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入睡難、易醒、翻來覆去、夜啼,這樣做讓寶寶睡個好覺

睡覺對於回收能量、身體自我修復、生長髮育等太太重要了,可以簡單來說,長期睡不好的寶寶,健康就會出現問題,或許表現不是感冒生病,也可能表現為脾氣暴躁、愛哭鬧、生長髮育緩慢、瘦弱、無精打采、好動、敏感等問題。

今天我們來一一解決這些問題。

入睡難

對於稍微大一點的孩子來說,入睡難是一件非常常見的事情,很多人覺得是體質原因,確實有一點關係,但很多孩子體質還沒差到入睡難的階段。

寶寶入睡難、易醒、翻來覆去、夜啼,這樣做讓寶寶睡個好覺

入睡難主要是有兩點原因造成的:

一:入睡時間不規律;

二:睡前“神”沒有收回來;

三:是對於部分敏感性的孩子而言,他們沒有足夠的安全感,無法獨立入睡。

孩子的生物鐘是非常準的,即便愛調皮搗蛋的娃,如果養成規律的入睡時間,一到時間點,都無法抵擋住生物鐘的強烈作用,可能翻一身就睡著了,所以一定要需要花時間,想辦法養成固定時間睡覺,之後就非常輕鬆了。

晚餐之後的遊戲內容、故事內容,什麼時候關掉電視,進入房間一起玩什麼,睡前親子互動,形成一套固定模式,每天重複如此,孩子會很自然的跟隨著這個節奏,逐漸把“神”收回來,到了時間點,就自然入睡了,絕對非常好用。

每天晚上不同時間點睡覺,睡前太吵鬧,節奏太快,一直催孩子,都會讓孩子的“心神”無法安放,看起來很開心,就是虛亢奮,孩子自然很難入睡。

睡前最後一個動作

對於脾胃不好、容易積食的小朋友來說,入睡前最後一個動作——摩腹非常重要,孩子脾胃舒服了,就很容易入睡;對於容易興奮的小朋友來說,入睡前最後一個動作——按揉小天心,可以幫助孩子安神入睡。

【小天心】

定位:大小魚際交接處凹陷中。

操作:中指端揉,稱揉小天心;揉100-300次。

作用:清熱、鎮驚、利尿、明目。

寶寶入睡難、易醒、翻來覆去、夜啼,這樣做讓寶寶睡個好覺

缺乏安全感的寶寶

大多數陽虛的孩子,容易缺乏安全感,對於這類型的寶寶建議不要按照書上的標準幾歲分房睡覺,推遲一年半載更有助於身心健康。

這類孩子也往往入睡困難,因為他安靜躺在床上容易有孤獨感,這個時候我們輕輕用手心勞宮穴,按摩孩子的後背,這個穴位具有安神、清熱、生髮血氣的功效,勞宮穴去按摩後背的膀胱經和督脈,可以讓孩子氣血更通暢,心神安寧,更重要讓孩子感覺自己和媽媽一直保持著生命的連接,被愛包圍著,這份踏實感讓孩子更容易入睡。

寶寶入睡難、易醒、翻來覆去、夜啼,這樣做讓寶寶睡個好覺

夜啼

大孩子一般不會半夜哭醒,小寶寶則容易,除了我們找文中開頭中的原因外。此時我們面臨著哭鬧的娃,要鎮定,因為我們安定的內心就是孩子的“定海神針”,把孩子抱在懷裡,把充滿關懷和愛的手放在大椎穴,即使孩子一個勁兒地哭泣,手也不需要動,媽媽溫暖的手輕柔撫觸,可將恐懼不安的能量化解開,這樣做還能讓孩子感覺到背後有一股支持的力量。

寶寶入睡難、易醒、翻來覆去、夜啼,這樣做讓寶寶睡個好覺

翻來覆去

大孩子半夜時常遇到一個問題是,睡覺翻來覆去,滿床打滾,被子亂踢,許多時候是腸胃不舒服,就是中醫常說的“胃不和,則臥不安”,多數是積食導致的。

此時我們要去看看孩子是否還有其它積食症狀如:晨起有口氣、大便變臭、食慾變差、手心溫度高、舌苔變厚等。這時候可以多給孩子揉揉板門來化積食。

【板門】

定位:手掌魚際平面。

操作:指端揉,稱揉板門或運板門。100-300次。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滯,止洩,止嘔。

寶寶入睡難、易醒、翻來覆去、夜啼,這樣做讓寶寶睡個好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