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在變,老北京人冬儲大白菜的濃濃情懷卻永遠不會變

今天早上,早上8點剛過,天空剛剛泛起魚肚白,崇文門菜市場西門的空地前,已經排起了十幾米長的隊,超市門口碼放著成垛的大白菜,空氣中混合著清冽鮮甜的大白菜氣息和大蔥的香味兒。位於廣渠門外大街的物美崇文門菜市場西側,成垛的大白菜已經在等著人們來進行挑選。

同樣昨日早晨,崇文門菜市場門口冬儲蔬菜銷售點排起長龍,周邊居民將購買的冬儲大白菜裝上小車。

冬儲蔬菜銷售點標明瞭各種冬儲菜的價格及產地。

進入11月,北京的冬儲大白菜又上市了。

時代在變,老北京人冬儲大白菜的濃濃情懷卻永遠不會變

“雖然現在超市裡什麼反季節的菜都有,但大白菜就是得吃冬天的,夏天的白菜偏苦,冬天的白菜吃上去脆甜。”64歲的王奶奶說。

“大白菜就是得吃冬天的”。

雖然冬儲大白菜不再會引發搶購狂潮,但趕著來買菜的人也不少。

初冬微冷的空氣中瀰漫著白菜特有的味道。

“您這一包白菜40斤,八塊八。”61歲的老鄒是東北人,來北京二十年,每年都會買上一二百斤的白菜。

“買回去積酸菜,冬天就好這一口。”抱著一大包白菜,老鄒像呵護珍寶一般,小心翼翼地把白菜搬到帶來的嬰兒車上。

在老鄒看來,冬日裡靠在暖氣旁,吃上一口熱乎乎、酸溜溜的白菜,沒有比這更愜意的事兒了。

71歲的餘大爺和老伴兒買的白菜並不多,只有四棵。

“昨天菜比今天的好,我已經買了十多棵,早就入缸了。”積酸菜是老餘多年來的習慣,除了自己吃,他們也會把菜給兒女們和鄰居送去一些。

在很多人的記憶中,大白菜曾經是冬天的當家菜,伴隨著人們度過一個又一個漫長的寒冬。

現在,冬季蔬菜的種類越來越多,可在不少北京老人的記憶中,大白菜不再僅僅是填飽肚子的蔬菜,而是一代人的記憶菜,也是這代人所戒不掉的情懷菜。

時代在變,老北京人冬儲大白菜的濃濃情懷卻永遠不會變

在老彭的記憶中,白菜的做法可繁可簡,但不變的除了美味還有一份濃濃的情懷。

每年冬季,老彭都忍不住買上幾棵放在家裡。

“以前住平房的時候,這一買就是一兩百斤地往家裡拉,如今住進了樓房,沒有地方放了,而且菜買多了也撂不住。”66歲的老彭這幾天買了五棵大白菜,他小心翼翼地將白菜用報紙裹好,放在陰涼的地方。

“彷彿成了一個習慣,要是入冬後不買幾棵白菜,心裡便總覺得不踏實。”

和很多時令蔬菜相比,白菜的價格低得超乎想象,一毛九一斤,也讓人們切實感到了菜價的實惠。

除了市面上常見的白菜外,記者從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了解到,近年來,北京市場上還多了一個品種——核桃紋白菜,這也是北京市近年來恢復種植的老品種。

據瞭解,上世紀70年代,海淀區還有不少種核桃紋白菜的菜農。但核桃紋白菜的畝產太低,容易遭蟲害,抗病性差,賣不出好價錢,慢慢就沒人種了。

“這種白菜風味濃郁,開鍋即爛,且粗纖維少,入口即化。”市民高大媽說,以前冬儲大白菜核桃紋的也不多,“碰上哪天端上桌的是核桃紋白菜,總能多吃幾碗飯。”

核桃紋白菜因葉面佈滿皺紋,像核桃皮一樣而得名。

品種好價格自然也不便宜。

時代在變,老北京人冬儲大白菜的濃濃情懷卻永遠不會變

與市場上售價幾毛錢的普通大白菜相比,核桃紋白菜要20塊錢一斤,平谷有機農場一度飆到38塊錢一斤,還供不應求。

收銀臺旁正在忙活著搬菜的楊學清告訴記者,其實早在一週前,大白菜就悄然上市了,這些菜產自山東。和往年相比,買菜的人不少,有老主顧,也有不少新主顧。

“每天進貨四五千斤,下午三點多就賣光了。”

在冬季,沒有任何一種蔬菜能夠像大白菜一樣在北京人的生活裡如此不可替代。

老北京人曾有這樣一句略帶誇張的比喻:每個人一輩子吃的大白菜摞起來,大概要有北海白塔那麼高。

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餐桌上的食材也越來越豐富,但冬儲大白菜給幾代人留下的,仍是最溫馨的城市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