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霸主的齊國,為何會被樂毅打的那麼慘,最後只靠三城復國?

戰國時期的齊國分為兩部分,在戰國初期,齊國還是那個姜太公的姜氏齊國,不過此時的齊國朝政被田氏所把控,田氏家族就這樣一步一步的經營著自己的勢力。

終於公元前386年,田氏一舉推翻姜氏的統治,將姜氏齊國的最後一任國君趕到了一個靠海的地方讓他去曬日光浴。 在取得周天子封侯的身份後,田氏可以算是在政治上站穩了腳。

春秋霸主的齊國,為何會被樂毅打的那麼慘,最後只靠三城復國?

齊國的發展史

在田氏代齊之前,齊國在中原算是有一點勢力勢力,但是經常被來自西方的霸主魏國揍得滿地找牙。於是齊國學聰明瞭,明白了發展經濟和培養人才才是國家強盛的根本原因,於是學起了魏國改革,齊恆公借鑑了魏國創立的西河學派,建立了屬於齊國人自己的稷下學宮。

畢竟戰國時代最缺就是人才,而稷下學宮又是一個大型人才聚集地,在經過很長時間的積澱之後,稷下學宮的名頭越來越大,最後成為了可以媲美河西學派的文化中心之一。

春秋霸主的齊國,為何會被樂毅打的那麼慘,最後只靠三城復國?

在齊恆公死了之後,他的兒子齊威王即位,這位"三年不飛,一鳴驚人"的的君王,靠著他老爸留下的稷下學宮網絡了不少人才,其中就有鄒忌、田忌、孫臏等人。

這些靠著強大的人才儲備,齊威王先後打贏了桂陵之戰、馬陵之戰。這兩場立國之戰讓齊國擺脫對西方大國的恐懼,齊國掙脫了自身的枷鎖,從此站了起來,成為了戰國七雄之一。

不過就是這樣一個強大無比的齊國卻在燕國樂毅大軍的進攻下處在亡國的邊緣,這又是為什麼?

齊國強大後不施仁義

這一切都要從齊國出兵救燕的那段孽緣說起。公元前316年,燕王噲聽聞古代堯舜故事很受感動,於是學著他們的樣子,把王位傳給了國相子之,自己稱臣。這就讓燕王噲的兒子很是不爽,於是密謀著殺掉子之。

春秋霸主的齊國,為何會被樂毅打的那麼慘,最後只靠三城復國?

子之當政三年,燕國在他的統治下,人民流離失所,食不果腹。燕太子平覺得此時是一個絕佳的機會,於是與燕將市共同起兵擊殺了子之,這場政變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快,而且燕太子平、燕將市、均在這次動亂中死去,齊國也藉著推翻子之而出兵燕國,最開始由於人們痛恨子之的統治,百姓們無不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在攻下了燕都之後,齊軍的真實目的就暴露出來了,他們開始肆意掠奪燕國百姓,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還"毀其宗廟,遷其重器",此時的燕國人民明白了他們根本就不是什麼仁義之師,而是一群有組織有紀律的土匪!於是回過味來的燕國軍民紛紛起義打擊齊國侵略者,齊威王也知道自己師出無名還行此大不惡,於是也選擇了退兵,但是齊燕的樑子也就在這時候結下了。

春秋霸主的齊國,為何會被樂毅打的那麼慘,最後只靠三城復國?

在燕昭王即位後,深感燕亡之恥,於是暗中積攢力量,對燕國進行軍事政治改革,力求到時與齊一戰,學其亡燕之恥。此時的齊國還不知在暗處有一隻毒蛇正在吐著蛇信子等待著時機給齊國致命一擊。

他們仍然在四處征戰,打完燕國,又打楚國,後來又籌備合縱力量向西攻秦。齊、魏、韓三國攻齊令秦王非常恐慌,他連忙派人去求和,以歸還韓魏的一些土地為代價消除了這次軍事危機。但是這次也為齊國增加了一個更加強勁的對手。

驕傲自滿的齊國最終走向滅亡邊緣

春秋霸主的齊國,為何會被樂毅打的那麼慘,最後只靠三城復國?

公元286年,齊國乘火打劫滅了宋,在滅宋之後齊閔王更加飛揚跋扈,四處招惹列國,此時列國的憤怒已經達到了極點。燕國君臣看到時機成熟,於是派樂毅四處奔走拉攏齊國仇敵,一起合縱攻齊。

就這樣一支由燕趙韓魏秦五國組成的復仇之師開始他們的復仇之路。聯軍一路上勢如破竹,齊軍一觸即潰,就這樣齊國在短短半年之內就只剩下了兩城,接近亡國。

春秋霸主的齊國,為何會被樂毅打的那麼慘,最後只靠三城復國?

齊國的強盛,是自身的特殊地理環境和吸引人才的政策鑄就的,但是齊國強盛後,並沒有施行仁義,而是靠著自己的強大不斷的四處征伐,導致最後失道寡助,幾近亡國,這也是罪有應得。


歷史紀聞:深淺度挖掘歷史故事,民間野史,古史雜談,述古道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