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路遙用6年寫的小說,為啥主角是孫玉厚的兒子?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獲得矛盾文學獎的作品,全書有三部,通篇有100萬字,講述的是1975年到1985年這10年間,發生在陝西的故事。路遙用6年的時間創造了這部作品,小說的主人公,是雙水村農民孫玉厚的大兒子孫少安和二兒子孫少平。

孫玉厚是個樸實的農民,他有4個孩子,老大孫蘭花,愛上了一個不著調的男人王滿銀,她是最讓孫玉厚操心的孩子;老二孫少安,18歲就成了村裡的生產隊隊長,後來又開磚廠,給村裡蓋學校,成了雙水村的村委會主任;老三孫少平,高中畢業,有自己獨特的思想和見解,不甘心一輩子務農,去了雙水村以外的世界闖蕩,完成了從農民到工人身份的轉變;老四孫蘭香,學習成績優異,考上了全國重點大學,用知識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看過《平凡的世界》的人,大多把眼光聚焦在孫家的孩子身上,這4個孩子代表了農村青年的4種出路:在農村繼續務農的,在農村折騰出自己一片天地的,外出務工的,靠知識改變命運躋身新的階層的。但在我看來,這4個孩子的父親孫玉厚身上有更多值得挖掘的閃光點。畢竟雙水村那麼多家農戶,為什麼是孫玉厚家的孩子成了路遙筆下的主人公呢?這和孫玉厚這個父親息息相關。

《平凡的世界》:路遙用6年寫的小說,為啥主角是孫玉厚的兒子?

孫玉厚的出場是低沉的,他老了,沒有能力照顧整個家庭,所以,成績優異的孫少安輟學,在家充當勞動力,父子一起擔起家庭的重任。

大女兒孫蘭花被好吃懶做的王滿銀“勾引”,一心要和他結婚,踏實勤勞的孫玉厚鐵定是看不上王滿銀這種人的,但他沒有辦法,誰讓女兒鐵了心要跟他呢?

孫玉厚不得不向現實妥協,路遙是這樣描寫孫玉厚的:孫玉厚難受地從窯裡走出來,站在自家的院子裡,不停地挖著旱菸袋。他佝僂著高大的身軀,失神地望著東拉河對面黑乎乎的廟坪山。山依然像他年輕時一樣,沒高一尺,也沒低一尺。可他已經老了,也更無能了……

但如果你認為孫玉厚只是一個無能為力的老農民,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孫玉厚就是路遙筆下的“寶藏男人”,他的光輝事蹟值得讀者往下繼續挖掘。

孫玉厚堅信,世界是識字人的天下

孫玉厚16歲就出去闖蕩過世界,他曾經翻山越嶺幾十天,給山西的商行馱瓷器,他也是見過世面的人,他比一般的農民眼界都要開闊。他深知,從古到今,世界說來說去,都是識字人的天下。

《平凡的世界》:路遙用6年寫的小說,為啥主角是孫玉厚的兒子?

孫玉厚年輕的時候全力支持自己的弟弟孫玉亭去唸書,但孫玉亭偏偏是個不爭氣的主兒,好容易初中畢業去鋼廠當了工人,他又嫌工資低,跑回了農村。孫玉亭也算一朵奇葩,為了他孫玉厚沒少受累。

對孫玉亭培養的失敗並沒有打消孫玉厚心中對知識的渴望,他全力支持孩子上學。孫少安小小年紀回家務農,讓孫玉厚心裡一直覺得對不起他。他曾經對孫少安沉痛地說,“爸爸對不起你,爸爸一輩子沒本事,沒把你的書供成,還叫你回來勞了動。”

孫家最小的孩子孫蘭香,因為初中要多上半年才能畢業,於是她回家說她不想繼續上學了,要回家幫助爸爸和大哥,被孫玉厚父子倆拒絕了,讓她回去安心讀書。孫蘭香不負眾望,考取了重點大學,成為孫家唯一的大學生。

在還沒有高考制度的時候,農民孫玉厚就堅信,這個世界是識字兒的人的天下,知識才是改變一切的最終力量。他也盡他所能,讓孩子儘可能的多讀書,多上學。儘管這個選擇,會讓他更加辛苦,讓他沒有富足的勞動力幹農活,但他依然全力支持孩子上學。

現在社會很多人都在抨擊考試製度,認為考試不合理不公平,讓孩子壓力山大,甚至有人呼籲應該取消高考。這些呼籲真的有點“何不食肉糜”的諷刺。對一個農村孩子來說,高考才是他們的捷徑,幾乎是他們唯一的出路。

《平凡的世界》:路遙用6年寫的小說,為啥主角是孫玉厚的兒子?

孫玉厚識大體,對家人無保留

孫玉厚是一個粗糙的農民,他的心卻異常細膩。

  • 支持小兒子外出闖蕩

大兒子孫少安和秀蓮結婚以後,開了磚廠,家裡越來越忙,人手成了問題。小兒子孫少平剛當滿三年老師,正好可以回家幫忙,但他又不想一輩子在農村,想去外面的世界闖蕩。

孫少平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父親孫玉厚,孫玉厚支持兒子的決定,讓他去問大哥的意見,畢竟他的出走會增加大哥的勞動量。

在這一點上孫玉厚做得很好,他沒有像有的父母一味偏袒小兒子,放縱小兒子去做他想做的事情,把責任都推給大兒子。他支持小兒子出去闖蕩的想法,同時也要求小兒子取得大哥的支持。他不獨裁,也不希望為一個孩子犧牲另一個孩子,他尊重每一個孩子的想法。

  • 果斷分家

孫玉厚還做了一件乾脆漂亮的事兒,就是和孫少安分家。分家是大兒媳婦秀蓮跟少安提出的,但是少安不同意,他心疼父親老邁,要照顧奶奶,還要供養妹妹。孫玉厚及時打消了少安的顧慮,他再次顯出年輕時的氣魄,堅持分了家。

《平凡的世界》:路遙用6年寫的小說,為啥主角是孫玉厚的兒子?

他想讓兒子過幾天鬆快的日子。他的想法非常的樸實,“趁他還能在山裡刨挖,就儘量給娃娃們騰出幾年時間,讓他們各自憑本事去踢騰上一番……”

我們經常說要做孩子堅強的後盾,但又有幾個父母能毫無私心的做到這一點呢?很多的人以“為孩子好”的名義,限制孩子的交友、社交,讓孩子按照父母設計的路線行進,完全無視孩子的需求和想法,把孩子當成私有財產,不讓孩子有選擇的權利,這算是什麼後盾呢?只不過是滿足自己的控制慾罷了,我們真的要向孫玉厚學習,給娃娃騰出時間,讓他們各自憑本事去踢騰上一番。

孫玉厚的善良,是最大的財富

最初孫玉厚家很窮,給弟弟孫玉亭娶媳婦要借錢,給孫少安娶媳婦同樣要借錢。但他不是老賴,他也有羞恥心,每次借錢都讓他難以啟齒。

在孫少安和秀蓮要結婚的時候,他鼓起勇氣去找老夥計金俊海借錢。他還沒張口說借錢的事兒,金俊海的妻子就主動問孫玉厚家裡辦事兒錢緊不緊張,需要的話他們可以拿錢出來。

孫玉厚感動得眼圈都紅了,金俊海家人這麼好主動借錢給他。這一切都是孫玉厚換來的,因為他也是個好人,好人才會碰到好人。

《平凡的世界》:路遙用6年寫的小說,為啥主角是孫玉厚的兒子?

金俊海和兒子金波平時都在外面跑車,孫玉厚家經常幫著金家乾地裡的活。也因為孫玉厚和金俊海的關係好,所以孫少平和金俊海的兒子金波是好朋友,孫蘭香和金俊海的女兒金秀也是好朋友。他們在學校互相扶持,步入社會之後互相關懷,真正顯示出友情的偉大。

孫玉厚不僅幫助好朋友,連昔日的宿敵他都能幫忙。曾經陷害過孫少安的大隊幹部田福堂,獨自一個人氣喘吁吁的種地時,孫玉厚也默默的去幫忙。

孫玉厚的善良讓孩子耳濡目染,所以孫少安在生活好轉之後不忘帶領鄉親們致富,重修學校,孫少平當老師的時候,不顧門第偏見去幫助和孫家不對頭的金光亮家的孩子補習功課。孫家父子的善良,讓孫家在雙水村的威望越來越高。

沒文化的孫玉厚,心懷憂患,寵辱不驚

孫玉厚沒啥文化,但他不像有的人咋咋呼呼,有錢就得瑟,沒錢就耍賴。他始終能心懷憂患,寵辱不驚。

《平凡的世界》:路遙用6年寫的小說,為啥主角是孫玉厚的兒子?

在孫少安的磚廠擴大規模即將投產的時候,他也沒有像別人一樣歡呼雀躍,他心中始終懷著懼怕和擔憂。事實證明,孫老漢的擔憂成了真,孫少安破產了,繁華成了過去。

孫玉厚沒有指責兒子,而是貼心的叫兒子媳婦回家吃飯,一起來面對困難。用實際行動告訴孩子,沒有什麼是一頓熱乎乎的飯菜解決不了的。

孫少安找到了新的貸款,還差1000塊錢才能動工,孫玉厚想起了孫少平寄給他用來蓋新房子的1000塊錢。他想用這筆錢支援孫少安,他也沒有擅作主張,給孫少平寄了一封信,詳細說了家裡的情況,徵求了孫少平的同意,把這筆錢給了孫少安。

面對困難,孫玉厚始終沒有退縮,積極想辦法解決問題,面對榮耀,孫玉厚也始終保持著一顆淡定的心。孫少安給村裡蓋的學校建成之後,孫玉厚去參加落成典禮,他的臉上沒有任何嘚瑟的激動和愉悅,儘管這次活動他會是全村矚目的焦點,因為這是他老孫家的孩子出錢蓋的學校,這是幾代人的榮耀,他依然保持淡定。

《平凡的世界》:路遙用6年寫的小說,為啥主角是孫玉厚的兒子?

孫玉厚就是這樣一個農民,一輩子依託著黃土地,眷戀著黃土地,用他的汗水在黃土地紮根,用他的遠見給孩子翅膀,用他的無私給孩子依靠。就像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中所寫的,生活中真正的勇士向來默默無聞,喧譁不止的永遠是自視高貴的一群。孫玉厚,就是這樣的勇士,看起來默默無聞,卻給人深遠的感動。

在這樣一個平凡的世界裡,有很多像孫玉厚一樣的農民,儘自己所能滋養著黃土地,養育著自己的兒女,給他們最無私的愛,讓他們能去更廣闊的天地。他們沒有想著養兒防老,沒有自私的把孩子留在身邊,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孩子詮釋著愛和責任,這樣樸實的家庭教育,勝過講千萬遍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