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考慮其他因素,照目前的發展情況,十年後惠州的房價大概是多少?

無憂之心


決定房價上漲與否通常來說有以下幾方面因素

  • 社會發展程度(人口增長規模、人均收入水平)

  • 供需關係(例如:供大於求、求大於供)

  • 上漲空間(利好政策與可塑性)

  • 政府調控(包括限購、土地政策、戶口政策等)

一、房價與社會發展關係

10年後的房價當然也受這幾方面因素的影響,在討論未來的房價之前,我們不妨先回顧過去的10年惠州房價的走勢。

2008年,惠州銷售商品房295.9萬平米,銷售額將近122億元,當時摺合均價為4120元,10年後(2017年)的房子均價已賣到了9898元,同比翻了1.4倍!2018年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為1663萬平米,銷售金額1778.4億元,摺合均價10692元,在2017年的均價上又漲了8%。

與此同時,惠州的GDP總量也由2008年的1309億元增加到2017年3830億元,增長了將近2倍。人均GDP則由2008年的31881元增加到了80205元,增長了1.5倍。

說明房價的增長是有一定的趨勢性,是跟隨大盤跑的。當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水平到了什麼程度,房價隨即會漲到什麼程度。

二、供求關係

目前,隨著外部大環境的改變,惠州的經濟增速也在逐年下降,從平均2位數下降到了個位數。這意味著經濟增長將變慢,反映在人均收入上面也將變慢。

  • 2017年房地產投了884個億,佔當年GDP總量的23.1%;

  • 2018年房地產投了984個億,佔當年GDP總量24%;

說明惠州的房產投資比重在加大,換句話說就是房子越建越多,對於一個常住人口不到500萬的城市來說,這個每年1600萬平米的銷售面積實在太多。

東莞839萬人口,8000多個億的GDP,去年用於房地產的開發投資僅約737億,不到其總量的9%!銷售728萬平米,1235個億(均價1.7萬)。

無論是從銷售額還是銷售面積來看,惠州明顯是供大於求,房子建得太多了。真正的剛需用戶太少,全都給濱海和臨深地區的炒房團給包了。

三、人均收入水平

一個地區的房價肯定是和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掛鉤的,雖然人均收入跑不贏房價。但不可能用惠州的收入水平去支撐深圳的房價。以惠州人均年3.4萬元(2828/月)去承受10692元的房價,已相當於3.7倍人均收入,房價已是畸形了。

四、上漲空間

惠州的房價上漲空間其實不大,利好與刺激樓市因素其實已經沒有了。以前的臨深地區的深圳東概念如今已繞過惠州去發展汕尾飛地,直接不帶你一起玩。至於深惠地鐵受限於惠州目前的硬性指標不達標,而被叫停。城內人口增長緩慢,惠城區7年時間僅增長3萬餘人,

惠陽區2萬餘人。對於房產的需求其實真沒那麼多剛需,現在市場上早已是供大於求了。

人口數量上不去,人均收入上不去,房子越建越多,你怎麼漲?

最後

以惠州過去的經濟發展增速來看,相信在10年後惠州的GDP總量應該能翻一翻,以年增長6.5%來算,10年後將達7701億元,增長87%。

根據房隨大市的趨勢,總體房價是肯定會上漲的,也是肯定會跑贏經濟總量的。上漲的空間應該在100%-150%之間,根據目前10692元的均價,大概在2.2萬-2.6萬之間。


極度深寒


目前惠州的房價情況

如上圖所示,惠州在2018年房價基本上還是處於穩定的,房價均價在10000元左右徘徊,整體的趨勢是向下,但是整個一年還都在1萬元的範圍內。

上圖所示是2017年惠州市的房價情況,可以說是從8500元左右一路上漲到1萬元左右。

經過2017年和2018年的對比我們可以看到,惠州的房價似乎已經到了頂,目前已經在走下坡路了,不可否認惠州2018年房價均價與2017年同期相比還有下跌。

至於是什麼原因導致惠州市的房價出現波動呢?幾點愚見:

第一、惠州房價漲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投資客。在2018年6月份之前,惠州可以說是粵港澳大灣區唯一不限購的城市,因為本身距離東莞、甚至、香港等地區的距離較近,自然其低廉的房價受到了很多投資客的青睞。這也是2017年粵港澳大灣區進入實質性階段後惠州房價上漲的主因。

第二、惠州房價趨於穩定(略有下降)的根本也在於不予網籤的政策。從2018年6月份之後,惠州實行了擁有兩套住房的進行了不予網籤的政策後,惠州的房市瞬間清醒了很多(這也是為什麼2018年5月份惠州房價突然增長的原因)。也就是這個時候惠州的房價一直在10000元左右進行徘徊。

那麼未來惠州的房價會上漲到什麼程度?

因本人才疏學淺無法做出準確預判,但是還是要把自己對於一個地方房價上漲的因素跟大家分享,希望有所幫助。惠州房價能夠上漲到什麼程度跟幾點或有關係:

第一、周邊城市房價情況。就目前來看無論惠州如何發展,其經濟發展水平和產業水平是很難超過東莞的,也就是說惠州的房價如何漲也不會超過東莞等城市。個人覺得惠州如今3830.58億的GDP,十年翻兩番的發展速度,總量達到15000億左右,也就與今天廣州還是有差距的,所以其房價均價不會超過目前廣州(也就是均價5萬左右)。

第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情況(或者惠州融入的情況怎麼樣)。雖然說粵港澳大灣區已經批覆在建設當中未來肯定是一篇光明,惠州得力於這樣的機會肯定會取得好處,但是好處有多少就看其融入程度如何了。其承接的產業越多,越發達自然房價就會越高,反之亦然。

第三、政策。包括房地產政策和經濟政策等,我國房地產的上漲與否很大關係取決於政策如何制定,刺激政策越多自然泡沫就越大,反之亦然。

綜上,個人覺得惠州算是一座發展潛力巨大的城市,但是房地產肯定不能成為經濟的綁架者,這點相信當地已經意識到了。個人也覺得,如今房地產對於經濟的擠出效應越來越明顯,所以為了未來城市發展更好,房價還是不要太高的好。各位覺得呢?歡迎關注惠州經濟發展和房地產的朋友留言、關注、點評吧。


勇談房產經濟壹貳叄


十年後惠州的房價大概是多少?如果鐵口直斷的說一個數字,那樣好像沒多大意義。倒不如我們理性分析、解讀下惠州的房地產前景。

從長遠看,惠州的房地產、房價應該是緩慢上揚的。就是:看漲,而且十年後可能還漲不少。

為什麼這麼說呢?請看我下面分析:

  • 1、大灣區:


大灣區的建設肯定是對惠州是利多的,不管惠州能獲得多少好處,好處肯定是有。這對惠州當地的房價肯定是起到促進作用的,會推高惠州當地房價的。

  • 2、地理位置:

惠州毗鄰深圳、香港,不但當地房價深受深圳房價漲跌的影響,還承接著深圳高房價的輻射作用,也就是深圳的高房價在惠州有明顯的溢出效果。在過去的許多年,這些大家應該都看在眼裡。

那可能有人會問,深圳房價會漲嗎?這麼說吧,如果深圳的房價也不漲,那其它地方的就不用討論了。

總的來說,惠州的房價是與深圳的房價是正相關的關係,有時跟深圳後面跑。我們可以從歷年來深圳惠州兩地新房價的價格走勢看的很清楚。

  • 3、人口:

惠州目前是人口流入的城市,雖然進來大多是產業工人。但隨著惠州的產業升級,工人的收入也會水漲船高的。只要惠州的人口不斷的流入,惠州的房價就不會差到那裡去。人口是房價的基本保障,畢竟房子是用來住的。


可能現在有些人比較疑惑,2019年惠州的房價在跌啊。不可否認,惠州2018年房價均價與2017年同期相比還有下跌。但我們看的是大趨勢。

2018年以前,投資客把惠州房價炒太高了,這是國家不允許的。現在需要消化一陣子,就像股票漲到高點,有些獲利盤要走掉一樣,等有了看多者接手籌碼後,之後又會上漲。

在我們國家,房價暴漲暴跌是不可能出現的事情。房價暴漲暴跌就說明經濟失控、失速了,但這種情況不可能在中國出現,我們的經濟最艱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了。

當然,雖說對惠州的房價總體看漲,這並不等於說,惠州那裡的房價都會上漲。但城區及其它重點區域上漲是堅定看多的,如惠陽、大亞灣、新圩等地區。

「@財富總動員」每天為您分享投資理財資訊,歡迎您的關注!


財富總動員


這個要看惠州哪裡。

惠陽、大亞灣、新圩這種臨深地區算一類。按照深圳市中心到這些地區的距離,大約相當於北京五環和六環之間,參考價位3萬左右。考慮到惠陽有高鐵站和深惠城際,可能會到3.5左右;新圩臨坪地低碳城,預計會接近三3萬;大亞灣是石化基地,配套不足,預計2.5萬左右。

惠城和仲愷高新區算一類。這一類受深圳的影響相對較小,主要依靠惠州自身的發展。其中惠城配套好,未來又有京九客專和廣汕客專,預計江北新城和金山湖片區會去到2萬到2.5萬,老城估計能接近2萬;仲愷也有高鐵站,但主要是產業片區,如果政府在這個片區發力,預計也會到2萬以上。

外圍縣,博羅稍好,有羅浮山資源,預計1萬到1.5萬;惠東次之,有濱海資源,預計縣城1萬左右,金融街附近預計1.5萬,或更高;龍門屬生態區,發展受限,估計衝到1萬都勉強。


良澤29364681


惠州大約什麼時候能看到比較明顯的收益?

以後有可能上漲到3萬!

不考慮通脹的情況下,第一輪漲幅要等深圳14號線通車,也就是2022年。

我們不妨就以深圳地鐵14號線為例,來分析一條地鐵線開通前後房價上漲背後的邏輯。

1先說答案:

是的,現在的價格已經反映了「當下」所有的利好,但這並不妨礙它未來的漲幅。

我們進行價格分析,有兩個前提:

首先,供需決定價格;

其次,一個城市的房子,最終一定要有真實居住的剛需客戶接手才有價值;

房價被“炒”上去之後,必須有真正的剛需客戶來接盤才能被夯實。

只靠投資客“炒”起來的房價,是虛浮的,

概念一過,一定會跌下來;時間越久,跌的越到位。

地鐵拉昇站點周圍房價,本質原因就是它帶來了大量的剛需購買力。這裡我們說的地鐵,特指地鐵已經成網(一般運營里程200公里以上)的大城市的郊區地鐵線,因為在這樣的城市,市中心早已地鐵口密集,房價也處在高位,由於邊際效應遞減,市中心再加一條地鐵影響相對較小,故不予討論。

2

一條地鐵線的建成,至少需要經歷“規劃 - 建設 - 通車”三個階段!

各個階段的供需關係是如何變化的呢?

供應端

一般有兩種情況:

一、片區已經發展比較成熟,該建的樓盤都建好了,因此住宅供應基本保持不變;

二、新開發片區,住宅隨著規劃一起建設,因而住宅供應也在增加。

鑑於惠州臨深片區更接近於第一種情況,我們就按照“供應端保持不變”來分析。




(惠陽和大亞灣密密麻麻的樓盤,開發強度已經很大)

需求端

一、惠州本地的需求 因為惠州本身產業非常一般,所以可以認為,地鐵開通對這部分需求沒有影響;

二、來自深圳的自住需求 這其中又包含兩部分: 一是可自駕通勤坪山/龍崗的自住需求, 這部分需求的增減與坪山和龍崗的發展息息相關,考慮到深圳強大的產業能力,和現在西部領先於東部這兩個事實, 自駕通勤坪山/龍崗的自住需求是「緩慢線性增長」的狀態; 二是來自福田和龍崗的剛需購房者, 隨著通車時間越來越近,這部分購房者會越來越多; 通車以後,會迎來一個較大幅度的增量。

三、投資需求 地鐵規劃一出來,會湧入一波;地鐵開始建設,再湧入一波。 兩個階段內,隨著區域熱度降低和價格上漲,這部分需求會先熱後冷,由多變少。 地鐵開通以後,由於利好已經兌現完畢,投資需求開始保持穩定,直至下一個利好出現。 比如,在這個例子裡,下一個利好就是14號線惠州段的建設。

3

可以看出,需求的快速增加,主要來自於福田和龍崗的剛需購房, 在地鐵規劃和建設階段,只有一部分願意犧牲短期居住體驗且瞭解規劃的人會買入,佔比非常小; 當地鐵開通以後,這部分需求才開始大規模進場。

我們用表格來展示,更加直觀:

由此可以推導出,在沒有政策干預的前提下, 一個相對成熟(即供應不變)的片區通地鐵前後,房價曲線走勢大致如圖:

(大趨勢如圖,期間會有小幅震盪)

4.

當然了,實際情況要比這個模型複雜得多, 比如整個房地產市場的大環境、新的調控政策、區域內產業入駐、住宅供應量大幅增加等因素,都會給價格帶來波動。 把握大趨勢就好。


會下雪的廣東


五年後均價2-2.5萬.個別樓盤近3萬,目前大把1.5w甚至2w


斌澤2


不是房價問題,關健是經濟,經濟好了老百姓手裡才有人民幣,沒有入市的老百姓膽小,待業可以在銀行按揭嗎?


用戶7387750375


該掙的給掙了、撤的撤了。還有多少油給你們撈?那些年限不足的地不就是轉手炒的麼


周先生228303153


惠州的房價好像沒有瘋漲過…有機會…但是如果人口開始減少那就那裡都逃不掉…


鍾永浩


大家好!我是一名資深深莞惠房產經紀人,歡迎留言評論!謝謝您們!

以下個人愚見!

2018年惠州經濟產量3830.58億,十年翻兩番問題不大!GDP 可以到15000億左右,但於今日的廣州還是很有差距!十年後的惠州房價或許能到5萬!

三年內,也就是深圳地鐵14號線正式通車,臨深的惠州大亞灣和惠陽淡水都能漲到20000均價!所謂地鐵一通,黃金萬兩!因為這裡離深圳地鐵14號線終點站 沙田站也就在幾公里的路程,同時享受地鐵紅利。到了這個時候,惠州也是進入了半小時深圳生活圈!深圳人口也就大量流入這裡,人口的流向,其實就是房地產市場升溫的一個重要信號!



其二,惠州的房價!也取決於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速度,惠州享受著大灣區紅利,深圳也同時吸引大量高新人才!惠州好處能有多少,也要看深莞惠一體化建設有多成功!惠州其承接的產業和人口越多,經濟越發達自然房價就會越高,反之亦然。


第三、政策。包括房地產政策和經濟政策等,以及深圳的政策刺激,為什麼這麼說,惠州房價上漲很大一部分原因取決於深圳房價上漲!目前深圳東進1.4萬億,還有深汕合作區的成立,高鐵、快速軌道交通、高速公路都將從深圳建到特別合作區,也就是說,沿線將帶動龍崗、惠陽、惠東等區域的經濟發展!


我國房地產的上漲與否很大關係取決於政策如何制定,刺激政策越多自然泡沫就越大,如今的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指望惠州炒房跟以前深圳炒房那麼掙錢,就不用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