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才是《三體》前傳

「三體套娃式宣傳」

原來這才是《三體》前傳

來源是這樣的:

日本遊戲人小島秀夫推薦了《三體》

→ 國內媒體報道小島秀夫推薦《三體》

→ 日本媒體報道國內媒體報道小島推薦《三體》

→ 小島秀夫再次發表日本媒體報道國內媒體報道小島推薦《三體》……被繞暈了嗎?

網友們紛紛接梗說:是誰報道了我,而我又報道了誰?

除了小島秀夫,著名動畫導演新海誠也大力推薦《三體》。他曬在推特上的新幹線照片,角落裡若有似無地露出《三體》一角:

原來這才是《三體》前傳


這也從側面說明,《三體》在日本簡直火到一塌糊塗。上個月在日開售之後,一天就賣到斷貨,三週內就突破了10萬冊。而上一次達到這個程度的還是石黑一雄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也就是說,中國科幻《三體》“在日本的受歡迎程度完全是諾獎級別的。”

但小編並沒很覺得吃驚——畢竟,這可是《三體》;畢竟,這可是“中國科幻第一人”劉慈欣!


對千千萬萬的科幻迷來說,正是劉慈欣讓世界有了中國科幻的聲音;而對於更多的普通讀者來說,是劉慈欣打開了科幻文學這個小眾世界的那道奇妙之門。

原來這才是《三體》前傳

原來這才是《三體》前傳

原來這才是《三體》前傳

劉慈欣自己曾對這本書做過介紹。他說自己看完阿瑟·克拉克之後走出家門,再仰望星空,覺得整個星空都不一樣了。

而劉慈欣對很多讀者來說,又何嘗不是這樣顛覆性的存在呢!

小編至今還記得看完《三體》的時候,書中龐大的宇宙觀和驚人超前的想象力,讓我久久都不能回神。抬頭看天,感覺整片天空和之前相比都有了更深的意味。


在此之前,“科幻文學”始終是小眾圈子的狂歡,《三體》也只是在小圈子裡封神、外界一無所知的狀態。

但隨著它被翻譯引進到了歐美,整個世界開始為之震驚:中國竟然有這麼好看的科幻小說!


在“美國豆瓣”Goodreads上,《三體》系列的每一本評分都是4分以上(滿分5分),這是極少有文學作品能達到的高度。

原來這才是《三體》前傳

除了好的口碑,劉慈欣也是得到了專業獎項的認證。

2015年他斬獲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大獎。常看小編推薦科幻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這個獎的重要性,它堪稱科幻文學界的“奧斯卡”“諾貝爾”……是科幻界的至高大獎!

隨即更是一發不可收拾,狂攬9項世界科幻大獎!

劉慈欣的外國讀者,從普通民眾到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全都為之瘋狂!

原來這才是《三體》前傳

劉慈欣海外籤售

奧巴馬因為遲遲等不到《三體》第三部的英文版,於是動用“特權”直接聯繫了劉慈欣和中國出版方,提前要到了大結局的內容!可謂是催更界的神級大佬!


不僅如此,扎克·伯格、喬治·馬丁、莫言、雷軍……他們全都是劉慈欣的忠實書迷!

所以,關於劉慈欣,復旦教授嚴鋒的一句評價特別貼切:

他單槍匹馬,將中國科幻抬到了世界高度!

原來這才是《三體》前傳

原來這才是《三體》前傳

很多人知道劉慈欣,但可能並沒有好好看過他的作品,或者只看過《三體》。


但小編覺得,瞭解一個作家,一定要讀他不同時期的代表作,尤其是像劉慈欣這種格局宏大且哲思深遠的作家,才能充分理解他的整個思想體系。


因此小編今天想給大家推薦劉慈欣三大長篇,是他不同時期的三大代表作,貫穿劉慈欣的創作生涯,代表了他對宇宙和人生的終極思考!

01《三體》

原來這才是《三體》前傳

這套書的經典程度可能不用小編多言了。

劉慈欣在這本書裡打造了一整個宇宙,充滿著令人目瞪口呆的新奇設定:智子、面壁計劃、二向箔……

世界觀和宇宙觀的設定,已經讓人覺得大膽而先銳了;而整個故事線,也精彩到讓人忍不住屏息!

原來這才是《三體》前傳

動畫版《三體》預告片劇照

在《三體》中,人類面臨著宇宙高等文明降維打擊的威脅,危在旦夕。

而劉慈欣將全人類的希望都寄託在4個人的身上,給他們所有地球上能調配的資源,來為人類尋找出路。當他們的方案逐一揭曉時,小編感受到的是想象力和智商的降維打擊!

我們為什麼一定要讀《三體》?

小編想借用劉慈欣在給《三體》電子書讀者的信:

在萬分複雜的大自然中我們也無法預測未來,但科幻小說至少能為我們描述出許多種未來可能的圖景,讓我們在走向未來的路程中擁有更廣闊的視野和更豐富的思想。

原來這才是《三體》前傳

02 《球狀閃電》

原來這才是《三體》前傳

《球狀閃電》可以說是《三體前傳》。它的時間線在《三體》之前,兩者中的人物也有一脈相承之處。

如果說《三體》是劉慈欣對宇宙的終極探索,那麼《球狀閃電》就是他對人生的終極思考。

某個離奇的雨夜,一顆球狀閃電在一瞬間將少年的父母化為灰燼,而他們身下的板凳卻分毫無損。從此少年踏上了研究球狀閃電的旅程。

原來這才是《三體》前傳

死亡者的幽靈筆跡、前蘇聯的地下科技城、次世代的世界大戰……一個從未有人想像過的未來,在宇宙觀察者的注視下,悄然降臨在人類面前……

據說《球狀閃電》在寫作時還有件趣事。

當時大劉懷疑自己得了肝癌,但性格內斂的他沒跟人說也沒去醫院,而是忍痛咬牙把《球狀閃電》作為遺作完成了。結果寫完了之後去檢查,發現只是小病,並不是肝癌。

雖然整個過程充滿了讓人哭笑不得的黑色幽默,但大劉在這本書中匯聚的強大的生命力量確是貨真價實的。

他將命運的殘酷和生命的頑強抗爭表現得淋漓盡致,又讓人肅然起敬。可以說是劉慈欣對生命奧義的極限探究與重構!

03 《超新星紀元》

原來這才是《三體》前傳

這是劉慈欣的長篇小說處女作,前後歷時十二年,五易其稿。

這也是劉慈欣送給自己女兒的一部作品:“獻給我的女兒劉靜,她將生活在一個好玩兒的世界中。”


《超新星紀元》入選了“中國小學生基礎必讀書目”高段科學類。這可以說是一本給孩子看的書;但成年人讀後也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原來這才是《三體》前傳

劉慈欣在這本書中設想了一個沒有大人的世界。

地球8光年外的一顆恆星爆炸解體,死星能量輻射到了所有的地球人。一年內,全世界13歲以上的人將全部死去,地球,將成為一個只有孩子的世界...... 各國開始訓練孩子學習管理地球,孩子們卻將現實變成了一場場遊戲,世界翻天覆地。

“乏味的公元世紀已經終結,人類文明返老還童,又回到了快樂的野蠻時代。” 人類歷史上最艱難的學業;人類歷史上最奇特的時期;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生離死別……

如果說《三體》是劉慈欣用上帝的姿態審視整個宇宙,那《超新星紀元》就是他最初以小男孩的角度觀測地球。

早期的劉慈欣在《超新星紀元》中還略顯稚樸,但他用超前的想象方式貢獻了一個理想化的、尚未被汙染的、赤子之心的世界,這是他送給女兒的禮物,也是他送給世界的禮物。單單這份純潔而壯闊的想象力,已經可以讓人感動到熱淚盈眶!

原來這才是《三體》前傳

小編覺得,我們之所以崇拜劉慈欣,是因為他提供了一種從未有過的理解宇宙和人類的思維方式,他向我們展現了想象力突破極限時會有多大的爆發力

而我們之所以喜歡劉慈欣,是他不僅有科學性與哲學性,還有一種東方式的詩意浪漫

這種浪漫體現在他對宇宙級的瑰麗壯闊場面的執念,比如《三體》中三體文明碾壓地球文明,對整個銀河系進行降維打擊,宏大而悲壯。

也體現在他始終有一種紮根在血液中的傳統哲思,比如《流浪地球》中在危難面前帶著地球一同逃亡,充滿了東方神話的意蘊。

原來這才是《三體》前傳

這就使得他既能征服國外文學世界,又讓中國讀者更加容易地走進科幻的世界。

無論你從哪一個角度去看劉慈欣的作品:科學、想象、哲學、人文……他都已經打造了一個完整的世界,等待你去探索!

如果你沒讀過劉慈欣,小編建議你就從他這三大長篇開始;如果你只讀過《三體》、對他了解不多,《球狀閃電》和《超新星紀元》就是你接下來最好的選擇!

原來這才是《三體》前傳

戳鏈接,低價帶走此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