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無忌的實戰能力真的很低嗎,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王事情


羽菱君個人認為,張無忌的實戰能力並不差,他也有現學現用“龍爪手”,後發先至打敗空性,三十招內打敗玄冥二老,以己之長獨力與三渡拼內力,險破“金剛伏魔圈”這樣的高光時刻,只是他大部分的實戰表現,沒那麼強勢而已。這裡面羽菱君認為有幾個方面的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一是張無忌的性格問題,二是他的武功屬性,三是他的實戰經驗。



張無忌傍身的幾門武功,其自保的屬性遠大於主動進擊,註定了他實戰的表現不會太強勢。

金庸先生對“射鵰三部曲”,有一個很明顯的設定,那就是什麼樣性格的男主,配與什麼樣的武功。

郭靖天資魯鈍,性格木訥,於是給他配上了招式簡明的“降龍十八掌”,併為了讓他領悟“降龍掌”的奧妙,大費周章的讓他先後學了“空明拳”和《九陰真經》等,讓他逐步貫通武理,因為“降龍掌”兼具道家和儒家兩門哲理,乃是為國為民俠之大者的標配。楊過天資聰穎,但性格輕浮,於是先給他學了各家之長 ,再給他獨孤求敗的“重劍劍法”,讓他在修煉重劍的過程中,去沉澱自己,邁向穩重,但也會讓他自創出集各家之長,卻反其道而行的“黯然銷魂掌”,去匹配他另一面孤傲的性格。

從郭靖和楊過的身上,就能看出武功的屬性,也是讓他們能成為大俠,不可忽略的因素。張無忌的武功同樣如此。


張無忌天性醇厚,為人過度仁慈,於是配給了“陰陽互濟”,蘊含中庸之道,不偏不倚的“九陽神功”,讓他在保持自己仁厚溫和的同時,又不失去大俠該有的剛陽之氣。他天性不好殺戮,“九陽神功”的自保功能則遠大於外放功能,在未練“乾坤大挪移”之前,身上的內力他都完全不知道怎麼運使。而“乾坤大挪移”和之後得張三丰所傳的“太極拳”,這兩門武學,實際上都不是殺傷力特別強的武功。

“乾坤大挪移”的武理是轉移對手的招式,化解別人的進攻,並非主動出擊。雖然練到最高層,能夠造成對手招式上的破綻,一舉要了對手的性命,但是能練到那麼高層次的人,內功已是當世無敵,這樣的人必然大有慈悲之心,又怎麼會輕易去傷人性命呢?更何況明教的創教宗旨,就是為了引人向善,去除殺戮,追求光明,作為明教護教神功的“乾坤大挪移”,同樣印證著這樣的思想。

而“太極拳”這門外功,本身所攜帶的武學理念,乃至武當一派的武功,根本就是跟“九陽神功”同出一源的。自我強健的屬性,遠大於主動進擊,能夠緩解和拖延對手的進招,消耗對方的內勁,減弱對手進攻的慾望,戰局拖得越久,綿綿不絕的武當武功越有勝算。其實最根本的道理,就是逼迫對手罷鬥,不傷人不傷己便是利己,求同存異,和衷共濟。


還有就是後來在“聖火令”上,學到的武功。不過,這門武功其實是不值得一提的,張無忌深明“九陽神功”、“挪移大乾坤”以及武當派“太極拳”的拳理,聖火令上的武功雖奇,究不過是旁門左道之學而達於巔峰而已,說到宏廣精深,遠遠不及上述三門武學。因而這些武功,在當年的霍山手中,搞暗殺可以,但用它去對陣中原武林的武學名家,實際上則遠遠不行。

可見,金庸先生給張無忌所配給的,無論是內功還是外功,都不是殺傷力特別強的武功。跟《九陰真經》這種,本身就是為了增加復仇之勝算而創,實戰性超強的武學,亦或是“有餘不盡”卻威力盡顯的“降龍十八掌”,還有那不斷與自然之力對抗練出的兇悍內力,能以一柄重劍橫行天下的劍魔武學,以及霸道強勢,能攻得周伯通使出“左右互搏”的“黯然銷魂掌”等等這些武功相比,張無忌的武功,其自保的屬性更大於主動的進擊。


基於這樣的武功屬性,張無忌的實戰表現,註定不會太強勢。金庸先生為何要給張無忌這樣的性格與武功,因為張無忌的歷史使命,與郭靖和楊過不同。

特殊時期的歷史使命,需要了張無忌這樣性格的人才,這樣的設置,造就他的出手會顧及得更多。

張無忌身上的重任不是抵抗外敵的入侵,而是要團結中原武林的力量,號令天下去共同抗元,完成漢人復國的大業。而實現這樣偉業的前提,就是先成功消除明教與中原武林各派百年的積怨,改變明教在江湖上的聲名,鑄就領袖的地位。

這樣的使命,像陽頂天這樣雄才偉略的教主,斷不可能會完成,因他的強勢只會增加明教與各派的仇恨。這樣的使命,就只能由張無忌這種性格的人去實現,因為他能放下自身的仇恨,更能去容納不同的流派,團結自己的仇人。連他生平最恨的人成昆,在誤以為成昆真的死後,他也會去可憐成昆,甚至還似乎盼望成昆別死。而對於趙敏這樣的對頭,假如是郭靖和楊過這樣,善惡對立判得過分明的人,他們不可能會去接納趙敏,面對趙敏的親近,只會產生提防的心裡,很難會像張無忌那樣,內心中從未有排斥過她,就更不要說會與趙敏在一起了。


也是因為這樣的歷史使命,因為需要這樣的人物性格,張無忌的實戰表現,註定不會太過強勢,優柔寡斷,就是他實戰經常會出現的一個表現。實際上張無忌的優柔寡斷,就是殺伐不夠果斷,因為他想得太多,顧慮的也多,他本身就是不好殺戮的人,一交上手,還要想著對方該不該殺,會否影響大局,自然而然下手就會留情了。光明頂上,若是他狠下心,空性等人早死了,“屠獅大會”上,他若不顧情念,周芷若也已斃在他的手下,而最後一次對陣三渡,若不是他主動罷鬥,三渡怕也會被耗盡內力而死,即便是少室山下,面對曾讓他生不如死七年的玄冥二老,他也只是廢掉二老的武功。

正是張無忌這樣事事不以己甚,凡事留有餘地的態度,才使得他的仁者之風,不斷讓人折服,最終就成功得以為明教正名,號令天下,打造了抗元統一戰線。假如他每次對戰,都強勢霸道,力爭贏下每一戰,那他的成就,最多也就是除了武當張三丰,沒人能夠勝得了他一招半式的陽頂天罷了。

這也是金庸會安排張無忌修煉“乾坤大挪移”的另一個原因,正是為了凸顯張無忌凡事不以己甚的心態。若是以郭靖和楊過的態度去修煉“乾坤大挪移”,他們倆必定會走火入魔。因為郭靖練武,他靠的是一股蠻勁,認為別人練一年,他練三年也一樣可以達成,而楊過性格孤傲,前人既然能創下這門心法,那他同樣也能練成,他們倆都會一練到底,以求練到盡善盡美。如此一來,不要說能不能練到最頂層,便是練到,焉能不走火入魔呢?



除去性格與武功屬性這兩方面,張無忌的實戰表現不強勢,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他的實戰經驗其實並不豐富。

我們看張無忌,許多朋友經常會拿他與喬幫主作對比,但卻從未想過喬幫主在小說中出場的時候,已經是在江湖上出道十幾年的人。那時的喬峰,已是經過“三大難題七大功勞”這樣的歷練,一路打出來的,而且當幫主也已經當了八年了。這十幾年,他經常在實戰中去演練自己的武功,也在不斷的實戰中,去積累戰鬥的經驗。因此,他一出場就是個武功圓熟,實戰經驗超群的人,再加上他本身的功力深厚,他的實戰表現,自然搶眼,縱是一套“太祖長拳”,在他的手上也能發揮出超強的威力。


而反觀張無忌,實際上從他在光明頂上正式出道,再到他功成身退,與趙敏歸隱蒙古,這期間只不過過了短短兩年而已。兩年的時間,他經歷的大小戰,其實兩隻手都可以算過來,實戰的經驗,又能談何豐富呢?以他的出手一次比一次圓熟,表現一次比一次亮眼的表現,讓張無忌在練成神功之後,在江湖上歷練個十年五載,他的戰鬥經驗同樣會很豐富,他的出招一樣會更加精彩。

而且與張無忌一樣,在練成神功之後,表現不強勢的高手大有人在,喬幫主的兩位義弟就是。內力曠古爍今的段譽,在練成“六脈神劍”之後,在掌握不精,出手不順的情況下,照樣表現不怎麼樣,少室山對慕容復一戰,也要喬峰指點,才能順暢的對敵,且盡顯威力。而虛竹在身兼逍遙三老兩百餘年內力,又練得“天山六陽掌”“折梅手”和“生死符”等高深武功的情況下,對陣丁春秋,照樣打得甚為艱難。實際上就是他們倆的戰鬥經驗,太過不足了,張無忌的情況,跟他們是一樣的道理。


所以說,以張無忌在出道兩年中的實戰表現,去對比喬幫主等經過江湖十幾年歷練的高手相比,以此來論斷張無忌的實戰能力偏差,本身就是有失偏頗的。

綜上所述,羽菱君個人認為,張無忌的實戰能力是不低的,他的表現不搶眼不強勢,這裡面既有他個人性格的問題,也有他武功屬性的原因,更有他實戰經驗不豐富的關係。金庸先生之所以,這樣去塑造張無忌這個角色,就是為了讓他能夠在小說中,擔得起團結各派,抗元復國的歷史重任。這也是張無忌這個人物,真正了不起的地方。

我是羽菱君,專注於“天龍時代”前、“射鵰時代”前、“倚天時代”前,金庸武俠“三前”空位期前傳的解讀,歡迎關注,一起交流!


羽菱君


靈沖霄為您解讀各種金庸武俠與文學名著的冷知識,點擊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張無忌的實戰能力大概是整個金庸武俠中最差的主角(有段譽給他墊底兜著)之一了。當然相對於普通龍套,張無忌能依靠雄厚的底子來最終翻盤,使得主角的面子上不是那麼難看,靈沖霄個人認為張無忌的實戰表現終究是比其他主角遜色太多。

縱向對比,張無忌在金庸武俠的主角中表現最差

許多金庸武俠的主角能在武功未成時與比自己強的反派周旋,甚至以弱勝強:郭靖的對手梅超風、歐陽克、裘千仞、歐陽鋒等人,每一個在初始階段武功都比郭靖強得多,但郭靖卻能做到以弱敵強,最終撐到真正超越對手;楊過遇到的李莫愁、霍都、達爾巴、金輪法王、蒙古三傑和公孫止等對手,也都比楊過強的多,但楊過在對戰之時很少吃虧,常常能弱勢下反殺對手;令狐沖殘血狀態浪了小半部《笑傲江湖》時間線,能將自身的武功優勢發揮到極致,在面對東方不敗那樣武功遠勝自己的強敵時都能做到與之爭鋒相對,最終贏下最兇險的一戰;即便是被人噴成古板守舊,活在金蛇郎君影子裡的袁承志,在面對武功勝於自己的師兄神拳無敵歸奚樹時也能有守有攻的打得不落下風。

別的不提,實戰能力得靠夠份量的對手來印證。這些主角都曾與比自己強的對手交手過,而且幾乎沒有被武功弱於自己的對手在戰鬥中翻盤的。可以說他們的戰績都挺好的。那麼張無忌呢?整個《倚天屠龍記》裡沒有比他武功更強的對手了,他遇到過武功最強的三渡也不過是三人合力才持平自己,結果呢?張無忌被弱於自己的對手打得灰頭土臉的次數多了去了:光明頂下,被布袋和尚一個照面裝進麻袋;武當山上被玄冥二老兩招放倒;靈蛇島上被三使十二王打得灰頭土臉,靠女人(趙敏)拼命才掙得喘息之機;遇到少林三渡更是慘不忍睹,連打三次最佳戰績是拼盡全力才堪堪持平,還折了外公一條性命......

打個不恰當的比喻,要是小孩子跟大人打架,如果小孩子能跟大人周旋,甚至到最後小孩子贏了。在實戰上說,那一定是小孩子很厲害。要是一個身強體壯的成年人跟一群小孩子,最大不過是十五六歲的半大小子PK,成年人打贏了值得驕傲嗎?打輸了的話應不應該鄙視?張無忌在所有對手都不超過自己武功上限的情況下,被人屢屢打的灰頭土臉,能說他實戰高嗎?

張無忌的性格注重了實戰能力高不了

縱觀金庸武俠中實戰能力強的主角都有過人心性。郭靖性子裡有股韌性,骨子裡奉行“打不過,加把勁”的戰鬥意志,這一點從他初出茅廬跟楊康比試就可見一斑。楊過骨子裡則是狂性,你雖然比我強,但我依然不懼你,逆了我的心,想法子也得把你撂倒。令狐沖浪蕩不羈,你厲害就厲害咯,我想打就跟你打。

而張無忌呢?他有很強的畏戰心理,對手是不是很厲害啊,我會不會打傷對方啊,對方會不會傷害我在意的人啊……各種畏懼此起彼伏。這種心思下,他遇到對手的第一想法不是把對手打倒,而是未戰先怯,所以他哪裡能打出好戰績。

成長環境所造就了張無忌偏軟的性格

金庸武俠中很多主角幼年之時,都是在逆境中生存成長起來的。

喬峰從小在農家長大,生活貧苦,入了江湖後又經歷了多年打拼,才有出場時威震天下的氣勢。

郭靖幼時被單親媽媽含辛茹苦的撫養成長,且其成長環境是伴隨著成吉思汗統一蒙古的連年戰爭,孩提時代的郭靖就常常與小夥伴託雷一起跟都史等人摔摔打打,即便被數量多得多的孩子打得鼻青臉腫,郭靖也絕不認輸。這種成長環境造就了郭靖百折不撓的鬥爭意志。

楊過就更可憐了,父母雙亡,幼小之時就過上了顛沛流離的苦難生活。他為了生存去坑蒙拐騙,偷雞摸狗,飢一頓飽一頓不說,還經常捱揍。這一點他比郭靖還苦,蒙古大漠風沙雖烈,但起碼郭靖衣食無憂,還有母親和師父們可以依靠。楊過在遇到歐陽鋒、郭靖等人之前,就只自己一人在江湖上吃了無數的苦頭。

張無忌呢?他的成長環境其實遠比喬峰、郭靖、楊過他們好的多。他自小衣食無憂,有父母和義父疼愛,又與世隔絕從未經歷過人世間的爾虞我詐。所以造就了他寬厚仁慈甚至是過於軟弱的性格。哪怕到後來他神功大成之後,張無忌本質上仍然是那個渴望親情的孩子。

注:張無忌實戰能力低的武功方面的原因,大神羽菱君已經分析的很透徹了,這裡就不在贅言了。


我是靈沖霄,擅長金庸武俠和文學名著點評!歡迎關注評論!


靈沖霄


大神邀請,實在是勉為其難,恭敬不如從命。張無忌實戰能力弱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底子薄。張無忌在冰火島長大,張翠山和殷素素比較愛惜子弟,對張無忌的前途沒有長遠打算,認為反正會在這個人煙滅絕的地方呆一輩子,練武有啥用啊。因此張無忌沒有學到武當上層心法和劍法,也沒有學到張翠山的一手好字。恰恰是謝遜非常重視張無忌的學習,但是謝遜又不教實戰,只教理論。試想扎馬步都不會你剛會太極心法有啥用啊。但是謝遜認為,理論能夠指導實踐。只要理論水平高,實戰也不會差到哪兒去。自己就吃了理論水平低的虧。所以張無忌從小沒有實戰基礎,從冰火島回來之後就被玄冥二老打的半死,活著都困難,更別提練武了。好不容易掉進山洞學了九陽神功,恰恰在於九陽神功也不是實戰武功,也是理論。覺遠大師是九陽神功練的最溜的,也不會實戰。張三丰和郭襄無色的實戰都不是練九陽神功練的。張無忌一出山就趕上六大派圍攻光明頂,還沒等演習就上了戰場,差點被滅絕師太給活劈了。



第二,用巧勁。張無忌練了九陽神功出來,金庸也知道他就這麼出山肯定不能打,否則能把全天下的武林高手氣死,於是又讓他一天煉成乾坤大挪移心法,這就彌補了九陽神功的不足。乾坤大挪移其實是一門實戰的武功,需要在極高內力的加持下方能發揮出最大威力。兩大神功護體,張無忌能夠打敗包括滅絕之內的一幫一流高手,但是遇到決定高手的話他的短板就暴露出來了。



第三,戰強敵。倚天中能打的強敵就是玄冥二老和少林三渡。玄冥二老和少林三渡最大的特點就是實現能力強,張無忌在學了太極劍和太極拳之後力戰二老三渡都搞不贏,還差點把命送了。如果這些功夫給了宋青書,就不會犯這種大錯,所以說主角光環很重要。宋青書靠一個山寨版的九陰白骨爪,就能把丐幫武功最強的傳功長老和執法長老滅了,才被俞蓮舟看出破綻,如果俞蓮舟第一個下場,也是死。



所以張無忌實戰能力弱的根本原因就是實戰太少。實戰才是檢驗真功夫的唯一標準麼。


唐風宋月


黃老邪解讀金庸武俠,點擊關注閱讀系列內容!

張無忌的實戰能力一直被人所詬病,他擁有著讓人羨慕的絕世神功,可是在實戰中的表現卻差強人意。

<strong>那麼張無忌的實戰能力真的很低嗎?是什麼原因導致張無忌實戰表現不佳?

實際上,黃老邪認為,張無忌的實戰能力並不低,或許有人不認可,但黃老邪認為,張無忌其實被很多人故意說弱了,大家往往說他表現不好的時候,卻忽略了他的高光時刻,張無忌之所以表現不好,其實有諸多原因。

張無忌的實戰。

張無忌天資聰慧,悟性奇高,他宅心仁厚,寬容善良,性格溫和、平靜,練武功時,往往事半功倍。

在光明頂,張無忌孤身一人大戰六大派,現學現用,打得六大派的人心服口服。他憑藉著驚人的天賦和奇高的悟性,往往在實戰中能隨機應變,化解危機。

在武當山,他用新學的“太極拳”、“太極劍”,打敗了趙敏手下的阿大、阿二、阿三,他現學現用,雖然有內力深厚的原因,但是他的悟性和應變能力也是不可忽視的。

後來張無忌被自己的師叔伯誤認為是殺害武當莫聲谷的兇手,他用“聖火令武功”,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快速的打敗了宋遠橋、俞蓮舟、張松溪、殷梨亭四人。

在闖“金剛伏魔圈”的時候,張無忌用自己的強項來與“少林三渡”對戰,憑藉深厚的內力,和三渡打了個旗鼓相當。

後期的張無忌,對戰“玄冥二老”,可以輕鬆的解決他們。

以上眾多張無忌實戰的高光時刻,足以證明他實戰不弱。

但是張無忌卻也有不少實戰差勁的表現,比如,在靈蛇島,張無忌被“波斯三使”三個二流高手聯手打得毫無還手之力。在屠獅大會上,被周芷若打得吐血等等。

那麼為什麼眾多讀者認為張無忌實戰能力弱呢?

黃老邪認為,其實主要是張無忌的無法完全發揮出自己的實力,他內力深厚,武功配置很好,卻始終無法發揮出該有的實力。

張無忌實戰表現不佳的原因。

對於張無忌實戰表現不佳的原因,黃老邪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 性格原因。

張無忌性格溫和、軟弱,他宅心仁厚,寬容善良,從來不會記仇。在與人交手的時候,往往手下留情,不願傷害別人。

<strong>高手對戰,往往全力以赴,招招致人死命,實在容不得半點留情。

像張無忌這樣磨磨唧唧,不吃虧才怪。

  • 武功原因。

<strong>張無忌的武功特點也是一個原因,他所學的武功,並沒有像“降龍十八掌”那樣威猛霸道的武功,在表現力上,就顯得沒有氣勢。

<strong>他的《九陽真經》,主要記載著內功心法和武學理念。真經所記載的內功心法,陰陽互濟、剛柔並重,是最為頂級的內功心法之一。


《九陽真經》所記載的武學理念,主要講究以靜制動、後發制人,配上真經的內力,就像自帶反甲一樣,非常適合捱打。這樣的內力和武學理念,有點超然世外,並不像楊過在山洪海潮中修煉的內力那樣,剛猛強勢。

張無忌所學的“乾坤大挪移”,是一門精妙的運勁使力心法,主要講究的也是以靜制動、後發制人。“太極拳”、“太極劍”,武當派祖師爺張三丰自創的神功,同樣也不是表現強勢的武功,講究的是以柔克剛、以靜制動、後發制人。

另外,“聖火令武功”和“七傷拳”等武功,張無忌卻並不喜歡用,主要是這些武功和張無忌的性格不匹配,而以上說的武功,則是和張無忌性格匹配的,這也金庸先生寫作的一個特點,給性格不一樣的主角,配備與他們性格匹配的武功。

  • 武學根基不好。

<strong>張無忌出生在冰火島,從小在萬般寵愛下長大,本來他從小就跟父母和義父練武,但是回到中原後,他被“玄冥二老”的“玄冥神掌”打傷,身中寒毒,全靠太師父張三丰和眾位師叔伯用內力為他續命。

<strong>從他十歲,到十五六這段時間,他根本無法練武,整天被體內寒毒整的死去活來的。以至於他後來練成《九陽真經》後,對於武功一知半解,空有一身深厚的內力,卻不會使。

  • 武學修為低。

<strong>張無忌由於太過年輕,加上他對武功一知半解,對於很多武學理念,武學運用他都不懂。他在練成眾多神功後,不知道如何把它們融會貫通,達到隨心所欲的地步,所以他始終無法完全發揮自己的實力。

<strong>比如,當初他練了“乾坤大挪移”,在武當山上和“玄冥二老”動手,還吃了一點虧,後來在武當山待了一段時間,張三丰對他悉心的指點了一番,讓張無忌武功大增。

這並不是張三丰傳了張無忌什麼武功,只是因為張三丰武學修為震鑠古今,遠非張無忌所能比的,他很容易就能看出張無忌的不足,對他悉心指點一番,勝過張無忌自己摸索好幾年。

  • 實戰經驗不足。

<strong>張無忌從小在冰火島長大,父母和義父對他無比痛愛,回到中原後,武當派的太師父和眾位師叔伯也非常痛愛他,別看張無忌身世慘,但他卻是在萬般寵愛下長大的。

<strong>這也導致了張無忌的江湖閱歷不足,實戰經驗也沒有什麼,張無忌從蝴蝶谷到崑崙山的一路上,連續被騙了好幾次,足以證明他毫無江湖經驗了。

從張無忌學會《九陽真經》,到和趙敏隱居,這之間不過短短的一兩年時間。這使得張無忌實戰經驗不足,沉澱不夠。

張無忌實戰表現不佳,並非他天賦不好,也不全是性格原因,他無法完全發揮出自己的實力,也是他太過年輕,加上沒有好的根基。其實只要讓張無忌沉澱個十多年,當他徹底地融會貫通所學武功,他的武功將會強的無法想象。


結語:

張無忌宅心仁厚,待人寬容,溫和善良,心胸寬廣,從不記仇。這樣的一個人物,就算武功極高,也註定實戰表現的不會太強勢。

而張無忌所匹配的武功,也像他一樣,溫和、謙遜。

桃花影落飛神劍,碧海潮生按玉簫。堅持原創,我是卓爾不群黃藥師,歡迎關注,一起交流!

卓爾不群黃藥師


浮萍談武俠第六十期:《張無忌之名不副實》

張無忌其實戰績非常強悍,成名以來很少有過敗績,但是他對戰的高手和他相差甚遠,卻屢次落於下風,最後憑藉高深的內功反敗為勝,所以實戰表現和他本人擁有的絕世武功不太相符合。浮萍認為有三大原因,造成了張無忌實戰能力低下。

張無忌缺乏名師指點,全靠自身悟性和秘籍學習

縱觀金庸先生眾多小說中,主角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蕭峰,郭靖,楊過,令狐沖,袁承志等人,他們都是有高人系統的對他們進行指導和傳授,算是為他們的普及了基本的武道知識,開啟了自己的武學之路,然後才是遇到了各種奇遇,逐漸的完善了自己的武學體系,最終成為了高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遇到的大多對手都比自己強,不斷的實戰變強,武學之路是一步一個腳印積累起來的。



而另一類就是虛竹,段譽,張無忌等人,他們開始的時候沒有老師系統的教授,而是通過奇遇得到了超強的內力,然後得到一兩門武學秘籍,一蹴而就,成為了高手。他們一開始內力就比對手強太多,導致優勢很明顯,招式上的不足被掩蓋了(一般主角招式也比對面強),就算一開始手忙腳亂,也不會遇到危險。他們就像平地起高樓,沒有紮實的基礎,經歷的戰鬥少,又沒有同級別的對手,所以實際能力比較差。



謝遜在冰火島教了張無忌幾年,但是卻沒有從基礎教起,而是把一些高深的武學理論讓他強行去背,沒有時間消化,後來到了中原,張無忌經歷一番挫折後,先學得九陽神功,後來又學得乾坤大挪移,兩者學成間隔很短,讓他一躍成為了當代絕頂高手,一人獨戰六大門派,看似風光,實際上贏得並不出彩,武當山上面對玄冥二老,一身頂配的武學,卻一招敗北,讓人汗顏。但是之後張三丰指點了張無忌個把月,頓時像換了個人,三五十招,就壓這玄冥二老打。

張無忌得到奇遇前,很少有人指點他,得到奇遇後,能指點他的人不多了,導致他武學的基礎不牢,對自身武學的理解和運用不到位,從而導致他實戰不如人意。

張無忌缺乏時間積累

倚天結束的時候,張無忌才是二十二三歲的時候,但是郭靖,楊過,胡斐成為當代絕頂高手時都已經三十多歲了,他們有充足的時間將自己得來的奇遇融會貫通,形成自己獨到的武學體系。而張無忌從學會九陽神功(九陽神功大成),到倚天結束,也才兩三年時間。兩三年時間就已經成為了江湖上的絕頂高手,時間積累不足,導致他沒有形成自己的武學體系。



張無忌本人性格較為軟弱,對武學不是很樂忠

張無忌的武功更像天上掉餡餅一樣,老天逼著他學的,不是自己主動想去學習的。中了玄冥神掌,需要九陽神功才能救治,於是他得到了九陽神功;被困光明頂密室,乾坤大挪移才能打開,於是小昭勸他學,他便學了;太極拳和聖火令上的武功也是如此。對於張無忌來說,武功更像是上天對他的補償,可有可無,不像郭靖那麼執著於正邪之分,也不像楊過那樣見獵心喜。

總之,張無忌的武學配置很高,卻沒有時間和老師指點,導致未能完全領悟,實戰時遇到比自己差很多的對手,也存在翻車的可能!

PS:浮萍我又回來了!哈哈哈!

談天說地,談武俠,我是浮萍!不對請直言,期待你的關注!


浮萍談文史


  初中的時候,班上有一個很奇怪的同學(姑且稱之為甲吧),虎背熊腰看上去就孔武有力的那種,但性格與外貌卻著實極為不搭,內向而且有些懦弱,即便被班上調皮的同學欺負到頭上也不敢大聲說話,絕大多數都以一種超越年紀的淡漠,垂眉之際便退讓開去,也正是因為如此,班上調皮的同學反而有些得寸進尺,欺負得越發肆無忌憚。

  設定的推翻與重塑發生在一個午後,已經不太記得當初是為何而再起爭端的了,只記得一向退讓隱忍的甲同學彷彿忽然之間變了個人似的爆發了,咬牙之間一個簡潔有力的過肩摔,將平率欺負自己的一個同學狠狠的放翻在地,半天爬不起來。後來,校領導來了,急救車也來了,在那個沒有監控的年代,在學校領導的居中調解之下,雙方家長就此事好不容易勉強達成了共識,那個被放翻在地的同學在醫院躺了半個月左右,再回學校之時便已不復最初的囂張,看向這位奇怪的甲同學之時,眼中充滿了恐懼。

  再後來,我也理解了那種超越年紀的淡漠之下隱藏的是清淡的不屑,在那一次又一次退讓的懦弱之中蘊含著不想讓事情鬧大的無奈,只是一次又一次的退讓反而令人覺得軟弱可欺,於是,甲同學在忍耐到極限之後終於爆發了,對著再次欺上門來的同學,選擇了瘋狂地宣洩了自己的力量。

  那一刻,將時間放慢幾十倍,近乎沒有任何抵抗之力的調皮同學被一個過肩摔與地面來了個親密接觸之時,他終於明白了一件事——甲同學的刻意忍讓之下,其實並不是真的軟弱可欺,他只是刻意收斂著自己的力量,沒有展現出自己應有的破壞力與殺傷力而已。

  張無忌的情況與此有些類似,將時間倒放試著分析他的人生,可以說前面的十來年都是與張翠山夫婦及謝遜生活在冰火島上,對年幼的張無忌來說這三人便是生命中的全部,而回到中原之後先是與謝遜失去聯絡,武當山上張翠山夫婦又在他面前自殺身亡,這種打擊對一個年幼的孩子來說未免太過殘酷。可是張無忌卻沒有黑化,從痛苦的深淵之中走出來的他反而更能理解這種痛苦,是故一朝神功大成之後也小心翼翼的收斂著自己拳腳的威力,寧可自身捱上幾下拳打腳踢也不欲傷人性命。是故如果單純從戰績來看的話,除去化解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之外,展現在讀者眼前的似乎永遠都是手忙腳亂,即便自己的武學配置超出敵手太多也是未戰先怯,稍微碰上點新奇玩意便有膽戰心驚之感,如海外孤島遇上波斯三使的詭異合擊,少林屠獅大會之前見識過周芷若狠毒而詭異的身法,都給人如此以不敵的感覺。

  但實際上,在很多次戰鬥之中,就連讀者都知道只需將九陽神功外放,將那沛不可擋的威力釋放出來便可輕易取得勝利,身在局中的張無忌會如此遲鈍而不覺麼?很明顯這不太可能 !神功大成之後的張無忌卻只受傷過三次——光明頂上捱了周芷若隨手一劍,力抗汝陽王手下眾僧合圍之時被鹿杖客偷襲負創,屠獅大會與周芷若對掌之際被自身收回的力道挫傷。而這三次負傷經歷中除卻第二次確實兇險重重之外,第一次與第二次都還在自身掌控範圍之內,一旦奮起反抗輕易便能扭轉戰局。

  所謂君子不可欺之以方,逼到絕境之時的張無忌究竟有多麼可怕呢?初出茅廬的張無忌為解明教之圍,車輪戰各大門派的頂尖高手並逐一折服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那種完全將戰局握於手中的控場能力堪稱可怕;少林屠獅大會上面對周芷若與宋青書的詭異法門,不過簡簡單單的過了幾眼便分析出了應對的法門(通過俞蓮舟的實踐證實可行),這份見招拆招的實戰能力也不見得掉價吧;而三試三渡的金剛伏魔圈,由最初的與人聯手尚且不敵到退無可退之際一挑三的勢均力敵,充分展現了被激怒之後的張大教主究竟有多可怕。

  所以盧遐認為,當你認為張無忌實戰能力太低的時候,也許正是這位深知人世痛苦的仁者在儘量迴避給世人帶來傷害,刻意收斂了自己的鋒芒!

——END


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我是盧遐,一個讀過幾本小說、看過幾部動漫就敢提筆寫作的偽文化人,謝謝您的閱讀,也期待您的留言探討與點贊支持

盧遐


張無忌的武功並不弱,理由有三:

第一,抗擊打能力強。我們都知道,抗擊打能力對於習武之人非常重要,就像李連杰在《精武英雄》裡教導師弟時說過,打人要先學會捱打,抗擊打能力不夠,你打人十拳,人家沒事,人家打你一拳,你就倒了,熬不住了,勝負立判。而張無忌因為有九陽神功護體,他的抗擊打能力很強,在書中他多次被打成重傷,但是他都能很快恢復,由此可見,他具有超強的抗擊打能力。

第二,力量強,內功深厚。在金庸先生的書中,內功是衡量一個人武功高低的重要指標,因為很多高深的武功必須藉助強大的內功才能發揮威力,而張無忌因為修煉了九陽神功,內功非常強大。就連百年修為的張三丰分別多年與他相見後,都認為他的內功綿綿然,泊泊然,無窮無盡,因此很多武功到了他手裡能發揮出最大的威力。

第三,博學多才,因為張無忌青年時期起點很高,自身有九陽神功,身邊的明教群豪都是武功高手,還有一個不出世的絕頂高手——張三丰,所以他學到的都是當時最高深的武功,而且張無忌本身的學習能力也比較強,他能夠在打鬥中僅僅靠觀察學會龍爪手,並且用剛剛學會的龍爪手戰勝了練了幾十年的高僧空性。由此可見,張無忌在武功上具有很高的天賦和悟性。

曾經有記者問過金庸先生:您認為自己筆下哪位主人公武功最高?金庸先生回答:是張無忌,他身兼東西方武功,應該是他最強。


開心的順風馬


張無忌實戰能力低和優柔寡斷的性格有關係,這就像風雲中的聶風和步驚雲,步驚雲和聶風在功夫上五五開,但是,實戰聶風就低一籌,步驚雲的性格和戰意是真的堅挺,反觀張無忌就是聶風那種類型,要啥有啥,就是出不來效果,性格影響,如果按照張無忌理論上的功夫所應該打出傷害比張三丰要高,但是在戰意和性格缺失情況下就發揮不出來了。不過,這也正常,給了他那麼多的優勢功夫,憑什麼還把好的性格給他,太不公平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