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大型紀錄片聚焦中科大機器人、小太陽和量子計算機

央視大型紀錄片聚焦中科大機器人、小太陽和量子計算機

為了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中央電視臺紀錄片頻道推出了大型紀錄片《科學的力量》,用生動形象的電視鏡頭,講述科技發展以及科學家的故事,為社會公眾展示中國的輝煌科技成就,以弘揚偉大的科學精神,彰顯磅礴的科技力量。

央視大型紀錄片聚焦中科大機器人、小太陽和量子計算機

央視大型紀錄片聚焦中科大機器人、小太陽和量子計算機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佳佳機器人、量子技術和科學島上的“小太陽”托克馬克裝置,憑藉前瞻性、代表性和故事性,最終從央視創作團隊的幾百個初選案例中脫穎而出入選8集紀錄片的30多個精華案例,充分反映了中國科大以積極主動的姿態,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國家重大需求、國民經濟主戰場

央視大型紀錄片聚焦中科大機器人、小太陽和量子計算機

當人口和土地的紅利逐步耗盡,對製造業大國中國來說想要獲得持續的進步,只能更多地依靠技術的更替。

中科大的美女機器人

央視大型紀錄片聚焦中科大機器人、小太陽和量子計算機

央視大型紀錄片聚焦中科大機器人、小太陽和量子計算機

技術帶給中國人的不僅是生產方式的變化,對普通人的生活也將變得不同。對人們來說智能時代最大的誘惑可能是仿生機器人。佳佳,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出來的服務型機器人,她特別擅長說話,和一般的語音助手不同,她已經能夠做到多輪次交流和聽懂一些顛三倒四的話語。

央視大型紀錄片聚焦中科大機器人、小太陽和量子計算機

中科大研究人員表示,在測試佳佳的過程中,找了大量口語化的問問題的方式,然後暴力測試這個機器人。通過反覆的開發測試,這種迭代式的方式,來提升其功能。

央視大型紀錄片聚焦中科大機器人、小太陽和量子計算機

中科大佳佳機器人研究團隊除了對佳佳語言功能提升外,還特別注重佳佳的表情識別。

央視大型紀錄片聚焦中科大機器人、小太陽和量子計算機

央視大型紀錄片聚焦中科大機器人、小太陽和量子計算機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機器人實驗室主任陳小平表示:“語音這個維度,再加上人的表情,可能還要加上人的姿態、手勢這些,通過這兩個通道,把它們融合在一起,用這樣的方式去理解。未來的話,家庭的各種生活場所,各種營業廳、商場、車站等等各種環境下,服務機器人它會比工業機器人是更普遍的一種存在。

科學島上的人造小太陽

央視大型紀錄片聚焦中科大機器人、小太陽和量子計算機

在合肥科學島上,中科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正在研究可控核聚變項目,模仿太陽發熱的原理,希望在地球上實現聚變發電,為人類提供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

央視大型紀錄片聚焦中科大機器人、小太陽和量子計算機

2018年,他們將實驗溫度提升到了1億度,並持續了十秒,讓人們對科學家的工作充滿期待。

央視大型紀錄片聚焦中科大機器人、小太陽和量子計算機

潘建偉團隊的量子計算機

央視大型紀錄片聚焦中科大機器人、小太陽和量子計算機

既死又活的狀態在現實中是不可能存在的,但在量子世界中很多原理有違我們的常識,因此,量子力學被認為是最難懂的科學理論之一。

央視大型紀錄片聚焦中科大機器人、小太陽和量子計算機

中科大常務副校長潘建偉院士表示:“微觀世界中,一隻貓就可以處於死和活狀態兩個狀態相干疊加。”

央視大型紀錄片聚焦中科大機器人、小太陽和量子計算機

當前,潘建偉實驗室正在研究當今世界的熱門量子計算機。潘建偉表示,基於量子疊加原理的一種計算的機器,就把它叫做量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相比傳統計算機的計算速度將是巨大的飛躍。

央視大型紀錄片聚焦中科大機器人、小太陽和量子計算機

央視大型紀錄片聚焦中科大機器人、小太陽和量子計算機

由於量子計算機研製的巨大挑戰,誰也不知道該走哪條路才能達成目標,為此,潘建偉組建了兩個團隊,通過光和超導兩種不同的途徑研製量子計算機。

央視大型紀錄片聚焦中科大機器人、小太陽和量子計算機

超導量子計算芯片

央視大型紀錄片聚焦中科大機器人、小太陽和量子計算機

世界首臺光量子計算原型機

其中一個團隊,成功打破了世界紀錄,研製出了超導量子計算芯片;而另一個團隊早在2017年就做出了世界首臺光量子計算原型機。

央視大型紀錄片聚焦中科大機器人、小太陽和量子計算機

由於量子力學的艱澀和反常識,使得潘建偉經常要面對公眾的質疑和不解,但科學給了他深刻的樂觀和豁達。在他看來,我們每個人都是浩渺宇宙最不可思議的結晶。

央視大型紀錄片聚焦中科大機器人、小太陽和量子計算機

他表示:“互相之間還是珍惜緣分、珍惜愛,好好對待我們的世界。我覺得,這可能就是終極的科學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