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和珅都不能佩戴的珠子,如今一串要3000多萬

“珠"乃寶中至寶,稀世珍品。所謂"東珠",亦被稱為"北珠、大珠、美珠",是從黑龍江流域江河中出產的淡水珠蚌裡取出的一種珍珠。與一般珍珠相比因晶瑩透徹、圓潤巨大,而更顯王者尊貴,自古以來便成為中國曆代王朝所必需的進獻貢品。



2015年,一個普通小夥帶著珍藏的東珠珠串登上了華豫之門。

連和珅都不能佩戴的珠子,如今一串要3000多萬

“每顆30萬,共108顆”,

這是鑑寶人自己給出的介紹,

一串珠子三千多萬的價格,

足以震懾全場。

那麼這所謂的天價寶物,

東珠朝珠究竟又是何方神聖?

其實這東珠朝珠就是用東珠製作的朝珠。

連和珅都不能佩戴的珠子,如今一串要3000多萬

2010年4月8日,香港蘇富比拍賣行,拍賣了一串清朝18世紀御製東珠朝珠。這件大清國的王權象徵,曾經掛於某位至高無上的皇帝脖子上的超級大項鍊,由108顆"色若淡金"的上等東珠串成,另有4顆顏色、質料相異的大珠,串在每兩個27顆東珠之間,把珠串分成四個等份,稱為"結珠"。

最上那顆結珠為葫蘆形,稱之為"佛頭",並用黃絲絛繫上寶石飾品,垂在身後,稱為"背雲"。垂於胸前橢圓形朝珠兩側,還掛有3支如小穗般的綠松石小串,右1、左2,不對稱懸掛,稱為"計捻",每串兩組10枚綠松石,共30枚,表示月份的30天。實在是精美絕倫,名不虛傳。

拍賣開始,在10分鐘之內,叫價了61次,最終以6000萬港元的天價,落槌成交,讓人咋舌。

連和珅都不能佩戴的珠子,如今一串要3000多萬

東珠究竟是什麼,價格竟如此令人咂舌

所謂"東珠",是清朝將產自於東北地區的珍珠稱為東珠(或北珠),用於區別產自南方的南珠。亦被稱為"北珠、大珠、美珠",乃是從黑龍江流域的江河中出產的淡水珠蚌裡取出的一種珍珠。因其與一般珍珠相比更為晶瑩透徹、圓潤巨大,而更顯王者尊貴,所以自古以來就是中國曆代王朝所必需的進獻貢品。

連和珅都不能佩戴的珠子,如今一串要3000多萬

東珠,滿語為“塔娜”。 是寶中至寶,稀世奇珍。

東珠,是產自滿洲黑龍江、烏蘇里江、鴨綠江等流域的野生珍珠,質地圓潤碩大,澤晶瑩透澈。因以天然形成,無植核等培養工藝。得之不易,彌足珍貴。

連和珅都不能佩戴的珠子,如今一串要3000多萬

金(女真)、元(蒙古)、明三朝,對名貴珠寶——東珠的欲求日盛一日,而有關女真人採珠、獻珠的記載則更是不絕於史冊。金末,為與蒙古議和,金帝將其所藏之稀世東珠盡數獻予成吉思汗;明末,清太祖努爾哈赤為麻痺明廷而進獻東珠,大獲恩賞。由東珠這舉世罕有的名貴寶物所牽引出的一幕幕興衰往事,可謂讓後人亦為之扼腕嘆息。

對於這種稀世罕見的"珍珠",還存在著另一種說法:

"女真人是個善於保守本民族秘密,並善於編造事實的民族,比如他們民族中白姓黑姓的區別,這秘密就一直保守到現代。現代人根據多項研究,只得出了‘白姓大約是王族,是尊貴姓氏,黑姓則較低賤’,這個簡單結論。而東珠也是女真人保守的秘密之一。

連和珅都不能佩戴的珠子,如今一串要3000多萬

傳說中,東珠是一種冷水蚌所產的珍珠,採集它的時候需要用黑天鵝,黑天鵝吞噬這種珍珠蚌後經過胃液潤滑摩擦並排出體外,最終成為‘東珠’這種珍貴的貢品。可是到了現代,任人們怎麼尋覓,在東三省也找不到相關的冷水珍珠蚌,以至於人們認為這種珍珠蚌已經因過度採掘而滅絕了。

這種珍珠晶瑩透徹,圓潤巨大,最大者直徑可達半寸。其中色若淡金者尤貴,頗具珠中王者之像。人說,東珠難得,淡金東珠尤難得。

經歷金、元、明三朝,入清以後,河蚌這種無脊椎動物越捕越少,採捕起來已十分艱難,而偏偏清朝統治者對東珠的需求又越來越強。

連和珅都不能佩戴的珠子,如今一串要3000多萬

清朝在入關以後,將朝珠正式確定為冠服的一種配飾,同時納入《欽定大清會典》之中,足以看出清朝對朝珠的看重;另外從清歷代帝后朝服像中也能發現,努爾哈赤、皇太極和順治帝當時的冠上並沒有朝珠,順治帝皇后開始佩戴了朝珠,順治帝的母親孝莊文皇后在晚年時,她的朝服像中也出現了朝珠,而自康熙帝以後的帝后朝服像均有朝珠。

連和珅都不能佩戴的珠子,如今一串要3000多萬

中國史上第一貪官和珅被嘉慶帝賜死,其罪狀中就有私藏東珠一項。私藏東珠這種禁物,任憑你官位再大,也是在找死。

連和珅都不能佩戴的珠子,如今一串要3000多萬

如今東珠的價格看看就好了,畢竟實在太昂貴了,可望而不可即。

連和珅都不能佩戴的珠子,如今一串要3000多萬

其實並不是所有的蚌都能產珍珠,地球上產珍珠的物種就那麼幾個,但要在冷水環境中產珍珠,而且能生產鴿子蛋大小的珍珠,無論生物學家如何琢磨,也無法想象這種冷水蚌的生命力:在冷水裡,它的新陳代謝該有多快,才能產下鴿子蛋大小的珍珠?這都已經超出地球生命的極限了。

連和珅都不能佩戴的珠子,如今一串要3000多萬

生產這種珍珠的蚌類,無論現代生物學家如何尋找,在黑龍江水系都找不到相關產珠物種的蹤跡——居然一個剩下的物種都找不到,甚至連那物種的化石與遺骸,包括繪畫圖形,都尋找不到了,實在是可惜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