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格局之內,不能少了對人性的洞察

太史公司馬遷說:“小事見格局,細節看人品。世間本無事,一切在人心。”的確如此,從一件小事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格局,從一些細節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人品。要知道,小事和細節的背後隱藏著大大的學問。不管我們的能力有多出眾,人緣有多好,如果稍不注意,就可能因為小事和細節而功虧一簣。

你的格局之內,不能少了對人性的洞察


天津衛視有一檔節目交《非你莫屬》,這是一檔大型的職場招聘節目,一直以來很受求職者和觀眾的喜愛。

在一期節目中,來了一位非常優秀的女孩,她幾乎得到現場十二家企業高管的一致好評,多家企業高管紛紛向這位女孩伸出橄欖枝,眼看就要應聘成功了。

此時正好到了即興回答的環節,這位女孩主動講述了自己曾為就職過的一家培訓機構招生的事。現場有一位高管問她:“請問你負責招生時,招生現場的轉化率大概能達到多少?”

女孩不假思索地說:“轉化率大概能達到30%。”

在場的所有高管聽到這個數據的時候,都異口同聲地驚呼:“不可能!”有一位同樣從事教育培訓的高管說:“我做這一行快二十年了,也瞭解過其他優秀的同行,轉化率最高的也才23%,你在這行只做了幾年,就能達到30%的轉化率,你確定這個數據準確聽到專業人士的質疑,這位女孩立刻推翻之前的說法,說是自己記錯了。

經過這一件小事後,現場高管對這個女孩有些失望,對她原先的印象也大打折扣,由最開始的十分欣賞變成質疑,結果可想而知,這位優秀的女孩求職失敗了。

你的格局之內,不能少了對人性的洞察


雖然許多人認為這只是一個小小的失誤,但要知道,小事見格局,細節看人品。一個在求職時對數據弄虛作假的人,你能保證她以後在工作中不會弄虛作假嗎?你能保證她能兢兢業業地工作嗎?也許她會像現在這樣隨便給出一個數據,敷衍了事。因此,就算這個人再優秀,企業也不敢錄用。

要知道,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和細節,都能反映出人品,特別是在為人處世的細節上,體現得更為明顯。我們不經意的表達和選擇都反映了我們內心的真實感受,也許我們自己沒有察覺,可是對方能通過這些小事和細節看出我們的人品。因此,不管是什麼場合、什麼時間,我們都不能忽視細節,更不能小看細節的重要性。

你的格局之內,不能少了對人性的洞察


有些人可能因為性格或是不拘小節的態度,導致他們忽視了身邊的小事和細節。殊不知,這些是決定人與人之間是否能產生好感的關鍵一步。如果沒有處理好,就會像上面求職的女孩一樣,最後敗給細節。

比如,談戀愛的時候,那些高調示愛、紙上談兵的男孩往往會更受歡迎。可真正要步入婚煙殿堂時,許多女孩最終會選擇那些注重細節的暖男。冰冷的禮物沒有溫暖的陪伴重要,嘴上說得好聽不如實際行動暖心,從生活中的細節中足以看出一個人的人品。

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細節決定成敗。許多人不重視細節,以至於在一些重要的場合和人面前不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其實,不管在什麼時候,我們都要將細節把握到位,即使是芝麻綠豆的小事,也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格局、人品、修養和學識。哪怕是一個眼神、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表情、一條微信,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我們都要做到最好。

你的格局之內,不能少了對人性的洞察


老子在《道德經·第六十三章》中說過:“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只有把握細節,才能把握人生;只有把細節做好,才能從細節中獲得回報。所以,無論是做事還是做人,都要注重細節,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這樣才能獲得更多成功的機會。

當然,也有很多人不以為然,覺得做大事不用太注意細節,小事太浪費精力,沒有必要。殊不知,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因為所有的大事都是由無數個小事匯聚而成的,沒有小事,哪來的大事。

小事和細節同樣重要,這不僅體現在工作中,也體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小到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一日三餐。比如,我們洗菜的時候沒有洗乾淨,菜裡面的沙子會影響口感,蟲子會影響食慾,這樣的一盤菜,你還吃得下去嗎?想來倒掉的可能性很大,這樣看來,小事難道不重要嗎?

要知道,事無大小,只要我們能認真、仔細,都能做好。如果我們想給別人留下好印象,想獲得更多的人脈和資源,就不能忽視身邊的小事和細節。小事見格局,細節看人品。認真對待生活和工作中的每件事,從小事和細節中發現不一樣的美。因此,從現在開始,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做起,努力提升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優秀,優秀到無可替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