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百元和几千元的单车究竟差在哪?

在大量的水货、山寨货(有些是凭肉眼无法识别的)充斥市场的今天,骑友们很容易买到水货、山寨货等,500元的山地车,能骑,但不能玩,更谈不上稳定可靠,质量有保障。任何东西都是一分钱一分货。

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几百元和几千元的车到底差在哪里?

几百元和几千元的单车究竟差在哪?



材质


一般低端车都会用钢材作为整车材料,缺点是重量大,会生锈。优点是即使是低端货,强度也还行。

而高档车一般用铝材或者碳纤维,铝材和碳纤维优点是重量轻,不生锈,并且容易成型。而铝材和碳纤维也有档次之分。主要在于强度、焊接工艺、抽管厚薄/碳布层数等等方面。

几百元和几千元的单车究竟差在哪?


避震


自行车避震器分为气压避震和弹簧避震。气压避震优势在于回弹强度可调,重量轻。缺点在于结构复杂,不便于维护和维修,相比弹簧而言“比较”娇气。气压避震也分不同档次,主要区别是重量、行程、强度、支撑度、润滑度、阻尼、回弹线性等等。

其中行程、阻尼、线性和强度是重点。一般来说行程越长,价格越贵。阻尼可调段数越多,价格越贵。

好的避震器能够良好过滤大小震动,同时避免在刹车和遇到大震动时出现不稳定的情况。而低端避震器要么是避震作用几乎为0,要么是线性不好,容易打底,回弹过慢或者过快,可调节的范围和很小或几乎没有。

几百元和几千元的单车究竟差在哪?


变速


一般低端变速器材料都是钢的,指拨之类用塑料,并且加工精度低,强度低,重量大。高端变速器一般是大部分铝材+小部分钢材,指拨用铝合金,并且很多对强度要求较高的部件都用CNC工艺加工,精度、强度和重量都可以做到很出色。

变速系统另一个比较值钱的部分是后拨。像Shimano XT及以上级别的后拨,甚至用了单向阻尼轴承来保持链条稳定。还有一些后拨用了碳腿提高强度。

另外还有个容易忽视的地方是变速线和线管。普通变速线和线管润滑度差,用起来不顺滑。高档变速线和线管(比如XTR的)涂有特氟龙材料,手感很轻很干脆,更利于准确变速。

几百元和几千元的单车究竟差在哪?


刹车


刹车分为线拉/油压V刹和线拉/油压碟刹。

V刹成本低,可靠性更高,便于维护,但极容易抱死,遇水容易失灵,长时间刹车的时候V刹更是拉不住。

碟刹也不是十分完美。首先是线拉碟刹线性很差,只是缓解了V刹容易抱死的问题,另外重量也只是相对而言轻了一点。

好的油压碟刹重量轻,线性好,夹器/活塞力度大,热衰减很小(主要靠高品质DOT油或者矿物油,另外,类似XTR之类的油碟还在来令片上加了散热器)。碟刹碟片也很重要。第一是需要轻,同时保证强度高,不会轻易偏摆或断裂,另外要求通风性良好,利于散热。比较出名的优质碟片是Shimano的三明治碟片和Hope的浮动碟。

几百元和几千元的单车究竟差在哪?


车架


整车里最贵的部分,车架好坏跟用料、设计、功能都有很大关系。车架分为软尾和硬架两种。一般软尾更适合大强度骑行,而硬架通常是止步于XC级别。

软尾带后避震器(几百元钱国产山地车也有后避震,但那货不在讨论范围),后避震器价格往往会超过前叉,主要是因为好的后避震器通常是双气室设计,避免打底,而第二气室里面填充的是惰性气体。另外,后避震器更强调线性和回弹。车架的焊接工艺也很重要,直接决定了整车强度。

几百元和几千元的单车究竟差在哪?


轮组


轮组分为轮圈、辐条、花鼓、内外胎。

花鼓类型有大体两种:培林和滚珠轴承。培林可以在低成本情况上实现很好的强度和润滑度,但对于更高精度而言,培林轮组成本会大幅上升。滚珠轴承结构比较复杂,维护不方便,高强度也需要高成本来保证。

辐条看似是最不值钱的,但实际上名堂不少。

轮圈的主要差别在于强度。

还有可适配的内外胎:高档轮组的轮圈可以兼容真空胎。内外胎相对而言没那么复杂,但价格差距仍然不小。区别主要是耐磨度、抓地力以及重量等方面。

几百元和几千元的单车究竟差在哪?


配件


把组主要强调强度和重量,坐管类似把组,但Fox之类的品牌还有气压升降坐管,在山上骑行的时候非常方便。

坐包名堂也不少,底板材料从塑料到碳纤维都有,导轨也分为不锈钢、锰钢和钛合金几种,价格差别不小。

一辆自行车上的任何一个零件都对整车的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任何一个零件的断都有可能发生很严重的意外。看似相似的材料,工艺上千差万别,同时产品的成本相差也不是一点半点!

几百元和几千元的单车究竟差在哪?


以上就是买车需要考虑的几大内容,祝骑友们都能买到适合自己的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