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區塊鏈

比特幣區塊鏈
比特幣區塊鏈

區塊鏈1.0的典型應用是比特幣應用。比特幣是 第一個解決“雙花”問題的去中心化虛擬貨幣系統。 中本聰在發表比特幣白皮書後的第2年,就發佈了比特幣的第一版實施系統。據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的 《Bitcoin and Cryptocurrency Technologies》作者們推測,中本聰很可能是先寫好了比特幣系統,才寫比特 幣的白皮書的 。從最初的比特幣源代碼可以看出,比特幣系統沒有很明確的模塊劃分,很多不同功能都放在一個5000多行的Main程序中實現。因此,當初中本聰並沒有從架構上考慮太多,而是用簡單直白的辦法一氣呵成地把比特幣系統寫了出來。當參與開源項目的開發者多起來的時候,一個清晰的架構就顯 得愈來愈重要,這樣對代碼的重用、維護和擴展非常重要。

在2013年12月,一個將比特幣代碼模塊化的建 議《Post-0.9modularization of Bitcoin Core》提交了上去。從發佈的Bitcoin 0.12版本看,比特幣的模塊 化工作還在進行過程中。因此,要很清晰地在代碼層 面理清比特幣的架構還需要一個比較長的過程。 由於比特幣是基於P2P架構的虛擬貨幣系統,因此它的架構和我們熟悉的分佈式架構有很大不同。從一個客戶端/服務端(Client/Server)、瀏覽器/服務端 (BS架構)或三層架構(3-Tier Architecture)等角度 來看比特幣架構,很容易感到困惑。比如說大多數比 特幣的軟件,一般都叫客戶端(Client),大家自然 會想到一定有個服務端(Server)在後臺。但其實在 比特幣裡,服務端這個概念被弱化了,即使是看起來很像服務端的bitcoind,也被稱為沒有界面的客戶 端。唯一被稱為服務端的是在bitcoind裡的 HTTP/JSON RPC服務端。該組件只是用來提供對外 HTTP、JSON RPC的服務接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