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建設集團基礎設施事業部川藏鐵路站房項目黨支部工作紀實


記者:付澗梅 通信員:楊良

中鐵建設集團基礎設施事業部川藏鐵路站房項目黨支部工作紀實

在雅魯藏布江畔,海拔3500多米,有一座營區,遠遠望去,黨旗和中國鐵建的旗幟迎風飄揚。中鐵建設集團基礎設施事業部承建的國家戰略工程——新建川藏鐵路拉林段五座站房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他們以鮮紅的黨旗作指引,以優秀的文化作支撐,成為川藏線上一道亮麗風景。

哪裡有黨員,哪裡就有黨組織

2019年6月13日,中標當天,作為一名黨員,中鐵建設集團基礎設施事業部川藏鐵路站房項目負責人荀少謙就帶領7名主要管理人員,輾轉3地、跨越5省奔赴現場。僅用兩天時間,就完成了分佈在160公里範圍內5座站房現場踏勘工作。

之所以有這樣的戰鬥力,是因為在項目部成立之初,他們就提出了“項目設在哪裡,黨組織就建立在哪裡,活動就開展在哪裡”的工作思路,為工程建設營造了積極良好的施工環境。

在配齊和健全各級黨組織的過程中,項目部黨支部突出優化黨組織建立、規範黨建制度,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不斷提高項目黨支部的整體功能和工作水平。項目部第二批管理人員,從青藏線、川藏線兵分兩路,驅車3900多公里,分別跨越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和4669米的尼瑪貢山口,歷時4天完成集結。

在支部優化上,項目部堅持架子隊建設、黨支部建立與工程隊標準化建設同步推進。在對架子隊實行人員配置的同時,他們給每一個管理班組配備一到幾名黨員,在施工架子隊中,實現了“隊隊有支部,工班有黨員”的目標。在支部書記培養上,他們堅持“兩個同步”,即崗位準入與崗位培訓同步,個人素質與業務能力同步。

考慮到高原缺氧對員工身體健康造成的影響,項目黨支部主動向當地其他工程局和醫療單位諮詢取經,最終敲定每半年安排一次員工體檢,在工地現場和項目駐地分別建立醫務室,聘請專業醫務人員坐診,配齊常備醫療用品藥品,並與五座站房所在地人民醫院建立醫療綠色通道。正是這些實實在在的舉措,讓項目員工堅定了迎戰高原施工的決心。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

在海拔3500多米的高原地區,各項疾病的發病率遠高於內地。初到高原人均高原反應發病率為80%,症狀普遍為乏力、缺氧、頭疼、頭暈、血壓升高及心律不齊等症狀。據統計,高原心臟病發病率為內地6.3倍,項目所在地高原肺水腫發病率為28.3%,肺栓塞發病率為24.5%。西藏人均壽命為64歲,遠低於內地74-80歲人均壽命。且高原長期工作者容易誘發心臟畸形、肺部變大等不可逆的身理病變。

條件越艱苦,越要有主心骨。為了搞好團隊建設,項目負責人、黨員突擊隊隊長荀少謙以打造“家文化”為核心,提出了“以人為本”的理念,既要讓團隊成員學會工作,更要學會生活。

“大家來自五湖四海,大多數是80後、90後,每個人的都有自己的特點,我們要做的就是求同存異,引領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人心齊泰山移,團隊建設抓好了,就算有再多困難,終會迎刃而解。”談到這些,荀少謙說這些年他最大的成就,就是培養了一個好團隊。

川藏鐵路拉林段5座站房橫跨160多公里,線長點多,高原缺氧,管理難度明顯升級。尤其是地理位置更為偏遠的加查站,僅有一條山路通行,一到下雨天,一旁的高山上不時就有碎石落下,且另一旁就是水流湍急的雅魯藏布江。即便如此,荀少謙一個月都要去四趟,因為他知道條件越艱苦、越危險,自己就越要去,作為團隊主心骨堅決不能退縮。荀少謙還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每個月必須全線站房至少跑上兩個來回。

有難度才有挑戰,有挑戰才更有收穫。從進場到現在,僅僅一個月的時間,項目團隊從組建、到磨合、到步入正軌,這是荀少謙的期望,也在他的意料之中。

“如今我們這個團隊,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鬥志更高。”談起這支黨員突擊隊領銜的青年軍,荀少謙的臉上充滿了自信。望著站臺旁奔騰不息的的雅魯藏布江江水,荀少謙說,川藏鐵路就是一塊試金石,希望經過兩年的歷練,團隊中能培養出更多骨幹力量和優秀黨員,讓鮮紅的黨旗在中國鐵路建設最高線上高高飄揚。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去,這就是川藏鐵路拉林段黨員突擊隊的堅守和準則。

黨員引領團隊攻堅克難

來自河北保定的土建工長張華,也是一名黨員,這已是他第二次進入高原,第一次是參與青藏鐵路建設,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山口烙下過他最堅實的足跡,那段艱辛歲月像刻在他腦子裡一樣,至今揮之不去。

“當年,我們在修建青藏鐵路時,海拔高、工程難度大,施工地點又在無人區,不要說購物了,能見到一個陌生人都開心的不得了。有時候為了洗上一個舒服的熱水澡都要開車到幾十公里之外的安多縣城。”張華說到。

6月17日,張華接到接到了進軍西藏的調令,當時他在位於首都北京的星火站工程,相比西藏而言,北京的工作和生活是很多人的夢想。對張華來說更是如此,收入穩定,工作體面,開車一個小時就能回到涿州老家,有人勸他找個理由拒絕,但他認為,組織上有需要,縱有再多理由和藉口,都必須無條件服從並全力以赴,這樣才無愧於當年在黨旗下的莊嚴承諾。

在澤當站施工現場,生產經理張堅樂此不疲地忙碌著。

施工間歇,聊起來到川藏鐵路的這一個多月,張堅總是有說不完的話,“都說人這輩子至少要來一次西藏,我來到了西藏,並且是參與川藏鐵路建設,這是黨組織對我的考驗,更是我一輩子的榮耀。我要以黨員為標杆,爭取在這裡入黨。”

2019年6月13日,該項目中標當天,張堅作為第一批先遣軍火速進藏,然後現實的西藏與他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3500米的高海拔給這個身材瘦小的四川“袍哥”來了一個下馬威。“剛到西藏的時候感覺還可以,還是按照內地的工作節奏走,哪想到沒過多久就開始有了高原反應,連續幾天夜裡睡不著覺,走路急了、說話快了、聲音大了就氣喘吁吁,到最後居然進了醫院,想想自己已經有10年沒有輸過液了。”

然而,躺在病床上的張堅怎能放心得下現場施工,隔不了一會兒就要看看項目微信工作群,打電話確認現場施工一切正常心裡才算踏實。本來為期一週的住院治療,三天剛過張堅就懇求醫生辦理出院手續,一頭又扎進了工地。項目上勸他好好休息一陣,而他總是說,生產經理的陣地就是工地,不去工地總感覺缺少點什麼,自己要以實際行動向黨組織靠攏。

如今,項目已進入大幹快乾、全面施工階段,5座站房都已進入全面樁基工程施工環節,項目黨建工作在火熱的川藏線施工現場煥發出勃勃生機,激發廣大員工工作與生產的熱情,在確保施工安全質量的基礎上,他們正全力以赴向主體結構施工邁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