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空間便民利用為民服務《向前一步》同居民探討人防空間利用

“深挖洞、廣積糧”是對人防工程的形象表述。在北京市的居民小區內,人防工程有一萬多處。這些人防工程的空間有許多已經被利用起來,根據居民需求改造成了便民儲物倉、活動室等場所。而在北京市豐臺區的長安新城小區,由於居民對人防工程的不瞭解,他們對人防工程口部房的菜站進行了舉報,導致菜站被迫關閉。於上週日播出的全國首檔市民與公共領域對話的節目《向前一步》來到了長安新城小區實地錄製,為小區居民科普人防知識,於居民一同探討人防空間利用。

人防空間便民利用為民服務《向前一步》同居民探討人防空間利用

專家現場解讀人防重要性 人防空間如何利用引發探討

由於居民對人防工程的不瞭解,溝通團成員田申申老師現場為居民解釋了人防工程的重要性。人防工程,全稱是人民防空工程。目的是為了防範和減輕空襲危害,保護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證人民防空指揮通信及人員物資掩蔽等需要而修建的防護工程。口部房是連接地上和人防地下層的出入口。根據資料得知,僅2012年至2017年5年內,全國人防工程的面積新增3.5億平方米,全國87個重點城市的人防工程面積人均超過1平方米。人防工程的主要目的是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它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

人防空間便民利用為民服務《向前一步》同居民探討人防空間利用

針對小區內口部房被出租給商家的問題,小區居民提出了質疑。他們認為口部房租賃並非是為民服務。現場,人防辦的工作人員給出了正面回應:根據現行的《北京市人民防空條例》規定,為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服務,在不影響防空效能的情況下,鼓勵平時利用人防工程。如何利用人防工程,成為小區居民的探討重點。現場有居民提出應該將人防的地下空間改造成車庫或超市,但由於長安新城小區的人防地下空間的建築格局不便改動,所以無法改造為車庫或超市。

人防空間多用途改造為民所用 街道吹哨誠心為人民服務

除了車庫和超市,還有人提出將人防空間改造成便民服務場所或是儲物間。但是對於長安新城小區來說,利用地下空間需要對居民需求與建築結構進行充分地調研,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最快能投入使用的人防工程便是位於地上的口部房。目前,北京市被用作便民服務站的口部房,有便民驛站、快遞代收點、志願者服務站、便民菜站、應急消防站燈幾十種用途。現場,居民對將口部房改造為快遞收發處和老年餐桌展開了討論。通過調查,長安新城小區60歲以上老人佔常住居民的四分之一,許多老人和家裡有老人的居民希望可以設置老年餐桌,也給老人們提供一個相互交流的機會。

人防空間便民利用為民服務《向前一步》同居民探討人防空間利用

最終,居民在小超市、倉儲櫃、老年餐桌三種選擇中,大部分選擇了老年餐桌。在節目錄制後第三天,盧溝橋街道辦事處吹哨,豐臺區人防辦、民政局、房管中心等多部門到長安新城小區報到,兩家有資質的餐飲企業工作人員也來到了口部房,實地考察改造地。節目錄制後的第九天,現場居民提出的階梯扶手問題也得到了解決。長安新城小區老人關心的扶手問題、餐桌問題,都在冬天到來前得到了解決。

人防空間便民利用為民服務《向前一步》同居民探討人防空間利用

正如溝通團成員時統宇老師所說“人民防空工程,防空在後,人民在先。一定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方向,瞭解民情、徵詢民意。讓人防工程發揮公益性的更新的價值。”人民防空為人民,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服務。希望北京市其他“沉睡”的人防工程,能早日被喚醒,陸續為民所用,給居民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本週日(11月10日)21:05,北京衛視《向前一步》將再次等候您的到來,期待在您的見證下為民排憂解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