了。

打仗不行,禍害老百姓卻有一套。

李宗仁回憶,他還是小軍官的時候,一次軍隊被打散,他隻身撤退逃走。

路過一個村子時候,發現一家富農門口有幾匹軍馬,裡面有婦女的哭喊聲。

當時軍閥部隊路過村子都會搶劫、抓民夫甚至殺人,軍隊以來村裡所有男人都逃走了,只留下老幼婦孺。

這幾個軍閥士兵趁著這家富農男人逃出村子的機會,堵住門糟蹋這家女人。

李宗仁聽到婦女哭叫救命,忍不住上去指責。

誰知道幾個軍閥士兵,直接掏出槍就要殺他。

李宗仁一個人寡不敵眾,迫不得已只能逃走。逃出村子時候,李宗仁還能聽到婦女震天的哭喊聲,多年後記憶猶新。

試問,這種軍閥部隊哪裡能夠作戰,哪裡會得到老百姓的支持。

所以,他們別說70萬,就算700萬也是不堪一擊的。


黃埔軍校校歌

怒潮澎湃,黨旗飛舞,這是革命的黃埔。主義須貫徹,紀律莫放鬆,預備作奮鬥的先鋒。打條血路,引導被壓迫的民眾,攜著手,向前行,路不遠,莫要驚。親愛精誠,繼續永守,發揚吾校精神,發揚吾校精神。


薩沙


這個北洋軍其實還是很有戰鬥力的,這一點其實還是不容忽略的。但是要讓他們去對付北伐軍,還是可能性不大。


為什麼這麼說,且看一下北洋軍吧。他們不是一個整體。雖然說他們大部分都曾經是一個整體,也就是袁世凱的部下,但是袁世凱去世了以後,這一個個的都是脫韁的野馬,還有那個能牽得住他們。

先是張作霖,手下的兵馬數量可以說是很多的,兵多,而且武器也是比較好的,張宗昌,孫傳芳,吳佩孚的人馬也不少,他們相互之間能服氣對方的統治嗎?很顯然是不可能的。


但是他們即使是個人對抗北伐軍其實還是很有希望的。因為畢竟還是人數佔上風的,但是他們依舊還是敗了,那麼到底是為什麼呢?其實還是各有小心思的。


北洋軍他們雖然對抗的是同一個敵人,但是各自之間也需要相互戒備,如果可以借北伐軍消耗其中任何一個人的力量其實他們還都是樂於見到的。再者他們的武器裝備也是與北伐軍有著差距,戰術也有著很大的問題,最終不敵也是很正常的。

拿一個整編的軍隊,去對抗一群散沙,再加上北伐軍確實不弱,所以勝利其實還是挺正常的。


圍知歷史


一九二六年春,廣東國民政府在先後肅清廣東內部反動軍閥,完成軍權、財權的統一,根據地更加鞏固,這就為進行北伐戰爭,創造了有利條件。


一九二六年六月,直、奉軍閥吳佩孚、張作霖在北京密謀策劃,企圖聯合起來向南方的國民政府發動進攻。在這種形勢下,廣東國民政府決定採取先發制人的手段,進行北伐。七月九日,國民革命軍正式出師北伐。這時的國民革命軍有八個軍約十萬人。以蔣介石為總司令,李濟深為參謀長,何應欽、譚延闓、朱培德、李濟深、李福林、程潛、李宗仁、唐生智為一至八軍軍長。除了第五軍留守廣東外,其餘七個軍都揮師北上。


當時北洋軍閥有直系吳佩孚二十萬人,佔踞湖南、湖北、河南三省及陝西、河北的一部分,控制著貫穿南北的京漢(武漢)鐵路。奉系張作霖擁兵三十餘萬,佔踞東北各省以及京、津兩地,控制著津浦路北段。直系孫傳芳兵力二十萬人,佔踞著江西、江蘇、安徽、福建、浙江五省。


廣東國民政府分析了敵我力量對比和對方內部矛盾,確定北伐戰爭先打吳佩孚,後打孫傳芳,最後消滅張作霖。吳佩孚在北洋軍閥中比較薄弱的一環,由於受到馮玉祥軍隊的牽制,已經處於南北夾擊的狀態中,湖南內部正在發生分化。


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國民革命軍消滅了吳佩孚、孫傳芳主力,由原來八軍十萬人,擴大到二十軍二十五萬人。之後各地的中小軍閥紛紛倒向南方的革命政府。不久後張學良易幟,國家形式上得到了統一。


行雲流水1437995


我是鵬正!我來回答!

背景:袁世凱在做了幾天皇帝以後,撒手而還了,北洋軍閥由於缺少袁世凱這個強心針而開始四分五裂,各自的軍閥得不到控制,就開始為自己地盤連年征戰,中原大地的百姓民不聊生。



北伐軍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成立的,國民黨(國民政府)瞧準機會行天下之大勢,席捲中國的北伐大戰就此開始,開始了統一全國的戰爭。


奉系軍閥的部隊領頭的張作霖至少有40萬的部隊,而其他奉系軍閥的吳佩孚和孫傳芳也各有一半,實力也是相當的雄厚,可是為什麼會敗給僅有10萬的北伐軍呢?

第一個原因:有信仰和無信仰的區別,北伐軍全部都是心存大志,意氣風發的愛國青年,是一隻有信仰的部隊,為國家統一而奮鬥的部隊,而北洋軍呢?一群兵油子、一幫混子,吃喝嫖賭抽樣樣擅長,一道打仗就尿褲子,沒有一點抵抗意識,再多的人也是一群烏合之眾。



第二個原因:由於北洋軍連年征戰,損耗裝備人員素質都較為嚴重,和北伐精銳比起來,根本就不行,北洋軍內耗嚴重,此時的北洋軍已經算是丟了一個胳膊,也正因為如此,北伐軍瞧準時機,解放中國。


第三個原因:北伐軍一路以來,都受到了老百姓的擁戴,送吃的,送喝的,北伐軍深受老百姓愛戴,自然勝利就是屬於北伐軍的。

綜合以上觀點,北伐軍成功的原因就是有信仰,為國解放統一奮鬥,第二個深受老百姓愛戴,老百姓痛恨內戰,第三個就是北洋軍閥其心不齊,隔岸觀火,導致唇亡齒寒,一敗糊塗。


鵬正


北伐戰爭是廣東國民政府和北洋軍閥之間的一場大戰,也是袁世凱的封建餘孽和革命武裝之間的生死決戰,它發生在1926年到1927之間。

辛亥革命失敗後,北洋政府竊取了勝利果實,腐敗無能,軍閥內部派系林立,軍閥割據一方。廣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為了徹底消滅反動軍閥,救民於水火,1926年7月9日,廣東國民政府領導的國民革命軍十萬人正式出師北伐,經過一年多的戰鬥,各路軍閥土崩瓦解,中國在滿清滅亡後,第一次實現統一。

很多人在瞭解這段歷史的時候很迷茫,北伐軍只有十萬人,而各路軍閥號稱有七十萬,北伐軍為什麼還會取得勝利呢?

其實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戰爭不少,北伐軍之所以能以少勝多,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軍閥天生的反動性

軍閥們都是滿清餘孽,袁世凱的走狗,他們軍紀不嚴,搜刮百姓,盤剝商販,橫行霸道,。他們不懂治理國家,只會竭澤而漁,爭權奪利,百姓流離失所,啼飢號寒,生靈塗炭。因此他們不得人心,註定要失敗。

二、各路軍閥的軍隊是烏合之眾。

北洋軍閥的隊伍士兵成分複雜,士兵有的是搶抓的壯丁,有是降服的土匪,有的是地痞流氓,市井無賴。他們多數都是些只會吃喝嫖賭抽大煙的烏合之眾,沒有經過專業訓練,沒有掌握軍事知識,武器配備上也是五花八門。他們也不懂得為誰打仗,為誰扛槍、為誰殺敵。

三、北伐軍是正義之師。

北伐軍的士兵都是熱血青年,要麼是苦大仇深的工農子弟,要麼是滿懷救國熱情的學生,他們為理想而戰,為推翻舊制度而戰,他們目標明確、立場堅定;而且這支隊伍紀律嚴明、作風硬朗,對百姓秋毫無犯,深得民心。

四、國共兩黨精誠團結、齊心協力。

北伐不僅是國民黨政府指揮的戰爭,也是國共合作進行的一場正義戰爭。葉挺為代表共產黨人的在北伐戰爭中奮不顧身、衝鋒陷陣、以一當十,共產黨人在後方大力宣傳革命,動員社會各界踴躍支前,為北伐戰爭的勝利起到了關鍵作用。沒有共產黨人的大力參與,沒有國共兩黨的精誠合作,北伐就會艱難得多。

五、國民政府制定了正確的戰略方針。

北伐軍指揮部一開始就制定了對北洋軍閥分化瓦解,各個擊破的戰略。提出以廣東及廣西為基地,打擊惡貫滿盈的直係軍閥吳佩孚,爭取搖擺不定的孫傳芳,安撫隔岸觀火的張作霖。出重拳打垮、消滅吳佩孚的軍隊。蔣介石擔任北伐軍總司令後,又及時爭取到了軍閥閻錫山和馮玉祥,起到了對北洋軍閥釜底抽薪的效果,壯大了北伐軍的力量,對取得北伐勝利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六、蘇俄的大力支持。

蘇聯在中國爆辛亥革命站到了孫中山為首的國民政府一邊,早在1923年就派鮑羅廷為政治顧問到廣州為國民黨提供組織上的支持。

蘇聯陸續派出波里克、格爾曼、切列潘諾夫、捷列沙托夫和斯莫連採夫等五位軍事專家協助孫中山,等黃埔軍校成立之後更是派出蘇聯名將加倫率領40多名軍事專家進行系統指導,為國民黨組建了一個現代化的軍隊。

除此之外,蘇聯政府還為國民政府提供了大量經濟和軍事援助。蘇聯對國民政府不遺餘力的援助讓國民革命軍如虎添翼,為戰勝北洋軍閥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雖然蘇聯政府幫助北伐有自己不可告人的私心,但不能因此而否定了他們在北伐戰爭中起到的積極作用。沒有蘇聯的大力援助,北伐的成功就無從談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