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來中國市場“看看”,立陶宛打算開國家微信公號

中國老百姓有一句話,叫作“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在這裡我要說,中國市場這麼大,歡迎大家都來看看。

11月5日,當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說出這句話時,全場響起了掌聲和笑聲。而在參加進博會的國家和企業裡,不少都早已有了自己的規劃。

5日下午舉行的第二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開放、規制與營商環境”分論壇上,立陶宛副總理阿爾吉達斯·斯托凱蒂斯表示,為了進一步提升立陶宛在中國的知名度,將開立一個立陶宛的國家微信公號,同時和中國的電子商務平臺洽談,希望在網上銷售立陶宛商品。

立陶宛是波羅的海三國中與中國貿易量最大的國家,今年一共有16家企業參加進博會。屆時還將簽署2個諒解備忘錄。“我們希望明年不僅能夠在進博會品嚐到立陶宛產品,而且還可以在網上買到這些產品。”阿爾吉達斯·斯托凱蒂斯說。

克羅地亞議長揚德羅科維奇則表示,為了應對中國與克羅地亞更加緊密的貿易合作,克羅地亞將在上海建立規模更大的辦事處。

揚德羅科維奇說,克羅地亞擁有較好的地理優勢、營商環境以及基礎設施。通過進博會的平臺,克羅地亞在過去一年對華出口額增加了25%。現在,克羅地亞的紅酒已經出口到了中國,並且已經完成了乳製品、肉類等食品的安全認證。

“堅信在明年進博會的時候,我們肯定會討論彼此間的商業項目有多麼的成功。”揚德羅科維奇說。

和去年一樣,阿塞拜疆也依然積極參與進博會。“我們有國家展館和企業展館,60多位代表來參加進博會。我們相信這將成為阿塞拜疆產品推向中國的重要平臺。”阿塞拜疆副總理穆斯塔法耶夫說。

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中阿貿易額達12.77億美元,接近去年全年(13.11億美元)水平,同比增長151.4%。其中,阿對華出口6.85億美元,同比增長2640%;自華進口5.93億美元,同比增長18.5%。中國成為阿第四大貿易伙伴和進口來源國,第三大出口目的國。

保加利亞副總理尼科洛娃更直接地表示,在進博會期間,將重點推薦保加利亞的投資和旅遊資源。

尼科洛娃說,政府強調要創造有利條件,使保加利亞成為對投資者具有吸引力的目的地。“保加利亞將為企業提供歐盟中最低的投資成本環境。希望大家在保加利亞的投資中,獲得成功。”

支持全球化和自由貿易

但是,聯合國貿發會議秘書長穆希薩·基圖伊說,從全球外商直接投資數據(FDI)來看,自國際金融危機之後的十年中,外商直接投資的恢復非常慢,2018年的FDI全球比10年前降低了10%。那麼,是什麼阻礙了全球FDI的增長?穆希薩·基圖伊說,並不是因為錢不夠多,目前全球有非常廉價的信貸,影響FDI增長的挑戰,主要來自國家層面、國際層面一些政策的改變。

“金融危機之後,很多人擔憂衰退,但這其實是個好事,(之後)大家攜手應對衰退。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全球化現在不受歡迎。(所以)需要我們共同應對挑戰。”穆希薩·基圖伊說。

GE國際業務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段小纓表示,GE是一家美國企業,同時也是一家全球企業。“所以我們支持全球化和自由貿易,市場到哪裡我們就會走到哪裡。在全球貿易中必須通過對話來解決一系列的問題。”

中國目前是GE除美國之外最大的國家市場,所有的商業部門都在中國建立了業務。在這次進博會上,GE攜最新能源、航空、醫療、油氣和智能製造等五大領域技術解決方案全面參展,以響應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在“清潔能源,城鎮化建設,可及醫療和互聯網+”等領域的實際需求。

為了更好地吸引全球的投資來“看看”,並同時為全球化和自由貿易提供一個良好的發展空間,營商環境成為各國發力的重點。

在10月24日世界銀行發佈《2020年的營商環境評估報告》中,中國連續2年實現了排名的大幅躍升,從前年的78位跳漲至去年的46位,又進一步提升到今年的31位。由於大力推進改革議程,中國連續第二年躋身全球營商環境改善最大的經濟體的前十。

世界銀行中國局局長芮澤表示,中國為改善中小企業的國內營商環境做出了巨大努力,保持了積極的改革步伐,在多項營商環境指標上取得了令人讚許的進步,特別是在辦理施工許可證領域。

“中國現在是31位,還是有很大潛力可挖的。我同意(這一點)。”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加里·克萊德·赫夫鮑爾說。

如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行長金立群說,要抓住“可預測性”“透明度”和“可信賴度”這三個關鍵詞。“資本是流動的,是很膽小的,有一些不確定性就會嚇到它。”金立群表示。因此,營商環境首要的一個評估指標,就是可預見性、透明度、可信賴度。

金立群表示,政策監管都是動態的,而非一成不變,但有一點不能改變:方向要越變越好。“讓世界知道你的規則是什麼?如何去落實?明確這兩點意味著不斷增強政策透明度,最終無疑將增加政策的可信度。只有做到這些,營商環境才能越改越好。”

段小纓也表示,一個公平、透明的監管環境所帶來的市場穩定性和可預見性,對在中國境內開展業務的外資企業實現持續增長,以及尋求高質量經濟增長的中國經濟都至關重要。

“進博會的舉辦便是中國推進更加開放包容投資發展環境的有益實踐。”段小纓說,GE在中國能夠實現全速發展離不開從中央到地方政府在落實擴大開放、改善營商環境方面的持續努力。而持續推進“全面本土化,全球合作伙伴和全速數字化”戰略,是GE作為跨國公司為東道國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應有貢獻的有效實踐。

即將於明年1月1日實施的《外商投資法》也獲得了在場跨國公司的讚賞。

葛蘭素史克首席執行官魏艾瑪表示,新的外商投資法是一個非常積極的趨勢,通過透明度的不斷提升,可以確保跨國公司進行長期決策和規劃。“可預測性是這裡的一個關鍵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