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的老師郭鬆齡為何是張作霖“五虎將”中能力最差的一個?

烏文俊


有著“東北王”稱號的張作霖能夠在東北呼風喚雨幾十年,甚至入主北京城,靠的不僅是自己的個人能力。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張作霖麾下就有五個得力的助手,他們分別是韓麟春、姜登選、張宗昌、李景林、郭松齡,因為突出的軍事才能,被人們附上了“五虎將”美號。

韓麟春

韓麟春19歲就進入了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因為軍事天賦頗高,還根據自己的思路製作出了“韓麟春式”步槍,因此得到了張作霖的器重。

在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中,從未上過戰場的韓麟春擔任第一軍副軍長,帶領部隊進入關內,擊敗了直系吳佩孚。之後在天津蔡園會議中被授予安國軍陸軍上將軍銜。

姜登選

姜登選同樣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曾加入過中國同盟會。第二次直奉戰爭中與韓麟春搭檔擔任第一軍軍長。在1925年郭松齡反奉時被殺害。

張宗昌

有著“狗肉將軍”綽號的張宗昌雖然詩作的不怎麼樣,但是軍事上確實是把好手。

出身貧苦的他先是投了胡瑛,之後又投靠馮國璋,1920年作戰失敗後軍隊被迫解散,轉而到達東北進入張作霖的麾下,僅僅用了三年的時間就成為了軍長。1925年任蘇皖魯剿匪司令,這個時候的張宗昌其實已經有獨立軍閥的趨勢。

李景林

李景林出生於武術世家,因為體格健碩被送到了奉軍中,後來與郭松齡一起反奉脫離了奉系,之後又出任直魯聯軍副司令。

郭松齡

郭松齡在成為張學良老師之前,在軍隊中的地位其實一直不高,擔任著陸軍講武堂教官這樣一個職務,沒有丁點的軍權。

也算是被張學良發掘,才開始走上軍旅,擔任團長兼參謀長,後升任八旅旅長。雖然在第二次直奉戰爭中成為了第三軍副軍長,但一直遭受到奉軍內部“洋派”的排擠,自己的主張從未被重視,在192年在灤南反奉。

一是因為他的軍事才能被髮掘的晚,二是因為在奉軍內部的主張未被重視。正是因為這兩點原因才有郭松齡是“五虎將”中能力最差的說法。


一介草寇


在第一次直奉戰爭中,奉軍大敗,而當時只有張學良與郭松齡的三旅跟八旅的軍隊不僅沒有潰敗,更是穩穩地守住了山海關,從而給了張作霖整理軍隊並且後退的時機。戰爭過後,使得張作霖意識到,他的這些老哥們(張作相、張景惠、湯玉麟、孫烈臣)在正規戰場上是不堪重用的,

於是大規模整軍紀武,興辦東北講武堂,為奉軍注入了不少的新鮮血液,同時也為第二次直奉大戰奉軍的完勝奠定了基礎,而這些人中雖為人熟知的就是張作霖的五虎將:姜登選、韓麟春、郭松齡、張宗昌、李景林。

那麼為何說郭松齡是五虎將中能力最差的一人呢?我們先來分別看看五虎將的能力:

姜登選和韓麟春

這兩人都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都是屬於奉軍中的士官派,其中姜登選是五虎將中人品與能力比較好得人,大局觀也很清晰,其為人豪爽仗義,和藹可親,與士兵能夠同甘共苦,並且輕財重義!因此在奉軍中的人緣極好,也為張作霖喜歡。

韓麟春也是五虎將之中能力突出的人,有勇有謀,曾被北洋政府任命為陸軍中將,進入奉軍後,與楊宇霆一起興辦東北兵工廠,在他的管理下,兵工廠每年可以生產大炮150多門,機關槍1000挺,步槍6萬支。而且他指揮的四方面軍和張學良指揮的三方面軍都是奉軍的主力,能力可見一斑。

李景林

李景林是當時民國時期有名的武術高手,曾經幫助張作霖訓練了一支精銳部隊,名為疾行軍,並且受到張作霖的很大的賞識和重用。在作戰方面,他指揮的軍隊也在因此和第2次直奉戰爭中發揮了重大作用,他手下的幹部基本上都在武術方面有一技之長,實戰能力比較突出。

張宗昌

其實張宗昌沒啥好說的,他是奉軍五虎上將中唯一的土包子,本是土匪出身,直奉戰爭中張作霖兵敗後,為了急切的擴充兵力,講張宗昌的土匪部隊改編,收歸賬下,其人被人稱為“狗肉將軍”,這人只能算是中庸。

郭松齡

說郭松齡最差,其實並不是說他的治軍帶兵能力差,郭松齡畢業於中國陸軍大學,並且訓練有方,其指揮的部隊,在1、2次直奉戰爭中都發揮了重大作用,並且他個人品德不錯,平時和士兵吃穿住都在一起,深受底層軍官厚愛。

但是差就差在郭松齡為人心胸狹隘,明顯缺乏大局觀,在東北軍中交心的朋友並沒有幾個,得罪的人卻是一大把。得勢時趾高氣揚,失勢時眾叛親離。

與馮玉祥這樣臭名昭著的人合作,說明他的戰略眼光很差,跟張作霖這樣的梟雄鬧翻,說明他缺乏大局觀,沒有認識到東北形勢的複雜性。本來身靠張學良,等其完全掌政時,終究會有成就大業的那一天,但是他耐性太差,不會看待時機,說明這是一個心性不定的人。

所以綜合看來,郭松齡的確是奉軍五虎將中綜合能力最差的一人。


丫丫說史


郭松齡是東北軍五虎上將最差的一個?別逗了,郭松齡應該是和馮玉祥一個層次的,只不過他失敗了而已。

郭松齡、馮玉祥甚至包括吳佩孚,這都是從北洋舊軍閥中脫穎而出的新勢力,這些人,如果有正確的選擇,如果能與時俱進,最差能當一方諸侯,好一點的能入主中央,影響整個中國的局勢。

世人對郭松齡的認識,僅僅停留在郭松齡反奉失敗這一件事上。這種評價,主要源於中國傳統的忠孝仁義敘事規範,其實郭松齡反奉背後,還有深刻的民族大義。

與民族大義相比,張作霖對郭松齡的栽培恩情,只不過是小義。

好比是說,張學良劫持蔣介石逼他抗日,是不講兄弟情義,是不講君臣忠誠的行為嗎?恰恰相反,張學良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堅決反對日寇,是大大的民族英雄。

所以,從人品上去貶低郭松齡,認為他是東北軍五虎上將最差的,其實是不合適的。

那麼,從能力上看,郭松齡真的比五虎上將其他幾個人差嗎?

一點都不!

東北軍的五虎上將分別是郭松齡、李景林、韓麟春、張宗昌、姜登選。這五個人,主要是張作霖掌握東北之後才歸順的,相對與奉系軍閥來說,都是少壯派新勢力。這幾個人中,韓麟春有智謀,而不拘小節;李景林多才藝而好大話;張宗昌粗魯放縱無規矩準則;郭松齡機敏狡詐而城府頗深。論人品,大家都喜歡豪爽輕財,和藹可親的姜登選。

五虎將中,郭松齡與萬人迷姜登選一向關係不好,而姜登選和韓麟春關係較好。李景林和張宗昌各有打算,只有郭松齡最為特立獨行,十分厲害。

郭松齡和姜登選交惡,主要是因為直奉戰爭中姜登選所部陳琛旅不聽調遣,差點被郭松齡就地正法。後來郭松齡反奉,曾勸姜登選棄暗投明,姜登選不僅不同意,反而大罵郭松齡叛上謀友之罪,被郭松齡處死放於荒野。沒想到郭松齡竟然沒被槍死,反而在棺材中悶死了。

五虎上將雖然同屬於少壯派,卻分為了士官派和陸大派。士官派是一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畢業生為主體,以楊雨霆為首腦,包含姜登選、韓麟春、於珍、常陰槐、王樹常、於國翰、邢士廉等人。而陸大派則是以中國陸軍大學和保定軍校的畢業生為主,以郭松齡為首,甚至包含了奉天省長王永江。

士官派作為東北軍中的親日派力量,主張依靠日本支持入主中原,謀求更大發展。而陸大派派政治主張則是“精兵強卒、保衛桑梓、開發東北、不事內爭、抵禦外侮”。在當時東北的內憂外患的情形下,的主張明顯更加務實,更加符合東北的實際情況。

因為張作霖的信任和支持,士官派在奉系軍閥越來越吃香,尤其是楊雨霆當上參謀總長後,總是限制郭松齡張學良所部的經費預算和裝備供給。所以,楊雨霆一直都是張學良和郭松齡共同的敵人。更為過分的是,郭松齡戰功卓著,原本有資格執掌安徽,沒想到楊雨霆不僅自己佔了江蘇,還把安徽給了自己親信姜登選。結果,楊雨霆和姜登選很快把江蘇和安徽全丟了。郭松齡罵道,楊雨霆這些草包,不僅丟了兩個省,還白白斷送了3個師。大概那時候,郭松齡就起了反奉的心。

真正讓郭松齡反奉的一個契機,則是張作霖打算落實10年前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條”。郭松齡聽說這件事後。他說,“國家殆危到今日這個地步,張作霖還為個人權力,出賣國家。他的這種幹法,我無論如何是不能苟同的。我是國家的軍人,不是某一個私人的走狗,張作霖若真打國民軍,我就打他。”於是,郭松齡和馮玉祥李景林三人聯合,雙方議定由馮玉祥據西北,直隸、熱河歸李景林,郭管轄東三省。

可是,畢竟當時日本沒有大舉入侵中國,郭松齡沒有反日的旗號,無法佔據道義的制高點,最終被張學良一句“吃老張的飯,不能打老張家的人”所瓦解。

郭松齡能力是沒有問題的,道德上也無法過於譴責,至於說最後反奉戰爭失敗,主要原因有三個:

1, 郭松齡堅決回絕了日本人的合作要求,日本人轉而支持張作霖。戰爭的天平一下子就傾斜了。

2, 馮玉祥在獲得蘇聯支持的情況下,還挖了郭松齡牆角,郭松齡後方不穩,自然難以前進。

3, 郭松齡沒有獲得蘇聯和國民軍的支持,孤軍奮戰,就連李景林都背叛了他。

所以,郭松齡的失敗,絕非個人能力不足,而是對內對外的政治整合不足,更沒有明確對蘇聯和共產黨的政策。郭松齡這個人,軍事上有才能,但政治上沒有遠見,這是失敗的根本原因。

郭松齡在五虎上將中論能力能排第幾?當然必須排第一!姜登選和韓麟春是楊雨霆的人,郭松齡自成體系,這倆肯定比不過。至於狗肉將軍張宗昌,也是中看不中用的貨。李景林更不用提了。


歷史知事


一個人的能力,在什麼時候能最能凸顯?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一個人在和一群有能力的人共同做事的時候還能表現突出,那就是他最能凸顯能力的時候。這樣的人一般都是真正能經得住磨鍊的,是精英中的人才。

而這次要說的這個人物,顯然並不屬於這種人。

他就是郭松齡,奉系軍閥裡的高級將領,也是張學良的恩師,他的一生較為曲折,並且經歷了許多大的轉變。

他也是個優秀的將才,在第一次對直軍戰爭中及時指揮軍隊撤離,避免了更大的損失。

早期的時候調停四川的民眾運動,沒有動用一個兵士就完成了任務,關於這樣的事還有很多,不過由此可以看出他有些能力,但和他的同僚比,他還是不夠出色。

那麼,他到底哪裡不夠好呢?

論資歷

在首次對直系作戰之後,奉軍頭領張作霖明白了一個道理:在正規作戰中,自己原來那一幫子兄弟不行,他們沒有系統的規劃,只懂得蠻幹硬打。

因此為了下次能打贏,提拔一批新人就很緊要了。

1923年,張作霖根據學歷及戰場上的表現等方面,選出了一批骨幹,這批人裡面最受首領青睞的有五個人,分別是郭松齡、姜登選、韓麟春、李景林以及張宗昌,和其他四人比,郭松齡的資歷並不算太深。

其他四人中有兩個畢業於日本陸軍學校,一個畢業於中國陸軍大學,還有一個土包子。畢業於日本學校的兩人在之前對直軍的作戰後就成為了軍中的中堅力量,因為他們懂先進理論,熟悉作戰的門路。

另外一個和他一樣從中國軍校的出來的李景林,本身就是一個高手,手下的軍官也都有兩下子,帶的兵也不少。

剩下那個沒什麼出身又土的張宗昌,儘管他沒什麼專業知識,但是他有本事,手下有白俄羅斯士兵,戰鬥力很強悍。

相比之下,郭松齡是資歷最淺的,也是帶兵最少的,如果不是後來被張學良舉薦,他可能一直就是個講武堂的教官。

論眼光

一個合格的軍事指揮官,一定會有長遠的軍事眼光。他必須清楚自己所做的每一個決定在日後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以防止不必要的損失。

從這個角度看,郭松齡顯然是不合格的。

1925年,他起兵反戈,目的就是得到整個東三省,不過和一般犯上的人不一樣,他反戈並不全是因為野心。

在他開戰前,曾經得到過張作霖要和國民軍開戰的消息,他當時的態度是,他是國家的軍人,不是誰的臣子,如果張作霖動手,他就會反。

由此可以看出他心中是有民族大義的,但是後來的事情卻讓人有些意外,他反叛未成,導致奉軍內戰,使得軍隊內部實力大損。

張作霖無奈之下和日本人妥協,但最後因為利益問題被日軍殺害,張作霖一死,整個東北都被日本人佔了。

如果說郭松齡本想改造東北,使這片土地脫離軍閥控制,那最後的結果可能還不如被軍閥控制。

論品德

做人最重要的就是品德,做事最重要的就是正派。像郭松齡這樣手握重兵,又一心想要報國的將領來說,這兩種品質尤其重要。

但是就他後來做的事情來說,他並沒有能堅守這兩種品質。1925年,他以張學良的名義,起兵反戈,並且聯合馮玉祥一起發動作戰,還將上門和他講理讓他回頭的人殺死。

張學良本不相信他會反叛,就給他寫信,得到的回應卻是要由他接管東北才肯罷休,就這樣,一場戰爭開始了。

同年12月,日本人橫插一腳,他兩面迎敵,最終支撐不住,在24號帶著小部分手下逃走,後被抓住處決。

他做的這件事,不管從什麼角度來說,都背信棄義了,如果沒有張學良的推薦,他後來就不會在奉軍中有一席之地,並且張學良平日對他百般信任,一開始說他造反還不相信,沾著別人的光還害別人,這是怎麼都說不過去的。


小小嬴政




第一次直奉戰爭中,張作霖的奉軍大敗,只有張學良和郭松齡的三八旅表現英勇,守住了山海關一線,給張作霖了以喘息和恢復的機會。從這時起,張作霖才真正意識到他手下的這些老派軍官(張作相、張景惠、湯玉麟、孫烈臣)這些人在正規戰場上不肯重用,只能提拔一些新派人物出來。

由此奉軍五虎上將新鮮出爐,他們分別是姜登選、韓麟春、郭松齡、張宗昌、李景林。這5個人都是標準的80後,姜登選出生於1880年,張宗昌出生於1881年,郭松齡出生於1883年,李景林和韓麟春都出生於1885年。


姜登選和韓麟春都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郭松齡畢業於中國陸軍大學,李晶琳畢業於保定北洋陸軍速成武備學堂,同時也是中國的武術家,張宗昌是土包子。但這五個人各有所長,一度都是張作霖奉軍中的名將,但因為性格不同,最終的命運也不同。

說郭松齡是奉軍五虎上將中最差的一個,也不能算錯。因為正是郭松齡的叛亂,才導致奉軍內部自相殘殺,直接損失了三員五虎上將。間接逼迫張作霖和日本人簽訂了有利於日本的條約,但因為張作霖最終沒有兌現,在1928年被日本關東軍炸死。東北群龍無首,張學良不堪重用,三年後東北全境淪陷,被日本人佔領。



姜登選和韓麟春兩個人都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都屬於奉軍中的士官派,這一派的核心人物就是楊宇霆。郭松齡對楊宇霆恨之入骨,這也為他活埋姜登選埋下了鋪墊。

姜登選是五虎上將中人品和能力都比較好的人,大局觀也非常清晰。他豪爽俠義,和藹可親,與士兵能同甘共苦,輕財重義,在奉軍中人緣非常好,也深為張作霖信任。

韓麟春是姜登選的同學,有智有謀,不拘小節,能力比較突出,曾被北洋政府任命為陸軍中將。第1次直奉戰爭後才進入奉軍,他曾協助楊宇霆創建東北兵工廠。在他的管理下,兵工廠每年可以生產大炮150多門,機關槍1000挺,步槍6萬支。他指揮的四方面軍和張學良指揮的三方面軍都是奉軍的主力,能力可見一斑。



姜登選在得知郭松齡起兵反叛的時候,專程來到灤州,勸他顧全大局,不要意氣用事。他認為東北處在蘇俄和日本的夾縫中,只有奮發圖強才有生路,不能自相殘殺,這樣只能是親者痛、仇者快。惱羞成怒的郭松齡下令把他處死,時年46歲。後來韓麟春親自為他厚葬,結果發現棺材板上有很多抓痕,才明白他是被活埋的。1927年冬,韓麟春突然中風。1931年病逝,享年46歲。



郭松齡畢業於中國陸軍大學,李景林畢業於保定北洋陸軍速成武備學堂,他們被稱為陸大派,這一派的代表人物正是郭松齡。當郭松齡發起反奉戰爭時,李景林也是其中的重要成員。

郭松齡指揮的部隊,在第1次和第2次直奉戰爭中都發揮了重大作用,這說明他的能力並不差。並且他個人品德不錯,平時和士兵吃穿住都在一起,深受底層軍官厚愛。

李景林從小習武,是當時國內有名的武林高手。1921年他幫助張作霖訓練了一支精銳部隊,名為疾行軍,受到張作霖的賞識和重用。他指揮的軍隊也在因此和第2次直奉戰爭中發揮了重大作用,他手下的幹部基本上都在武術方面有一技之長,實戰能力比較突出。

當郭松齡發起反奉戰爭時,李景林就不願意和馮玉祥合作,原因很簡單,馮玉祥是倒戈將軍,從來就沒有朋友。最終馮玉祥偷襲李景林,逼迫李景林斷了郭松齡的後路。郭松齡兵敗被殺,時年43歲。李景林被馮玉祥擊敗,後被張作霖撤銷職務。雖然他數次向東山再起,但都被張作霖給擊敗了,最終只能投靠了南京政府。晚年的李景林背靠蔣介石創辦了山東國術館,於1931年因病去世,時年47歲。



張宗昌是奉軍五虎上將中唯一的土包子,但也並不是目不識丁,他從小讀過幾年私塾。17歲的那年因為山東出現了災情,開始闖關東。辛亥革命時他投奔了陳其美,後來又叛逃了馮國璋,在馮國璋的支持下,刺殺了陳其美。因為陳其美是蔣介石的結義大哥,因此張宗昌後來被逼得走投無路。

1921年張宗昌投奔了張作霖,第一次直奉戰爭失敗後,吉林得軍旅長高士儐聯合土匪盧永貴共同對付張作霖。張作霖抽調不出兵力作戰,張宗昌和盧永貴手下的土匪非常熟悉,招安了這些土匪,組裝成了三個團。隨後他又收留了很多英勇善戰的白俄士兵,依靠這些人張宗昌的部隊不斷髮展壯大。


1925年12月,張宗昌擔任了直魯聯軍總司令,這也達到了他個人職業生涯的巔峰期。他手下的白俄士兵熟悉現代化武器,尤其是裝甲車,在國內戰場上所向無敵。但最後被北伐軍用智謀消滅,他的軍隊也基本上被擊潰。幾經反覆他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山東,但山東省會主席韓復榘擔心他會來搶自己的地盤。

1932年9月,張學良擔心他投向日本人,就借他老婆的名義給他發了一封電報,讓他回北京。在濟南火車站,張宗昌鄭金聲的兒子鄭繼成槍殺,這也是民國使其為父報仇的案例之一,時年43歲。

郭松齡心胸狹隘,缺乏大局觀,經常因為個人意氣而鬧事。在東北軍中他朋友沒有幾個,敵人卻是一大把。得勢時趾高氣揚,失勢時眾叛親離。和馮玉祥這樣的無恥小人結為同盟,說明他的眼光很差。跟張作霖這樣的梟雄鬧翻,說明他缺乏大局觀,沒有認識到東北形勢的複雜性。本來他依靠張學良,終究會有成就大業的那一天,可他耐性太差,最終起兵叛亂,說明這是一個心性不定的人。就連張學良都能把他看透,在巨流河大戰中把他擊敗,說明這是一個心無城府的人。以上這些,都可以證明郭松齡是奉軍五虎上將中最差的一個。


新知傳習閣


題主的這個問題並不準確,並沒有資料可以證明郭松齡是奉系五虎將裡能力最差的一個。

奉系五虎將

奉系五虎將指的是郭松齡、李景林、姜登選、韓麟春和張宗昌這五個人。在第一次直奉大戰裡奉軍大敗,大部分奉軍一觸即潰,戰鬥力低下。只有郭松齡指揮的第3、第8混成旅和李景林的第7混成旅表現尚可。特別是郭松齡部,在奉軍前線潰敗之際守住了山海關,擋住了直系大軍的追擊,為奉系保存了實力,變現尤為出色

所以戰後張作霖意識到自己原來那幫草莽出身的老兄弟並不適應真正的戰爭,開始提拔軍校出身年輕軍官編練部隊。其中在戰爭中表現出色的郭松齡、李景林就在其中,此外還有姜登選和韓麟春,而張宗昌是自己慢慢拉起的隊伍。

第二次直奉大戰時,奉系編成6個軍向直系發起進攻,其中第1、2、3軍是奉軍主力。這3個軍的指揮官是第1軍軍長姜登選,副軍長韓麟春,第2軍軍長李景林,副軍長張宗昌,第3軍軍長張學良,副軍長郭松齡。

此戰奉軍擊敗直系,取得了第二次直奉大戰的勝利,除了張作霖事先收買了馮玉祥,和第1、2、3軍的奮戰也分不開,所以扣除張學良不算,其他5人後來就被稱為奉軍的五虎將。

這3個軍中,第2軍負責攻擊熱河,其對手恰恰就是馮玉祥,因為馮玉祥回師發動北京政變,實際第2軍幾乎打了一個空門。

而第1、3兩軍聯合攻打山海關一線,是第二次直奉大戰裡打的最慘烈的地方。第1、3兩軍以張學良為總指揮,不過實際上是郭松齡負責前線指揮工作,先後奪取了九門口,石門寨等要地,和直系主力殺的難解難分。最後利用馮玉祥政變之機殲滅了直系主力。從兩次直奉大戰的表現來說,郭松齡顯然不能算最差的一個。

說郭松齡是五虎將最差的緣由和辨析

之所以現在網上有說郭松齡軍事能力差,主要是兩個原因:


1、張學良回憶在山海關一線戰鬥時,說由於遲遲不能正面突破,最後由韓麟春率部迂迴攻擊九門口,結果由於直系內訌,取得了成功。於是他下令郭松齡所部3個旅也迂迴九門口,但是由於郭松齡和姜登選、韓麟春不和,所以自作主張撤軍,後來被張學良追了回來。郭松齡因為私人恩怨擅自行動,不是合格的軍事家。

2、在郭松齡反奉以後郭松齡行動遲緩,結果給了張作霖準備的時間,而郭松齡在掌握奉軍主力的情況下,在巨流河戰敗,因此他的軍事能力不行。

但是這兩個說法都有待商榷

1、迂迴九門口根據戰史記載,是張作霖親自做的決定,而實際執行這個決定的,恰恰是郭松齡。所以雖然迂迴成功的是姜登選、韓麟春的部隊,但是郭松齡作為總指揮並非沒有功勞,沒有必要意氣用事。

而且增援九門口的3個旅,也並非是郭松齡的部隊,而是奉軍的第4軍等預備隊。郭松齡手下3個旅和兩個炮兵旅,則是按照張作霖的命令直接攻擊石門寨,並一舉獲勝。

而張學良的回憶裡把九門口,石門寨,龍王廟,秦皇島幾個不同時期的戰役混在了一起,還漏掉了直系的幾次反擊作戰,錯誤百出,可信性不高。

2、郭松齡反奉以後行動遲緩並非是他不懂兵貴神速的道理,而是當時他拒絕了日本的不平等條約,而張作霖則全面接受日本條件,所以日本決定支持張作霖,禁止郭松齡部隊在南滿鐵路附近運動,導致郭松齡部隊行動受到影響。

而在巨流河之戰時,日本關東軍更是赤膊上陣。日本關東軍除了大量提供武器援助,還派部隊接管了奉天的防務,使張作霖可以集中軍隊在一線。而在張作霖奉軍的炮兵部隊裡,大批的日本炮手更是直接參戰。此外關東軍一個師團的部隊也已經被調到巨流河附近,隨時準備加入戰鬥。

在這種情況下,郭松齡實際上是被張作霖聯合日本一起打敗的,並不能說他的能力有問題。

所以綜合看的話,郭松齡在五虎將裡即使不算最好的,也不可能算最差的,題主的問題並不正確。


不沉的經遠


所謂張作霖“五虎將”,即是指張宗昌、郭松齡、李景林、姜登選、韓麟春等五人,他們都算是奉軍系統裡比較能打的高級將領。

由於並沒有直接交手的實戰記錄,五虎的軍事能力沒辦法直接做出排序。但與張李姜韓四位戰將相比,張學良的老師兼親信、密友郭松齡可能既非最優秀者,又不是最差的,也就處於中下水平吧。

僅就郭松齡來說,他的實際軍事能力被嚴重高估了

如果不是因為張學良的關係,郭的知名度絕然不會像現在如此之高;如果不是因為優先獲取了張作霖的精良武器裝備和優秀士兵,郭松齡的戰績更會大打折扣。

在第一次直奉戰爭前,張學良、郭松齡同時晉升為少將,並分別擔任第三和第八混成旅旅長。第三旅、第八旅實行統一指揮,被稱為“三八旅”,訓練、作戰等都由於郭松齡全盤負責。張學良自己也說,“我就是郭松齡,郭松齡就是我!”

讓郭松齡聲名鵲起的,是郭松齡於第一次直奉戰爭中在山海關頂住了吳佩孚直軍的攻擊。既然頂住了,張作霖就有了迴旋餘地,他藉機請英國人居中調停,曹錕、吳佩孚也感到難以一口吞掉奉系,就同意了調停,雙方正式簽訂了停戰協定。

其實,第一次直奉之戰中還有兩個插曲:一是擔任東路第二梯度司令的張學良看到奉軍吃了敗仗退到山海關集結時,就離開三八旅先回了瀋陽,隨後寫信給郭松齡要他看情況不要一味硬頂,山海關能守就守,不能守撤退就養精蓄銳;二是期間郭松齡撇開張作霖、張學良,私自派了代表去見吳佩孚,要求停戰,然後逼迫張作霖下野;

這是什麼意思呢?張學良想保存實力;郭松齡則想取張作霖而代之,野心實在不小。

最能反應郭松齡真實軍事能力的,則是第二次直奉之戰

張作霖採用姜登選的策略,由李景林第二軍從熱河進軍,然後與進駐山海關的奉軍主力一起出關攻擊。其中,姜登選、韓麟春分任正副軍長的第一軍與張學良第三軍在山海關到九門口一線排開。第一軍與第三軍組成了“一三聯軍”,郭松齡負責山海關正面,韓麟春負責其他。

郭松齡一味強打硬幹,只知道正面攻擊山海關的直系部隊,以致傷亡慘重。郭松齡的窩囊仗打的連張學良都看不下去了,直喊不能再這麼弄了,否則連老底都要打光了。

最後,還是姜登選、韓麟春那邊率先打開了局面,擔任主攻的郭松齡則一無所得。

姜登選

隨後,為照顧因在山海關失利而臉上無光的張學良、郭松齡的臉面,一三聯軍決定由郭松齡率部攻擊秦皇島,切斷直系軍隊的退路。

但是,韓麟春無意間的一句玩笑話,讓郭松齡認為他是在嘲笑自己,然後撂挑子走了。張學良追上他整整談了一夜,這才把郭松齡給勸回。否則的話,郭松齡就是戰場脫逃了!

郭松齡起兵反奉,則更是失誤不斷,註定了必然失敗

郭松齡反奉,尋求了兩位同盟:原奉系大將李景林、國民軍馮玉祥。先是李景林部搶了郭松齡部幾萬套冬裝,後是馮玉祥攻擊李景林並搶奪了其地盤,反奉三角還沒成型,就這樣分崩離析了。

再者,郭松齡起兵起初還是打著張學良的旗號,後來乾脆扯起自己的大旗了,這就有問題了,變所謂的“更新換代”為叛亂了,從道義上失去了成事的基礎。

特別是在巨流河戰役中,張學良親自出馬與郭松齡對陣,他最終打敗了自己的老師。加上日軍出於利益的考慮選擇繼續支持張作霖,已成孤軍的郭松齡最後還是毫無意外地失敗了。郭松齡和夫人都被張作霖下令就地槍決,並暴屍三天。

按張學良的話說,郭松齡向來“寧折不彎”。與他的為人風格一樣,郭松齡打起仗來就一個套路,只會正面硬剛,至於軍事指揮能力,實在是被誇大了


司馬砸光


說張作霖的“五虎將”孰強孰弱,得先知道張作霖的這五虎將都是誰!

張作霖的五虎將

張作霖的勢力屬於軍閥勢力,被稱作奉系,在第一次直奉大戰中,張作霖的奉系大敗,曾經的張作霖的主力們奉系中的老將敗的慘不忍睹,只有今天的主人公郭松齡率領的三八旅還算不錯,作戰英勇,守住了山海關。


自此,張作霖意識到,自己以前的那些老將,在今後的大規模正規軍作戰中已經不中用了,所以,張作霖開始著手提拔新的年輕的將領,其中就以奉系軍中的“五虎將”為基礎,而這五虎將則分別是郭松齡、姜登選、韓麟春、李景林、張宗昌。

五虎將派系林立

令人遺憾的是張作霖的“五虎將”面和而心不和,彼此之間明爭暗鬥,內耗不斷,而五虎將大致分為三派,姜登選、韓麟春是在日本軍官學院畢業,被稱作士官派,郭松齡、李景林是在本國的軍官學院畢業,被稱作陸大派,張宗昌是“土匪軍”,自成一派。這五人間彼此明爭暗鬥,各自為各自著想。


郭松齡的個人能力

郭松齡由於多實戰,所以帶兵打仗的能力還是很強的,在第一次直奉大戰中,力挽狂瀾,以一個團的兵力生生的抵擋住了兩個旅的兵力,替奉軍挽回敗勢,從此聲名大噪。在之後的直奉大戰中更是多打勝仗,郭松齡除了帶兵打仗外,還擔任過張作霖組織的軍官學院的教官,可見其還是有些才華的。

郭松齡反叛奉系

很多人認為郭松齡其五虎將中能力最弱的一位,主要是因為在郭松齡後期做的一件事有關,那就是郭松齡反奉。郭松齡聯合李景林與馮玉祥準備反叛張作霖的奉系軍閥,帶兵直攻瀋陽,想要一舉打敗張作霖。

但是由於李景林與馮玉祥的臨陣倒戈,以及張作霖有關東軍想住,導致郭松齡大敗,最後更是兵敗被殺。因此,人們認為郭松齡不能清楚的認清時局,還做內耗之事,不識大體,因此是五虎將中能力最弱的一個。

郭松齡為何要反叛張作霖

郭松齡這個人帶兵打仗很是厲害,但是混跡官場,為人處事上則要差一些,這樣一來直接的導致郭松齡的人緣很差,樹敵很多,因此,郭松齡在軍中沒有幾個朋友,再加上郭松齡認為在很多事情上自己獲得了不平等的對待,大家都很排斥自己,時間一長便沒有歸屬感。

除了這些更大的一個因素是因為自己與張作霖的理念不合,郭松齡是一個追求理想,追求民族大業的一個人,而張作霖的軍閥勢力則都是為自身勢力而戰,因此,郭松齡很是看不慣,想反郭松齡能看好國民黨的勢力,認為他們才是國家的部隊,一心想要投靠國民黨。

郭松齡發動反奉,其目的就是打敗奉系勢力,而自己則在投靠國民黨,成為國民黨中的新軍,讓自己的軍隊成為有信仰的軍隊。但是由於郭松齡沒有看清局勢,信任小人,導致郭松齡的所作所為不但沒有使自己的軍隊有信仰,反而使得奉系軍產生內耗,損兵折將,使日本關東軍藉機獲利。

因此,綜上,個人認為郭松齡並不是五虎將中能力最弱的,反而也是有些能力的,只是沒有看清局勢,或者說沒有看清自己的實力而已。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動手指點個贊呦!

歷史時刻錄


看待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當時的奉系軍閥五員虎將都有誰!張作霖時代奉系軍閥如日中天實力非常強悍,除了張作霖本人頗有謀略善於用兵之外,手下也戰將如雲。而其中又以:李景林、 韓麟春、張宗昌、郭松齡、姜登選五人為最,也被人們稱為張作霖的五虎上將!

關於這五個人孰強孰弱,如果細分我們也不好分辨,但是作為張作霖重點培養及倚重的軍官!在我看來幾人能力相差並不大即使有高低上下之分郭松齡也不會是最弱的!

郭松齡雖是農家出身卻受過正規陸軍學校的教育,並且與張學良還有師生之誼,在奉軍將領中算是有學識有思想的少壯派軍官,當時是被張作霖重點培養將來作為張學良的左膀右臂來用的!而且在當時奉系軍閥中其所率部隊皆為奉軍精銳,可見其在當時奉系軍閥中的分量!

至於為什麼有郭松齡是奉系軍閥能力最弱將領一說,我想是因為後來郭松齡發動了反奉戰爭而且失敗了!為自己職業生涯留下了濃濃的遺憾也因此丟了性命!





魚樂說說說


張作霖身為一方梟雄,能力自然是不錯的,一個人強不是所有,唯有擁有一個強勢的團隊才是硬道理。

張作霖出身草莽之間,自然也有不少的結拜兄弟。


雖然在一些武俠小說中,幾兄弟一起建立基業才是應有的劇情,但張作霖的幾位兄弟確實能力不足,放開這幾兄弟不說,張作霖還有他引以為傲的五虎將。

五虎將,也基本上都是張作霖的左膀右臂,每一個都十分重要。

五虎將中的五個人分別是郭松齡,姜登選,韓麟春,李景林,張宗昌。

或許有人說,在五虎將中,郭松齡是最差的,但具體差在哪裡卻沒幾個人能說的出來。

在筆者看來,郭松齡的確是“最差”的,差不在軍事指揮能力,相反,郭松齡的軍事指揮能力不差,曾在直奉戰爭中立下大功,而且他還是張學良的老師。


郭松齡曾經與馮玉祥組團,進行反奉戰爭,當然,最終的結果還是失敗了。

雖然郭松齡不是負責牽線的人,但他的確是馮玉祥的有力幫手。在張作霖勢大的時候他選擇了馮玉祥而不是選擇張作霖,這就是郭松齡最錯誤的決定。

郭松齡雖然個人的能力不錯,但卻在關鍵時刻站錯了隊,這就是他最失敗的地方。

五虎將的另外四個人。

姜登選,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無論是能力還是品性,姜登選絕對都是上上之選,在幾位五虎將中,姜登選都是最優秀的那一批。

韓麟春也是如此,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他指揮的也是奉系軍閥中的主力部隊,個人能力較之姜登選也是不俗。

李景林,或許最強的並非軍事指揮能力,但他的個人能力卻是幾人中最強的,在張作霖的要求下,他訓練了一隻精銳部隊,同時在戰爭中,李景林表現突出。

這幾個人出身都不低,也就只有張宗昌出身最低,張宗昌部魚龍混雜,有許多是收編而來的土匪,張宗昌本來是直系中的一位將領,後來兵敗投靠了張作霖。

張宗昌最強大的時候,曾經是山東之主,算得上一方大軍閥,不過名聲卻不太好。

張宗昌也是出身草莽之中,但他卻站對了隊,站在可張作霖一邊,相反,郭松齡卻是選擇了馮玉祥,背叛了張作霖,從這個角度來看,郭松齡確實是有能力,但卻是五虎將中最差的一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