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在甲午中日戰爭中,中國堅持不投降繼續打、不賠款,結局會怎樣?

黑夜裡的花火


1895年4月17日(光緒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馬關,李鴻章與伊藤博文簽訂了《馬關條約》 ,標誌中日之間這場歷時9個月,戰場波及陸地與海洋的戰爭,以大清國徹底的失敗而告終,按中國干支紀年,時年為甲午年,史稱甲午戰爭。

戰爭後果很嚴重,一個徹底沒落,一個藉此崛起。

馬關條約當中規定,中國要賠給日本兩億三千萬兩白銀,原來是籤的兩億兩,因為後來三國干涉還遼,日本人又把遼東半島給吐出來了,所以又加了三千萬兩,這兩億三千萬兩什麼概念?第一次鴉片戰爭賠給英國人,那可是包括鴉片的貨款,商人的損失,英國的那些風帆戰艦,繞到非洲好望角跑到中國來,那個遠程的軍費加起來,一共才兩千一百萬兩,只有甲午戰爭賠款的十分之一,第二次鴉片戰爭也只賠了一千六百萬兩,英法兩家各八百萬兩。

所以日本人可是獅子大張口,兩億三千萬兩那是什麼概念?中國當時中央政府一年的歲入是八千萬兩,說白了,中國政府整個停擺,一分錢不花紮起褲腰帶,要還日本人還得還三年。當然你不可能政府停擺,所以你這點錢,這點賠款都得從牙縫裡給人摳出米,你現在沒錢怎麼辦?還得借外債,借外債那連本帶利 ,前前後後我們得借上六億兩白銀。如果按照當時的國力計算,大概得還上五十年,換句話講五十年內,你再也沒有可能建一支現代化的海軍,和現代化的國防力量。

我們再來看日本這一頭的賬, 日本當時也是崛起期,拿到兩億三千萬兩,大力發展軍事實力,到1905年就一戰成名,打敗了歐洲列強之一俄國人,日俄戰爭一戰而勝,那這筆戰爭費用怎麼來的?其實就是中國人給補貼的。

假設歷史再給光緒一次選擇,能來一場“持久戰”嗎?

歷史不容假設,但我們假設一下,甲午戰爭,簽訂《馬關條約》之前,再給光緒帝一次機會,大清國如果繼續抵抗,打持久戰,堅決不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至少掙得一個像中法戰爭那種雖然遲了虧但表面上是打個平手的結局,能不能的行得通呢?亦或者會出現更嚴峻的局面?

李鴻章,最早的“持久戰”理論提出者

1894年10月,日本軍隊突破由三萬中國重兵把守的鴨綠江,兵鋒直指瀋陽。日軍侵入中國境內的那一刻,李鴻章就已經自這場局部戰爭已經演變成一場決定國家生死存亡的命運之戰。他給皇帝上了道長長的奏摺,提出“打持久戰”的戰略主張。他說,形勢很明顯,敵強我弱,日軍利於速戰速決,我軍利於“持久拖延”。日本的國力無法支持打一場漫長的戰爭,如果中國能以空間換時間,不爭一城一地之失,把日本拖住,就能把日本人拖垮;相反,如果我們急於爭鋒,那麼就會在陣地戰中迅速消耗自己的力量。

然而光緒皇帝卻根本聽不進李鴻章的建議,甚至連那封奏摺他都沒有讀完。他沒有這個耐心。日軍在中國境內越深入,皇帝就越驚惶。他最擔心的是日本人按近北京,讓他和太后再上演一次倉皇北逃的慘劇。

光緒皇帝的性格決定了,他沒有格局和氣魄領導“持久戰”。

即使光緒想打持久戰,當時的清朝也不具備思想條件

1、 當時的清朝人,是一種前現代化國家的意識,就是人們普遍認同地域、宗族、血緣,而不是認同一個想象的共同體——國家。所以在日本入侵時,史料中就有記載,很多人自發的歡迎日本人,並且主動給日本人提供清朝軍隊的動向和情報,因為他們覺得不論是誰統治,皇糧國稅總是要交的,交給誰不是交?而且日本人的軍隊看起來好像比滿清的軍隊更要軍容整肅。所以打起“持久戰”,很難會出現後來抗日戰爭中那種既有正面戰場也有敵後根據地的狀態,僅靠正面戰場,持久戰是打不贏的。

2、 此時的清廷不會放任漢族人擼起袖子放手幹。清朝是滿族人統治,但他畢竟是少數名族,而漢族是大多數,所以滿洲皇族對漢人的防範是每個皇帝腦子中拉的最緊的一根弦。比如清朝入關之後,一直就防範江南的知識分子,因為大家都讀孔老夫子的書,不管這些書你刪來改去,這個夷夏之大防的思想一直是在的。一直到雍正皇帝時期,還出現了像曾靜案這樣的明目張膽的反對清朝統治的逆案。

這個概念在乾隆皇帝時代仍然是清楚的。在歷史上乾隆皇帝修四庫全書,自己天天作詩,他忙活這個忙活啥呢?說白了,就是跟江南的士人在爭奪誰是文化的制高點。乾隆皇帝一直就想證明我才是你們那些江南的士紳的領袖,你們修什麼藏書樓,都給我運到北京來,老子要編四庫全書。其實很多當時的重大的,今天我們看來己經是一片風花雪月的文化事件,當年都是政治制高點、文化制高點的爭奪戰。

所以慈禧與光緒皇帝是不可能放手發動“群眾”的,骨子裡就不信任。

不過後來也放手給“群眾”幹了,引來了八國聯軍,即“庚子國變”。

所以說當時的“群眾”其實也不靠譜。

3、 戰爭持續下去的另一個重要風險是“軍閥割據”,大清朝雖不亡國,但碎成一地。

1851年到1864年的太平天國運動給清朝帶來很多“後遺症”,其中最主要的“後遺症”就是各地勢力尾大不掉。因為清廷為了打贏戰爭,但國力江河日下,而且就在太平天國期間,又發生了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所以清廷根本沒有財力支持這場戰爭,但這場戰爭又是必須贏的戰爭,所以清廷只好允許各地勢力自定政策,自籌軍餉。

這就造成在太平天國之後,整個中央和地方的關係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中央原來放出去的權力就像放出去的魔鬼,再也收不回來了。

比如說曾國藩平滅太平天國,用了軍費大概有三千萬兩,打完仗之後你要不要他報銷呢,就是清廷要不要把這個放出去的財政權再收回來呢,他們發現根本就收不回來。

主要是三個不:“第一不可,第二不能,第三不敢”。

第一,不可,曾國藩在帶兵打仗的時候,往往是就地籌集糧餉,什麼錢都抓,現在是一盤爛賬,你怎麼查。

第二,也不能,人家打仗的時候你只要戰果,現在仗打完了你找人算賬,這個事情在倫理上講不通,這叫不能。

第三,也是關鍵的,還有不敢,別說查曾國藩了,就算是曾國藩手下的一個將軍,他就剋扣了糧餉,你能把他怎麼樣,你查出來,你不是逼他造反嗎?

所以隨後恭親王和慈禧太后一商量,說算了,這筆爛賬就不要查了,整個三千萬兩的軍費免於報銷。這不就是財政權收不回來了嗎?

所以到了晚清的時候,最後演化成了東南的督撫居然可以搞東南互保,根本就不聽中央的,這就是另外一種形式的藩鎮割據。

1900年6月,英美帝國主義與清南方各省督撫達成“東南互保”協議。義和團運動興起後,英國深恐波及屬其勢力範圍的長江流域,便策動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等與列強合作,經買辦官僚盛宣懷從中牽線策劃,由上海道臺餘聯沅出面,與各國駐滬領事商定《東南保護約款》和《保護上海城廂內外章程》,規定上海租界歸各國共同保護,長江及蘇杭內地均歸各省督撫保護。清室向十一國宣戰後,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鴻章和閩浙總督許應騤、四川總督奎俊、鐵路大臣盛宣懷、山東巡撫袁世凱,即和各參戰國達成協議,稱東南互保。他們稱皇室詔令是義和團脅持下的“矯詔、亂命”,在東南各省違抗支持義和團的命令。此舉使得清廷顏面掃地。

比如清末的四大奇案之首的“楊乃武與小白菜”一案,兩宮皇太后為什麼要插手這件民間的官司,是皇太后聖明、宅心仁厚?主要原因一是為了打擊在太平天國運動和剿捻中崛起的湖湘系官員(說白了就是曾國藩和左宗棠培植的勢力),另一方面就是想借此機會收回下發的死刑複核權。

如果戰爭打成持久戰,那些地方督撫大員很可能就會擇強而投,接受日本、英國、法國、俄國的培植,徹底脫離中央的管轄,這肯定是清廷難以接受的,如果真的滑落到這種狀態,中國人的悲慘命運可能比簽訂馬關條約還要深,碎成一地的中國想要復一同,那就難得多了。

所以說,除了光緒帝個人的性格缺陷外,就算大清國想繼續打下去,也存在諸多顧慮和掣肘。

但是除了帝國內部,外部勢力也不可能坐視不理,插手干預是遲早的事情。

“洋人”已經圈定的勢力範圍,不會容許日本人侵犯

1、 三國干涉還遼

1895年4月17日,《馬關條約》簽訂的當天,俄國首先發難。俄國外交大臣羅拔諾夫對德、法兩國駐俄公使說:“俄國政府決定,立即以友誼方式,直接向日本政府提出不要永久佔領中國本土的請求。我們的計劃是,如果日本不接受此項友誼的忠告,俄國正考慮三國對日本在海上採取共同軍事行動——切斷日軍在中國大陸與本國間的一切交通。”

同一天,德國皇帝威廉二世下令,將一艘裝甲艦、一艘巡洋艦開赴遠東。同時德國外交大臣馬沙爾同其駐日公使哥特斯米德發出電訓:“現在日本的和平條約(指《馬關條約》)損害了歐洲和德國的利益,儘管後者的範圍尚小,我們不得不抗爭。日本必須讓步,因為對三國鬥爭是沒有希望的。”

法國駐華公使蒙得培羅通知俄國外交大臣羅拔諾夫,法國決定參加俄國的計劃。這樣,三國聯盟正式成立。

1895年5月4日,日本內閣及大本營重臣,在京都舉行會議。會議決定,向三國提交以下的覆文:“日本帝國政府根據俄、德、法三國政府之友誼的忠告,決定放棄遼東半島之永久佔領。”明治天皇宣佈詔書,接受三國忠告,放棄遼東半島之永久佔領。

日本內閣會議通過決議:“作為永久放棄遼東半島之補償,對清國要求之贖金,其數量限額為庫平銀1億兩。”後來,此數先減至5000萬兩,再減至3000萬兩。中國將3000萬兩賠款全部交清之日起,三個月以內日軍實行撤回。

1895年11月8日下午4時,《遼南條約》在北京簽訂。其主要內容是:

一、中國讓與日本國管理的奉天省南部地區及遼東灣東岸、黃海北岸、奉天所屬諸島嶼,永遠交還中國;

二、中國支付3000萬兩酬報費,於1895年11月16日交清;

三、酬款交清後,三個月以內,日本軍隊從該交還地一律撤回。

1895年11月30日,根據《遼南條約》,中國收回海城、鳳凰城、岫巖,12月10日收回復州,12月21日收回旅順,12月24、25日收回金州、大連灣。至此,日軍侵佔的遼南諸城全部收回。

2、 清朝後期的中國已經被列強瓜分了勢力範圍。

雖然在中日甲午戰爭中,列強沒有藉口直接參戰,但是讓他們做視日本做大,佔領中國,列強肯定是要干預的。上述的三國干涉還遼就是很明顯的例子。再比如後來的日本侵華戰爭,其實蘇聯、美國都派兵參與了支援中國的抗戰,如飛虎隊等,但那時只能叫志願兵,不敢叫正規軍。後來日本人再將戰火燒到東南亞,美國人就立即撕破臉,對日本全面禁運,那是一兩棉花、一個螺絲釘也不賣給日本,逼迫日本退回七七事變之前的狀態,最終是逼著日本人偷襲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戰爭。

所以說,列強不會坐視日本繼續擴大化對清朝的戰爭,“熱戰”底下的“政治戰”必定同樣精彩。

結語:

日本在甲午戰爭中也是掏空了家底在打。舉個例子,1887年的時候,當時中國從德國買了兩艘超級鐵甲艦,就是定遠和鎮遠,中國人有錢嘛。日本天皇說這玩意兒我也想要,但沒錢,天皇只有縮減飯量,每天只吃一頓飯,把宮裡的所有的用度的錢全部捐出來。皇后說那我也不戴首飾了,把頭上的那些亂七八糟都摘下來捐給國家。那民間一看天皇夫婦都這樣,我們也捐吧,瞬間就籌集了一百萬日元。當時有一些傳說,一些少女說,怎麼能給國家多捐一點錢呢?怎麼著吧,到妓院把自己第一次給賣了吧。

所以說,如果光緒帝真的咬牙堅持的話,說不定真能拖出一個相對較好的結局,天曉得呢。

但歷史不容假設,沒有那麼多如果。

所以說,人啊,比的不僅是膽識、謀略,有時候更要比的是眼光、格局,比誰能看清大勢所趨,誰站在進步的潮流上,誰就能領先於其他人。


爬到井口看天下


中日甲午戰爭,如果中國不議和、不割地、不賠款,最終失敗的很可能是日本。

中國的情況

就中國而言,清朝的陸軍精銳已經一敗塗地,雖然紙面上還有數十萬軍隊,理論上還可以再招募上百萬大軍,但這些軍隊戰鬥力還遠不如已經潰敗的淮軍,實在沒有把握同士氣正旺的日軍抗衡,而且集洋務運動之力打造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對清政府心理上形成巨大打擊,中國已經失去了制海權,黃海渤海任憑日艦遊弋,換句話說,日軍可以兵分幾路,也可以合兵一路,隨意選擇登陸地點,中國守軍將左支右拙。

這時日軍已佔據了旅順,坐船就可以輕鬆在天津登陸,那就離北京近在咫尺。自1840年起,朝廷最怕的就是洋人動不動就在天津登陸。這太可怕了,只要洋人在天津登陸,那根本攔不住。這樣的話,恐怕30多年前第二次鴉片戰爭的一幕又將重現,慈禧和光緒又將再一次逃往承德,庚子事變也將提前上演,而這一年,還是慈禧60大壽,朝廷無論如何也不能讓這事敗了老佛爺的興。

事實上,逃難並不是唯一的選擇,還有過遷都的方案。

清政府對此有過專門討論,在旅順淪陷後,中日兩方的廣島和談宣告失敗,光緒將李鴻章從天津召到京師,專門召開御前會議討論:究竟是接受割地賠款的要求與日本和談,還是拒絕日方要求,遷都後繼續抗戰。這次商討持續了很久,最終以李鴻章上奏對日交涉方案,光緒批准為結束。

於是李鴻章便帶著割讓領土、支付賠款、承認朝鮮獨立三個條件,啟程前往日本進行談判。

日本的打算

從日本方面來說,實際不存在繼續打下去的可能。

從戰爭目的來看,在戰爭前,日軍大本營的戰爭指導方針從來就不是僅僅要控制朝鮮。開戰前,日軍擬定過“冬季作戰方針”,計劃在1895年春天將陸軍主力運送到渤海灣北面的天津、山海關一帶,展開“直隸決戰”。

隨著戰爭的進行,戰事的順利超出了日方原先的估計,9月中旬平壤戰役、黃海海戰先後取勝,到10月末日軍已經取得了鴨綠江渡江作戰的成功,11月又攻陷旅順,大清陸軍精銳一敗塗地,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日軍大本營內部逐漸出現“直隸決戰或許可以在冬季提前進行”的設想。

在軍官中,則更加激進,日軍第一軍司令官山縣有朋在進佔鳳凰城後,竟然不遵從大本營原地待命的命令,擅自命令手下第三師團深入敵後孤軍作戰,圍困海城,因此遭到了日軍大本營撤職的處罰。

到了4月份,日軍已完成準備,計劃在4月21日開始執行對直隸的軍事行動,在5月3日完成登陸,可以說,日軍計劃的直隸決戰已經迫在眉睫。但是在4月17日,前線收到伊藤博文電報,《馬關條約》已經簽訂,行動終止。

外強中乾的日本

那麼,如果條約未得以簽訂,日軍如期發動進攻,結局會如何呢?

小院認為,日本會得不償失,將自己陷於危險的境地。

從軍事上看,日軍在直隸擊敗清軍應該沒有問題,進而佔領北京也是順理成章,但日軍能控制的範圍,基本也就僅限於此。因為整個日本當時只有七個常備師團,再加上50多個大隊的後備兵力和一個屯田的臨時師團,按照作戰計劃,所有常備師團,二分之一的後備部隊將被運送到直隸與數十萬清軍決勝,剩餘一個師團留在奉天佔領區執行警戒工作,再加上關內佔領區和朝鮮半島需要留守的兵力,日本國內已經不存在任何兵力,也就是說,為了打直隸決戰,日本已經被掏空了。

這麼多軍隊,已經是當時日本舉全國之力勒緊褲腰帶所養,再也沒錢招兵,一旦後院起火,那日軍勢必進退失據,這一錘子買賣說不定非但賺不到,還要血虧,這是日本的後顧之憂。

如果清朝決意遷都打持久戰,可以參考抗日戰爭,以當時日本的體量,根本無法吃掉中國,時間拖得越久,對它越加不利,一隻病獅和一隻餓狗,最終被拖垮的還是狗。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國際干涉。

開戰以後,不到兩個月,英國就提出了調停,美國公使也在日中之間作為中間人推動和談,俄國則在遠東地區調兵遣將,虎視眈眈。在談判中,列強進一步增強他們在東亞的軍事力量,這都是為了實現干涉目標而做的武力威脅。特別是英國,為其“中國艦隊”增派了10000噸級的戰列艦和7500噸級的大型巡洋艦,這樣的軍事存在,日本不敢假裝無視,要知道日本當時的軍艦最大噸位也只有4000多噸,萬噸級的鉅艦可以輕鬆秒殺日本海軍任何一艘主力艦。

還有新沙皇登基後一向與日本不對付的俄國,趁你兵力空虛,出兵佔幾個島那還是輕的,老毛子發起狠來,在你本土登陸都有可能,到時候日本哭都哭不出來。所以如果只顧及進攻直隸,完全不顧日本本土防衛的直隸作戰計劃,是極為冒險的舉動。

國際干涉的威力,從簽訂的條約可以看出。

要知道,在《馬關條約》簽訂之初,割讓的可不只是臺灣等地,它還包括了遼東半島!

條約簽訂後第六天,俄法德三國公使聯袂拜訪日本外務省,要求日方放棄對遼東半島的佔領,這就是“三國干涉還遼”,日本在壓力下,不得不吐出已經到手的遼東半島,否則恐怕會失去在遠東的所有利益,日本上下視此為奇恥大辱,報紙上連篇累牘報道要“臥薪嚐膽”,鼓動對俄敵意,進一步擴大軍備,也是日俄戰爭的原因之一。


綜上所述,拖不起的其實是日本,如果清政府能遷都堅持持久抗戰,戰敗的必是日本。可惜,千瘡百孔的晚晴沒有信心堅持下去,最終妥協了事,鉅額的戰爭賠款,養肥了日本,使得它得以在日俄戰爭中擊敗俄國,進一步發展成為近代歷史的一顆毒瘤。


小院之觀


說實話,結局會很不樂觀!

大清朝雖然經濟、人口、國土面積遠超日本,但他最大的短板是沒有強大的軍隊。而日本雖小,軍隊經過明治維新20多年的建設,無論是從訓練、裝備還是士氣上,都不是清軍能夠比擬的。所以在戰場上,雖然清軍是防守一方,並且軍隊的數量遠超日軍,仍然不斷戰敗。假如甲午戰爭中清政府不投降,只會帶來一個結果,那就是最後陪更多的錢。。

(描寫大清被小日本擊敗的漫畫)

兩國軍隊戰鬥力的差距,讓這場戰爭清軍必敗無疑

  • 先看清軍士兵

大清朝在甲午戰爭開始前擁有軍隊百萬,其中大約25萬人是八旗軍,大約60萬為綠營兵,還有4.5萬淮軍,剩下的就是其他一些地方部隊。

在這支龐大的軍隊中,歷史最悠久的就是八旗兵,這支軍隊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是當初努爾哈赤反抗大明的王牌。那個時候,八旗軍縱橫天下無敵手,不僅對明軍無往不利,面對蒙古草原騎兵也鮮有敗績。

(八旗武士)

但是,當這支軍隊從龍入關之後就開始腐化墮落,等到康熙年間戰鬥力就落後於綠營兵了。到了清朝末期,八旗兵除了提籠架鳥吹牛B,幾乎一無是處。所以,這25萬人對大清來說就是巨大的毒瘤,沒有一點用處。

60萬綠營兵是大清數量最多的兵種,他們數量雖多,但武器裝備最差,也沒有受到過嚴格的軍事訓練,之所以戰鬥力稍強過八旗軍不是因為他們有多強,完全是因為八旗軍的戰鬥力太渣。


然後就是淮軍,這是滿清在當時最強悍的一支軍事力量,他們崛起於太平天國時期,裝備了大量洋槍洋炮,並且曾經受到過洋教官的訓練,可以說是大清當時最近代化的一支軍隊。就算是這支軍隊在甲午戰爭前也已經腐化不堪。當時淮軍內部有一種恩餉,士兵可以不需要在軍營中接受訓練和值班,只要定時到軍營點卯和領軍餉就可以了。這樣的軍隊哪還有什麼戰鬥力呢。

(淮軍)

剩下的地方部隊得到的訓練更少,面對戰場上的炮聲隆隆能夠撒開腿逃走而不是嚇得腿肚子轉筋呆若木雞都算是勇士了。

  • 再看日軍士兵

日軍自從明治維新之後,一直致力於建設一支近代化的常備軍,這支軍隊的很多軍官都曾在歐洲學習先進的軍事思想,有先進的軍事理論知識和實踐。平時這支軍隊大約為7萬人,在戰時可以迅速擴張到20多萬。

(甲午戰爭時期的日軍)

雖然從軍隊數量方面看,日軍遠低於清軍,但日軍士兵都接受了嚴格的軍事訓練。並且,明治政府為了鼓勵優秀的人加入軍隊,對軍人給出的待遇極高,士兵的口糧中有當時在日本很難吃到精米。所以,很多優秀青年加入到了軍隊中,讓這支部隊顯得生機勃勃。並且,為了在戰時能夠徵召到合格的士兵,所有退役軍人都會自動轉為預備役。

  • 清軍裝備

很多人說,大清的軍隊當時裝備比日軍先進。這沒錯,可惜的是所謂的先進武器只裝備了大清少量部隊,佔清軍絕大多數的綠營兵雖然也接受了很多戰鬥任務,裝備卻極為落後。據統計,在甲午戰爭爆發前,至少有40%的軍隊還裝備著冷兵器!

即便裝備了熱兵器的軍隊也是寒酸不已,士兵們手中有的拿著世界上最先進的步槍,有的拿著國產的仿製品,還有的拿著老式火槍,可以說清朝軍隊當時就是萬國武器博物館,從最原始的刀劍到最先進的步槍應有盡有,這導致戰時後勤壓力極大,彈藥供應困難,結果士兵們手裡的武器真成了燒火棍。

(清軍裝備的馬克沁機槍)

  • 日軍裝備

日軍軍中沒有那麼多先進武器,但勝在制式統一。

日本經過明治維新之後,軍事工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在甲午戰爭中,日軍炮兵裝備的火炮主要是大阪製造的75毫米國產野戰炮,步兵裝備的是8毫米後裝村田式步槍。日軍雖然勞師遠征,但後勤壓力卻遠小於清軍。

(日軍裝備的村田式步槍)


甲午戰爭,清軍訓練不如日軍,武器裝備不如日軍,在戰場上被日軍吊打是毫無意外的。

即便當時清朝政府不投降,依靠這些士氣低落,缺少訓練的部隊硬剛日軍精銳除了送人頭,沒什麼用處。

一直打下去,很可能日軍成功逼近京師,慈禧和光緒提前逃亡到西安,最後陪的就不是2億兩白銀了,就算是日本要4億兩他們也得給!


歷史風暴


清朝堅持不投降,必然慘勝。具體原因如下:

一、國力方面,清朝完勝。近代以後,戰爭是綜合國力的比拼。當時的日本自1868年開展明治維新到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共計26年。清朝自1861年開展洋務運動到甲午戰爭,合計33年。而且清朝地大物博,日本國小民乏。


雖然日本改革更加深化,但是日本缺少海外殖民地,未能完成資本的原始積累。

近代以來,戰爭中最不值錢的就是人命。但是各種近代武器都是要靠金錢來運行的,所謂“大炮一響,黃金萬兩。”而且這錢大部分都需要外匯購買。

二、戰爭期間,兩國動員程度,戰爭投入不同。當時的情形是日本急需一個殖民地來進行資本積累。對清朝宣戰時,日本是抱著以國運做賭注的決戰。而清朝前期只是認為這是一次援助戰爭。動員程度不同,國力投入不同。當時參與甲午戰爭的軍隊主要就只有淮軍。


三、中國國土面積廣大,擁有足夠的戰略空間。中日甲午戰爭,主要發生在朝鮮和中國東北地區。而取得制海權後,日本能夠攻擊的也只有中國沿海地區。如果,清朝遷都以避,抗爭到底。那麼日本陷入了中國廣大的人民海洋中,又能取得多大的戰果呢?當時日本的財政按照史料記載,已經瀕臨崩潰,首相伊藤博文甚至已經準備跳海自殺了。

四、國際形勢對清有利,予日不利。中日甲午戰爭將日本的勢力範圍擴張到了東北。非常無奈的是,沙俄也將東北作為其在遠東的擴張目標。日本侵佔了東三省勢必對沙俄控制東北造成更大的變數。所以沙俄必定在國際社會上予以干涉。甲午戰爭後的“三國干涉還遼”以及“日俄戰爭”正體現了這點。



中日甲午戰爭其實是清朝玩的起,日本已經無力支撐。所以迅速議和才是日本所需要的,長期作戰,日本必然先行崩潰。最終清朝會換來一個慘勝。


歷史的拐點


甲午海戰的失利,大清帝國丟掉的不僅僅是北洋艦隊,更為重要的是丟掉了作戰意志和民族的韌性。

其實,在鴉片戰爭以前的時候,當時的大清帝國還是雄心勃勃、傲視全球的。

第一次鴉片戰爭打掉了大清帝國的傲氣,第二次鴉片戰爭打掉了大清帝國的鬥志。

以至於在後來的北極熊對大清的北疆懷有領土野心時,大清帝國其實是已經有氣無力。

但即便是如此,大清帝國對於來自於東邊的日本還是蠻有信心的,一者日本歷來仰俯中華文明,二者當時的大清帝國國力、面積和人口是日本的幾十倍,而當時的北洋水師號稱是世界第六、亞洲第一,在當時的日本自是不能與之相比。



甲午海戰客觀上來說,甲午海戰是一場不應該失敗的海戰,現在的某些專家把甲午海戰的失敗歸咎於日本的速射炮和艦船的航速遠遠的超過了北洋水師,其實這種論點是不正確的。

甲午海戰之時,海軍還處在一個大炮鉅艦的時代,噸位和大炮的口徑幾乎是決定了海戰的成敗。

而在這一點上,北洋水師無論是艦船噸位還是大炮的口徑都遠在日本聯合艦隊以上,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



而在甲午海戰之前,北洋水師無論是在氣勢上還是在技術上都是力壓日本的。

在甲午海戰之前,日本與當時的大清帝國還是正常的邦交國家,在此之前丁如昌曾率領北洋水師的數艘艦船造訪日本,當時的日本民眾無不為大清水師的鉅艦所震懾。

更令人吃驚的是,北洋水師的水兵在日本街頭與日本當地居民持械打鬥。

所以,無論從任何一個角度來講,北洋水師沒有不勝的道理。



其實甲午海戰北洋水師輸掉的不是艦船性能,而是輸在傲慢輕敵上,隨後又輸掉了繼續戰鬥下去的自信心上。

這就是甲午海戰真正失敗的因素。

那麼話又說回來,當時大清政府堅持不投降繼續打、不賠款會有一個什麼樣的結局呢?

讓我們來看看日俄戰爭吧!

1905年日俄戰爭爆發,最戰水平低下的俄遠東軍30多萬人被擊潰,日本海軍全殲俄駐旅順港內的俄海軍主力,隨後日本聯合艦隊又全殲遠道而來的俄波羅的海艦隊的支援艦隊。



沙俄這種情況下的損失應該說要比大清政府的甲午海戰損失大多了,在戰爭取得勝利之後,日本挾勝利之勢派公使前往聖彼得堡,以為沙俄也會像大清政府一樣軟弱可欺,公然獅子大開口索取戰爭賠款30億。

誰知沙皇聽後不屑一顧的冷冷的說了十個字:要錢沒有,不行就繼續打!

日俄戰爭對沙皇俄國來講那不叫失敗,而是叫局部受挫,雖然戰敗了但還有繼續打下去的勇氣和信心。

對於日本來說,明面上看是贏得了戰爭的勝利,但卻為此花了15億元的軍費、並欠下外債大達8億多元,自然是不能再繼續打下去。

歷史上的俄羅斯被稱為戰鬥民族,其實並不是它的軍隊戰鬥力特別強,而是在歷經多次失敗之後還有繼續打下去的決心和勇氣,這才是最為令人佩服的地方!

所以說,當大清政府在甲午海戰失利之後,不妥協、不賠款、不屈服的仍然繼續打下去的話,最終吃不消的應該是日本,而不是大清帝國,這是毫無疑問的。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武器和國力固然重要,而民族的韌性和意志也同樣重要!


東方評史


這個事情其實很難講。

一場戰爭打不打得下去,因素很多,比如國家綜合實力、決策人的戰略意圖、軍隊的戰鬥意志等等。

彼時的情形是,中國跟清政府已經是兩個概念了。

清政府代表的是其制度下的受益者們,而中國代表的是廣大的窮苦老百姓。

如果清政府想打下去,廣大的群眾估計是不想打下去的。

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在抗日戰爭爆發的前40年裡面,廣大窮苦農民階級,並不是太關心國家。畢竟這個國家政權代表的又不是他們的利益,日本哪怕把全中國打下來了,大家最多也只會認為是換了一個主子騎在頭上而已,畢竟這兩千年來不都是這樣的麼,何況前面還有元和清的例子放在那裡呢?

而清政府要打下去,卻沒有廣泛的群眾支持,是沒有什麼贏得希望的。就當是那個財政情況,腐敗的軍隊,心懷各異的各地督撫大佬,是很難堅持的下去的。

決策者想打,沒有錢軍隊能打下去麼?想搞錢對於當時的情況來說,也就是加稅咯,可是加稅的結果估計只能導致清政府亡得更快啊。

而制度下受益的廣大地主階級們,他們想打麼?那肯定是不想打的,畢竟打仗就意味著生產的破壞,朝廷只會加重地主們的負擔,或捐或逼,反正總是受損傷的。

各地的大佬們,也不太想打,地方上已經幾乎處於半獨立狀態了,作為地方實權派他們沒有理由把自己好不容易培養的勢力拿去填大清這個無底洞。

這一仗,一沒有群眾支持、二沒有制度的維護者們支持、單靠掌權者的意志根本打不下去。

中國當時的路還很長,還需要更多的人覺醒,去爭取屬於自己的權利,唯有這樣,中國才會形成一個真正意義的民族國家,才能爆發出艱苦抗戰八年的團結一致的民族情緒,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打贏抗美援朝的決心來。

以上個人淺見,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點個贊或者關注一下也是極好的!


坍塌的歷史觀


不要以為賴著不讓步就能支撐下去,二戰時期中國可以屢次戰場失敗後仍堅持到底,那是因為中國只是盟軍陣營中的一員。中國戰場上的失敗影響不了大局,可甲午戰爭時期的情況,則完全不同。


清軍在朝鮮和東北打輸了卻堅持不投降的話,接下來會是“直隸平原決戰”,早在戰爭開始兩年前,日本陸軍就制定完成了“徵清大作戰構想”。準備的就是在天津登陸,在北京城下和清軍來一場決戰。


清軍雖然賬面上有98萬陸軍,但實際能有戰鬥力的也就十來萬了,其他的充其量不過算是治安隊而已,在朝鮮和東北這十幾萬部隊都已經受到重挫,如果日軍真的登陸天津,哪怕只來個五萬人,也不是北京城的舊八旗綠營能擋得住的。所以北京當然會丟。


一個封建王朝,連首都都丟了,那接下來哪怕是讓割讓漢地省份,都不是不可接受的。還是不投降?那日本會扶持一個傀儡政府出來,以當時中國人的民族意識恐怕也不會太反感,於是大一統的清朝壽終正寢。


至於說日本國力支撐不下去也是胡扯,沒錯,日本在1894年還比較窮,整場戰爭從1894年6月1日到1896年3月31日。支出預算為2.5億日元,主要靠向國內發行內債來完成。


可是不要忘記,當時列強們是樂於借款給戰爭勝利者的。當時英國曾提議向日本提供年利4%的2億日元貸款。日本的答覆是“若萬不得已,必須仰賴外債之時到來,我自會告知諸位”。


所以日本當然可以繼續打下去,一直打下北京為止,而後來的情勢,可不會像20世紀30年代那樣了。


閉家鎖的紅楓


清朝末期的時候,中國此時已經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啥意思呢?此時的清朝看似統一完整,實際上一部分主權已經喪失,作為搖搖欲墜的大清朝掌權人,慈禧太后女人當家,一生奢侈無度,對清朝統治屬於“四處救火”“拆東牆補西牆”的方式,已經積重難返了。

以殘軀戰豺狼

千瘡百孔的大清朝,成了列強的半個殖民地,列強們秉承著“你給我錢,我就不打你”的標準,在大清朝的地盤上作威作福。這樣的情況,讓明治維新以來崛起的亞洲強國日本看在眼裡,隨著日本資源枯竭,地域受限的缺點暴露出來之後,日本決定“搏一搏,單車變摩托”。日本來了一場豪賭,賭上日本的國運,搏擊一次“天朝上國”的清政府,成則前途似錦,敗則一蹶不振。

面對日本的搏命拼殺,清政府第一次感受到了來自“彈丸”之地的小國威脅,他們此時才意識到,這個多年臣服於自己的“倭國”,原來如今也都這麼猛了,不過,大清朝也是要面子的,列強不足以敵,這日本還不能打嗎?於是清政府這一次決定與入侵的日本軍隊一決雌雄。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中國有句俗話“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也是為什麼列強們只敢把中國變成半殖民地的原因,儘管日本最近的小日子發展的不錯,但是和清朝來比,還是太嫩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日本的國力和當時的大清朝比起來,並不佔優勢,而且遠遠的落後於清朝,如果單純對比國民產值的話,懸殊更大。當時的清政府年國民總收入高達30多億兩白銀,這個數字是日本根本無法企及的高度。日本政府每年總收入大約在5000多萬兩,而清政府每年總收入在7000多萬兩,這個數字看起來,日本確實很強,只是清政府還有其他收入3億多兩。

這些其他收入去了哪裡呢?為何在中日甲午海戰中沒有用到戰爭中去呢?這才是中日甲午海戰迅速落敗的原因。

最初的清朝,財政大權歸中央,隨著太平天國運動開始,四處軍需變得入不敷出,怎麼辦呢?財政大權下放,讓地方想辦法募集兵勇,自己想辦法徵集錢糧。這一幕似曾相識,沒錯,正是東漢末年黃巾軍起義之後的一幕。

連年戰亂之下的清朝,地方官員各自為政,再收繳稅收的時候,地方開始隱匿一些名目不報,積累自己的實力和小金庫。這些隱匿下來的財富,正是從清政府全國國民總收入中獲得,也就是前文提到的“其他”收入。這些收入落到了地方官員的小金庫中,清政府根本不知道它們的存在,即便知道也無力征討。

即便如此,7000萬對5000萬,清政府與日本的戰鬥還是佔據優勢。這個時候卻發生了令人意外的情況。北洋水師備戰的時候,向戶部申請的2、3百萬兩白銀,最終只批了150萬兩,就這一百五十萬兩還遲遲送不到前線,直到戰爭打起來還沒有全部到位,只有開戰時給的18萬兩白銀。這個數字是一個可笑的數字,當年年羹堯打一個遊牧民族也遠遠不止這個數字的軍費。

戰爭打的是國力,且不說北洋水師與日本的軍事配備,單單是這個數字的軍費,就讓這場戰爭成為了一個笑話。“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中日甲午海戰卻反其道行之,戰爭馬上開打了,第二天的飯還沒有著落,這樣的戰爭誰願意去打呢?好在有鄧世昌這樣的愛國人士,硬生生的在這樣的情況下,與日本侵略者展開了殊死搏鬥,這也給了日本有力一擊,讓日本有點慌了神,他們沒想到列強任意拿捏的大清朝,居然如此頑強,早知道如此,他們斷不敢拼上全國之力發動這場戰爭。

清政府的個人“腐敗”

清政府一看,大事不妙,中日海戰遠超出預期,這樣下去,一旦戰敗,他們的統治地位就將不保,此時的清政府一看涉及到了自身利益,趕緊籌集資金,使出了渾身解數,最終在整場戰爭中也僅僅支持了3000萬兩白銀而已。日本則消耗了8000萬兩之多,而日本的終極預算是驚人的1億6千萬兩,原本這個數字對於清朝也沒什麼,可惜腐敗的清政府,走向了末路,最終戰敗投降。

日本獲得了一場出乎意料的慘勝,在得知清政府投降的那一刻,激動萬分,在等到《馬關條約》簽訂的時候,日本人長長出了一口氣,慈禧也長長出了一口氣。日本人的嘆息是鬆了一口氣,他們這一次豪賭總算是有驚無險的贏了,獲得了鉅額賠償之後,這波侵略戰爭就不虧了;慈禧嘆氣也是鬆了一口氣,她看到日本接受了投降,拿一些錢不算什麼,只要日本不打入北京毀滅了她的大清統治政權就行,多拿點錢沒什麼,隨後再壓榨百姓就有了。

為什麼如此理解慈禧的清政府呢?並不是無端的猜忌,在《馬關條約》中有2.3億兩賠款,大家都清楚,可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有8000萬兩白銀是需要清政府在半年內付清才行。也就是說,清政府賠款有錢,但是支援戰爭前線卻在如此之久的時間內只拿出了3000萬兩,讓人氣憤。

如果清政府不投降會怎樣?

中日甲午戰爭,是一場戰爭界的“馬拉松”,這是一場拼耐力的戰爭,也是一場拼國力的戰爭。

如果寧死不降,結果也不會太好,日本的預算軍費還有很多,而此時的清政府卻腐敗的拿不出一文錢支持國戰。如果繼續下去,日本會登陸,慈禧就會和八國聯軍入紫禁城時一樣,選擇逃跑,或者會選擇遷都,總之她會落荒而逃,置百姓於不顧。

日本登陸,他們的目的就是搶錢,搶很多很多的錢,這一點從八國聯軍入北京時就能看得出來,日本是搶錢最多的國家,因為日本戰爭的根本原因就是缺資源,缺錢。抵抗日本的力量基本上就只能靠民間力量,化整為零,說得再直白一些,如果甲午戰爭繼續下去,基本上就是“全面抗日戰爭”提前到來,而此時的世界局勢與“二戰”不同,日本想以戰養戰的策略恐怕不會如“二戰”時期一樣順當,畢竟在中國的利益牽扯多國列強,他們自然不會袖手旁觀,讓日本一家獨大,這一點從“三國逼日還遼”就能看出來。

如果在登陸戰之後,日本不能搶奪大量的白銀和資源運回國內,此時的日本恐怕就無法再繼續堅持下去,畢竟此時的日本國內矛盾重重,如果甲午海戰變成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日本最終恐怕會在列強的鉗制下,退出中國,從此一蹶不振。

慈禧投降的本質

大清軟弱無能?不,大清這麼多年的統治,加上大清朝開疆擴土,說大清朝軟弱無能,說慈禧一無是處就太過“一葉障目”了。

我們應該清醒的認識到,慈禧太后並非一個愚蠢女人,執政40多年就足見其高明之處,她之所以選擇投降,並非看不到日本國內情況,也並非看不到最後會戰勝日本的事實,只是慈禧太自私,為了一己私利,選擇了放棄民族大義。

清政府殊死搏鬥戰勝日本,會為中華民族乃至世界除掉一個大敵,如此一來,慈禧當為英雄也不為過。只是這樣一來,原本高高在上的慈禧將會失去如今的地位,也會在亂局中失去對中國的統治,慈禧不是不明白將戰爭延續後會發生什麼,而是太過清楚延續戰爭後自己會失去什麼。

可能在慈禧太后看來,自己活一天便享受一天,至於未來中華民族如何,她一個死人自然不必去管,這個爛攤子就留給子孫後人吧。


綜上,中日甲午海戰如果繼續下去,日本很可能會在列強的鉗制下,在中國陷入戰爭泥潭不能自拔,最終國內矛盾爆發,從此一蹶不振。而慈禧則會在混亂的局勢中失去對中國的統治地位,清政府很有可能會因此提前滅亡。



野史日記


大炮上曬褲子

世界排名第八,亞洲排名第一的大清艦隊訪問日本,日本舉國上下頗為震驚,巨炮鐵艦從任何一個技術參數上都碾壓本國海軍船艦,可是細心的日本觀眾發現了一個問題,威武霸氣的戰艦主炮上竟然被士兵曬起了褲子,日本海軍將軍東平鄉八郎由此預測大清這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艦隊沒有前途。



明治維新稍晚於大清的洋務運動,日本受限於國內資源和國庫收入一直都是篩選西方精華部分進行學習和引進,李鴻章主持的洋務運動卻全面開花了大規模的鍊鋼廠和造船廠及軍工廠等悉數展開,亞洲成為歐美列強傾銷軍火的主力市場,學習西方技術以制衡西方是李鴻章核心宗旨,朝廷上下依然是老馬識途遵守祖制,因此洋務運動只是用洋槍洋炮為堂吉訶德造夢而已。日本的明治維新以英國的工業革命為技術藍本,以德國和法國及英吉利社會治理及軍事綜合模型為指南結合天皇制度國情創立了標本兼治的改革體系。

一天一頓飯天皇與滿漢全席老佛爺

兩國的維新變革都耗費甚巨,大清想出來方式是自力更生的發展實業,發展實業完善自己工業體系與列強貿易獲取關稅收入,大清關稅在英國人赫德管理下有條不紊,除了部分償還條約賠款外,剩下的可以用來充盈國庫,同時開放的十三行及口岸讓中斷二百餘年的海上貿易通道重新通航,大清商人們開始在洋務派實業報國號召下進行創業,其中大清狀元張騫等人以上海為中心的金融和實業體系成為傑出代表。與此相對,日本明治維新缺乏物質基礎和資源及市場,明治維新將天皇推向實權形成向心力,不過日本的武士階層仍然廣泛存在,武士們擁有廣泛特權對國家財政收入是一個削弱,土地在大地主門閥手裡平民們仍被牢牢束縛在土地上,日本改革缺少產業工人,於是一系列國內矛盾激化條件下日本開始走向對外擴張,田中奏摺成為日本國策藍本,朝鮮半島是日本徵服世界第一步,按照這個節奏與大清的第一槍打響了,作為大清屬國的朝鮮成為甲午海戰的導火線。



甲午海戰,大清戰敗輸在政治和軍事實力,日本人通過戰爭獲得了朝鮮半島主導權及臺灣和澎湖列島殖民地,歐美列強為了遼東半島利益雖然干預了日本吞併山東的野心,可是日本人憑藉甲午海戰證明自己實力從而邁入列強門檻,從此大清成為歐美日的盤中餐。如果甲午海戰繼續,大清需要置辦更為先進的軍艦和後續軍費,李鴻章必然會讓盛世懷與列國洽談貸款事宜,列國為了商業利益和政治利益將獅子大開口,而即使購買了軍艦訓練成軍也需要時間,政治上老佛爺和八旗勳貴不一定會信任李鴻章的北洋和南洋海軍繼續作戰能力。



綜合而言,日本舉國上下賭國運的甲午海戰贏得很徹底,滿清自上而下的外強中乾暴露的也很徹底,歷史的演講充滿著必然元素,這些無法克服的時代侷限造成無法逆轉的歷史現實。


唐俊龍55398571


在清日簽訂馬關條約之前,日軍已經佔據了遼河東岸,如果繼續打下去,日軍會一路向西南,拿下錦州,兵陳山海關從而威脅北京。如此一來,清政府可能會再一次逃離北京,跑到西安避難。


假使清軍真這麼拖下去,其實先崩盤的應該是日本,因為當時高額的軍費已經榨乾了日本國內的經濟。自1894年底以來,日本不少地方都爆發了農民暴動,社會動盪不安。所以這也是為什麼當李鴻章落筆的那一刻,伊藤博文會長舒一口氣,因為陸軍、海軍高層和國會都很清楚,日本已經打不下去了。

如果最後這麼拖下去,而日本出現經濟崩盤,那麼在華日軍只能盡數撤離,回國救火,此時中日之間可能也就是草草的籤一個停戰協議,然後就此罷兵。



之後日本勢必沉淪十數年,東亞還是歐洲列強的天下。而清帝國經過這場戰爭後,再次將自己軍事孱弱、不堪一擊的一面展露出來,被列強進行再次瓜分,,還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說,假如這場戰爭拖下去,中日雙方都是輸家,東亞短期內也不會有新崛起的勢力,而既然日本沒有大勝,也就很難刺激到中國人崛起的神經,這勢必影響中國後來進步的歷史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