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罕見的“褚體”高手


清代罕見的“褚體”高手


學褚者甚多,而清人趙世駿堪稱一等高手!尤其他的《臨褚遂良雁塔聖教序》,廣為傳頌。

學書法,臨得像固然重要,而離開原帖,如何書寫自己的文字,又是另外一重天地。


趙世駿《嚴中丞枉駕見過》

清代罕見的“褚體”高手

趙世駿 (?-1927)

字聲伯,號山木,江西南豐人,久居在北京,趙氏為清末重臣陳寶琛弟子,與清書法家魯琪光齊名。清光緒十一年(1885)拔貢,官內閣中書,擅長書法,工寸楷,亦善畫花卉,初學鍾,王,晚學褚遂良,所書幾可亂真。曾為袁世凱幕僚、郵傳部尚書楊士琦寫墓誌銘,孫蔭亭見之謂“睹此君書,幾疑河南尚在人間”,可見得諸法之深。後因近視不能懸腕作書,乃鍾情於金石碑帖鑑賞達30餘年,書肆所印古碑貼能得其評鑑者為時人所重,與翁方綱同稱為金石名家。居北京琉璃廠北柳卷南豐會館數十年,四方求書碑銘者絡繹不絕,聲名遠播。


放大欣賞:


清代罕見的“褚體”高手


清代罕見的“褚體”高手


清代罕見的“褚體”高手



元戎小隊出郊垧,問柳尋花到野亭。

川合東西瞻使節,地分南北任流萍。

扁舟不獨如張翰,皂帽還應似管寧。

寂寞江天雲霧裡,何人道有少微星。

竹裡行廚洗玉盤,花間立馬簇金鞍。

非關使者徵求急,自識將軍禮數寬。

百年地闢柴門迥,五月江深草閣寒。

看弄漁舟消白日,老農何有罄交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