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進博”,每一處都是好風景

今年11月5日至10日,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繼續在上海舉行,內容仍然是國家展、企業展和虹橋論壇“三位一體”。目前共有60多個國家參展,其中15個國家是主賓國;全球3000多家企業的展出規模將達到33萬平方米,超過去年兩成多;世貿組織、聯合國貿發會議等國際組織將與中國政府合作舉辦全新的“虹橋國際經濟論壇”。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進博會帶來的是什麼?對中國而言,進博會意味著更多世界商品的流入,中國民眾足不出戶便能享受更多豐富多彩、種類繁多的各國商品,是對“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補充和完善。對世界而言,是對經濟發展瓶頸突破與更高追求,在進博會的助力中,各國的企業看到了需求,看到了商機,在廣闊的中國市場中,他們看到了博弈和成長的發展機會。的確,進博會是中國敞開大門擁抱世界的標誌性創舉,在進口與出口間,中國給予世界以廣大市場,而世界也在這一偉大創舉的平臺上,重新認識了一個冉冉升起的中國。

創造平臺,與世界共舞。70年的風雨砥礪,40年的擁抱世界,中國用短短几十年的時間走過了世界幾百年的發展道路。從北京奧運到上海世博,從“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到如今再聚進博會,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毅然屹立於世界的東方,面對2008年的金融風暴,他們沒有退縮,用堪稱世界奇蹟的北京奧運講述中國進步。“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大海有風平浪靜之時,也有風狂雨驟之時。沒有風狂雨驟,那就不是大海了。狂風驟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經歷了無數次狂風驟雨,大海依舊在那兒!經歷了5000多年的艱難困苦,中國依舊在這兒!面向未來,中國將永遠在這兒!”習近平主席在首屆進博會上的致辭激動人心。在世界各國都愈發注重自身發展,強調自身優先發展的背景下,中國依然能夠主動搭建平臺,積極參與到世界經濟發展的浪潮中,努力發揮自身作用構建世界經貿交易的平臺,難能可貴。“我搭舞臺,你來歌唱”的進博會,也進一步說明了中國經濟發展的擔當與包容。

打造通道,與世界同行。從“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到第二次進博會的順利召開,中國政府可以說是不畏險阻,毅然向前。飛馳的“中歐班列”“中亞班列”,不斷落實的經貿平臺和經貿協議,中國用“東方智慧”為世界經濟的發展指明瞭前進的方向。如今全球貿易、科技成果交流大會、世界經貿論壇,哪一項少了中國的參與,都將變得沉悶而黯淡。並不是說中國經濟有多發達,科技有多先進,只是少了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參與,各領域的成果討論似乎都失去了原有的意義。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進步同樣離不開中國。從第一屆進博會到第二屆進博會,不斷增加的參展國家和地區組織,不斷擴大展臺面積卻依舊“一展難求”的情況,進一步佐證了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在世界經濟發展之中所扮演的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從中國出發,聯通世界。和平發展,攜手共贏是進博會帶給我們最大的啟示,今天第二屆進博會如期舉辦,“四葉”張懷,恭迎世界,我們有信心,也有能力舉辦好這場世界經濟發展的盛會。同樣,我們也積極地希望能夠通過本次盛會,更多國家的商品能夠進入中國,更多中國的商品能夠走向世界,在來來往往間實現世界經濟發展的“同命運,共呼吸”。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言,中國願意攜手各國,在共同發展的道路不斷努力奮進,在世界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努力貢獻屬於中國的“智慧”與“方案”。“包容普惠、互利共贏才是越走越寬的人間正道”,第二屆進博會順利開幕,是對世界經發展的再融合,再提升,每一處都是好風景。我們盼望著,我們,也期待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