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組多次賠付的重疾險好嗎?

王明碩


相對於其他類型的重疾險,不分組多次賠付的重疾險是比較好的,但是也不能盲目購買,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保費預算綜合而定。

預算充足的話,一般選擇重疾險的先後順序是:重疾不分組並且多次賠付>重疾分組並且惡性腫瘤單獨分組並且惡性腫瘤多次賠付>重疾分組且惡性腫瘤單獨分組且惡性腫瘤單次賠付>重疾分組>重疾不分組並且單次賠付。


當然,這些只是對一般情況的建議,最終還是要根據自身預算情況挑選適合自己的重疾險或者進行產品組合。

那麼,為什麼說不分組多次賠付的重疾險比較好呢?

1、先說分組,因為分組的話,同組別的重疾只能賠付一次,也就是賠付了同一組別的其中一種重疾,這個組別所有重疾責任終止。

所以分組是為了降低高發重疾的二次理賠發生率,如果不分組,獲得兩次賠付的概率要高於分組的產品。

2、再說多次賠付,雖然說人一輩子很大可能就理賠一次重疾,理論上單次重疾就足夠了,但是,如果罹患過重疾,這輩子基本與健康類保險就無緣了。

舉例,如果罹患了甲狀腺癌(甲狀腺癌治癒率較高,它的10年生存率可以達到90%多,5年生存率可以達到80%多),單次賠付的重疾險理賠完合同就終止了,如果買的是多次賠付的重疾險,心裡會踏實很多,至少還有一份保障在。

而且有些重疾險太坑,單次賠付的重疾險比人家多次賠付的重疾險還要貴30%以上......

所以說,不分組多次賠付的重疾險,相對於其他類型的重疾險,保障更好,獲得理賠的概率更高,當然費用也相對較高。


在此,建議大家選擇重疾險要選擇適合自己的,不要盲目追求此類重疾險,尤其是要考慮保費預算。

另外,選擇此類重疾險時,更不能降低保額購買,因為第一次能夠得到的理賠金多少也很關鍵。

希望以上內容能幫到題主,如有其他疑問,可在評論區留言!


光輝說險


重疾分組的:華夏人壽常青藤百年人壽童佳倍(尊享版)恆大人壽萬年青重疾不分組的:百年人壽康惠保(多倍版)同方全球康健一生新多倍保大白還把最近很熱門的守衛者1號、康樂一生加倍保、好醫保重疾險、長生福,以及堪稱不分組重疾險“鼻祖”的悅享安康跟以上5款放在一塊比了比。對比圖如下:不分組多次賠付重疾險PK分組多次賠付重疾險,誰更值得買?6種高發重疾是指惡性腫瘤、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後遺症、重大器官移植術或造血幹細胞移植術、冠狀動脈搭橋術、終末期腎病,其佔到重疾險總理賠率的90%以上6種高發重疾是指惡性腫瘤、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後遺症、重大器官移植術或造血幹細胞移植術、冠狀動脈搭橋術、終末期腎病,其佔到重疾險總理賠率的90%以上很明顯:從保費看,重疾不分組的普遍要比分組的貴。其中,不分組的,最便宜的康惠保多倍版,其次是好醫保重疾險。而分組的5款中,性價比最高的是守衛者1號,其次是加倍保(看似加倍保更便宜,但加倍保身故只能退還保費,而守衛者1號身故是賠保額)。從保障看,為了搶重疾險這塊蛋糕,保險公司是各出奇招。康惠保(多倍版):不保身故的多次賠付重疾險守衛者1號:能保到70歲的多次賠付重疾險童佳倍(尊享版):保“前症”的多次賠付重疾險好醫保重疾險、康樂一生加倍保:癌症可以多次賠恆大人壽萬年青、好醫保重疾險:重疾保額可遞增(萬年青重疾保額是隨賠付次數遞增,好醫保是前10年自動漲或需上傳體檢報告,注意區別)康健一生(新多倍保):9種少兒特定疾病翻倍賠保額。但只在22歲前有效。與之相比,長生福、華夏常春藤、悅享安康表現就中規中矩了。那重點來了,究竟該怎麼選呢?看重性價比:無疑守衛者1號,分組多次賠付重疾險的地板價,核保又寬鬆,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乙肝病毒攜帶,滿足條件都有機會標準體買。看重重疾不分組:康惠保(加倍版)算是入門級產品,但不保身故,如果是家庭經濟支柱買,千萬別忘了補充定期壽險。不差錢,好醫保重疾險可以考慮。看重癌症多次賠:加倍保癌症最多賠3次,只要每次確診時間相互間隔不短於3年,無論是新發癌,上一次癌症的轉移、持續以及復發都賠得到。二、10款熱門多次賠付重疾險優劣點評下面,結合每款產品的優缺點,大白為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分析,作為投保參考。1、好醫保重疾險這款產品借鑑了香港保險,整體保障還是不錯的,尤其是癌症可以多次賠,就是價格貴了點。提醒下,首次重疾不限疾病,即可以是癌症,也可以是其他大病。但後兩次重疾一定得是癌症才有得賠。2、康惠保加倍版(多惠保)這款產品,有點像“老版康惠保”和“康惠保旗艦版”的混合體。最大特色是靈活:可以只保重疾,最多賠2次,相當於老版康惠保(純重疾)*2,價格也確實算不分組多次賠純重疾險的入門價了。想保障更全面,那就重疾+中症+輕症,效果等於同時買了老版康惠保(純重疾)、康惠保旗艦版。但都不保身故,而目前多次賠付重疾險都含身故責任(保費佔比20%左右),所以才能將價格壓下來。更適合已經買了壽險、預算有限、卻又想買多次賠付重疾險的朋友。3、康健一生新多倍保康健一生屬於同方全球的拳頭產品,今年多次調整,此次升級是作為2019開門紅推出,但還沒有正式上市。產品不錯,可惜價格不美麗。30歲,男,50萬保額,保終身,一年保費高達1萬5。關鍵是30歲買,還享受不到“特定重疾翻倍賠”待遇,因為只在22週歲前有效。換小朋友買,也還有更經濟的方案。同樣是0歲,男,50萬保額,保終身,20年繳費:方案1:康健一生新多倍保,一年保費5850方案2:慧馨安(保到30歲)+守衛者1號(保終身),一年總保費665+4000=4665方案2不僅比方案1便宜,還有幾個優勢:1、第一次重疾理賠拿到的錢更多對於8種特定少兒重疾,慧馨安也能額外賠50萬,也就是100萬。再加上守衛者1號賠的50萬,那最高能賠150萬,高於新多倍保的100萬。而重疾險,保額高比賠付次數更重要。畢竟只有第一次重疾錢夠能治好、活下來,才有機會拿第二次重疾賠款。2、特定重疾保障期限更長慧馨安的特定重疾整個保障期限內、即30歲前都有效。而新多倍保只管到22週歲。4、長生福表現只能說中規中矩,尤其是重疾間隔期要1年,中症、輕症也都有90天的間隔期,理賠門檻略高。但長生福對於“腦中風”十分友好:輕症裡的“輕微腦中風”不要求後遺症,能賠30%重疾保額;中症裡的“中度腦中風後遺症”要求一肢肌力小於III級及以下,與大部分重疾險“輕症”的定義一致,但能賠50%保額;重疾裡的“腦中風後遺症”則採用了保險行業協會的統一標準,賠100%。要是有長輩得過腦中風,或者有高血壓家族病史,預算又夠,那不妨買長生福。而長城人壽另一款不分組多次賠付重疾險吉康人生,只要滿足條件,腦中風、心肌梗塞能賠2次,也值得考慮。5、悅享安康作為不分組多次賠付重疾險鼻祖級別的產品,悅享安康很長一段時間被市場所忽視。其最大的亮點有兩個:1、重疾賠過,只要不是對應的輕症,就不影響其他輕症的理賠比如先得了癌症,賠了50萬;之後再得原位癌,是不賠的,但如果是輕微腦中風,那賠10萬,很人性化。2、同一原因導致的多種輕症或重疾,只要過了間隔期,都能正常賠而目前很多重疾險,條款會規定:對於輕症、中症往往也有類似的規定對於輕症、中症往往也有類似的規定只可惜悅享安康只保50種重疾、10種輕症,價格還貴。不差錢可以考慮,普通工薪層就不合適了。6、華夏常春藤保障幾乎和華夏常青樹多倍版一模一樣,而後者也就上市不到幾個月。而華夏常青樹多倍版相比華夏福多倍版區別也很小。很多人估計選擇困難症都要犯了。不分組多次賠付重疾險PK分組多次賠付重疾險,誰更值得買?多說一句,對於等待期患病,華夏常春藤的處理還是很人性化的:患輕症、中症,不賠,但合同繼續有效。即等待期後,如果得了其他輕症、中症或重疾,只要滿足理賠條件,保險公司都會賠。如果得的是重疾,比如癌症,那就退還保費,合同終止。7、守衛者1號守衛者1號一上市,就取代哆啦A保成為分組多次賠付重疾險的價格底線,亮點非常突出:1、100種重疾分5組賠5次,癌症單獨分組癌症佔到重疾險總理賠率的6成以上,所以癌症單獨分組是優於癌症沒有單獨分組的。2、輕症保額高最高能賠45%、最低也能賠35%保額(大部分重疾險是賠20%-30%),屬於目前輕症保額最高的產品之一。3、能保至70週歲同類產品大多保至終身,而守衛者1號可保到70歲,給預算有限、又想買多次賠付重疾險的朋友一個上車的機會。4、智能核保寬鬆常見的乳腺結節、乙肝病毒攜帶、甲狀腺結節、腸胃炎等,滿足條件,都有機會標準體買。8、康樂一生加倍保康樂一生加倍保和好醫保重疾險一樣,癌症都最多能賠3次。不過,加倍保賠的錢更多,每次賠100%重疾保額,而好醫保只賠80%。如果是癌症以外的其他大病,比如腦中風、心臟病,那好醫保只能賠1次,而加倍保可以賠4次。優勢明顯。有癌症家族病史,預算又尚可,不妨考慮下加倍保。9、恆大人壽萬年青保障很全面,尤其是重疾每賠一次,下次再得其他重疾,能多賠25萬,有一定的抗通脹能力。那值不值得買呢?大白的意見是,不太划算。首先,保障接近的情況下,萬年青比守衛者1號每年的保費要貴1000-5000塊。而30歲、男、買50萬保額的康惠保旗艦版,保終身、繳費30年,一年也就5273塊其次,人一生得多次不同重疾的概率並不高,每次還至少得間隔180天才能賠得到。那預算一定的情況下,還不如將錢花在做高重疾保額上,爭取第一次理賠時多拿錢。10、童佳倍尊享版觀察力強的朋友可能發現了,童佳倍尊享版和常春藤在核心保障上幾乎一模一樣:都保輕症、中症和重疾,身故一樣賠保額。最大的區別在於:童佳倍還保“前症”,賠1次,最高賠10萬。什麼是前症?通俗地說,就是病情比輕症還輕的病。具體有哪些呢?條款列了12種:肺結節、萎縮性胃炎伴腸上皮化生、肝細胞不典型增生性結節、多發性大腸腺癌性息肉、Barrett食管、乳腺導管上皮非典型增生、宮頸上皮內瘤變、膀胱鱗狀細胞化生、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合併代謝綜合症、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壓性心臟病心功能三級、心房纖顫大白看了一下,上述疾病都還算高發,這點挺良心。但想賠到不太容易,有9個要求做了約定的手術才能賠。以最常見的“肺結節”為例,童佳倍的條款定義如下:指原發於肺部的結節性病變,需滿足如下全部條件:1.影像檢查為邊界清楚的、不透明的、直徑 ≤ 30 mm、周圍有氣肺組織包繞的實質性病變,沒有肺不張、肺門增大或胸腔積液的肺部結節2.活檢為肺的錯構瘤、血管瘤、肺炎性假瘤、結核球、麴黴菌球、淋巴結增生的肺部結節3.非肺部惡性腫瘤或非惡性腫瘤轉移4.進行開胸切除肺部結節手術大白諮詢了有醫學背景的同事,臨床上,結節直徑 ≤ 30 mm,使用微創胸腔鏡手術是更優的方案,而童佳倍要求實施了開胸手術才能賠,略嚴苛了。而且“前症”在重疾險裡屬於新鮮事物,保險公司、再保公司缺乏歷史理賠數據,也就是有多少人會得這12種疾病,得的人中又有多少能滿足條件賠到錢,並不清楚。那要不要買,就自己斟酌了。當然了,考慮保到終身,童佳倍也不算貴,買也是沒問題的;只想保到70歲,那守衛者1號依然是最優選。三、大白小結:多次賠單次賠如何選?隨著多次賠付重疾險的好產品是越來越多,很多人開始糾結買單次賠還是多次賠的好?在大白看來,這一是一個概率問題,二是一個預算問題。從概率看,人一生得多次重疾的幾率確實不高。在《重疾多次賠付,到底是雞肋還是道佳餚?》中,大白根據香港保險科普的數據推算過:用戶理賠過一次重疾險的情況下,依然能拿到二次重疾險賠款的相對總概率只有12%。但,概率再低,真發生在自己身上,那就是100%。要是買的是重疾單次賠的,那賠過大病的情況下,再買重疾險的機會基本為0,這就面臨第二次大病無險可保、無錢可賠的情況。(隨著醫療技術進步,連癌症的五年生存率都在不斷提高)所以,在確保保額夠的情況下,還有預算,完全可以考慮多次賠付的,加一道保障,多一份安心。


罷了八塊


在多次賠付產品裡,市場上主要分分組型和不分組型;而把疾病分組,最重要的目的不在於每組都要賠,而是疾病分組越多,得到多次賠付的可能性越大。

當然,如果預算充足的話,不分組賠付多次的產品,除了貴其他毛病沒有。

而如果分組的話,最佳是癌症單列一組,其次是將其餘高發重疾分列開,別集中在一組裡,分5組比分4組好,分6組比分5組好,分組越多越有利。

在保險公司的賠付數據中,癌症和心腦類疾病基本佔了 80% 以上。

而癌症比較特殊,在3-5年內有復發和轉移的可能性。

現在也有很多創新意識強的保險公司,將癌症拿出來單獨分組,並且多次賠付,兩次賠付間隔期3-5年不等。當然從復發轉移的可能性來說,3年是要好於5年的。


許興海理財工作室


好!

不分組的話,這次得重疾治好後,下次不管得的什麼重疾都可以再次理賠。這就是不分組多次理賠。

分組的話,這次得重疾治好後,下次再得重疾,那麼同組得就不能再理賠,如果不是同組的,那麼是可以理賠的。

不過,不分組的話有一個康復期,分組的話就不存在康復期問題。


【歡迎關注小編,關注小編的朋友將得到以下服務:(1) 百萬信用體系打造,解決你隨時隨地的應急保障;(2) 個性化的私人定製保障服務,給你更合理的個人/家庭保障規劃指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