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抗戰遺蹟:重慶黃山抗戰遺址博物館,瞭解民國建築與名人往事

探訪抗戰遺蹟:重慶黃山抗戰遺址博物館,瞭解民國建築與名人往事

很多人只知道重慶南山一棵樹是重慶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殊不知屬於南山山脈一段的黃山也有著許多家喻戶曉的景點,那便是重慶黃山抗戰遺址博物館。

探訪抗戰遺蹟:重慶黃山抗戰遺址博物館,瞭解民國建築與名人往事

20世紀初,白禮洋行買辦黃雲階買下此山並在此營造別墅,因而得名。抗日戰爭爆發後,從1938年2月開始,日軍對重慶開始進行轟炸,為躲避空襲,蔣介石侍衛購得黃山別墅,並攜夫人宋美齡及重要官員入住,這裡也一度成為對日作戰的指揮中心。如今,在黃山已經開闢為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現有云岫樓(蔣介石官邸)、草亭(美國總統特使馬歇爾舊居)、松廳(宋美齡別墅)、蓮青樓(美軍顧問團住址)、松賴閣(宋慶齡別墅)、雲峰樓(何應欽寓所)、侍從室(蔣介石警衛人員所居住)、周至柔舊居(國民黨空軍司令周至柔居室)、黃山小學(抗戰遺孤學習、生活地)、孔園(孔祥熙的二女兒孔令偉(孔令俊)的別墅)、望江亭觀景點、防空洞、發電機房等13處文物建築遺址,遺址群建築風格獨特,具有典型中西合璧的折衷主義風格和濃郁的山地特色。

到達黃山只需要從南坪輕軌站出來,到南坪公交樞紐站乘坐384路公交即可。

探訪抗戰遺蹟:重慶黃山抗戰遺址博物館,瞭解民國建築與名人往事

走入博物館映入眼簾的便是松廳,其建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位於黃山主峰東側山脊上,周圍綠樹環抱,可謂廳後松林千傾,廳前丹桂搖曳。

松廳又名宋美齡別墅,自1938年起便成為蔣中正與夫人宋美齡居所,因其主要為蔣夫人使用。其採用三十年代折中主義建築形式,其海拔552米,佔地面積317平方米,建築面積347平方米。到達該別墅可以在門額上看到懸掛著蔣介石手書“松廳” 橫匾,黑底白字,楷書陰刻。松廳有著中西合璧式的圍廊式建築,屋頂有一煙囪,分別與松廳內各主要房間的壁爐相通,房內的壁爐不僅是作取暖之用,還傳達著近現代人們的生活觀念與時尚觀念。松廳也是黃山所有建築當中功能分區明確、室內裝飾精美、生活設施一應俱全的建築, 是一處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較高歷史、藝術價值的不可移動文物。

探訪抗戰遺蹟:重慶黃山抗戰遺址博物館,瞭解民國建築與名人往事

探訪抗戰遺蹟:重慶黃山抗戰遺址博物館,瞭解民國建築與名人往事

看完宋美齡別墅戶便可步行到孔園,孔園是為孔祥熙修築的別墅官邸,實際上多為其二女兒孔令俊居住。 該樓為磚木結構,中西式庭院式的公寓,內部陳設考究,生活配套設施齊全。

除此之外還有位於黃山陪都遺址重要建築之一侍從室也是不容錯過的,侍從室現共存兩幢,兩處均為蔣介石及其要員的侍從及警衛人員所居住,都是建於20世紀30年代,兩處侍從室都是採用了中西式土木結構而修建的平房建築,其中位於黃山中心的一幢為近代建築,結構獨特,周圍簷柱圍成迴廊,屋前方塘水池,小橋穿過,頗有新意。另一幢位於蓮青樓右側,條石為基,磚木結構,懸山屋頂。

現在,變成了抗戰歷史陳列室和錄像廳。

探訪抗戰遺蹟:重慶黃山抗戰遺址博物館,瞭解民國建築與名人往事

探訪抗戰遺蹟:重慶黃山抗戰遺址博物館,瞭解民國建築與名人往事

而在黃山抗戰遺址博物館還有蔣介石為宋慶齡修建的別墅——雲峰樓。

據史料記載,宋慶齡曾於1945年夏天的時候來雲峰樓居住過3個月。該樓為土木結構,一樓一底,條石基座。後接半攢尖式亭閣,攢頂為八脊,四脊與主體屋面相接。據說在雲峰樓閣樓處,可觀日出日落,縱覽黃山勝景。

除此之外在抗戰期間,國民政府遷都重慶後,在雲峰樓不遠處的雲岫樓便成為蔣介石重要的寓居和辦公場所。在雲岫樓曾經召開過許多重要的軍事、政治會議,因此,也成為當時軍政要務的重要決策地之一。雲岫樓為蔣介石在黃山的住所和辦公地點,也是重慶唯一對外開放的蔣介石住所(其餘 兩處分別在中三四路德安裡以及歌樂山林園,均不對外開放), 該樓為磚木結構,折中主義建築,內部陳列了許多關於抗戰的圖片。

探訪抗戰遺蹟:重慶黃山抗戰遺址博物館,瞭解民國建築與名人往事

探訪抗戰遺蹟:重慶黃山抗戰遺址博物館,瞭解民國建築與名人往事

在該抗戰遺址博物館中還有建於20世紀30年代,為富商黃雲階私產樓前建有蓮池而得名的蓮青樓。

該樓建於山坳平地,座北朝南,一樓一底帶屋頂閣樓,為一中西合璧式建築,華麗壯觀且最具西洋特色,其建築面積為617平方米。樓前池水清澈,蓮花盛開,四周林木茂密,芳草青青。抗戰期間,美軍高級顧問團在此居住,是黃山陪都遺址重要建築之一。曾到過蓮青樓的美國高級官員有:蔣介石的顧問端納、參謀長史迪威、顧問團長巴大維、顧問陳納德、特使威爾基、魏德邁、馬歇爾、大使司徒雷登等。

只有走進重慶黃山抗戰遺蹟博物館,才能更好的體驗到真實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