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內地風格包裝下的港片風骨

人很複雜,一個人很難被瞭解,若干個人組合成一個小群體,更難了解,若干個小群體形成一個小社會組織,那可以有億萬級的角度去看待這個社會組織,並且仍不全面。

比如校園欺凌,在校園這樣一個小社會里,無論是起因,或是預防,或是事後懲罰,想解決這個問題,似乎有些力不從心。因為哪怕把我們所知的一切都綜合起來,仍不全面。如果不全面,就沒法去徹底解決。

《少年的你》,內地風格包裝下的港片風骨

《少年的你》很好看,值得去電影院貢獻票房。但我想說的是,電影對校園欺凌的表現,只是一個殼,骨子裡還是在用港片的手法,去講述一對兒青年男女情感成長的經歷。

這和我的期望不一致。

所以我更願意把《少年的你》當成青年殘酷物語來看。尤其喜歡劇中隨處可見的港片手法:

從靜態看,時不時就有幾秒鐘的城市空鏡頭,夜晚落敗的街市,這在王家衛,杜琪峰的畫面中隨處可見。

《少年的你》,內地風格包裝下的港片風骨

少年的你

《少年的你》,內地風格包裝下的港片風骨

愈快樂愈墮落

從動態看,小北和陳念在摩托車上的一段,是不是和《愈快樂愈墮落》中青馬大橋的經典橋段相似?黃覺和尹昉大排檔宵夜那段,就更別提了,幾乎是所有港片必備。

還有幾場小巷中的追逐,牆上貼著討債的畫報...熟不熟悉?

就連被人津津樂道的周冬雨的背影——她的表現極為出色——這也是經典的拍攝手法。一下蹦到腦海裡的自然是花樣年華里,張曼玉的背影。

看完《少年的你》之後,我想的不是對所謂欺凌的反思,而是這樣內地MIX香港特色的拍攝手法,是否能給華語電影帶來新的突破?幾天過後,我沒有答案,唯一相信的是華語電影一定會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