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崗市成功查處多家“黑工廠”“黑作坊”

東北網11月4日訊無檢疫豬肉加工肉灌製品,使用超過保質期的添加劑、超期食品做月餅,食品原料隨意堆放……連日來,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根據群眾舉報線索,成功查處多家“黑工廠”“黑作坊”,針對食品安全領域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取得了精準突破,嚴厲打擊了食品生產經營環節違法違規行為。

據悉,為全面打響食品安全攻堅戰,該局廣泛發動群眾舉報製售假冒偽劣食品的違法行為,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執法人員通過連續兩天對工農區吉祥家園小區5號樓蹲守摸排,對該場所進行了突擊檢查,發現該加工場所環境惡劣,原料儲存房間雜亂不堪,生產條件、場地環境極差,無消毒場所及配套設施,生活用品和加工的肉製品隨意堆放,生產食品的器具滿是汙垢、散發出異味。該加工點無營業執照、無食品生產許可證、無從業人員健康證,是典型的食品加工“黑作坊”。執法人員當即對現場的加工設備及100餘斤原材料進行了查封,扣押了肉製品、滷製品加工成品80餘斤。

在東山區新華鎮億鶴肉製品廠,執法人員發現該廠使用超過保質期的添加劑和無檢疫合格證的豬肉加工肉灌製品,當場封存了超過保質期的添加劑100餘斤,肉灌製品700餘斤,豬肉2000餘斤,價值約20000餘元。目前,該案正在與公安局、檢察院、農業農村局共同深入調查。

在東山區東方紅鄉福美隆食品廠,執法人員發現該廠用回收超過保質期食品為原料生產月餅,現場查獲過期食品原料5000餘斤,成品月餅700餘件,價值20餘萬元,並對該批產品和生產原料進行了抽樣檢驗,案件已移交到公安機關,涉案人員已被行政拘留。 工作中,執法人員在興安區紅旗鎮合心村一食品加工點檢查中發現,該食品加工點無營業執照、無食品生產許可證、無從業人員健康證,生產場地面積狹小,生產設備簡陋,食品原料隨意堆放,生產條件惡劣,衛生條件極差,完全不符合食品生產加工要求,且現場存放有其他廠家的包裝物料及大量無廠家信息的袋裝油炸花生米,是典型的食品加工“黑作坊”。其生產的產品主要銷往五指山、老街基早市等地,存在嚴重的食品安全隱患,執法人員依法對涉案產品進行扣押,並對相關負責人進行立案處理,現場共查獲600餘斤熟制花生米成品,油炸花生84袋,美食花生64袋,包裝袋14600個。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